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创业公司Rokid于近期完成了新一轮融资,领投方为淡马锡,瑞士信贷、CDIB、IDG跟投。36氪从业界人士处获悉,这次Rokid的融资金额接近1亿美金。
Rokid成立于2014年,是家在人工智能消费级市场迅速成长的公司。定位是围绕AI人机交互的智能硬件公司,除了早期的智能机器人Alien(外星人)和智能音箱Pebble(月石),在今年1月的CES会展上,Rokid还发布了搭载语音识别和Face ID的AR眼镜。
“AI to C我们就做两件事:云端的大脑和一切与前端交互相关的技术,比如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AI它对toC这目前为止最大的帮助就是交互,Iot(物联网)的来临也是因为AI,而不是Iot本身。”Rokid创始人Misa告诉36氪。
几乎和Amazon同期,Rokid开始做语音交互的智能硬件。当Echo发掘出了AI行业首个消费级落地场景智能音箱,中国市场也迅速浮现一批主流玩家,包括Rokid、科大讯飞、天猫精灵、小米、百度、出门问问在内的几家公司都去年发布了智能音箱。
语音交互的商业化在中国至少有十几年历史,但在2017年才真正迅速爆发。明显的信号是互联网巨头的入场,譬如百度宣布免费开放语音接口,以及双十一天猫精灵以99元的价位迅速把销量扩充到上百万台。甚至沉寂了两年的机器人产业,也重新爆发出一波小热潮。
不过智能音箱仅是AI to C(消费级市场的AI硬件)市场打开切口的伊始。强资源和技术导向让很多人预期的“百箱大战”并未展开,相反这块市场就很快陷入了价格战。
在AI交互设备最有想象空间的落地场景智能家居行业,如今成千上万的厂商正沿着一条路径突围:用户需求爆发——家电厂商积极接入——AI平台聚拢大量开发者。
“AI产品的出现给Iot带来最大的变化是让大家觉得开始有需求了,一旦体验过后入了坑就爬不出来,但这个变化是否足以撬动产业还很难说,只能是个好的开始。”
几道鸿沟正横在Iot的普及面前。譬如这种新的人机交互对用户而言有一定的学习门槛,如何不把用户“难”跑,对产品设计和体验是很大的挑战。另外一切的前提是你家里先摆着台智能设备。为了让用户“入坑”,Rokid做活动时一度先送出台小米智能台灯,让用户先把Iot玩起来。
不过最大的问题仍旧在于Iot缺乏统一的平台标准,这让互联互通成了纸上谈兵。
在早期阶段,无论电商平台、家电厂商、AI平台,都在试图设立自己的Iot协议,抢占话语权。Rokid的做法是保持中立,尽量统一各家标准,而在现阶段这意味着极大的工作量“我们内部的对接各家Iot标准的团队是最累的,经常加班到两三点。”
在一块需求还未真正唤醒的市场,BAT的黑洞战略已经逼近,AI创业公司在2018年面临着更多挑战。
Misa的目标是明年Rokid在智能音箱品类的销量超过100万台。“AI to c的大门真正被打开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那时候Rokid只要是站在门口的第一个人就好了。”
问:2014年Rokid刚成立就决定做to C的硬件,这跟很多AI创业公司一开始选择的to B、做软件的路径很不同?
Misa:toB更多的是彼此的这个政府关系、大企业关系,我自己个人性格不适合做toB,只能做toC。To B能提高生产效率,但AI to C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卖点,它可以帮你做决策,比如助手、炒股、看病,但其实这个还早,也可以提升你跟科技产品的交互体验,这是我选择的方向,但你会发现只有软件很难做体验好的产品,一定要做自己的硬件,一个落地载体。我们第一代产品叫Alien,它从设计、理念到名字,各方面就是个新物种,但不是个量产品,因为它对于当时(的市场需求)而言太早了,它的价值就是帮我们测试市场对AI产品的反应,看公司能否从研发到软件,到硬件,到生产,到市场,走完整个的链。从练兵角度看它是非常成功的。
问:一种观点认为,AI的大规模应用会首先在to B端铺设开,去年下半年几家做计算机视觉领域的AI公司融资都破了记录。
Misa: 大家这样觉得,因为B有两个优势:第一它不需要走完全栈,因为to B的落地场景和需求非常清晰。第二,B端其实在早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非常明确的需求,好处是存量市场规模较大,不管是从身份核实到公共安全,手机银行以及城市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计算机视觉现在这么火,它目前主要是to B的应用。但B端的路径比较窄,但是竞争也激烈。只要具备一定的AI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公司,都有机会来做,我估计没有100家也有几十家做AI视觉的。
但实际上To B的金矿是浮在面上,toC的金矿是埋在地底下的,是更大的市场,却没有投资人愿意去挖。我愿意去挖,因为摆在面上的金子我抢不到,我们更愿意说扎根在toC做产品。
问:其实Rokid也有to B的业务。
Misa:对,我们不是没有toB的产品,其实我们的开放平台是toD,有点像社区。它不会去支持你具体去帮助小米怎么去生产它的手机,只不过我会开放我的技术。
现在很多公司也号称开放、免费,但并不是真开放,更多是你(开发者)到我的土地来,按照我的规矩办事,我制定游戏规则。我们的做法组织一个社区,搭建舞台,只要你用我们的核心技术去做有好的体验的产品就可以了。
问:你们的开放平台开发的技术和程度,能供开发者做出什么程度的产品?
Misa:什么都可以,我们甚至连这个我们的开发板的硬件都开源了,所以你理论上你可以不通过的rokid自己拿开发板去印刷电路,制作自己的产品,完全自己完成。
问:作为一个创业公司,为什么开放到这种程度?毕竟很多公司是靠to B的解决方案赚钱的。
Misa:为什么不开放?其实很多人你看我们总觉得一家创业公司它必须是小家子气。
问:那么你们靠什么赚钱,卖硬件?
Misa:现阶段,并没有考虑靠卖硬件赚钱,先把产品跟技术做好。这就是我跟其他公司不一样的,我对自己产品非常有信心。因为平台是慢慢依托一些东西长出来的,很多合作伙伴愿意用我们的平台,就是因为看到了一个很炫的产品,认可产品的体验。所以你看回头来看,阿里拥有淘宝变成一个大平台,腾讯因为有QQ微信变成一个大平台,百度因为有搜索变成一个大平台,没有一个平台是突然冒出来和规划性的,一定是依托于一个非常清晰的产品,然后足够好的用户体验跟认可度。所以今天很多大公司希望规划出一个平台,以很低的价格卖产品,体验不好,是长不出平台的。可能在过程中我们看不到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但是没关系,只要我把自己产品做的足够好,我愿意等到这片土地变得足够肥沃,来长出其他的庄稼的那天。
问:当时为什么决定离开阿里M工作室,自己单独出来做AI创业?巨头的策略跟创业公司会有哪些差异化?
Misa:在2014年,大家谈论的都是外卖,投资人见了AI创业都绕着走。尽管在阿里需要新鲜的idea,组建了突击队对打这些东西,对我们容忍度很高,但在大公司里你没法说服每个人,你要把所有环节都理顺才能让这件事做成,当用户、市场、风险都不确定。我没法跟上司说我要你投资1亿美金做这件事,即便阿里愿意我也不忍心,所有我觉得以创业者当身份做更合适。
而且大公司需要最快铺出各种产品去找到战略缝隙,而不需要一个团队花两年时间才能打磨一款产品面世。创业公司的机会永远是做别人不敢做的10%-20%,而不是盯着大家都能把握的80%-90%。这条路就像在黑森林里行走,每个人都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的路,也许会突然走出一片天地。
问:如何理解你所说的to D的模式?
Misa: to B是帮助一个具体的工厂生产出满足它要求的产品,比如给TCL生产一台电视,是把你的方案放到我的电视方案里,我来给你造产品。而To D,是有专门的方案公司知道怎么帮电视机厂造出机器。我们没有能力支持电视机品牌去做这些,因为你需要派大量工程师入驻,帮他们作出终端产品,做测试开发,但我们有能力支持to D,让方案商消化我们的技术,我们只输出核心的AI技术,定制化程度最小,让它们帮助家电厂商定制出具体的产品。
否则像很多to B的公司从设计到方案到支持什么都做,这就成了劳动密集型公司,养一堆工程师在外面做这件事也不是Rokid该做的,那会稀释我们的科技属性和调性。
问:现在方案商的资源好拿吗?每家方案商愿意调配资源去合作的公司有限,你拿什么吸引它们跟你合作?
Misa:的确现在方案商资源不好拿,所有到今天为止我们也没有铺开做,原则是找到一个死心塌地愿意跟我们合作冒险的人,把产品做到极致。
行业已有的玩家有很多优势,比如本身已经建立起关系,有更完整的方案,以及早期投入资源积累了一定优势。所以对于新入场者一定要有独辟蹊径的打法,我们的优势一个是技术优势,另一个是有产品,可以给客户有最直观的感受。贴合它们的需求甚至超越预期,其实AI本身是不能全面超越人类预期的,这点考虑的是产品能力,这恰恰是大部分AI公司不具备的。
问:据说明年开放平台要扩招很多人,主要用来做什么?
Misa:主要就是帮助帮助这些方案商,你可以理解为培训他们,让他们具备拿我们的产品和技术去服务更多客户的人,所以我给他招人就做这件事,所以我们更愿意把我们的AI能力给它们,而不是一个强势跟他们抢生意的人,不是去做toB的单子,这才是长久的做法。我们不一定要做什么都必须跑在最前面的公司,只要研发和产品理念激进,其实我们在商业模式上非常保守,包括我们甚至做地推和店面,我们会找出最好的模式去推荐,这点上Rokid是家非常矛盾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