编者按:本文来自“神经外科宋冬雷教授”(ID:naoxueguan),作者 宋冬雷,36氪经授权发布。原题目《医生集团发展简论》
医生集团,作为一个全新的名词,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已经有3年多了。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还是觉得非常陌生。我经常会遇到很多的提问,来自医生、患者、媒体等等。其中大多数问题都很难一句话回答清楚,因此很是伤脑筋的。既然得反反复复解释这些内容,我想还不如认真写点东西,比较全面地介绍一下医生集团的现状,以统一回答大家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此作为我们对自己集团内部新员工培训的入门阅读材料。
我自2015年9月成立“冬雷脑科医生集团”以来,走过了一年零四个月。在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实践中,逐步理解医生集团的真正意义,对医生集团未来的发展也有了初步的规划。很想有机会把这些感悟告诉给大家,尤其是医生同行们,让他们更多了解自由执业,更多了解如何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当然,这里仅仅是我个人和我们集团的一些体会,未必都正确。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敬请谅解,也欢迎大家共同探讨。相信医生集团的发展一定会日新月异,未来一定远非我今天所能够预测的。
这里首先要说明一个情况:我们国家的大多数医生,其身份不是自由人,而是属于事业编制的职工,在国家医院工作,原则上不能自由流动。如果出现工作变动,也必须走事业编制的程序(得有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批准)。在国家医院工作的医生,薪酬主要也是参照国家事业编制职工的有关规定。
目前,中国的医生只有从国家医院辞职,才能成为自由执业医生。
国外的医生则不同,他们没有所谓的事业编制一说,因而都是自由执业者(如同中国过去的“郎中”)。他们拿到医生执照后,可以自我选择工作的方式。比如自己开诊所,或者在不同的医院里兼职工作(多点执业),或者仅受雇于一家医院工作。其人事关系适用的只是签订的劳动合同。
当这些自由执业的医生们决定合起来一起工作时,就构成了医生集团(或者叫医生组织)。他们可以一起开诊所、开医院,也可以一起去多点执业或受雇于同一家医院。合起来的好处有时是因为专业互补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和签约医院有更大的谈判能力。
最小型的医生集团,可以只有2~3人组成,采用的是合伙人制度,运作比较简单,经济收益上“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而大型的医生集团,可以几十人甚至几百、上千人,多数采用公司制,企业化管理,便于管理和发展。
大家不禁要问:中国医生是好好的事业编制,政府养着,旱涝保收,多好的事啊!为何现在要自由执业、组建医生集团呢?
这个事情说来实在话长,这里只能长话短说。
新中国成立后,医疗长期作为一项社会基本福利由政府提供给老百姓。期间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都是计划经济的一部分,那时候的医院是不需要自负盈亏的,医生收入同其它行业一样完全由国家财政发放,数额都是比较死的,只是按级别浮动,差距很小,大家相安无事。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原先的完全计划性医疗保障由于多种原因无法延续,政府在投入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开始让国家医院自负盈亏,同时配套以“以药养医”的政策。从此,医院的收入、医生的收入开始和看病的收入挂钩。但是很不幸的是,由于政府对于医生知识、技术和服务价格的严格管制,导致医院经营的亏本,必须从药品和耗材收入上取得补偿,而且必须以不断扩大医疗规模才能得以盈利(以至于今天的医院越来越大、看病越来越拥挤)。在这个过程中,医生的收入也逐渐和看病中使用的药品、耗材挂上钩了。由此可见,“医疗服务低价”靠“以药养医”来补偿,才是眼下各种医疗腐败行为的真正根源。
当然,政府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开始着手整治。可是如同身体上的肿瘤已经发生,30年来越长越大,已成为巨大的恶性肿瘤,解决它绝非一朝一夕的事了!而且完全靠政府自己来解决似乎非常困难了。
于是,医生集团应运而生,试图成为给这一不合理医疗体制动手术的主刀者,帮助政府尽快切除这个恶性肿瘤。
医生集团的医生有共同的目标,就是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和服务来获得合理阳光的收入,不走“以药养医”的老路。在目前国家医院还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的情况下,不得不离开体制,自由执业,自主创业,以实现这一目标。
他们的理想是:以少数人的先行先试,带动整个行业的彻底变革。
首先,得有过硬的技术,可以把病治好,否则病人不会来找你。
其次,要提供很好的服务,尽可能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比较舒适和方便,并以此为口碑,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医生集团就医。
第三,要发展技术,改善流程,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实现医疗费用的节约和可控。
在这一优质高效的服务过程里,医生的价值体现在其知识和技术的专业性,而不是药品和耗材的使用上。因此,医生集团的药占比、化验检查比、耗材比都会明显降低,病人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最后,由于医疗逐渐“以患者为中心”,医生集团的医患关系会明显改善,良好的医疗生态得以重建。也就是我们提出的“做令人感动的医疗”,得以实现。
当然,这个过程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现在专家都在国家医院,老百姓看病还是不得不去国家医院,民营医院发展普遍较为困难的阶段,自由执业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和足够的实力。不过,困难并不代表不可能,事实是,我们一年多的实践至少已经证明了这条路并非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