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困在密闭环境中时,避免恐慌是第一原则,第二是减少一切不必要的身体活动
从7月19日开始的郑州等河南多地的暴雨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特别7月20日的暴雨导致人员被困地铁,更是让人担忧。最终虽然绝大部分被困人员成功脱险,但还是有12人不幸遇难。
当人们在户外和城乡公共区域遭遇暴雨灾害时,需要注意的避险知识有:1、寻找稳固高地;2、避免进入危险区域,如河堤、建筑物地下部分、地铁、地下涵洞、地下通道、老旧建筑物、山坡、树下、广告牌附近等;3、避免使用交通工具;4、远离电力设施;5、节约用电,确保有能力联系外界,减少通讯消耗。
当然,面对突发灾难,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无法及时转移至安全地点,很容易陷入密闭或者相对密闭的环境中,遭遇危险。如被水浸漫的建筑物、停电故障的电梯、被水浸漫的地铁、过街通道、桥梁涵洞等地点。
在狭窄、密闭或相对密闭的空间中,危险因素十分复杂,常见的包括缺氧、富氧、有毒污染物、漏电、高温、低温、多湿等。掌握一些此类情况下的自救预防的知识对于我们每一个市民都是非常必要的。
被困密闭或相对密闭空间内,最主要的致命因素是缺氧导致的窒息,而暴雨导致的密闭空间还有其他特殊性。一般情况下,空间本身是处于大气环境中,但在相对密闭的空间中,由于通风不畅,氧气浓度会缓慢且持续地下降。
氧浓度降低势必会造成缺氧,但缺氧也是分等级的,并不是一缺氧就致命。在医学上,评估人体是否存在缺氧及其程度的重要指标就是动脉血氧分压。在海平面大气压、安静状态下,动脉血样分压正常值为80-100mmHg(10.6-13.3kPa)。
当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时,医学上定义为呼吸衰竭,此时机体往往处于失氧代偿状态。当动脉血样分压处于50-60mmHg时,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注意力、定向力、智力的下降,呼吸系统会产生胸闷、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的症状,循环方面会产生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的表现,消化系统会有食欲不振的症状。
如果动脉血氧分压低于50mmHg,也就是严重缺氧的情况下,人体则会出现意识的改变,如嗜睡、谵妄、昏迷,甚至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患者猝死。
一般的低氧状态只会导致脑力活动减弱,容易产生疲劳、晕眩、胸闷气短等症状,短时间的低氧状态对健康人并没有致命风险。
当人体在密闭空间感受到轻微的胸闷等表现时,并不一定代表身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并不一定会引起严重后果,受困者不必过度紧张。而且缺氧程度与身体代偿能力是有关系的,如果能够减少身体耗氧量,提高代偿能力,往往重要的组织器官不会产生严重缺氧损害。
特别是暴雨导致的这类密闭环境下,产生缺氧损伤的速度会更慢。这类环境一般都是因结构原因暂时形成的,很多情况下并没有与大气环境彻底隔绝,有持续的氧供给,氧气浓度的下降速度和真正的密闭空间相比会更加缓慢。
缺氧的确危险,但要理解缺氧是分等级的,胸闷气短并不一定致命。但如果因为轻度缺氧导致精神恐慌引起机体耗氧量增加,则会导致身体缺氧程度进一步恶化,加剧因为缺氧而产生的损伤。
其实多数情况下,在密闭空间内,恐慌是比缺氧更加危险的因素。
在相对密闭的空间中,被困者由于黑暗、封闭以及各种压迫环境导致的恐怖感、情绪紧张,会刺激人体的交感神经,从而导致心率加快,代谢加速,增加身体的耗氧量。在相对氧气不足的环境中,身体缺氧状态恶化,呼吸困难、窒息感等症状进一步加重紧张情绪。人在这种状态下可能会因恐慌做出不冷静的各种逃生举动,造成外伤和继发感染。
同时,过度活跃的交感神经会作用于周身血管平滑肌,使血管平滑肌收缩,释放血管紧张素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应激状态下,还会加剧组织器官的耗氧量,引起内分泌功能的应激分泌,诱导免疫系统激活,在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作用下,使血液、体液等液体容量重新分布,使得基础病患者的身体平衡被打破。
健康人的身体平衡被打破会进一步加重缺氧症状,而如果被困人员有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精神疾病等,那么身体平衡的打破会导致基础病症状加重,甚至引发心电活动紊乱,直接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
缺氧、恐慌,要应对密闭空间下的这两个主要的致命因素,人们应该尽量做到别慌、别动、别乱喊。
被困密闭或相对密闭环境中,最为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崩溃。首先应该保持镇静,适当根据环境进行呼吸调节,深呼吸,降低呼吸频率,放松紧张情绪,进行心理建设,避免恐慌。检查随身物资,将充电宝(电源)、手机(通讯、照明)等求救工具转移至上衣口袋,确保求救能力。
然后观察环境,躲避有害危险物,如有毒物质、粉尘、有害污染物、尖锐物体等,评估突破空间阻碍的可能性。如果存在自救困难,难以快速脱离狭窄空间或相对密闭的环境,应设法避开不结实的危险区域,寻找可以倚靠或帮助分担身体重量的支撑物节省体力。寻找到暂时安全的地点后,应做到减少活动,降低耗氧量,降低身体能量消耗,留存更多热量避免身体失温。
随意呼喊耗氧量巨大,还会损失大量体力。应在尽可能保存体力,减少能量消耗的情况下进行呼救,如工具敲击。如果通信依然有效,电话、短信、微信、微博,通过一切手段发布求救信息。
总之,当被困在密闭或相对密闭环境中的时候,避免恐慌是第一原则。因为如果陷入恐慌情绪,不论学了多少自救知识都将毫无用处。第二是避免身体多余消耗。降低呼吸频率,减少一切不必要的身体活动,这种时候,我们需要积极“躺平”。做到以上两点,对于没有任何专业救援知识和能力的普通人来说,是成功支撑到救援到来的最佳方案。
(作者郭楠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ICU一区负责人,主任医师;编辑:余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财经十一人”(ID:caijingEleven),作者:郭楠,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