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小车出行已是大众常见的出行方式。
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一线城市的汽车销售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主要市场也将转移到二线城市和三线及以下的城市中。
在此背景下,据港交所官网消息,汽车融资租赁服务供应商喜相逢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30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其实,这已经不是喜相逢第一次申请上市,是继2019年12月31日、2020年7月21日两次递表失效之后,再一次向港交所递表。
三度递交申请表,喜相逢为什么这么执着于上市?我们先从其业务开始说起。
喜相逢成立于2007年,是综合性汽车服务供应商。黄伟为最终受益人,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在2012年之前,喜相逢主要以经营性租赁的方式提供汽车租赁服务,2012年后将业务模式的重心转放在汽车零售及融资业务,以直接融资租赁的方式出售汽车。
一方面是当时汽车融资租赁服务在市场的占比小,发展空间更大;另一面是对于租赁公司来说,它是提前为承租人支付了一笔货款,相当于承租人向其进行了融资,而承租人每月所支付的租金则相当于分期还款,这样租赁公司就可以从中获取收益。
而在2017年后,喜相逢开始通过自己的52车应用程式推出了“淘汽”交易平台及“52车”服务平台,从销售、车源、资金、仓储、物流、风控、售后、数据等多个维度实现“+互联网”的平台化升级。
所以在喜相逢2019年准备上市前还是对自己的业务进行了一个升级的。除此之外,值得关注的是,喜相逢在2015年12月11日挂牌过新三板,但之后于2016年12月15日退市。
据喜相逢称,公司于2016年新三板摘牌是由于公司在新三板交投量稀疏,而联交所流动性更强。不过从招股书来看,这次上市融资,喜相逢很可能是为了弥补资金缺口,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根据灼识谘询报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就交易量计算,喜相逢位列中国第三方汽车零售融资租赁公司中第8名,市场份额为1%。而前十大公司占整体市场约87.8%之份额。
根据去年7月份的招股书,当时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就交易量计算,喜相逢于中国第三方汽车零售融资租赁公司中名列第9,市场份额为1.8%。市场份额萎缩了近一半。
而喜相逢在福州的市场份额也由2016年约33.6%下跌至2020年约24.0%。2020年仅占全国市场的0.5%,其市场占额下滑很厉害。
另外从它的财务方面来讲,招股书显示,喜相逢从2018年至2021年4月30日总收益分别为1023601千元、1076312千元、749761千元和356167千元,其总收益整体上呈下降趋势。
而从2018年至2021年4月底总借款分别为973869千元、1304176千元、1155958千元和1112740千元,资产负债比为63.2%、75.9%、74%和73.2%,其负债率非常高,应收款完全补不了借款的缺口。
再加上销售及营销费用、行政费用、研发费用等等的开支,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喜相逢的毛利率高达30%以上,但是净利润却只有5.9%,乃至1.4%如此之低的原因。
自有资金不足以覆盖短期债务,导致喜相逢流动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所以很有可能喜相逢这次上市就是为了弥补资金缺口,寻求新的发展。
招股书显示,喜相逢在一线城市的销售店铺只有一家,而到了2021年4月止,一线城市已无销售店铺;喜相逢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以及三线以下城市。
其中二线城市占比从2018年的83.1%增加到了2021年的87.6%。而三线及以下城市虽然占比减少,但是其销售的汽车数量在逐年增加(除受疫情影响的月份外)。
这也是由于一线城市市场的饱和以及政策方面影响。在2018年以前,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是过去拉动汽车销量增长的主要动力,然而由于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的情况,许多一线和二线城市出现了限牌限购政策,阻碍了这些地区新车销量的增长。
而三线及以下城市、乃至县区农村城市,受惠于城镇化发展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拥有大量愿意选择以零售汽车融资租赁购买首辆汽车的消费者。
就目前的整体发展趋势而言,下沉市场的崛起对喜相逢是友好的。因为,在其购车的过程中较偏好选用零售汽车融资租赁服务,从而降低财务压力,服务亦有更灵活的汽车付款时间表,而无需限于一笔过付款购买汽车。这也就是为什么三四五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会逐渐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主要增长动力的原因。
那么,喜相逢能面对广阔市场,能从其他一众企业中分到多少羹呢?
就三线及以下城市而言,新车及二手车系列零售汽车融资租赁服务贷款量由2016年的386100宗大幅增至2020年的879100宗,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2.8%,市场发展前景毋庸置疑。
然而灼识咨询报告显示,在中国零售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中,喜相逢排名20,市场占比仅0.5%。前两名集团的22%和11.7%相比,市场占有率相差悬殊。这也就意味着,喜相逢在下沉市场需要面临与头部平台的抗衡。
随着汽车融资租赁市场在一线城市的饱和,市场下沉,资本和企业将视线瞄准到到二三线及以下城市;但从2018年至2021年初,喜相逢的市场份额减半,收益也在逐年下降。面对同行其他企业的竞争,喜相逢优势并不明显。此次冲刺IPO,喜相逢想要下沉市场,寻求新的发展也不失为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这个破茧成蝶的过程并不容易。
文章来源:IPO捕手(ID:ipobus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