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36氪经授权发布。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除了上班时间之外,业余时间和周末,你接触得更多的电子产品,是手机,还是电脑?
(平板也算手机)
我想,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应该是前者吧?
如果你也是这样,那么,这篇文章就是写给你的。
我观察到一个现象。
在国内,很多人对手机和电脑的理解是这样的:电脑是用来工作的,工作之外能不碰就不碰。平时有空的时候,还是尽量使用手机,手机才是一个人身体和思维的自然延伸。
举个例子:有时候,我向读者推荐一些软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拿起手机搜索应用商店,然后问:老师,在商店里没搜到呀?
于是我告诉他们:这些是电脑软件/网页软件,暂时没有移动端,所以在手机上找不到。
随后,下一个问题往往会是:那么,手机上能用吗?
这种时候我会觉得很困惑:在手机上使用稍微复杂一点的软件,你不觉得很不方便吗……?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国内,一说到「数码产品」「电子产品」,大众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手机,而不是电脑。
比如:都是数码圈,每年推出的手机,各种品牌、型号、功能,连完全不懂数码的人也能说上几句。但每年推出的电脑和配件呢?恐怕关注度还不如手机的一个零头。
同样,国内的互联网产品,首选的第一形态,一定是移动端 APP。有些产品会基于 APP,大发慈悲地开发一个电脑端、网页端,但它们的功能一定是残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你好好使用,而是「偶尔应急」。想要正常使用?请下载 APP。
反之,国外的互联网产品,大多数的首选模式,是先开发一个网页版。后续卖得好了,再基于这个网页版,套个壳,做一些适配,同步推出桌面版、移动端。
当然,这背后的原因,我们都非常清楚:一方面,中国的 PC(个人电脑)时代非常短暂,黄金窗口期只有 1999 - 2009 这十年的时间。2009 年以后,我国开始推行 3G,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创业开始在国内大量铺开。
另一方面,我国的发展存在地区不平衡,在农村和四五线城市铺开互联网,显然手机比电脑方便太多。
于是,2012 年中,根据 CNNIC 第 30 次报告:中国移动端网民首次超越电脑端网民。随后,这一趋势如同烈火烹油,一发不可收。
到了 2019 年,这个数据变成了什么呢?
根据中国社科院 2019 年的报告:中国的 PC 渗透率(亦即每100人中拥有个人电脑的比例)为 20%-25%。
这是什么概念呢?世界发达国家的 PC 渗透率在 70%左右,而美国更是高达 90%-100%。
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究其根本:电脑始终是一种生产力工具,而手机始终是一种消费娱乐工具。
你多用手机一分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就意味着,你多消费了一分钟,而少做了一分钟有价值的事情。
关键是:手机能做的事情,实在是太有限了。
想一想,你用手机,除了刷信息流和看视频之外,还能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呢?写文章?做笔记?分析问题?做数据报表?写程序?剪视频?
就简单拿「写字」来说吧。在手机上,你想随便写点东西,首先打字就很慢,其次,修改、定位、插入文字、剪切粘贴……各种操作都非常麻烦。同样的文字量,在手机上可能要折腾半小时,电脑上可能5分钟就搞定了。
更别说其他更专业的领域了。基本上,在手机上能做的事情,除了「看」之外,其他操作都很繁琐。
所以,大体上可以说:用电脑,你可以主动去做很多事情;但是用手机,很多时候你只能被动地接受别人推送给你的东西,而无法干预跟控制它们。
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养成一种习惯:习惯于被动接受、做伸手党,慢慢失去主动探索外界、掌控信息的能力。
许多人认为「有手机,就不需要电脑了」,实际上,只是因为外在的世界给你构造了一个信息爆炸的环境,让你沉溺在「有这么多东西能看」的幻觉里面而已。这跟「喂养」没什么区别。
手机无法替代电脑,本质上在于三个原因:屏幕大小,交互方式和系统。这三者都是绕不过去的坎。因为如果一个移动设备,同时具备了这三点,那么从定义上来说,它就是一台电脑,只不过是一台非常轻薄的电脑。
所以,像苹果,虽然一直想把 iPad 打造成「生产力工具」,但只要 iPad 上面运行的是 iOS(现在叫 iPad OS 了,但本质还是一样),而不是 MacOS,哪怕它的屏幕很大,哪怕它可以外接键盘,它也只是一个消费品。
就连我开智识营,每天需要在群里答疑和互动,我也是用电脑登录微信,在电脑上操作的。无他,因为我要看信息-引用-打字-排版,这个流程用手机来做,简直是无法想象……
更何况,许多工具无法运行在手机端,只能运行在桌面系统。所以,有段时间,我家里是备着三台电脑的:台式机、笔记本和轻薄本,分别对应在家工作、长途出差和短途外出。
好吧,我就不说「创造」了。问题在于:哪怕是消费娱乐、信息摄入,电脑的体验,也比手机要好上一个数量级。
举个例子:看视频。手机那么小的屏幕,几乎是看不到任何细节的,也就是看个剧情。用这么小的屏幕看大片,所有的镜头语言和表现细节都被舍弃了,其实是一种浪费。
再比如聊天。但凡稍微打字多一点的聊天,只要不是纯闲聊,我都会用电脑来操作。因为用两个手指打字实在太费劲了。手机打3分钟的字,用电脑可能只需要20秒。
再比如学习。举个例子:用电脑听课、看视频,可以拉两个窗口,左边看视频,右边做笔记,不论截图、画图,还是快速记录要点,乃至于加上自己的思考,都非常方便;用手机的话,你就得不断在 APP 之间切换,打字、定位、浏览都不方便,费时费力。
哪怕说游戏吧,就算不提氪金手游,电脑游戏的游戏性也比手机游戏高出不知道多少……
总而言之,对我来说,手机基本只剩下一个作用,就是收集。
比如:看到微信上面有一些问题要处理,我会设个任务,等坐到电脑前再处理;
刷到值得一看的文章,我会分享到待读工具里,等坐到电脑前再好好阅读;
突然产生一个想法,我会最快速度记下简略的关键词,等手头上有电脑了,再好好去构思、联想、延伸……
它只适合收集,并不适合消化,更不应该占用你太多的时间。
可能有朋友会问,那阅读呢?难道你不看公众号、不读电子书、不看文章吗?
当然,也看,但这也是我想跟大家说的:阅读时,能用电脑就用电脑,尽量别用手机。
为什么呢?除去前面说的,电脑操作更方便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电脑屏幕更大,能够比手机容纳更多的信息量。
不要觉得这一点不重要,实际上,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更多的信息量,能够更好地让我们了解一段信息跟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反过来,用手机阅读的话,由于屏幕小,我们在同一时间内能够读到的内容,局限在一段非常短小的信息里(可能只有两三百字)。那么,我们的注意力也会被局限在这么一片小小的空间里面,从而只见局部、不见整体。
排除掉其他因素,你可以这么理解:
用电脑阅读,读完之后,你会更容易记住整篇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用手机阅读,你更容易记住的,可能是其中的一两句「金句」。
除非你习惯上下滑动屏幕,不断回看上下文。但一来这样很麻烦;二来,我想恐怕没有太多人,有这样的习惯吧?
再者,阅读的实质是什么呢?是一种被动接受吗?不是的。有效的阅读,一定是一种主动的加工。
你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思考,主动地去筛选信息、理解信息、组织信息,最终把信息纳入自己的知识网络里面,这才是有效的阅读 —— 而不是停留在「接收」和「摘录」。
所以,我一直反对一种做法,就是简单的划线高亮,或是文字摘录。如果你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只是停留在:
「这个观点很不错!我要选中它,分享,把它保存起来」
那你的阅读,其实是没什么意义的。
你只是在囤积,并没有真正地把它吸收、内化,成为你的养分。
它只是一段被你收集起来的信息,并没有真正成为你的知识。
有效的阅读是什么呢?一定是加入自己的思考,去有意识地进行加工。比如:
这个观点的逻辑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
这段信息表达了什么?我能否用自己的话把它表述出来?
这个知识点能够跟我已知的哪些知识点联系起来?把它们串连起来,我能够得到什么新的想法?
诸如此类。
退一万步,哪怕你只是简单地把一段信息逐字打一遍,也好过简单的「复制 - 粘贴」。因为前者好歹还过了一下脑子,后者是完全不过脑子。
所以,我一直说:作者讲了什么,你读到了什么,其实并不重要。在这个过程中,你动脑思考了什么、动手做了什么,才是阅读能够给你的最大收获。
但这些操作,在手机上,是几乎没办法做到的。
最关键的并不是操作和手感的差异,而是长期以来建立和培养的习惯,让我们变得更不愿意主动、更不愿意动手。
进一步,工具本身,会塑造人的行为和偏好。而人的行为和偏好,又会进一步强化工具。
什么意思呢?举个简单的例子:公众号用「阅读量」作为一篇文章的指标,那么阅读量是如何计算的?你点进去,就算一个阅读量。
那么,久而久之,公众号的作者会倾向于什么呢?当然是在标题上下功夫,不遗余力地当「标题党」,提升你点进去的可能性。
至于内容,谁在意?反正你点进去,马上退出,也已经贡献了一个阅读量了。
那么,我们能不能修改一下,把阅读量改成「滑动到文章末尾,才算一个阅读」呢?当然可以。但这么一来,就会催生出另一个结果:大家都不写长文了,只写短文。因为短文「滑动到末尾」的难度,显然比长文更低。
我想说的是什么呢?我们对手机的依赖,催生出了大量专攻移动端的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出现,又会进一步地把我们捆绑在手机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循环回路:
我们越来越依赖手机,而一切内容和产品的形式,也会越来越「手机化」。
举个例子:手机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产生了大量的竖屏视频。但竖屏视频适合人类吗?其实是不适合的。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眼睛是横着长的。人眼的视野整体是一个椭圆形,而中央成像清晰的部分是一个横向的长方形。大体上,水平范围约为200度,垂直范围约为130-140度。
所以,为什么电影的画面都是16:9?就是因为横画幅更符合人眼的自然状态。
因此,竖屏视频本质上,它能传达的信息量,能表现的细节,本身就存在巨大的「先天不足」。可以说,它的质量天生就有一个上限,不可能比得上横屏视频。
再比如:前面讲过,用手机阅读文章,会导致我们的注意力被局限在极小的局部里面,失去对整体的感知。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看到的内容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趋势呢?
一方面,变得更加短小、简化,段落越来越精简,文字越来越浅显,用尽可能精简的文字,来减少你思考上下文的成本;
另一方面,变得更加沉浸,强化叙事和交互感,吸引你不断下滑、不断下滑,减少你「抽离出来」的可能性。
它们的本质在于:尽可能让你不用思考,无需动手,张嘴就好。
而大脑又特别吃这一套。能不费力的,就不要费力。
这就是碎片化信息的来源。
至于碎片化信息的危害,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讲过很多次,就不赘述了。简单来说就是这么几点:让你的思维变得更杂乱而不成体系;让你满足于「又学到东西」的幻觉而并没有真正内化;让你停留在咀嚼别人的观点,而难以形成自己的思考。
长此以往,不啻于让大脑经历「慢性自杀」。
可能有朋友会问:你说了这么多,那手机难道就一无是处吗?它就没有任何优势吗?
是的,就是这样。
开个玩笑。实际上,我讲了这么多,聪明的你一定能看出来:我是在讲手机和电脑吗?是,但也不是。
手机只是一种载体而已,真正需要警惕的,是我们大脑里面贪图安逸的天性,以及喜欢一切尽在掌握的掌控感。
手机瞄准的就是这两点。它满足了我们大脑贪图安逸的天性,告诉大脑「不用思考」,又给了我们虚假的掌控感,让我们把它当成自己手和脑的延伸。
但真正的生活,远比手机屏幕里的世界,来得鲜活,复杂,也来得精彩。
如果你看到这里,不妨试着,从明天开始,让自己多放下手机 ——
去陪陪身边的家人,朋友,感受一起度过的时光,做一些面对面的社交;
走出去,到户外去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让自己活动起来;
动手做一些东西,调酒,冲咖啡,做手工,烹饪,活动你的双手;
以及,做一些创造,摄影、拍视频、写作、画图、录制播客……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让自己多一些产出,去创造和感受跟这个世界的联系。
这是一种比起躲在手机屏幕后面,任由新鲜信息刺激大脑的奖赏回路,更鲜明、更丰富的快乐。
人活着,总要跟世界产生联系。
去决定它。
而不是被它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