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是历经千年繁盛的六朝古都,一座是引领发展潮流的东方明珠;
一座是位于长江之滨的产业重镇,一座是位于珠江之畔的国际都会……
南京和香港,两个特色鲜明的城市,在2019年11月2日,以“江苏香港中心项目落户南京”为契机的“第二届苏港融合发展峰会”在南京举行。此次峰会务实高效,现场签约12个苏港合作项目,其中玄武区政府与香港新华集团签署江苏香港中心项目,将建设“江苏香港企业总部中心”和“苏港青年科创中心”。
江苏香港中心项目签约现场(图片来自中国网)
“江苏香港中心”项目总投资约80亿元人民币,实施周期为4年,将通过相关载体的建设,打造“两中心”和“四平台”。
林郑月娥南京行,苏港合作掀开新篇章
2019年11月04日,《新华日报》刊发了一篇关乎苏港合作的新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一行在南京参访》,一石激起千层浪。
11月3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第二届苏港融合发展峰会”期间,在南京参访了南京江北新区苏港(国际)青年创新基地、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展示馆和南京大学等以创新为引领的新区及著名学府,亲身感受了江苏这块创新科技汇聚地的魅力。
在江北新区苏港(国际)青年创新基地,林郑月娥听取了酷飞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廖永通和来点茶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卢文聪的介绍,当听说酷飞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已申报5项发明专利,来点茶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目前已申请6项技术专利时,林郑月娥说:“期盼苏港青年加强联系,发挥各自优势,携手共创商机,实现梦想。”
早在2018年8月,在香港举行的第八届苏港澳青年精英论坛上,苏港两地政府共同启动位于江北新区的苏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项目。今年4月,江北新区苏港(国际)青年创新基地投入运营。截至目前,基地入驻项目14个,其中香港项目11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3个。
在“香港行政长官南京行”第二站——南京大学,林郑月娥不仅与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胡金波,南京大学校长吕建进行了会谈,还在学校大礼堂与在宁高校学生代表进行了交流。
今年10月,南大举办了第24期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务员国家事务研习课程班,来自香港的30名公务员参加研习。学员对中国国情,尤其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知。“希望以林郑特首来访为契机,进一步推动苏港交流,也希望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来内地发展。”
在“香港行政长官南京行”第三站——南京博物院,林郑月娥参观了“江苏古代文明”常设展览和“盛世华彩”等特展。林郑月娥说:“在江苏实地参访,我发现苏港经贸往来频繁,香港不但是江苏主要外资来源地,也是江苏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两地在青年、教育、文化等领域也合作无间,我相信,苏港融合发展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此外,林郑月娥还与江苏省省长吴政隆会面,感谢其去年4月亲自率团访港,并为港人带去为期三日的江苏文化嘉年华。
就像林郑月娥所言:特区拥有“一国两制”独特的制度优势和多项传统优势,会继续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积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带来的机遇,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多元化。
南京与香港,百年兄弟不了情
对于南京人来说,位于南京仪凤门外狮子山西南麓的“静海寺”,是一个尴尬的所在。原本是为表彰郑和下西洋赫赫功德的皇家寺庙,在四百年后却因为“南京条约”的签订,成为屈辱近代史的开端,见证了中国古代和近代对外交往史上顶峰和衰落。
静海寺见证了《南京条约》议定的全过程,也标志着香港岛从此被割让。
随后,又因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落败,签署《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区;1898年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以及附近235个大小岛屿(后统称“新界”),租期99年。
因此,1986年得以复建后的静海寺,开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
1996年,距香港回归一周年之际,静海寺门前竖起了距我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牌,南京各界人士纷纷在静海寺举行纪念活动。
1997年,南京市大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捐赠了一口警世钟。大钟主体高度为1.842米,象征着香港于1842年被列强割占,钟的顶端为一“火球”,高7.1厘米,象征香港于7月1日回归祖国。钟的肩部铸有12只和平鸽,象征着13亿中国人民永远热爱和平。钟裙之上是两条龙,二龙之间是南京市花梅花,钟的背面镌有千古训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997年7月1日0点香港上空,英国国旗降下,中国国旗和紫荆花区旗升起;同一时刻,无数南京人聚集在静海寺,共同敲响了警世钟。
随后,香港游客来南京参观的人数倍增。据静海寺纪念馆馆长苏真《南京静海寺纪念馆香港同胞接待情况调研报告》数据显示,香港回归后,每年到静海寺纪念馆参观的香港同胞中,95%以上都是由政府部门的公务接待或是企业赞助联合举办的文化交流活动。其中青少年学生人数远远超过成人,占香港同胞参观总人数的98%以上。
与此同时,江苏和香港的骨肉之情更加紧密,并创造了两个第一:香港是江苏企业对外投资的第一大目的地,也是江苏第一大外资来源地。
2017年9月28日,香港江苏总商会在港正式成立,成为江苏与香港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2018年11月21日至24日,南京市市长蓝绍敏率团赴香港,考察访问香港相关经贸机构、知名企业、科技园区、著名高校等,深入推介南京在创新名城建设、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发展机遇,推动宁港合作不断深化拓展、迈向更高水平。并在22日下午,围绕“构筑现代服务业高地,建设国际创新名城”主题,在香港举行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商机推介会。
其实,南京与香港的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早在百余年之前就已开始。资料记载,1912年,外国资本在南京开办第一家工厂——和记洋行;3年后,这家企业又在香港注册了英商和记有限公司,这让南京与香港早在上世纪初,便结为贸易伙伴。
港宁牵手,两地合作谱新篇
作为弹丸之地的香港,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并为世界所瞩目,足见其在世界经贸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作为第二届苏港融合发展峰会的配套活动——宁港产业及金融合作推介会就显得特别引人注目。推介会上,宁港金融合作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南京市副市长冉华在致辞中说,南京与香港经济具有极强的互补性,目前香港地区在南京的投资项目累计近5000个。
香港贸易发展局华东华中首席代表钟永喜说,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汇丰银行、恒生银行、东亚银行等香港金融机构纷纷在南京布局,一大批南京企业也纷纷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南京29家境外上市公司中,有24家为港交所上市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南京GDP增速8.1%,在全国GDP超万亿元城市和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竞速中,处于领跑方阵,已经连续9个季度增速超8%。南京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扩大金融开放,外资银行、保险类金融机构达到42家,成为国内外金融机构重要的集聚地。前不久自贸区南京片区正式挂牌,进一步拉开了南京金融业扩大开放的格局,双方产业合作空间进一步增大。
好像国家在为南京打气助力一样,11月12日,中国社科院与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发布《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9-2020:跨入城市的世界300年变局》。报告显示,南京城市经济竞争力进入全球50强,可持续竞争力进入全球百强。其中,城市经济竞争力位列第42位,比2018年上升3位;在中国大陆城市中位列第6名,比2018年提升2位。《报告》从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城市评级等角度,利用指标体系和客观数据,对全球1006个城市的竞争力状况进行详细评价。报告显示,南京的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在全球城市中位列83名,较2018年上升27位。
数字是枯燥的,但形势是喜人的。专家断言,香港与南京的交互,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式,是推动宁港两地融合发展的必经之路。
就像林郑月娥在第二届苏港融合发展峰会的致辞所言,有关项目成功推展后,将让两地经贸关系更趋紧密,其中江苏香港中心项目成立后定能为南京市引入投资,建设在江苏的香港企业总部中心和苏港青年科创中心。该项目同时可作为重要平台,通过引入香港的专业服务,协助江苏企业与国际接轨。
林郑月娥深信,两地合作将因此踏上更多元化、更深层次的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