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作者:槽值小妹,36氪经授权发布。原标题《被骂少儿不宜的他,“毁”了多少人的童年?》
郑渊洁又上热搜了。
这位5G冲浪老人,凭借自己的名嘴和与网友斗智斗勇的微博评论,迅速“翻红”,让人不禁直呼:原来互联网上还藏着这样一位“宝藏老年”。?
被郑渊洁统治了热搜词条
66岁的童话大王,俨然成为当下最具话题性“新星”。
他那些被扒出来的“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十分内涵的“少儿不宜”言论,旋即被网友奉为“人间圣 经“。
这么好玩的郑渊洁,到底都说了些啥?
郑渊洁的评论区,确实看了就出不去。
有网友留言:“郑爷爷,我正在背您写的文章,累啊。”
郑渊洁即刻凡尔赛回击:抱歉,你在背我写的文章,我却在玩游戏。真不应该。我现在就退出。
还有人发起“挑衅”:并没有看过郑渊洁的书。他也用一种独特的反讽化解尴尬:毕竟只出了3亿本,难怪你没看过。
作为童话之王,郑渊洁也没有一丝知名作家的架子,反而经常逗笑粉丝。
这位高龄网红顺着网线从容游走,在与网友的相爱相杀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问答矩阵”。
爱情婚恋领域,郑渊洁独挑大梁,扮演情感专家,一出手就是一个专业版“情场反矫达人”。
苦恼自己没恋爱可谈的女生,被郑渊洁犀利指出问题要害:谈情说爱只找帅哥,合法吗?
一个普普通通的“为什么大家都想找男友”的提问也直接被郑老“借题发挥”,大肆发挥内涵之道:你男友的唯一用处就是让你爸妈闭嘴。
都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但郑老爷子亲口告诉我们:“只以脱单生娃为目的的婚姻,才是真的流氓。”
怼得有理有据,大快人心。
但犀利毒舌如郑老,也有不少的温情时刻。
有人问郑渊洁:爷爷,我不想结婚。郑渊洁回答到:这个是《民法典》赋予你的权利。
还有一位30岁女读者,称自己想要早日脱单、早日被娶。但郑渊洁却并没有如常献上自己的祝福,而是说:与其同床异梦生不如死,不如孤独求败傲视群芳。
在当下对女性有各式各样硬性要求的社会环境下,郑渊洁用前卫的观念,表达着自己对女性追求平等自由的尊重。
除了这些“郑”重其事 的回复外,他也经常在不经意间神来一笔,让人直呼妙哉。
比如,在一些“屎尿屁”笑话中随性掺杂些许人生哲理:
在与网友的斗嘴中夹带私货,暗讽很多当代人“为老不尊”,“越活越不如从前”:
面对性别歧视者,郑渊洁直接重拳出击,发出“大逆不道”警告:
在盛行鸡娃的教育环境下,他提醒每一个“家人”,不要丢下亲情:
当然,如果长大成人的世界太累,郑渊洁也会告诉你:你其实可以做“永远的彼得潘”。
郑渊洁的幽默拯救了很多不快乐的心,他的通透,也宽慰了很多在生活压力下喘不过气的灵魂。
在一场温馨的互联网狂欢外衣下,是成年人集体向童话大王进行的自我告解;
郑老搞笑回应的表象下,也诚然有点“难以明说”的东西。
仔细看,女性议题、教育困境、职业歧视,各个现实露骨,不宜未成年人细品。它们无不被郑渊洁一一囊括,网友们在哈哈一乐后也会开始“回甘”,并猛然发现:
原来笑过的每一句,都是真实的人间。
其实,郑渊洁的“笑里藏刀”早深埋已久。
如果说他的回复是浅尝而止的“成人幽默”, 那么他的作品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成人童话”。
动画版《皮皮鲁驯兔记》就讲述了一个极其暗黑的“社会寓言”,升入小学的皮皮鲁进入了一个以变成“乖乖兔”为荣的班集体里,在这个环境中,只要对老师言听计从,懂得阿谀奉承,就能从拥有独立意志的人类变成失去自我的兔子。
起初,变成兔子的班长还遭到皮皮鲁和同学们的无情嘲笑。
《驯兔记》
但随着老师的“洗脑”和全校大会的公开表彰,“成为怪物”俨然从避而不及变成人人渴望的事。
为了争夺这份“至上光荣”,班里的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变成听话的“兔子”。除了调皮的皮皮鲁和他的好朋友梁里。
“当怪物变为大多数,正常的人就成为了怪物。”
最初的局面完全逆转,颇有主见的皮皮鲁才是真正的异类。
在梁里也受不住老师和同学的施压,哭着变成兔子后,压力都落在了皮皮鲁一个人头上。
父母为了他早日变兔子每天喂胡萝卜,老师也专门家访监管。
终于,在家庭的不理解和群体氛围的围攻下,皮皮鲁选择妥协,他戴上兔子头套,违心地接受大家的掌声,自此开始扮演乖巧懂事的“兔宝宝”。
在故事的结尾,皮皮鲁遇到同样穿着熊猫衣以“假面”混迹于成人世界的郑渊洁,郑渊洁告诉他:“不要怕,孩子,这只是一个童话。”
但这真的,只是一个童话吗?
仔细想想,“驯兔”就是现实社会无处不在的景观:
爱情里遇到善用“除了我你找不到更好的人”等pua话术,控制意志的渣男渣女;
职场里,遇到一个前脚打击员工自信,后脚灌输福报概念的老板;
家庭中,遭遇奉行打压教育,“别人家的小孩多好多听话”常挂嘴边的爸妈。
谁能逃脱假扮兔子以求自保的命运?
无论是童年,还是成年,“驯服”或“被驯服”的主题早已宿命般地安插于许多人生命的必经之路。
除了《驯兔记》,还有被很多人称为“童年阴影”的《魔方大厦》、以及讲述金融炒股背景下,人们会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集体道德沦丧的《金拇指》,这些童话都有一个天真的外衣,但底层逻辑却是赤裸裸的残酷和现实。
《魔方大厦》中孩子们围着关起来的父母跳舞
即使郑渊洁的叙述里出现了很多性、谋杀、中年危机等被盖章为“少儿不宜”的元素,但他的观念却展现了一种坦诚的主张,即对孩子要诚实。
有读者调侃“讲个笑话,郑渊洁写的是儿童文学”,甚至还有所谓的教育家抨击郑渊洁的作品是“黑童话”。
但赞美美好与阳光,就一定要对这世界的暗色避而不谈吗?
或许,让人看到世界本来的模样,才是郑式童话的使命。
与郑渊洁的作品中被逼无奈的主角截然不同,他本人在生活里从来不穿“兔子衣”,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真性情到底的“泼辣货”。
1986年郑渊洁参加一作家笔会。作家们谈自己看过什么书。一人说自己最近在精读陀思妥耶夫斯基,随后问道:“你看过?”郑渊洁摇头。对方大惊:“你连这位的书都没看过你怎么写作?”
轮到郑渊洁发言时,他说自己有在涉猎尼尔科娃的书,特受启发,并同时询问大家看过吗?台下70%以上的人点头。郑渊洁说:“没有这个人,我瞎编的。”
自曝“趣闻”的郑渊洁
所谓的作家笔会,沦为一场大型笑话。屋内的人不出声,屋外的人看不清,郑渊洁就做了这个捅破窗户纸的人。
然而这样一个叛逆的“正义达人”,对自己的读者却有着异样的温柔。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郑渊洁在北京买了10套房,不为自己住也不为升值,仅仅用于存放读者的来信。
一位年轻的读者姑娘给郑渊洁留言,说自己的妈妈在初中的时候就给郑渊洁写过信,自己也在母亲的影响下成为郑的粉丝。郑渊洁回复道:“她小时候给我写的信,现在住在我的房子里,风雨无虞,请放心。”
在寸土寸金的京城,这些信件穿越了时代,承载着作家与读者间永恒且无价的情谊。
在地图上搜索“北京北沿河大街161号”,能看到或餐饮或宾馆等一众小店,但对于80后的郑渊洁读者来说,则能一眼穿透街道布置的改变和时间的隔阂,看出这是曾经“北京皮皮鲁专营店”所在地址。在那个飞扬的年代,161号就是他们朝圣的“耶路撒冷”。
图源:《郑渊洁是80后的cult启蒙,皮皮鲁专营店是世纪末的 麦 加 圣 城》
据“过来人”的记忆拼凑,“皮皮鲁专营店”里出售着各种鲁西西牙膏、舒克贝塔棒球帽等周边,那是一个肉眼可见的实地版“郑渊洁宇宙”。幸运的孩子还能在某个周末碰到当时正值壮年的郑渊洁,并留下骄傲的合影。
图源:@郑渊洁/微博
这些都已是过去时光的吉光片羽,也是郑渊洁的正当年。
如果说80后爱郑渊洁是因为他为大家带来了意识启蒙,开辟了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和认知。那么对90后、00后而言,要想从他的“翻红”中抿出一些缘由,恐怕答案还是真诚。
因为无论是曾经一元一本《童话大王》制霸着路边摊的时代,还是互联网哄抬着话题水涨船高的当下,无论是郑渊洁的网友回复还是他的“暗黑童话”,他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达出一种“笑着说实话”的可能。
在无所不在的话术包装和靠着虚假文字粉饰自己,说空话说大话的年代,郑渊洁的腔调不仅令我们开心一笑,也令我们发觉自己本可以不被规矩、社会标准、机器等束缚,我们能诚实地看待世界,也能诚实地看待自己。
1985年郑渊洁创办的《童话大王》上印着一句标语:本刊适合8-80岁读者阅读。
《马探长的怪奇基地》
当时让人觉得一头雾水的阅读范围现在看来却耐人寻味。
没错,下至幼儿,上至耄耋,都能在他的童话帝国里找到那个年龄段的解答,在初看世界的启蒙与回看世界的悟彻之间,一直都有郑渊洁。
一位老粉这样评价郑渊洁给自己的影响:
“郑渊洁是我思想的底色。平等、共情、侠义,是我内心道德的标准。我永远都不会背叛这些概念。”
无论是热搜上的郑氏幽默,还是经典动画与笔耕不辍的新作品,似乎都在传达一句掷地有声的回音:
郑渊洁也永远不会背叛我们。
文献参考:
1.《郑渊洁是80后的cult片启蒙,皮皮鲁专营店是世纪末的麦加圣城》,刘阳子,BIE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