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智能手表这类可穿戴设备的问题,我们曾多次讨论。
主要还是未能切中用户刚需,这就造成可穿戴设备成为缩小版智能手机,功能方面缺乏更高的附加值,实际体验得要持续充电、还不够便利,遭人诟病;应用更多局囿于健康和健身,心率、步数等成标配,像专业健康追踪器,但就健康而言,也未能找到产生足够用户粘性的途径。
IDC 数据显示,2016 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较 2015 年增长 2050 万,但行业里不时传出被收购、暂停更新、不出新品的消息,仍让人感觉可穿戴设备正历经寒冬,或说陷入瓶颈。
最初,苹果 Apple Watch 定位手腕迷你 iPhone(上述提到这是弊端),去年 Apple Watch 的营销转向健康和健身领域,但显然现有健身手环都有点自身难保,得做出差异性才能吸引更多用户。
近日,苹果曝光的专利说明,他们正深挖智能穿戴在健康领域的多元化应用:把零售商、甚至供应商,圈入自身智能健康生态圈中。
想象个场景:你去便利店买东西,或许会拿汉堡、薯条、水、还有其他零食,此时你的 Apple Watch(iPhone)会显示所有食物的营养信息,如热量、脂肪含量、糖含量,并帮你计算出总量,还会累积当天摄入总量。
对用户而言,通过 Apple Watch(iPhone)能清楚知晓,自己每日具体吃了些什么,还能对该吃的量进行管理。如设定每日卡路里预算后,用户每次进食,预算会扣除相应能量值,同时还会提醒你下餐应该吃什么。这也意味着,消费者能依据身体状况,进行食物组合。
有点像是健康饮食监控类应用,只不过苹果专利更便利,摆脱了手动输入营养参数的麻烦。
这需借助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来实现,利用 RF 无线电波识别目标物上的标签,获取相关数据,既能识别高速运动物体,还能同时识别多电子标签,操作简单。
目前也有不少设备商想将 RFID 技术用于零售业结算环节,这为苹果专利落地培育了良好的土壤。
如36 氪曾报道,日本便利店 2025 年要全面引入无人收银系统,消费者仅需将商品放在购物筐和袋子中,然后放到专用的机器收银台上就可完成结账。
对便利店而言,标签写入商品名称、售价能满足基本商用,像日本便利店还想添加商品制造的日期、工厂和保质期等信息,商品供应商能远程浏览这些信息,随时掌握商品的销售状况。
一旦这套系统落地,苹果仅需往标签中增添健康变量即可,前述操作类似,只是 Apple Watch(iPhone)将作为健康信息的显示出口。
此外,苹果这项专利还能检测用户是否吃了某特定食物的部分或全部。例如,应用程序能通过动态传感器,判断用户是否将手臂挪到嘴边,心率传感器的数据能显示用户是否在吃东西。
相对只测测心率、步数的智能手表而言,苹果这项专利往健康领域又深耕了一步。毕竟,健康与饮食息息相关,控制入口,意味着获得健康成为可能。
想实现这点不容易。苹果欲将存在食物交易场景的玩家,纳入自己智能手表生态圈的一环,自然是接入的餐馆、杂货店、供应商等越多越好。
可 RFID 技术落地工程浩瀚,最基本标的物标签的成本约为 0.7-1.4 元。除如前述日本便利店有这种无人收银系统的计划,日本政府愿意以补贴推进 IC 标签大规模生产,将成本降低,使苹果有搭载顺风车可能外,苹果若想单独说服小杂货店、餐馆这类,对无人结账没太大需求的玩家支持,有点天方夜谭。
倒是苹果可学学亚马逊,Amazon go 概念够酷炫吧,但别着急先自家用再说,苹果也能在 Apple Park 的餐厅里,率先给员工体验。若真想推广,苹果恐怕得加大力度补贴,但笔者看来估计离这步还有点远。
苹果这项专利,在以往心率、记步基础上向前端拓展了,可是否足够具有粘性还得打个疑问号。这种精确到卡路里、糖含量具体数值几何的生活,并非人人想要,至少现阶段而言,更适于特定人群。
像苹果近期曝光的秘密医疗计划,苹果已投入 5 年研发,想开发款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非侵入性和持续性监测的传感器。若传感器研制成功,再搭载有这项专利的 Apple Watch ,整体能打包成监控糖尿病这种慢性病的监控调理方案,Apple Watch 的角色也就不再是若有若无。
但这天到来仍有时日,未来苹果 Apple Watch 效果究竟如何还有待观察。可穿戴设备们也可见仁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