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代理记账 > 今日头条的社交产品可能会怎么打? >

今日头条的社交产品可能会怎么打?

转载时间:2021.10.18(原文发布时间:2019.01.14)
212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12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个胖子的世界”(ID:we_the_people),作者 柳胖胖。36氪经授权转载。原题目《张小龙回答陈林?

1月9日,今日头条CEO陈林在悟空问答等平台上提问,探讨中国社交未来:中国的社交领域已经到终局了吗?未来,社交领域可能会有哪些发展和创新?以下为作者的见解。

一、社交&社区和关系链&场景

二、头腾打架都怪微博?

三、头条社交可能会怎么打?

人是社交动物,这个说法我们听过很多次,但具体是什么意思?

Mattew Lieberham在<<Social:why our brains are wired to connect>>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大脑天生爱社交”的说法,他通过诸如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这样的工具分析大脑后发现:只要你的大脑没有思考任何别的事情,它就会自动开始社交,并被这件事填满。

它会自动开始思考你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你们过去发生过的一些事情,你们当下的状态和相处模式,你们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境。

有些人甚至可以YY出一个完全不存在的人物形象并模拟出和他互动的大量细节,所谓的“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已经想好我们孩子的纸尿裤要买什么牌子”可能就由此而来。而这个过程完全自动自发,无需任何人为主动操作。

所以,社交的冲动不是后天得来的,而是写在我们基因里的代码,社交技能和经验才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掌握的。所以说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有社交天赋,这件事是存在的。

由此来看,只要人类存在,社交就存在。

一、社交&社区,关系链&场景

今日头条CEO陈林问的是,中国的社交领域有没有到终局,我的答案是NO,但如果他问的是在智能手机上的社交领域,那我的答案是YES。

微信当然不仅仅是熟人社交,微信也并没有覆盖所有的社交场景。

但是任何一种关系链都可以覆盖到微信上,任何一种社交场景下认识的人都可以互加微信,这本质上基于一点:微信是一种IM工具,其实它并不负责让你社交。

朋友圈只是做了一个异步的IM,更紧密的社交关系应该是,我直接把这波精修的风景+自拍照发给你个人,但是,我的大脑会开始思考,这么做好吗,会不会给你太多压力,会不会显得我太嘚瑟,等等。

本质上,朋友圈是覆盖在微信IM上的一种社交场景,像你走出家门后楼下小区里的广场,碰面可以含笑点头也可以来回聊几句,但不必是非得找到什么人聊些什么内容。那就成了开会,互动压力巨大。

所以微信是给了你一个工具,让你能把线上线下的、同步异步的、熟人陌生人的、成年不成年的、家附近和出差地的,爱打球和做SPA的、去滑雪和逛画展的、一起戒撸和考研的,Gay和喜欢兽交的,所有已存未存的社交关系和社交场景都能汇总到这里来。

微信本质不是社交,但10亿日活的微信让基于智能手机的社交领域走向终局。我觉得这就是产品经理张小龙用自己执着打磨8年的产品向另一个产品经理陈林的一个回答,而4小时公开演讲中的所谓微信没有敌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也是另一个回答。

不过说起来,头条在产品要发布前不到一周时间还去各个平台提问,很明显也并不是想要一个答案,而是单纯的预热+pr罢了,当然这个骚操作马化腾在知乎也搞过几次。

在手机上的社交虽然没了机会,但是做一个社区的机会一大把。

最近一两年以来,很多号称最懂年轻人的社交类新产品的普遍做法是,不再延阻你们去加微信,反而提高你加微信的效率,但确保你还会回来浏览内容+互动发消息+认识新朋友,这就够了。

但也毫无疑问,做到这点的产品只是覆盖了某种微信暂时没有覆盖的关系链or社交场景而已。包括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这几年已经出现了因为微信朋友圈发布压力太大而跑去自己无人问津的微博当树洞碎碎念的许多用户(女生偏多)?

但是如果说能从这个微信没有覆盖的点进行单点突破去撬动微信的网络结构密度,那么微博+陌陌在过去五年很可能已经做到了(或者起码能部分做到),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回答。

我看好头条做社区,包括比现在更大的社区,但太多人混淆了社交和社区的概念。用户会在一个大型互联网社区里进行私信互动,不能因此下定义这就是一个社交产品了。

头条已经拥有的,是一个社区矩阵,你要说头条产品登录率低用户完全不在这些产品里进行互动,起码有了抖音之后应该没人信了。尽管头条现在的位置很可能已经是其在整个中国互联网用户社交网络位置中能走到的最突进的一步了,但很明显头条的心这两年里就一直飘在做社交产品上没有变过。

无论出于创始人意志、投资人的压力还是组织结构发展的诉求,今日头条都还想要更多。

二、头腾打架都怪微博?

我在这里再补充一个回答,就是头腾之间开启无限战争的部分原因要怪在微博的不争气上。我在短视频2018这篇文章里提过一句:“如果追溯各家产品的早期迭代史,就会发现无论抖音还是快手,秒拍还是美拍,甚至陌陌和脉脉,都有相当一部分的种子用户来源于微博。”

而今天各种想要在关系链+场景的维度上切一刀的社交产品,都是因为微博留出了这块空地任他们安营扎寨。

要知道2012年时候已经上线三年的微博不可谓不如日中天,当时的用户网络密度+UGC发布量+IM使用量应该完胜1.0版本的微信。

这也导致当时的马化腾紧张万分,毕竟刚刚经历3Q大战的腾讯算是各种内忧外患,而所谓的移动互联网门票也还没拽到手里。但不过就在短短两年后,马化腾表示和微博的战斗已经结束了。

我觉得要说微博产品能力差,不是说微博各个界面的改版每每让人吐槽,那是意料中事,知乎被骂,豆瓣被骂,微信改个UI加个广告也能引起一片骂潮。

微博的问题在于产品文化的缺失,导致在新产品的打磨和新场景的争夺中,多次一败涂地。

在最最擅长的明星+运营驱动的短视频领域,微博也败下阵来,而当年被微博控股的一下科技做出的小咖秀app可能是微博曾经有过的最好的牌。

回头来看,当年所谓的微博二次复活,不过是一种小富即安的心态,而号称超过Twitter市值这件事其实也在之后很快又被Twitter迅速反超了。现在的Twitter250亿,而微博127亿,大概还是一倍的差距。

说回国内,再哔哔一次:“如果今天是微博自己或者秒拍做成了抖音的事,我想腾讯不会复活微视,更不会做13款视频类的产品,因为社交IM和熟人关系的仗微博不会轻易再和微信+QQ去打,毕竟腾讯微博关得更早。从社交网络的结构性上来说,对于腾讯这个生态帝国,微博本来更像是一道阻挡边蛮地区野人崛起的护城河,当然同时也是一个邻国。”

“如果只有新闻资讯App的那个头条最多抢点腾讯的用户时长,对其整体用户+营收规模的影响不大。腾讯只要在OMG搞搞架构调整鞭策鞭策就行了。

微博的兴趣流+手百的信息流+一堆传统门户的移动端+新崛起资讯平台(趣头条东方头条等)自然会去和今日头条打得你死我活,腾讯是不是要去主动和头条发生肉搏战都影响不大。

但微博在短视频领域防守失当,百度其实又没啥影响力,造成大家普遍有一种腾讯门户大开头条即将长驱直入的错觉。

所以哪怕头条离颠覆腾讯的强社交关系尚远(在这个智能手机作为主交互设备的时代暂时看不到有这个可能),但头条的视频系产品确实对腾讯的用户、时长和营收(最严重的可能是游戏)同时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三、头条可能会怎么打?

我的答案其实也很简单,社交是需要某种关系链的,也是需要具体场景的。而头条的优势是机器推荐(所谓心流算法)那套东西,这个模式的本质其实和关系链社交会比较冲突一点,但基于这个模式挨个去把线下的各种社交场景给找一遍填一遍却是完全有可能的。

说起来,这还真有点像在每一个社交场景下做一遍音遇做过的事。当然音遇不只以歌会友,但是音遇这套头条班底的方法论能覆盖的社交场景明显也还有很多。

也就是说,所有依赖内容驱动互动关系的兴趣社区,都要小心了。

所以1月15日头条发布基于抖音的社交产品新玩法,也可以看看是不是会落到我说的这个范围内。

最后,理性+感性层面上来说,小龙个人已经封神,但这不代表:1、他未来能继续送出封神作品;2、微信团队所有人都是神。

我个人持续看好小龙是因为,他不同于转型后的马化腾专注于GR+PR的事务,他几乎是拒绝转变的,他的原动力(初心)强到冥顽不化的程度。

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从他的各种产品迭代+公开发言来看,小龙如果换到腾讯以外(或者说微信团队以外)的任何一家公司或团队的职级体系里,恐怕连一个合格的商业产品经理都称不上(就比如Foxmail的不做商业化然后被迫卖掉)。

马化腾经过艰难蜕变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几乎没有短板的职业经理人,在to c无敌后还要染指to b领域;但张小龙几乎就是一个可能只有一两根长板但长度长到惊人然而其它短板的短度也短到惊人(他自己不care)的经验稍微丰富一些的超级产品经理。

今日头条陈林有次提到,如果想做产品经理,不妨来我们这里看一看。而我想说的是,放在今天虽然环境寒冷但依然人心浮躁的大背景下,忘记社交,忘记终局,忘记用户上瘾,忘记DAU&时长。

做一个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节节叫好赞叹不已并提供有用价值的产品,才是一个产品人不枉此生的选择。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今日头条的社交产品可能会怎么打?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代理记账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代理记账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