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经历过考研备考的人,应该都有过到处搜集目标院校“内部信息”的过程,如目标导师的课程讲义、面试老师的风格,学长学姐的考研经验、私人笔记和考经,都要费心通过各种BBS、论坛以及熟人打听拼凑起来。
线下,昂贵且大班容的考研辅导班只能满足通用教学,难以解决考研者个性化的信息获取需求。线上,传统PC端的考研论坛、网站虽然也开始了移动端APP的尝试,如保研论坛、考研帮、考研派等,但提供的仍然是“教学”和“课程”,而不是“经验”和“信息”。
原因很简单,教学内容是可以批量化、规模化生产的,客单价利润率高,而经验和信息是个性化、琐碎且分散的。因此考研“信息差”的痛点,即使在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依然没有解决。
「经验超市」是36氪最近接触到的一款集成学长学姐考研经验的APP工具。主打学长学姐陪伴式辅导,即备考前咨询“信息”,备考中随时请教“经验”。
商业模式上,经验超市定位C2C,由入驻平台的研究生/博士生学长学姐直接生产“经验”,进入平台的考研者挑选自己需要的经验并为之买单,平台本身不提供内容,只提供“超市店面”及分类有序的“货架”。
但经验超市并不等同于一个线上的知识超市,创始人周盛告诉36氪,经验超市不止“卖货”,更注重提供个性化一对一服务。操作上,用户只需要在“经验超市”搜索关键词,即可一秒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以及对应的学长学姐。
这种C2C模式与知识付费的明星产品“知乎”和“在行”十分类似。周盛告诉36氪,APP中的两款主打产品确实类似于知乎和在行——
经验文章:用户可查看、订阅、收藏用户生产的“经验”,用户免费贡献经验(以建立自己个人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同时用户可以付费提问,类似于知乎。
经验服务:若用户需与学长学姐一对一深度咨询,在平台上预约,双方约定时间和形式,平台上完成交易,模式类似于在行。
周盛介绍,经验超市的差异化在于三点:性价比高、效率高、效果直接。
性价比高。经验超市的单条QA往往5到10块钱不等,考研者提问的决策成本极低,而学长学姐抽几分钟的时间回答自己熟悉擅长的问题,每天利用碎片时间挣一些零花钱,还能不断地帮助别人获得感谢和成就感;单独咨询的客单价在50-100元左右。
效率高。无论是在培训机构还是知乎、考研论坛这样的社区,找到直系学长学姐都非常困难,在经验超市,一分钟就能找到,提升效率。
效果直接。即使有幸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学长学姐,对方也很难真正以服务的态度来答疑解惑。而在行的行家或知乎大V解决的往往是Big Problem,很难量化实用与否。但经验超市的用户需求更多是信息,所以学长学姐直接解决具体问题,提供实操经验,因此产品上线一个多个月来,满分好评的订单超过90%。
但是,C2C模式毕竟对于内容生产力的要求极高,如何吸引优质的内容生产者进驻平台是关键。同时,内容生产难以规模化、内容质量和管理难把控,甚至C2C很容易让供给双方离开平台,私下交易。
对此质疑,周盛表示,经验超市对于头部内容生产者的吸引力主要在于:直接链接到付费咨询服务,直接变现,而其他媒体平台主要通过广告变现。另一方面在商业模式上,日后计划从C2C逐步过渡到B2C/C2C的模式,C2C解决个性化需求,B2C解决同质化需求。
谈及下一步规划,周盛表示,除了商业模式上的优化,平台还将拓展高考、留学及求职业务,发力点仍紧扣“经验”,着重解决信息差。 与此同时,刚刚更新的一版产品增加了“一键找到研友”功能,例如当我输入关键词“东北大学”,界面除了链接到学长学姐,也列出了所有报考同校、同专业的全国各地的研友。
经验超市创始人团队主要来自北大法学院和软件工程学院,自团队成立以来尚未进行大规模市场推广,一个月内靠口碑和kol吸引了超过7万的注册用户。
本轮计划开启5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全国各高校研究生学长学姐的拉新,以及快速进入考研者市场,获取目标用户。周盛坦言,团队一直注重研发和产品打磨,尚缺乏市场BD经验,因此也希望在此方面得到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