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量子位”(ID:QbitAI),作者李根。36氪经授权转载。
吴恩达(Andrew Ng),深度学习领域的大牛,中国人民熟悉的AI科学家,广受称赞的机器学习课程“孔夫子”。
但唯独在医疗AI的言论上,备受批评,遭到医生、学界同行diss。
这不,连始终奋战在医疗AI一线的LilyPeng也表态了,觉得吴老师的观点和言论确实不妥。
在采访中,LilyPeng强调最多的就是:初期、协作和升级。
△Google AI产品经理LilyPeng
LilyPeng,Google医疗AI的产品经理,同时是一名非执业医师,硕士毕业于斯坦福化学工程,2013年加入Google后,主要工作就是将深度学习及其它 Google 的技术应用于医疗影像(如视网膜成像)领域,从而提升医疗影像的可获取性、准确性、 以及临床应用。
在Google,之前通过视网膜眼底病变图像检测糖尿病、筛查肺结节,以及AI检测心血管、心脏病等工作均出自LilyPeng团队。
毫不夸张地说,在Google AI应用于医疗的进程中,LilyPeng就是最了解一线炮火情况的人。
但她不同意吴恩达的观点,认为他太偏激了。
吴恩达观点很直接,AI变革,医生失业,特别是放射影像科的医生,得赶紧准备起来了。
其实神经网络之父Jeffrey Hinton也有类似观点,但吴恩达说得更多,在社交网络上也更活跃。
于是才有了之前被群怼的一幕。
但LilyPeng之所以不认同吴恩达,并不是出于AI技术现状本身,她率队打磨的视网膜图像筛查糖尿病,准确率确实超过了人类医生水平。
她更想强调的是AI与医生的关系。
LilyPeng说,技术会带来医生工具的变革,会带来工作内容的变化,但并不代表职能也便取代。
她以会计工作举例,说并没有因为电子表格出现,会计师就消失了。类似的工作职能依然需要完成,只是具体的工具和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
当然,LilyPeng更想强调的是,医疗AI,目前仍然处于非常早期。
LilyPeng说,如今对医疗领域应用AI,领域和算法起作用的范围都比较窄,对此要有正确的传播和认知,否则很容易造成公众太高预期,忽略算法存在的“局限性”。
她认可IBM Watson在进行的尝试,觉得有问题暴露是正常的,核心原因还是医疗AI仍然处于很早期。
如何让公众也有这样的认知?
LilyPeng的观点是:多多公开研究进展,论文发表成果。
这样能让更多专家反馈观点。比如医疗AI方面,不仅需要计算机领域的专家,也需要更多一线医生,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展示“有限性”,同时也可以推进研究。
此外,LilyPeng分享了Google在医疗AI研究中重点关注三大层面技术效果。
第一是可解释性。LilyPeng认为比起其他AI方向研究,医疗AI中起作用的每一步都要可解释,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在具体研究中,他们有热力图、限定区域和是否可复制等方法。
其次是Ground Truth,尤其是预测领域。比如用AI预测心脏病,专业医生的意见反馈,以及病例对比筛查,都是目前她们最常用的方法。
第三是泛化能力,可迁移使用的能力。一方面是空间可迁移,比如美国人群适用,到印度泰国是否也能用?另一方面,对糖尿病有用,那对心脏病是否也同样可以试一试?
以上三点,也是Google医疗AI推进的内在规律。
在开展相关工作以来,LilyPeng团队先是把AI视觉用在了糖尿病检测,后来又展开了心脏病等方面的预测。
她的解释是这二者有并发相关,也能更好检测技术泛化能力。
LilyPeng说,在糖尿病研究中,她们进一步发现其并发症也可以进一步研究,于是自然推进到了心脏病预测方面,而且心脏病预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然也是不言自明的。
我们也问LilyPeng,医疗数据集是否是她们展开某些领域研究的最大限制。
她不否认,但不认为数据会让她们“束手无策”。
LilyPeng说,数据有时会是限制,数据越大越丰富,当然AI研究会好做很多,但这是所有AI研究面临的共同挑战,而非单单医疗。
而且正是因为医疗AI研究属于初期,所以对大规模数据集迫切程度也相应有限,这也促使她们在展开更多小数据学习的能力,研究迁移学习的方法,尽一切新手段尝试解决数据方面的困难。
最后,我们也问LilyPeng,如何看待医疗AI产品需要的学习成本。
医患供需不平衡,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尤为明显。之前就有协和医院的医生说,现在医疗AI的产品不少,但学习的门槛不低,太占用他们的时间了——患者是等不及的。
LilyPeng回答,这是全世界医生关心的问题,可能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更甚。
这样的挑战显而易见,但也并非没有解决方案。
比如在医院里,通过“先锋小组”之类的小范围试点,让一部分医生先用起来,一方面提供产品反馈,另一方面也是起到试点学习的价值。
总之,需要认识到医疗AI还是一件很早期的事情,心怀敬畏,这样就更能谨慎克制。
你认同LilyPeng的说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