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拂女
最近,有关古装大剧《如懿传》由台网联播变纯网剧的消息甚嚣尘上,传遍了业界内外的朋友圈、微博,甚至有不少大号信誓旦旦地说“确定了!因为没拿到发行许可证,《如懿传》确定只能网播!”,连上线时间都有了,2018年Q3。
一传十十传百,连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都忍不住开始怀疑,难道《如懿传》真要凉凉?
另一边厢,同样命途多舛的“难姐难妹”《巴清传》(原《赢天下》)也曝出了参演男主高云翔的澳洲性骚扰丑闻。尽管该案件目前还未宣判,但事发当天,该剧出品方唐德影视股票曾面临跌停窘境。
可以肯定的是,坊间流传最广的两部剧因没拿到发行许可而无法在电视台播出,这纯属谣言。总局官网即可查到,《如懿传》发行许可证在2017年11月拿到、《巴清传》发行许可证的发证日期则是2017年12月。
拿到发行许可证意味着什么?在现行的管理体系下,拿到这个证就表示着可以走地面频道播出&网播;至于要在省级卫视黄金档播出,则需要播出平台再拿片子到管理部门重审,拿到上星许可证,方可顺利播出。
也就是说,目前一直待播的两部大女主古装剧,想要网播是没问题的,很有可能是卡在了上星许可这里。
究竟一部电视剧的播出需要哪些许可证?再把战线拉回到筹备、拍摄、播出,整个制播流程究竟是怎样的?这里面哪里有坑?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电视剧播出那些事儿。
愚人节还上热搜,看来大家都很关心这两部剧啊~
要播出一部电视剧首先要拍,也就是要具备拍摄资格。在我国,电视剧的拍摄主体持有的资质主要分两种,分别是《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以及《电视剧制作许可证(乙种)》。
前者主要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一些体量较大的民营电视剧公司;乙种则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两种都具备拍摄电视剧的资质。可以理解成甲种证是乙种证的升级。
拥有甲种许可证的公司,拍摄电视剧只需要正常的备案公示,不需要再另外申请拍摄许可证;而乙种证的公司还需要每拍一部剧都再拿一张拍摄许可。
那如何才能获得甲种证呢?需要该制作机构在连续两年内制作完成六部以上单本剧或三部以上连续剧(3集以上/部),才可以向主管部门申请甲种证。申请甲种证的前提之一,则是在最近两年内连续申请成功过乙种证。
最后,不管是甲种还是乙种,都需要先拥有一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这是入门电视剧行业的第一块敲门砖。
从2010年到2017年,我国持有《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制作机构,从4057家激增到14389家,涨幅高达254%;但拥有甲种证的制作机构,却经历了132家→129家→130家→137家→137家→133家的改变,一直都只在130家上下浮动,浮动范围很小。
划重点:到2017年,能拿到甲种证的机构,却一下子锐减到了113家。减少了将近20家!
也就是说,拿到敲门砖的机构在暴增,但能拿到甲种证的机构却在减少。
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大致盘点了一下2017年获得了甲种证的电视剧制作机构,大众所熟悉的“五大头部电视剧公司”均在此列↓
排名不分先后
引进剧、合拍剧均无免令牌!
搞定了拍摄这一关,接下来就是立项和备案公示了。一般来说,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表需要写明以下事项:
剧名
题材
体裁(一般/喜剧/戏曲)
集数
内容提要(不少于1500字,要表述剧目主题思想、主要人物、时代背景、故事情节等)
根据主管部门规定,国产剧、合拍剧的拍摄制作都要实行备案公示制度。在备案后,一旦变更了剧名、集数、制作单位都要重新通报。(最近某开拍在即的大IP剧竟然从28集直接变更到60集了,你们猜猜是哪部剧?)
开始拍摄后,接下来就是整个电视剧播出流程中最难的一关:发行了。我国的国产剧、合拍剧包括引进剧都是要实行内容审查和发行许可制度的。没有取得发行许可证不能发行、播出和参与评奖。
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不由得想到,这两年来,BAT三视频平台巨头频繁跟香港TVB勾搭,并推出包括《盲侠大律师》《使徒行者2》《溏心风暴3》等港剧,不管名目走的是引进剧还是合拍剧,都不会因为是港剧而成为“法外之地”。
那么发行许可证如何拿到呢?制作机构需要准备的申请材料如下,贴心的河豚君把重点圈出来了↓
其中第一项材料就是《国产电视剧报审表》,本着胆大求知的初心,河豚君也于总局官网下载了这份报审表来一探究竟。
这份报审表比备案公示中提及的细节详细得多,细化的内容包括:主创班底、制作经费、分集梗概、完整片头片尾字幕及歌词、完整样片一套等,也包括剧情简介和省级电视剧审查机构或业务主管单位的初审意见。
而且,这其中还有一条:“特殊题材需提交主管部门和有关方面的书面审看意见”。什么叫特殊题材呢?同样来自总局颁发于2010年的第63号令中的《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
“重大题材或者涉及政治、军事、外交、国家安全、统战、民族、宗教、司法、公安等敏感内容的(以下简称特殊题材),应当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方面的书面意见。”
这也是重大题材立项会专门被拎出来公示的原因之一。比如2018年2月立项的电视剧《人民的选择》,属于重大革命题材,剧情包括抗日战争、三大战役等重大历史事件,这样的项目从立项到播出,都要走更细致的流程。
重大题材在立项阶段就需要提交剧本及相关材料
那上述所谓的“敏感内容”具体都由哪些部门来审核呢?
那要是偶尔有一部剧审核不严会有什么后果?就拿去年在央一播出的《大秦帝国之崛起》中的某一集,因为该剧道具组工作人员皮了一下,剧中有一块竹简上的人名全都是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尽管是用甲骨文书写的,但仍然被眼尖的网友们截图扩散。
事后,该剧虽然如期播完了,但该集很长一段时间都属于“消失”状态,该剧也无缘飞天奖等各类行业主流奖项。明明是一部良心好剧,却因为没有在审查上把好关而出现了这么严重的纰漏,可见审查真的是一门不能马虎的体力活。
如果这一关也过了,那就表示终于可以拿到发行许可证了。
拿到发行许可就万事大吉了吗?当然不是。这只表示这部剧可以向省级卫视发行了,但还不是播出。
实际上,现在很多大剧都是还在筹备期、敲定了男女主演(一般均为大咖)后,就已经成功实现卫视发行了。尤其是像有电影大咖主演的头部剧,属于市场上的硬通货,各家一线卫视是必抢的。
注意,在项目的筹备期,制作机构是绝不可能就拿到发行许可的,此时的发行行为,严格来说属于违规操作;
但换句话说,能撬得动大咖的制作机构,必定是市场上的头部电视剧公司,其制作电视剧是比较稳定的,一般都不会出问题。
《如懿传》首次官宣平台是2016年3月,而拿到发行许可证,则是一年多后的2017年12月
“先上车、后买票”(先发行、后拿证)的行为在电视剧行业其实属于常态,尽管也有过铤而走险的时刻,播出前三四天才拿到发行许可证的例子不少,但基本没出过大乱子。
由于电视剧的排播始终在变,这就导致排播带上总会出现很多极端情况,有临时提档的,比如今年年初播出的《恋爱先生》,制片方提前三天才被通知定档,去年的《我的前半生》也是紧急上档。
也有一些电视剧,早早拿到了发行许可证,却在上星证这儿犯了难。从拿(发行许可)证到播出究竟是近还是远?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盘点了2017~2018年里,上述两种极端情况较明显的剧目,一览如下↓
上述两表只是摘录2017年至今播出的剧目里,发证与播出时间差大or小的剧目,你会发现,各有各自难念的经。
例如《风筝》与《猎场》,知名的“钉子户”,前者是早早拿到了发行许可证,但却在上星审查的过程中一再碰壁,剧情内容被删改得面目全非;而《猎场》则是耽于官司纠纷等,一度停滞不前。
当然,这两部剧播出后,反响都相当热烈,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观众的选择。
至于时间跨到2018年,为何会有例如像《好久不见》这种之前水花并不大的都市剧突然冒头,北京卫视又是为什么把一部在2016年就播过的“老剧”《决胜》二轮播出(还是放在开年档),多少还是受了跨年档大剧延播的影响。
原本打算用陈思成监制/主演的《远大前程》跨年的湖南卫视,连续播了《亲爱的她们》《我的青春遇见你》等中等量级剧目,原本早就要上的《远大》,则姗姗来迟到4月1日才播出。
业内一贯都有“填档剧”的说法,但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却不忍把这样的title灌给那些临时被提档上阵的剧目。每一个项目均凝聚着出品方数百人的心血,当下这个拍摄、送审、再送审具备着重重关卡的制作环境本就不易,还是多给内容人一些鼓励吧。
而说回到《如懿传》与《巴清传》,为何会在最近突然又成为风口浪尖?知情人告诉河豚君,今年三月的大会之后,主管部门要求在之前的初审基础上,如果卫视送审拿上星证这一阶段,三次打回去修改都还是不能通过的话,剧目将会被无限推后。之前“三审都没过”的消息始终疯传,这才使得该剧的前途格外令人担忧。
不过,河豚君还是那句话:成熟的头部电视剧公司仍然还是值得信赖的,《如懿传》的承制方,正是之前曾成功炮制过《我的前半生》等大热剧目的知名电视剧厂牌新丽传媒;而《巴清传》出品方唐德影视此前推出的《武媚娘传奇》的轰动效果,也无需多言。与其相信外面漫天的谣言,不如跟河豚君一起,静候播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