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办公空间WeWork今日正式宣布,已完成新一轮4.3亿美元融资,由联想控股和弘毅资本领投。据悉,本轮融资后WeWork估值将达到160亿美元,而资金将用于扩张亚洲市场。
据官网信息显示,WeWork将“很快”登陆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印度和韩国。其实今年1月,澎湃新闻也在WeWork官网发现,后者官网上已经开启了在中国上海的职位招聘,并且在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网站上,还有35个以“威沃克公司”命名的商标,其中“Wework”、“Wemove”、“Weeat”商标均已在2015年8月完成注册。
中国的WeWork学徒也在创业潮中抢抓办公短租的机会,36氪氪空间、科技寺、梦想加、无界空间等等,一众联合办公空间在北上广一线城市落地开花。这一阵列也不乏国内的地产大佬,2014年soho中国推出SOHO 3Q;2015年从万科离职的毛大庆打造了优客工场,另外还有DayDayUp的职场社交式打法。去年2015年,在“双创”“四众”的口号下,加入众创空间行业的玩家越来越多。
在本土学徒们纷纷摩拳擦掌的时候,作为外来者的WeWork进入中国无疑会对整个办公短租市场起到不小的影响,那么中国创业者们是怎么看待WeWork入华的这个消息呢?36氪就WeWork入华采访了氪空间、优客工场、DayDayUp、梦想+、无界空间,以及和WeWork有接触的办公租赁平台优办的相关负责人,可以听听他们的看法。
氪空间总裁钟澍
1.WeWork进入中国,您认为对于国内联合办公空间市场,会有怎样的利弊影响?
Wework获得新一轮融资并进军中国市场,对整个众创空间行业来说并不是坏事,反而某种角度是好事。因为这直接从资本层面证明了共享经济和联合办公空间的价值。虽然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联合办公空间和孵化器众多,但是规模都比较小,且中国的众创空间市场还未被教育完全,人们也在对共享办公这一新型办公模式处于观望阶段,目前还是创业者比重比较大,但随着第三产业和自由职业者的比重逐渐提升,联合办公模式将会得到进一步推广。Wework的加入将吸引更多资本的目光,对整个行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WeWork需要进行怎样的本土化?(即国内外的环境会有哪些不一样?)
中国市场和国外市场还是很不一样的,之前Linkedin、Evernote入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从消费到整个市场环境中国人都有自己的规律,这些都是外企入华需要克服的一些问题。问题核心其实是,中国房地产和美国房地产的逻辑不同,美国房地产资金成本是2%-3%,租售比是8%-9%,而中国却是资金成本8%-9%,而租售比例是2%-3%,两者是倒置的,市场是完全不同的,WeWork进来难保不会走弯路。
3.中国的联合办公空间玩家,目前在场地和增值服务方面都趋于同质化,要成为像WeWork一样的独角兽,您觉得它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在政府大力推进“双创”、扶持众创空间的背景下,按照科技部部署,发展众创空间坚持的是“政府支持,市场主导”的原则。因此,众创空间是在政府引导之下,靠市场机制发展起来的,市场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未来年轻人会越来越喜欢这种联合办公空间,而不是在写字楼、小隔间里面工作。所以,在办公空间这个载体上,地段、环境、性价比、基础设施服务都是基础,真正具备软性服务实力(创业公司及微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硬性需求,如融资、资源、人才、营销等等)的玩家并懂得如何规模化才会留到最后甚至成为巨头。
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
1.WeWork进入中国,您认为对于国内联合办公空间市场,会有怎样的利弊影响?
WeWork有很成熟的一套运营管理模式,他们在酒店管理的思想基础上还做了很好的互联网化,这些东西都不错,入华后我觉得会给国内很多公司带来一定的借鉴价值。对于整个行业有了一个国际对标的企业,就像改革开放时的酒店行业,香格里拉、喜来登这些最早的外资酒店,为整个北京市的酒店水平带来了一整套成熟的管理体系,这些国际经验和国际标准最终让整个行业一起进步了。WeWork相信也会这样。
还有地产方面的经验,他们主要的合伙人是酒店出身,而酒店的系统在搭建管理架构,选地方、找物业方面非常符合商业地产的思路,所以有评价说他们成了“世界估值第三大的房地产公司”。最大的价值来源于,选址、空间设计、管理架构和系统,出桌率很关键,取决于空间高效利用的研究和设计。
而且他们的合伙人结构、团队结构,实际上是针对众创空间的模式来搭建的。国内做众创空间的出身是不一样的,大多是基于互联网基因来做。WeWork还得益于美国环境本身,他们没有什么双创,两个创始人都是房地产背景,然后在互联网线上化上做出了突破,搭了一个互联网社区,线上社群,包括线上社交,服务商的沟通。
而且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WeWork从来没说自己是做创业孵化的,而国内,我们到今天对于很多联合办公的概念是混合的,比如加速器、孵化器等等。
2.WeWork需要进行怎样的本土化?(即国内外的环境会有哪些不一样?)
WeWork存在的基础,是美国的自由职业者,和微小企业还远没到这一步,中国的潜力也有,人更多,中国的微小企业、自由职业者也在快速增长,且增速很大,这跟个人价值回归是有关系,还有90后的成长。就说看趋势、看人群、看数量,未来联合办公、移动办公、虚拟办公,国内都有很大潜力。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联合办公加速器,而且是概念混淆的进行状态,因为中国的自由职业、小微企业,在大众创业中不断迭代和成长。比方说36氪的发展,优客工场的发展,36氪是逐渐在向线下走,从媒体向联合办公空间走,优客工场逐渐往线上走,线上社群、商学院、投后管理理务。如果说WeWork要进入的话,也得要面对中国特有的创业用户群体,仅仅是办公空间则是不够的,并且要随着创业团队的发展不断迭代提供的服务。
3.中国的联合办公空间玩家,目前在场地和增值服务方面都趋于同质化,要成为像WeWork一样的独角兽,您觉得它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其实第二次回答也说明了第三个问题,那就是需要创业服务并且不断迭代以适应创业公司不同阶段的发展。现在说如果出现一个独角兽还太早,总而言之,来一些高级高手是好事儿。
DayDayUp创始人薄益群
1.Wework进入中国,您认为对于国内联合办公空间市场,会有哪些利弊影响? 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这表明我们选择的方向是对的,尤其针对国际化发展的同行。Wework是共享经济在办公空间领域的成功典范,不仅极大降低了办公成本,我相信整个传统商业地产都将被重新定义。
2.Wework需要进行怎样的本土化?(换句话说,国内外的市场环境有哪些不一样?)
Wework的长期价值体现在社区化运营和社交网络规模。迄今为止还没有看到国际商业社交网络在中国的成功案例,中外商务人士在社交方面行为习惯不同。
3.中国的WeWork学徒们,目前在场地和增值服务上或多或少趋于同质化,要成为像WeWork一样的独角兽,您觉得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在房地产方面具备快速扩张的能力,当然是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商务平台方面,可规模化的服务能力。
梦想加创始人晓鲁
1.Wework进入中国,您认为对于国内联合办公空间市场,会有哪些利弊影响?
WeWork进入中国,对于国内联合办公空间市场,是积极的影响,说明大家做的都是一个很正确的事情,我们也一直觉得WeWork的商业模式是很棒的,在美国或者中国都是有前景的。这提升了同行的信心,也促使行业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会使更多的人注意到这个行业,让更好的从业者进入这个行业。
2.Wework需要进行怎样的本土化?(换句话说,国内外的市场环境有哪些不一样?)
我们也很期待WeWork在中国的表现,进入中国市场后他们也会面对不同的客群和环境,落地的细节问题,肯定会有一个水土不服的过程,也希望看到WeWork是怎么应对这些变化的。是否能够良好应对,我们拭目以待。比如客户群体方面,WeWork在美国以自由职业者(freelancer)为主,在中国可能会有一些不同。
3.中国的WeWork学徒们,目前在场地和增值服务上或多或少趋于同质化,要成为像WeWork一样的独角兽,您觉得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WeWork在社区平台搭建和智能化方面做的非常优秀,梦想加也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希望可以通过智能化管理的差异,更高效的管理,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无界空间创始人Randy
1.Wework进入中国,您认为对于国内联合办公空间市场,会有哪些利弊影响?
其实是一件好事情因为中国还属于在一个教育市场的过程,WeWork进来只会加快整个过程。
2.Wework需要进行怎样的本土化?(换句话说,国内外的市场环境有哪些不一样?)
他们会发现中国没有国外那么多的自由职业人以及中国的空间竞争格局要比国外激烈很多。
3.中国的WeWork学徒们,目前在场地和增值服务上或多或少趋于同质化,要成为像WeWork一样的独角兽,您觉得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运营效率。WeWork的整个估值是通过快速扩张,高入住率和高毛利率来支撑的。其中,扩张速度可能是最关键的因素。在中国,情况是一样的,需要通过快速扩张而获得高估值。
优办创始人卢阳
1.Wework进入中国,您认为对于国内联合办公空间市场,会有哪些利弊影响?
WeWork进入中国可能会抢走一批最高端的客户。现在国内的众创空间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差异化并不大。WeWork产品优化已经做了好几年,服务成熟,国际资源对接优势明显,一定会抢占最高端客户尤其外资企业的市场。对于整体行业会有提升作用,但会给同样面对海外企业的对手很大压力。
2.Wework需要进行怎样的本土化?(换句话说,国内外的市场环境有哪些不一样?)
WeWork进入中国需要充分理解中国国情。最大的区别就是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城市的服务行业成熟度远超中国,有更多的有钱的自由职业者和小公司,而国内大部分自由职业者小公司是没钱的。服务业发展阶段决定了中国大部分个人是要依靠企业生存,而不像美国只要有专业执照就可经营业务,超过30%的职业服务人员可以是自由职业者且收入很高。如何在整体客户群不同的情况下找到WeWork中国的独特定位并调整空间和定价方案是关键。当然中国办公楼市场走势、好的空间获取渠道也是需要本土化解决的。我(优办创始人卢阳)有海外投资公司背景,所以很早就接触WeWork,也正协助WeWork给他们提供在中国的一系列服务。
3.中国的WeWork学徒们,目前在场地和增值服务上或多或少趋于同质化,要成为像WeWork一样的独角兽,您觉得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中国的学徒想成为独角兽必须发挥其本土获取空间成本低或者自有物业(3Q)的优势,突出差异化,比如无界空间就面向海归,而且加强运营能力,保证扩张的同时保持空间健康运营修炼内功的平衡,才能被资本市场青睐,向下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