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 5 月的一篇创投观察里,36氪分享了对社区项目的观察和分析。流量集中、离用户最近,伴随着消费结构的改变,社区内也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新形态。
今天要介绍的“享收小盒”在文中亦有提及,其将可折叠的箱子安装在用户家门口,通过小程序“享收生活”,用户可以完成寄收件、生鲜购物、早餐订阅等服务。无独有偶,菜鸟也推出了功能类似的“菜鸟小盒”,被称为新零售最后 0 米生活设施。
这像是升级版的“牛奶箱”,且相较于楼底下的柜子们(基本分为快递柜、储物柜、智能便利柜这几种),此类“收件箱”似乎更有潜力成为社区流量的入口。
接下来,我们从商业模式、拓展空间、竞争与壁垒这三方面来拆借一下享收小盒。
享收小盒实拍图
收发快递是刚需
36氪了解到,享收小盒团队曾创建快递终端“小象驿站”,通过自建仓储+加盟来服务快递公司,已经在全国拓展了 541 个点位。创始人粟海辉认为,消费者的诉求是“送货到手”,驿站或快递柜都没办法做到,只有将其拆分到最小化,放到用户家门口,才能回应这一点。
享收小盒今年 6 月开始推广,覆盖了两个社区,有 1665 个盒子。现有模式是驿站+小盒,享收与配送公司合作,先将快递送至驿站做分拣,再由驿站将符合条件的(超大件暂无法配送)物品送至用户家门口。
目前,盒子的规格是 40*40*50 (长宽高,单位:cm),折叠状态则为 40*10*50。硬件由团队自主研发、代工生产,成本为百元级,现也正在迭代,希望优化开箱体验、保温保鲜、降低成本。
推广的难点有二,一是怎么到家门,二是怎么做配送。
与物业合作。目前推广下来,除非家里常年有人、或是门口有鞋架等占去空间,消费者对小盒其实是很欢迎的,但需要协调邻里、物业关系,因此享收现在的策略是和物业合作,缴纳进场费,由物业协助推广。
与配送公司合作。近几年,末端网点的管理难度很大、生存空间不断压缩。有了收件箱,配送效率大大提升,快递员省去了很多沟通和配送;而合作又能帮享收降低仓储等成本,因而粟海辉认为结果会是双赢。
收件箱的天花板在哪?
社区不可一概而论。不同城市、不同地段、不同楼型,都要求不同的解决方案。总结下来,粟海辉认为享收小盒最适合推广的地方会是楼梯房,一线城市约有 80% 的小区符合,优先在中高端小区,未来会针对不同社区有不同箱型。
除了硬件成本、入场费,最大的成本就集中在运维上了。享收目前的规划是一个驿站覆盖几个小区,工作人员集中配送,此外快递及时送出,也能提高仓库的利用率,进一步压低成本。
享收不会让消费者为盒子付费,盈利主要有两块:一是按单从快递费中获取分成(消费者无需额外付费)。粟海辉告诉36氪,从现在的模型来看,这部分收入能够至少保证单点盈亏平衡;平均的利用率是 2.5 天打开一次,而一些收快递很频繁的家庭,甚至每天都要收 2-3 个快递。
享收生活小程序截图,开箱即可看到购物信息
二就是流量变现了。用户使用小盒,都需要打开小程序。享收目前测试了生鲜和早餐这两个品类,以生鲜来看,用户预定下单,商品直接到箱;客单价约为 14 元,转化率达到 30%(即打开小程序到下单的转化率),这是驿站或者快递柜无法做到的。
接下来,享收并不准备做自营电商,而想将小程序打造为社区消费平台。无论是二手买卖、衣物清洗,还是购物、餐饮,都能在平台内接入相应的供应商,这里能带来的收入和想象空间就很大了。
可能的入场者还有谁?
我们前文提到,菜鸟也推出了自己的快递盒子。同样的道理,如果模式成立,快递公司们都可能加入进来。二是传统的一些配送站,“收件箱”本身与牛奶配送模式类似,那么这些拥有渠道优势的站点们也可能入场,他们面临的是软硬件的壁垒,以及是否能转变思路盘活社区流量。
对于竞争,粟海辉表示,享收的壁垒会有两个:一来,点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用户不会接受家门口有两个箱,因此团队必须抓住先发优势快速铺点,未来考验的会是地推能力。二来,仅靠快递收入,盒子盈利能力有限,单独做没有价值,必须要跑通整个流程。粟海辉曾是在家点点的联合创始人,负责公司人事及全国经销商运营,享收的团队有过社区 O2O 经验,在这方面会更有优势。
粟海辉也告诉36氪,整个市场很大,有多少户人家就可能需要多少快递箱,不是一两个企业就能吃下的。
此前,享收团队的小象驿站项目曾获弘励创投、青松基金等的千万级融资。
—————————————————
我是36氪记者詹妮妮,关注一切好玩的新东西,交流可加微信muar22,劳请备注姓名、公司、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