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代理记账 > 你随口而出的“但是”,正在侵蚀你的未来 >

你随口而出的“但是”,正在侵蚀你的未来

转载时间:2022.03.30(原文发布时间:2018.05.24)
25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5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璃语职美人”(ID:crystal_words),作者:赵晓璃,职场作家、职业生涯咨询师,LinkedIn领英中国专栏作者,著有《怕麻烦才是你最大的障碍》、《请停止无效的努力》;36氪经授权转发。

写在前面的话: 

最近,后台总是收到一类问题,我筛选了一个代表性的问题如下: 

“老师,我在一家国有银行做了七年,身体严重透支,前段时间不得不住院调理。医生和家人纷纷劝我重新开始,然而我却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不知道未来能去向何方。盘点这七年的时光,我赫然发现自己没有任何突出的能力,但自己又对体制内工作产生了极度厌恶的情绪,苦不堪言。如今的我迫切想要离开,但我不知道的是,到底需要多少条件才能离开?如何进行确切的规划?离开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以及从您经手的职业咨询案例来看,那些离开的人后来都发展的如何了?急切需要您的指点,盼复!”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能理解当事人的心情,但我也深知,能够真正具备勇气和决心走出来的,其实并不多。 

我结合过去的案例分析思索了很久,如果你非要我告诉你一个答案,我更想说的是—— 

“也许,你脑海中理想的那条路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问题在于,你真的迫切想要改变现在的困境吗?


你随口而出的“但是”,正在侵蚀你的未来

“但是”小姐的故事:心有不甘却拒绝改变

两年多前的一天,我接到了一例对我影响深远的咨询案例,也就是这个案例,让我做出了系统学习心理学的决定。 

事情是这样的。

这位咨询者当时在一个家族企业做行政,干了七八年了,她告诉我,一是企业内耗太严重,整日勾心斗角心好累;二是环境太封闭,没有办法接触到新鲜的资讯,也没有办法提升自己的视野;三是行政工作让她倍感疲倦,长久下去也不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

于是她前来咨询的问题就是:“如果换个单位重新找一份工作,是否可行?” 

我梳理了她的过往,通过她的表述,依稀能感觉到她那颗不甘平凡的心。 

“嗯,你有一颗想要追求更好生活的心,这非常棒。另外既然你已经挣扎了七八年前来求助,说明现状已经让你忍无可了。和刚毕业的大学生相比,工作了七八年的你也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不至于面临断粮的危机。加上之前的分析,我觉得你也具有很多职业可能性。因此我建议你不妨大胆决定,换家企业慢慢起步,实现你想要的生活。” 

就在我说完这段话对咨询进行总结与收尾的时候,对方的问题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 “但是,老师,我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我认为自己没有一技之长,担心根本没法找到工作养活自己!” 


“嗯,那就多给自己一些时间,骑驴找马,再去利用业余时间打磨一项技能,有了一技之长再跳槽。”

  • “但是,老师,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打磨哪项技能,我曾考虑过做心理咨询师,但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适合......” 

“心理咨询师这条路需要长期不断的累积,建议你先找个工作先做,业余时间再去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根据自己是否真的感兴趣再做决定。当然,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报一些心理咨询师的培训班,接受一些专业指导,认识一些圈里的人。后面的方法需要花费一些钱,但可能更直接一些,也能获得更有效的指导。” 

  • “但是,老师,我听说心理咨询师的学习成本都很贵,万一后面我做不了这行,之前的培训费岂不白白浪费了?” 


我发现,不论我给予怎样的建议,对方就会抛出一个“但是”类的问题,让我渐渐失去了回答的意愿和兴趣,感觉心好累。

你随口而出的“但是”,正在侵蚀你的未来

随口而出的“但是”,

阻挡了你我无限的未来

不知道你在工作或生活中,可曾遇到过类似的“但是先生”或“但是小姐”呢? 

后来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接触到了一些心理学老师的作品,其中宋晓东老师的总结了“但是”背后的心理成因大致有以下两点: 

1、每一句“但是”的背后,都是深切的自卑心理在作怪 

宋晓东老师说,这些喜欢说“但是”的人,骨子里往往有一种深切的自卑。

  • 每一句“但是”的背后,都是一个自卑的人通过找借口的方式维持自己脆弱的自尊心;每一句“但是”的背后,都在试图向你传达这样一个信息:你看,我沦落到今天这步田地,不是我能力不够,而是现实条件不允许啊。

就像前文案例中想要脱离困境却迟迟走不出第一步的“但是小姐”:事实上,如果你仔细分析对方的成长经历,一定能找到蛛丝马迹,尽管他们遇到的境遇不尽相同,但大体上,这类人在成长过程中要么就是缺少来自身边人积极的正向反馈,要么就是自己不肯付出不愿努力,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他人,一旦对现状不满,他人和环境就成为了自己冠冕堂皇的理由与借口。  

2、每一句“但是”的背后,都是逃避问题的思维方式在作怪

再深究下去你会发现,那些口口声声“但是”、“但是”的人,根本就不想真正解决问题,而是一味地逃避问题。 

当我察觉到“逃避问题”的思维后,对于那些试图让我给她们提供咨询案例作为人生参照的人,我的回答是这样的——


  • “事实上,别人怎么样终究是别人走出来的路,他成功了不代表你可以,他不可以不代表你就一定失败。关键是你是怎样认为的,你是否下定决心从事这个职业?” 

太多的人渴望知道别人的生活,但你能知道的永远只是表面:那个看似光鲜亮丽的表面背后,付出的大段努力和艰辛是你看不见的,如果因为你没有付出同等的努力而达不到预期,是否意味着再次否定自我呢?

你随口而出的“但是”,正在侵蚀你的未来

很多年前,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根源所在—— 

“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人人都有逃避问题的倾向,因此大多数人的心理健康都存在缺陷,真正健康者寥寥无几。有的宁可躲藏在头脑营造的虚幻世界里,甚至完全与现实脱节,这无异于作茧自缚。”

跳脱“但是”的思维惯性,你才可能创造未来

在这个问题上,宋晓东老师给予的解决方法特别简单实用,那就是——

你要学会区分两种痛苦:一是逃避问题带来的痛苦,二是直面挑战带来的痛苦。 

总是喜欢说“但是”的人,必须要从两者之间选择一种痛苦去承受。

1、逃避问题带来的痛苦是消极的痛苦,最终只会导向消极的结局 

当一个人选择逃避问题时,问题会一直摆在那里,无法得到解决。 

你不停地“但是”、“但是”,实际上在找各种借口拖延改变,最终的结果就是无路可退,人生的路会越走越窄,最终这种痛苦会进一步深化扩散,演变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2、直面挑战带来的痛苦是积极的痛苦,它会导向光明的未来 

一旦你决心直面问题做出改变,一开始也会痛苦,但说明至少你已经开始动手解决问题了。 

在这个过程中,你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并不在少数,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的潜力被激发出来,能力得到了增长,你会变得越来越强大,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

你随口而出的“但是”,正在侵蚀你的未来
哪有什么无路可走? 只是你被自己的思想禁锢了未来

和你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故事的主人公也是我的一名咨询者,论起来,她的学历和职场起步可能远远比不过看文章的你和我。 

这位主人公叫小敏(化名),中专毕业,家境贫寒,一开始在车间当流水线工人,但她不甘心自己的人生就像流水线一样流逝,于是勇敢从工厂里跳出来,做了一段时间的客服,后来觉得客服人员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便来到一家美容会所做收银。 

就在做收银的过程中,小敏喜欢在一旁观摩按摩师的手法,看着看着,自己竟对按摩手法渐渐熟悉了起来,回去她也常常用这些手法给身边的同事朋友做按摩,大家都夸她按摩的舒服。 

有一天,店里客人特别多,按摩师都忙不过来了,有同事知道小敏平时按摩也还不错,就让小敏临时救场:渐渐地,客人也觉得小敏按摩的不错,慢慢地小敏就从一名收银员,转行做起了按摩师。 

如果按照传统的职业路线,你认为小敏做了收银之后,是否就应该一鼓作气考会计证往财务方向进军呢? 

如果你这样认为,那么今天你压根就不会看到这篇文章,因为几年前,我也只是企业里的一名财务人员而已。

你随口而出的“但是”,正在侵蚀你的未来

小敏后来和我反馈说,她做按摩一个月赚一万多是轻轻松松的,同时按摩是一门手艺,即便这家美容院倒闭了,也可以去其他家应聘:当然,除了打工,她也可以成为自由按摩师或自己开创一番事业。 

她告诉我,如今网约店的形式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她只需要用心打磨按摩的手艺,在业内做到一定名气之后,一旦自己独立出来,完全可以带些学徒,然后利用网约店的形式,找个租金便宜的居民楼作为按摩工作室,带个四五个按摩师就完全够了,只要顾客有需要,就可以直接在网上预约,没有被催着办卡的压力,而这些按摩师也不需要考虑销售的压力,安安心心做好服务就可以了。 

当然,小敏的野心还不止这些:一旦品牌打出来之后,她们还可以联系一些厂家做些配套的产品,例如精油、按摩膏等给自己供货,也可以销售给顾客,这样最大化节约成本,也可以创造额外的利润和收入...... 

看着小敏写来的洋洋洒洒的反馈及对未来的畅想,我不禁对她的商业思维颇为赞叹,同时对这个妹子竖起了大拇指。

或许在外人看来,小敏这样的道路实在没什么可以羡慕的,她们做的仿佛只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但细细想来,我们这些上班族又比她们好到哪儿去呢? 

真正的差异在于:类似小敏这样的手艺人在一个行业沉浸了多年,她们对行业的运营规律了若指掌,这为她们未来的道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在职场中,又有几个看似光鲜的上班族对自己所处的行业能有如此的掌握和洞察呢?

你随口而出的“但是”,正在侵蚀你的未来

如果有一天,小敏真的做成了,甚至有可能拿到了风险投资,我一点儿也不吃惊:因为她的身上具备一个特质,那就是真正带着头脑和心去做一件事,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她们一直在积累与成长,同时又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这样的人未来不成功,那才是真正的不公啊! 

各行各业莫过于此。

回到文章引言部分的问题上来。 

事实上,如果一份工作都已经让你的身体出现了病变,就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地步了。 

问题在于,走出去真的很难吗? 

  • 其实,任何行业都像一个金字塔,塔尖的人永远会看到最美的风景:很多人的条件和起步比小敏好的太多,就像这位提问的银行从业者,但问题是,你真的愿意放弃眼前的稳定和安逸,冲出思维的牢笼去开拓自己的天地吗? 

但是,在你的心里,你早已把很多看似“不体面”的选项给删除了不是么? 

人们常说,这个社会的阶层分化越来越明显了,但我依然看见,有很多像小敏一样的人正在奋起直追,或有一天,他们会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长冲破阶层的束缚,而更多的人,只能选择去仰望他人的生活。

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更是如此。

你随口而出的“但是”,正在侵蚀你的未来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你随口而出的“但是”,正在侵蚀你的未来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你随口而出的“但是”,正在侵蚀你的未来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代理记账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代理记账软件

限时免费的代理记账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