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千锤百炼”(ID:qcbl001),作者 千锤百炼的大锤,36氪经授权发布。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018年,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那个夜晚,相信让很多中国人都难以忘怀。
你想象中,一个“诗词江湖”的冠军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恐怕应该是羽扇纶巾,潇洒有度,不食人间烟火的才子形象吧。
然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冠军不是那个曾经1人单挑25人,创造飞花令奇迹的北大才子——彭敏,而是杭州一名相貌平平,朴实无华的外卖小哥——雷海为。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名选手的差异究竟有多大:
彭敏:北大硕士,北大诗词社社长,曾获得“中国成语大赛的总冠军”,毕业后任职于《诗刊》杂志社,负责新媒体运营,曾一手捧红“中国第一脑瘫诗人——余秀华”,央视对他的评语是,“一手带领《诗刊》,成长为中国文学界第一影响力品牌”。
雷海为:中专毕业,曾经在深圳当电工,后来因为想看上海的繁荣,跑去上海当了几年建筑小工,再后来因为向往杭州的自然美景,来到杭州做了外卖配送员。
这两个人,除了都是80后、都是湖南人之外,身上没有任何相同的地方。但在命运的安排下,他们相遇在了《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决赛上。
一如人们最希望看到的那种故事:貌不惊人的“穷小子”,技惊四座,完败不可一世的成名老将,拿下了“诗词江湖”的头把交椅。
社会上一时人声鼎沸,有人感叹于高手在民间,有人忙着炮制励志鸡汤的神话故事,挖掘现象背后原因的人,也大多是把他的成功归结于他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对诗词的无比热爱。
对于这一类现象背后的解释,你仅仅就只满足于这些陈词滥调了吗?
关于记忆理论,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比雷海为故事更为普遍的问题。
为什么有的人刻意背诵经典,但背完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而有的人看似漫不经心地读书学习,却能过目不忘、博闻强识?
事先声明,我今天分享给你的方法,绝不是什么记忆大师的小技巧,记忆比赛的小秘诀;而是一套从记忆理论的源头出发,真正能够帮助你深度学习、深度思考、以及终生成长的底层记忆理论。
接下来,我们会分六个部分:
1、知识的本质;
2、思考的本质;
3、学习的本质;
4、记忆的本质;
5、记忆的前提;
6、最好的记忆;
为大家抽丝剥茧、逐层深入地揭开人脑记忆过程的本来面目。
为了彻底搞清楚记忆这个话题,我们还要从记忆的源头 ,什么是知识来开始说起。
到底何为知识,知识的本质又是什么?
请容我为大家慢慢道来。
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在遇到从未见过的事物时,也能够比一般人更快更准确地做出判断。
是这些人智商比我们更高吗?
还真不一定。
牛顿智商够高了吧,但是牛顿在炒股的时候也因为南海泡沫事件赔得倾家荡产;
你可能会说那个时代的股市过于粗放,那么我们再看当代的绝顶聪明人之一,科普作家万维刚。
可就是他,在炒美股的时候依然是爆仓出局的下场,而美股体系之完善,你总不好让它背锅吧;
你可能会说,万维刚是搞物理的,不懂经济也正常,那我们再来看看清华著名经济学家宁向东。
宁向东老师亲口说,最近几年给他教训最大的一件事是,他在15年股市"千股跌停"的那一天,全仓买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为什么这些高智商的大佬们也会犯这种低级错误,而不见得智商比他们更高的巴菲特、芒格、索罗斯们却能屡屡获胜呢?
原因有很多,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牛顿他们这些人的大脑中缺乏能够帮助他们,判断股市方向的图式。
图式这个概念指的是,存在于我们大脑记忆中的“认知结构”。
每个人头脑中都存在大量的对外在事物的结构性认识,这些结构性认识就是我们智慧生命的顶级技能——模糊识别。
而人工智能在可预见的未来,唯一无法取代的人类技能就是模式识别。
举个例子,我们对猫这种动物的认知,就是一种典型的图式。围绕猫这个中心,我们的记忆中会以网状结构连接着众多与之相关的信息,比如大眼睛、长胡须、四只爪子、竖耳朵等等无数记忆碎片。
当我们看到一种从未见过的猫,比如苏格兰折耳时,虽然它的耳朵是耷拉着的,跟一般的猫不一样,但是我相信每一个成年人,在不需科学家对猫这个物种准确定义的情况下,也都能一眼认出它是猫,而不是别的什么动物。
所以说,图式是一种词义在我们心理中的表征,它以一种网状结构的形式存在。
一个词的表征存在于网络之中,它就有上级概念和下级概念,比如猫的上一级概念是猫科动物,下一级概念是苏格兰折耳猫等等;所以,猫就是一个综合的图式。
而我们的大脑就是以一个个图式的形式来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的,我们可以把图式比作存储在我们脑海里,最小的知识单元。
换句话说就是,比图式小的信息,就是碎片化信息,大于等于图式的信息,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知识。
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一个真正的好知识,应该具备的特点是什么。
最低等级的知识,能帮助我们建立一个清晰的图式,也就是对一个概念的网状认知结构;
高一级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图式的集合体,也就是网状图式的知识组块;
最高级的知识,帮助我们建立一棵连接知识组块的知识树。
顺着树干你能很容易找到你所需要的组块,再顺着组块的网状结构,你又能很轻易地找到你想提取的那个图式。
这就像古人所说的:如心使臂、如臂使手、如手使指一样,辗转变化、得心应手,仿佛不费吹灰之力。
所以说,知识的本质是拥有内部结构的信息。
一个人脑海里积攒的图式、组块越多,那么他识别和判断这个世界的方法也就越多。
这就是为什么专家可以不假思索地判断一件古董是真是假,而其准确率甚至高过一般的科学实验。
不过,当你遇到复杂的新情况时,自己原先积累的知识图式就不够用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开启人类独有的一项天赋技能——思考。
到底何为思考呢,我们不妨先从一本书说起。
前两年有一本很火的书,叫《思考的快与慢》,作者是丹尼尔·卡尼曼,相信大家都不会太陌生。
这本书认为,我们大脑的思考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快思考,另一种是慢思考。
但今天我想说的是,这个理论已经在前沿科学领域被证伪了。
斯坦诺维奇与埃文斯发现,大脑根本就不是分成两种系统来思考问题的,而是所有的问题都会先经历进程一,然后那些进程一无法解决的问题才会进入到进程二,这就是“双进程理论”。
进程一类似卡尼曼所说的快系统,它依赖情感、经验和本能迅速做出判断,比如你看到蛇状物时会快速躲避,看到你熟悉的亲朋好友有心事时,会第一时间有一种不好的直觉等等。
进程二类似卡尼曼所说的慢系统,它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做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人脑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进程一的直觉作出判断。
其实进程一和进程二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直觉和理性。
如果你总是运用进程一思考和决策,你的大脑确实是轻松了,但你永远无法真正学到更有用的知识,你的表现可能是敏感、易信,凡事只知道个大概,一旦深究细节,就不明就里了。
进程二虽好,但它不会轻易开启,只有你有意识去控制它的时候,它才能真正开始工作,这个有意识的控制在神经学上就叫“认知控制”。
认知控制会大量消耗意志力资源,消耗能量,如无必要,大脑绝不会开启它。
我们在说学习的时候,实际上指的是,你打开了自己的“认知控制”开关,在进程二的状态下阅读、听课以及思考。
怎么判断自己的大脑有没有打开进程二状态呢?
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个大脑运行进程二的标志:
当你每一歩推理都很慢、很累以及能说的清楚推理的来源时,你就开启了进程二模式。
反之,如果你能很快又很轻松就想出一个问题的答案,并且说不清楚自己是依据什么作出的推理,很显然那你就没有进入到进程二的状态。
所以说,思考的本质是认知控制。
当我们在运行进程二的时候,为什么比进程一状态慢那么多呢?
这就要说到,我们今天要讲的另一个概念,
“工作记忆”。
认知科学认为人的工作能力主要依靠两种记忆力:“短期工作记忆”和“长期工作记忆”。
而“短期工作记忆”很像电脑的内存,一般用来处理逻辑推理与创造思维。
而进程二比进程一慢的原因就在于,进程一是直接从长期记忆里调取某一个图式或者知识组块去模糊识别与判断,没有中间环节耽误时间,所以非常快。
但是在开启进程二状态的时候,大脑是把图式或知识组块先调取到一个“内存条”中,然后再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才输出结果,所以速度慢了一大截。
这样做的好处是,大脑可以把多个图式或组块放在一起,进行比对、识别和判断,完成更高级更复杂的活动。
而这里大脑的“内存条”,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短期工作记忆”。
不过,我们的这根“内存条”啊,它容量非常的有限,在斯威勒最早提出这个理论的时候,科学界公认的数字是,工作记忆一次能容纳5-9个组块。
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脑最舒适的工作状态是,一次最多容纳4个组块。
“内存条”里装满了4个组块后,我们就开始推理了,而一个普通人最多只能推理4次,也就是搜索的深度最多只有5个层次。
一句话概括,人脑的正常工作范围是,四个组块的广度,五层逻辑的深度。
先说四个组块,举个例子,你女朋友让你出门买菜,如果她让你买4种菜,说一遍你就记住了,要是让你买五样东西呢?我劝你还是拿本子记一下,免得回来挨骂。
再说五层深度,
比如一个一层逻辑的句子是,你知道中国人很多;
那么,两层逻辑就是,我知道,你知道中国人很多;
三层逻辑就是,他知道,我知道你知道中国人很多;
四层就是,她知道,他知道我知道你知道中国人很多;
五层就是,大家都知道,她知道他知道我知道你知道中国人很多。
五个层次的逻辑是已经到极限了,如果超过五个层次恐怕就只能拿笔记下前面的逻辑关系,再继续后面的推理了。
这就是关于工作记忆的“四乘五理论”。
从上面的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其实人与人之间思考能力的差距没有那么大,造成大脑工作能力悬殊的核心问题在于,你提取组块的大小。
你一次提取的是4个小组块,而别人提取的是4个大组块,别人的每个大组块中包含了数百个小组块;在大脑付出相同工作量的情况下,别人的效率就是你的数百倍。
举个例子,认知科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找来两组志愿者,一组是年轻人,一组是老年人;两组人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棒球运动的爱好者。
实验人员给他们听了几分钟的棒球比赛的广播,然后要求参与者就刚刚听到的内容回答问题。
结果是,年轻人记住了更多解说员闲聊的细节;老年人却记住了更多比赛的细节。
原因在于,年轻人的短期工作记忆更强健,所以更擅长记住新信息;
而关于棒球的知识,老年人记忆组块的规模更大,凡是涉及到棒球知识的内容,老年人就记住了更多的细节。
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不断增加自己记忆组块规模的过程。
所以,学习的本质,其实是记忆。
那么,让我们的记忆里存储更大规模的组块,就成了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之所在。
到底如何更高效地提升记忆组块的规模呢?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一个普遍现象入手。
那就是,为什么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反对碎片化学习的声音?
这里的碎片化学习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学习碎片化的知识,二是指碎片化的学习时间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人脑关于记忆的3个特点:
1、人脑天生不擅长深入思考,但是,天生擅长找相似。
在你输入大量信息的时候,即使信息不完整,但只要它们之间的距离足够近,人脑就会自动脑补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比如,最小单位的知识是图式,而图式是一堆网状结构的信息,那么更大单位的知识,组块是什么呢?你的大脑立刻就会自动脑补一个结论,组块就是一堆网状结构的图式。
2、关联度越高的知识,越容易被存储在邻近的脑区;
两个知识点的逻辑关系越紧密,存储它们的脑区的距离就越近,因而它们之间的神经回路越容易被激活。
比如,上文我们刚刚讲了短期工作记忆与长期工作记忆两个知识点,因为这两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度特别高。他们被存储的脑区就特别近。以后一旦你看到其中任一一个知识点,立马就会强力激活另一个知识点。
3、时间相隔越近所学到的知识,越容易被存储到邻近的脑区;
这也就意味着,一天内学到的相似知识被存储的距离最近,时间隔得越久,被存储得也就越远。
哪怕是极为相似的知识,因为相隔太久远导致存储的位置太远,你的大脑也很难脑补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上学的时候,是全日制集中式的学习,而且还要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拉近大脑中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距离。
所以,要判断一堆知识是不是碎片化知识,依据是它们在人脑中存储的位置是不是足够近,近到可以让你产生脑补,以至于击穿知识与知识之间的阻隔,形成体系化的网络路径。
现在,我们再回到开头的问题——到底如何更高效地提升记忆组块的规模呢?
其实就是,集中学习大量关联度高的知识,让我们的大脑更轻松地,提取原有记忆组块与当前学习的知识找相似。
而一旦找出其相似性后,大脑会自动脑补各种细节,填充知识与知识间的裂缝,使之融合成一个更大规模的知识组块。
所以说,记忆的本质,其实就是存储距离。
明白了学习以及记忆的原理之后,接下来,咱们再回到开头的话题来看看外卖小哥雷海为到底是如何练就超强记忆的?
在雷海为一时风头无两的时候,有一个细节,却被很多人所忽略了。
那就是,外卖小哥雷海为说他并不是一个天生的诗词爱好者,也不是一个超强记忆力的天才。
小时候的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不爱学习,对诗词也没表现出什么特殊的兴趣,反正绝对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种“异类天才”。
直到他长大成年后,有一次偶然阅读了一本叫《诗词写作必读》的书,搞懂了诗词的基本格律,对诗词的热爱也由此上升了好几个台阶,才真正开始了每日背诵诗词的生活。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这一背就背了13年之久,最终背出了一个中国诗词冠军。
当初读不懂诗词之美的小雷海为,对诗词也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过人的天赋;
但为什么在弄懂了诗词基本格律之后,却对诗词焕发出了异乎寻常的迷恋呢?
这里的关键点就是,当你一旦搞清诗词结构的底层原理之后,你对诗词的敏感度会迅速“上升好几个台阶”,当你再回过头来审视诗词时,会发现它们跟原来不一样了。
以前的它们虽然美到极致,但是面目模糊不清;现在的它们再也不是无迹可寻,而是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并且你还能发现之前看不到的细节之美。
一句话概括就是,你拥有了看懂诗词背后含义的能力。
而一旦能看懂诗词背后的含义,心念一起,眼中的世界就不再是原来那个世界了。
为了了解经过理解的知识与没经过理解的知识,在记忆的时候差别有多大,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人员给出一组陌生单词。
第一组被试者被要求死记硬背这些单词;
第二组被试者被要求自己查词典弄懂单词意思后再背诵单词;
第三组被试者,实验人员会像”说文解字“一样详细解释每一个单词的来龙去脉,然后再让他们背诵。
第四组被试者,在第三组的基础之上,又被要求用每一个新学的单词去造句,每个单词造三句。
在四组人员背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第一组受试者平均只回忆出22%的单词;第二组被试者平均回忆出58%的单词;第三组被试者平均回忆出74%的单词,而第四组回忆出82%的单词。
这里涉及到关于记忆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含义理解,另一个是案例理解。
含义理解,就是分解知识点,把它拆分成更小、更细碎、更容易理解的知识单元,当你把知识分解得越细碎,它越容易与你大脑中的其他知识形成关联,你也就越容易记住它。
案例理解,就是让知识回到它实际使用的场景里,你能赋予它的场景越多,它关联到的线索也就越多,你也就更容易提取对它的记忆。
这与两千年前孔子的记忆方法不谋而合,“子曰,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老人家他说,老师我,给你举了一个例子,你如果不能自己想出三个其他的例子来;哼,这样的学生,不教也罢。
所以说,记忆的前提是理解。
理解实际就是把知识分解后存进大脑的过程,但是,我们都知道人脑不是电脑,光存储进去没有用,过段时间之后,都会慢慢淡化甚至遗忘。
那么,如何对抗这种遗忘,甚至加强原来的记忆呢?
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的东西,就必有回响。
我们先来看一个叫”巴拉德回想”的实验,这个实验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为人知,但它所揭示的秘密,却发人深省。
请你花上5分钟,认真朗读并努力记下这首诗。这首诗节选自诗人亨利·郎费罗的《金星号遇难记》。
天快亮了,荒凉的海边,
一位渔夫,满脸惊骇,
呆看那仙子浮于海面,
几乎撞上漂浮的桅杆,
咸咸的海水,冻结在她的胸膛,
咸咸的泪珠,挂上了她的睫毛,
他还看见她的头发,像褐色的海菜,
在巨浪中,上下飘荡。
这就是“金星号”的残骸,
在午夜里,在大雪中!
基督啊!请救我们生还,
救自那苦难的诺曼瑚岩!
实验人员让一群孩子跟你一样学习了这首诗5分钟时间,随后他们就被要求默写这首诗,结果不出意料,几乎所有人都只能默写出其中的一小部分诗。
两天后这些孩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第二次被要求默写这首诗,然而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孩子们默写出的诗句,平均提升了10%。
又过了两天到第四天,巴拉德再一次“突然袭击”,结果再次令人吃惊,孩子们在没有复习的情况下,平均能默写出的诗句大涨了25%左右。
第四天之后,如果不做复习,记忆程度才趋向于缓慢遗忘。
这个实验揭示出一个关于记忆的真相。
三次要求孩子们默写,其实就是强行要求他们回想此前记忆过的内容,每一次回想,都是从信息线索回溯到知识的源头的过程,在不做任何其他努力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回想、提取记忆,就极大地提升孩子们此前的学习效果。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需要注意,凭空回忆与间隔效应。
什么是凭空回忆,就是在你未看到目标知识的情况下,仅凭提示线索或者脑中的记忆线索,一歩一步追溯到源头的目标知识。
什么是间隔效应,同样的练习次数,若恰当地分成几组、拉开时间距离来完成,要比集中起来一次完成的效果好得多。
所以说,最好的记忆,其实是回忆。
说到这,顺便说一下,由此理论推理,最好的读书方式,那就是讲书给别人听。
当你在讲书给别人听的时候,实际是一种记忆提取,仅凭极为有限的线索逆向重构出一本书的完整地图,而写完一本书的讲书稿通常又需要好几天时间,所以这里面既包含了凭空回忆,也包含了间隔效应。
有时候,回忆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每段记忆,在它被回忆起时,都会被悄悄地改造和强化。
你念念不忘的东西,必定会去未来等着与你相遇。
2018年的那个夏天,雷海为在夺冠之后说,“当百人团全体起立为他鼓掌之时,他仿佛一个人,静静地站在夜晚的海边,听见了潮水的声音。”
那潮水的声音不是别的,正是他13年如一日,背下的一句句诗词,此时此刻在他脑海里流淌,所发出的声音。
掌握了记忆理论就如同拥有了一艘诺亚方舟;它能助你在知识的海洋里深潜,也能帮你在思维的浪花里浅出,让你听见潮水的旋律,让你看见海天一色的壮美。
在我们真正开始学习之前,多花一点时间,造一艘坚固的大船吧;
待它入海时,你才能抵挡惊涛骇浪,骤雨狂风;
才能经行万里,直达海角天涯。
上期文章推荐:
你以为你在休息,其实另一个“你”还在工作
转载|请联系(xiaolianliano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