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西部城事,(ID:xibuchengshi0518),作者西部菌,36氪经授权发布。
今天有两个城市放出了大消息。
一是苏州。
据媒体披露,前几天苏州市政府联合住建局等部门召集30余家地产商召开苏州房地产行业座谈会。会议称,如苏州楼市的几大指标得不到控制,7月后调控会即刻加码,包括扩大限售范围,提高外地人购房需要的社保门槛等。
其中一个数据引人关注:苏州全年房价涨幅目标必须控制在5%以内。
另一个是深圳。
在前两天召开的2019未来论坛深圳技术峰会上,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在宣布,“在境外人才引进政策方面,来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短缺人才也将享受15%的个人所得税减免优惠。”
或许是担心15%这个数字显得比较抽象。他还举了个例子:“100万年薪的个税,将会从45万减至15万”。
一个要控房价,一个要向人才降低个税;一个是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七的最“牛”地级市,一个是上升势头最猛的一线城市。
作为一个主要分析西部城市的区域经济观察者,首先想到的便是,它们接连放出大招,那些在房价和人才竞争上,面临更不利地位的西部城市,是否又做好了足够的准备?
苏州限价,西安、贵阳、南宁还可以“狂”多久
先来看房价。
苏州持续在房价管控上放出大招,首先源自“房住不炒”的总要求。就在上个星期,住建部点名了四个房价累计涨幅较大的城市,其中就包括苏州、佛山、大连、南宁。
从内部来讲,苏州房价,也确实到了要“稳”的时候。在过去两年二线城市风生水起的“抢人大战”中,苏州显得非常“低调”,甚至有声音形容为是“无动于衷”。
这从常住人口增量上也可以看出。比如,苏州2018年的常住人口增加不到4万,2017年也不到6万。这个数据,且不说和广州、深圳相比落差悬殊,与西安、杭州、成都、重庆、郑州、长沙等二线城市20万以上的人口增量,反差也非常鲜明。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另外,这几年苏州还在遭遇外商撤离的压力,而“强省会战略”兴起,也威胁着苏州在省内的地位。于这些现实面前,如果任由房价继续狂飙,不仅上级不答应,对自身发展而言也非好事。
苏州的经历,在中西部地区受触动最大的应该是西安。有分析就直接预言,下一个遭暴击的可能是西安。
因为在4月份的房价数据中,西安的新房和二手房涨幅,都高居全国前列。如果从近两三年的房价数据来看,西安房价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对这一点,民间舆论也多有反馈。
房价上涨的过程,当然与西安这几年的起势是直接对应的。无论是“抢人”,还是收获国家政策,西安这几年都很“网红”。一定程度上说,这种涨势之中有补涨的成分。
但是,此前西部菌也早就提醒过,当房价上涨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考虑到其对人才、企业等各方面资源的挤出效应。
特别是当前降低落户门槛的抢人方式已基本失效,西安过去两年狂卷百万落户人口的方式很难被复制,如果房价涨势无法稳住,恐会遭遇城市人口吸引力的“滑铁卢”。
另外一个例子是贵阳,4月份的房价涨幅基本上是与西安看齐。这种涨势,与其经济基础和发展阶段,构成不小的反差。同时南宁也被点名过。
所以,苏州转向,西安、贵阳、南宁不宜再观望,该出手时就应出手。
值得一提的是,差不多在同一天,成都市住建局对相关房企及中介机构进行了查处。
其中包括富力熊猫城项目开发有限公司、成都德商达置业有限公司、成都大唐房屋中介有限公司、四川响亮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等房产企业、中介,以及“富力中心”、“德商·御府天骄”等项目被点名。
这种指向性,不言而喻。
深圳对标国际规则,重庆、成都、西安呢?
再来看人才吸引政策。
这几年关于到底是吸引人口还是吸引人才,不少城市的政策都有所侧重。但是,深圳不仅人口总增量高居全国第一,在人才的争夺上也是多有大手笔。这次宣布对所需要的人才降个税,更是堪称先行者。
在人口落户上相对开放,在人才引进上舍得投入,这样的城市“强”不起来才怪。
客观说,中西部主要城市,也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人才引进计划,一些奖励看起来还并不低。但是,与深圳这样的有针对性减税政策比起来,总给人以一种大而不当的感觉。
这里举一个例子。上周北京通州区出台公租房政策,提到对诺贝尔奖得主减免租金,就引发舆论吐槽。其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显得不接地气。
来源:重庆鸿雁计划实施办法
换言之,到底如何招揽高端人才,还真不是随便出台一个重金奖励计划这么简单。深圳这次为人才减个税,很可能就是受到前几天任正非建议的启发。一方面,这种行动意识值得点赞。
另一个方面,为人才减税,而不是直接补贴发钱,也是国际通行做法。深圳的借鉴,也彰显了向国际标准看齐的大气。
那么问题来了,当前不少城市都提出要打造国际化都市,要在世界范围内抢夺人才,但具体到人才招揽政策,又有多少是真正向全球标准看齐了?
所以,重庆、成都、西安,都不妨对照深圳,梳理一下自身的人才招揽政策。要揽才,钱不在多,关键在于有针对性。
“网红城市”要修炼好内功
过去几年,与重庆、成都、西安等网红城市比起来,苏州、深圳可能显得要更内敛。但它们身上恰恰有网红城市需要学习的沉稳。
一个是靠外资企业和园区模式快速实现工业化,一个是依靠特区政策和开放优势创造奇迹。如果过去有网络,苏州和深圳也绝对是网红城市。
但现在来看,它们能有今天,显然不只是靠吸引眼球。而是在不断借势中,为城市发展打下了长远根基。
比如苏州的外资经济特别是现代工业实力深厚,深圳跻身一线城市,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就更不用说。最近深圳最受关注的就是其在基础科研上的持续投入。最新的说法称,深圳每年拿出三分之一的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用于基础研究,今年投入基础研究超40个亿。
相比起来,内陆城市的整体工业化水平,和创新实力,都还有显著差距。无论从产业结构、投入力度还是科创企业的培育上,都是如此。
在追赶的过程中,固然需要讲究效率,但也更得有长远性的投入计划和产业布局,不能为了一时的数据而急功近利。有些东西,真得五年、十年后再来看。
像成都、西安,有科研院校、国企总部的优势,在科研创新上,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资源整合、成果转化与效率的问题;而重庆目前开启智能化转型,在相关资源布局和投入上,也得多一点长远性眼光。
来源:网络
对外开放方面,“一带一路”和陆海新通道建设,都是内陆城市的新机遇。这与当年东部城市率先开启改革开放,在性质上是相似的。
甚至,在目前新的国际环境下,内地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更为突显。这个阶段中,谁能够抓住最多的机遇,谁就有可能抢占城市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发展阶段不一样,资源、政策禀赋不一样,不同城市的发展照搬他人的经验,是不现实的。但在很多方面,城市发展的逻辑和经验又是相通的。
在向东部发达地区的学习上,中西部城市要继续加油。城市发展没有捷径,但多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可以避免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