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H5制作 > "四大主力"领衔的33亿春节档票房,算起来得先减去两个亿 >

"四大主力"领衔的33亿春节档票房,算起来得先减去两个亿

转载时间:2021.10.09(原文发布时间:2017.02.06)
221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221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罗俊杰、张星钰整理,36氪经授权发布。

轰轰烈烈的春节档渐渐归于平静,可2017电影市场的大幕这才拉开。不知道这样的票房成绩算不算得上一个好的开头,但却是对当下中国电影市场最贴切的注解。

大半年的疲软和闹剧之后,国内电影市场终于开始有了些热闹的迹象。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春节档(1.27-2.2)总票房达到33.8亿元,比去年同期30.75亿的成绩增长了3亿。 

单片方面,截至2月2日24时,《西游伏妖篇》上映7天拿下11.5亿元的票房夺得春节档冠军,《功夫瑜伽》也斩获了8.7亿票房,《大闹天竺》的票房为5.7亿,《乘风破浪》4.1亿。

刺猬君去看了这四部片子,按照在观影中的睡觉时长给他们排了个序,从高到低依次为:《乘风破浪》、《功夫瑜伽》、《西游伏妖篇》和《大闹天竺》。

票房大战总得有个高下

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在春节黄金周票房排名前四位的影片,票房之和会占据春节总票房的八成左右甚至更多。今年的前四名分别是《西游伏妖篇》、《功夫瑜伽》、《大闹天竺》、《乘风破浪》。这个结果尽管跟刺猬君此前的预测较为符合(传送门:史上最热闹春节档开战在即,又一波票房神话将诞生?),但这一路的座次争夺战却也颇显曲折。 

春节档四部主力影片票房走势 

凭借“西游”这个大IP,在周星驰和徐克的强大号召力下,《西游伏妖篇》(以下简称《西游》)毫无悬念地成为了今年春节档的单片票房冠军。上映首日,《西游》开出了3.56亿的高票房,问鼎内地影片单日票房冠军。可接下来,该片票房并没有如愿一路飘红,反而呈现出直线下跌的态势。

如果将这部带有周星驰元素的电影与去年同期他的《美人鱼》相比,那么下跌的态势将会更加明显。尽管《美人鱼》首日成绩不及《西游》,但其票房波动很小,并始终保持着单日2亿以上的成绩,假期的末尾甚至还出现了不小的增长。不过好在《西游》的票房基数较大,7天下来最终还是收获了11.5亿票房。 

跟《西游》票房走势相似的,还有王宝强的导演处女作《大闹天竺》。上映首日,该片票房接近2亿,仅次于《西游》。可从第二天开始,画风就有些变化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片经历了单日票房跌破亿元、跌至第三名、与《乘风破浪》并列第四等一系列节点之后,成功地从第二名跌至最后一名,最终收获了5.7亿票房。此前的王宝强离婚风波和声势浩大的60天50城路演似乎并没有为该片票房助益太多。

春节档四部主力影片排片走势

如果说《西游》和《大闹天竺》属于波动型选手,那么《乘风破浪》和《功夫瑜伽》就显得稳健多了。上映首日,《功夫瑜伽》以1.3亿的成绩排名第三,表现一般。但从第二日开始,该片便开始了奋起直追并在当日拿下第二名的成绩;到第四日,单日票房甚至已经以微弱的优势领先于《西游》。之后,该片便一直霸占着单日票房冠军的位置,最终以8.7亿元的票房屈居第二,可谓今年春节档的一匹黑马。

吃了题材的亏,《乘风破浪》首日票房仅6千万,在四部电影中排名最末。但好在该片表现较为平稳,没有出现大的波动,后期单日票房甚至一度超过《大闹天竺》,但最终还是以4.1亿的票房排名最末。 

四部影片的座次已经明了,而春节档打下基础后,各影片的最终成绩排名也八九不离十了。 

看完四部电影,还是觉得读书

春节档票房喜人,然而口碑吓人。从豆瓣评分来看,仅有《乘风破浪》达到了7.0的评分,其余三部均不及格。

豆瓣评分

1.乘情怀的风,破致敬的浪

从去年十月份开始拍摄到宣布定档春节,制作宣发仅用时三个月的《乘风破浪》成了春节档相较而言的口碑 

作为韩寒从作家转型导演的第二部电影,《乘风破浪》不可避免地被拿来与《后会无期》做比较。二者都带有浓郁的“韩式风格”,将镜头聚焦在了小镇青年的故事上,前者在亭林镇,后者是东极岛。而与《后会无期》相比,《乘风破浪》又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故事情节完整,有起承转合也有高潮低谷。


如果说“喜欢就会放肆,而爱却是克制”等金句反向塑造了《后会无期》,撑起《乘风破浪》的却是情怀。故事发生的背景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BB机、歌舞厅、录像带、杜月笙、港片,这些元素的确吸引了一批春节档的观影主力军:拖家带口的70、80后。 

除了怀旧外,韩寒也向经典致敬。电影里六一在屋顶高喊的“我就像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的台词,便出自《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但是致敬太用力,就难免因为情节过于雷同而引起质疑。“严肃八卦”指出,《乘风破浪》与其致敬电影《新难兄难弟》从故事情节到桥段设计都能找到一一对应的关系。电影上映前夕发布的“直男癌”主题曲也被不少人诟病。 

2.我心里的印度,不是这样的天竺 

2016年最轰动社会的娱乐圈事件之一,就是王宝强离婚案。当时正值拍摄期的《大闹天竺》曝光量也由此得到了增加。  

然而到了正月初一电影正式上映后,当初说好要还电影票的观众们又后悔了······ 

王宝强参演的“囧”系列电影获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因此当王宝强宣布要自导自演《大闹天竺》时,观众对其寄予了极高的期望。 

但是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电影的情节并无多少新意——王宝强、白客、岳云鹏、吴静等四个人在旅途中与大反派斗智斗勇,最后找到了由白客父亲留下来的遗嘱。为了和常见的公路片有所区别,王宝强将整个故事搬到了印度,把《西游记》的背景融入其中。

而原本作为核心贯穿起整篇故事的西游记元素交代得也不甚清晰,朱天鹏到底是正方还是反方?吴静为什么从刺杀唐森后来又加入了取遗嘱阵营?西游记里为什么猪八戒和沙僧谈起了恋爱······看完电影之后,这些疑问在刺猬君脑中久久无法散去。

至于电影最后硬被插入的1982年《西游记》片段?简直莫名其妙。如果这张情怀牌打在猴年,兴许还能蹭着“猴年春晚应该邀请六小龄童”的热度大卖一笔,但在今年西游记IP撞车《西游伏妖篇》,异域风情又与《功夫瑜伽》重复,当宝宝遇上久经电影沙场的星爷和成龙大哥,也只能无可奈何。 

3.英雄迟暮,不如借只狮子卖个萌 

如果非要图个全家喜庆团圆的气氛,不如出门换个影厅看看成龙的《功夫瑜伽》。 

大哥虽老,但是大哥电影的套路还在。《功夫瑜伽》是经典的成龙式动作喜剧,成龙亲自上阵的中国功夫打斗看得人酣畅淋漓,再加上故事大结局总是美好,没落的考古教授与印度皇室后裔联手发掘宝藏,没有血腥、撕逼,这就够了。 

只不过上了年纪的成龙,骨子里的文化信仰也越发浓重,动不动地就进行大段说教。此外,家国情怀作为成龙系列电影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功夫瑜伽》里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主人公脱口就来“一带一路”和“所有文物都要上交给国家”的思想,不得不说,大哥的正能量传递得也越来越明显了。 

动物萌宠的加入是《功夫瑜伽》的另一看点,这可能是在成龙系列电影中动物比主角还要抢戏的一次。冰岛的雪狼、印度的眼镜蛇、迪拜的骆驼和狮子,全来了。据悉,在戏里和成龙一起飙车的狮子也是大有来头,是迪拜公主所饲养的宠物,只是不知道公主在看了《功夫瑜伽》后心不心疼自家又是晕车又是呕吐的狮子小杰克。 

《功夫瑜伽》最大的毛病可能在于片名与实物不符,功夫与瑜伽的融合恐怕除了片尾的“功夫瑜伽舞”就别无他物了吧。 

4.星爷还是那个星爷,西游也是那个西游 

如果要看特效,那就去看《西游伏妖篇》。它与前作《西游降魔篇》相比,剧情没什么改进,人设和特效方面依旧风骚。 

周星驰镜头下的西游,走的从来都是暗黑和离经叛道的路线。玄奘是一个真实的人,不再清心寡欲,而是有了七情六欲。三个徒弟均是妖,不会一味地顺从,也会有冥顽不灵、是非混乱的时候。也因此,师徒四人在周星驰的镜头下与原著最贴近。

周星驰眼中的孙悟空

徒弟三人对阵蜘蛛精是全片的第一个高潮,徐克通过大量的后期技术,在满足观众眼福的同时,又通过镜头的下移让蜘蛛精露出了大腿,暗暗玩了一把情而不色。此外,孙悟空大战九宫真人的三座假如来、红孩儿变成一只朋克机器人大吐三昧真火等片段让刺猬君在观影时也是大过眼瘾。 

然而没有剧情作为血肉支撑,光有人物和特效的电影,就是徒有其表。《西游伏妖篇》自比丘国一行后就仿佛变成了“下气不接上气”的两段故事,上篇重在塑造师徒四人的性格与形象,三个妖徒因矛盾而生了谋逆叛反之心,玄奘洞察了一切表面却还装疯卖傻。紧接着师徒四人在比丘国遇到了一言不合就生气的小孩子国王和白骨精小善。之后,整部电影画风一变,开始讲述玄奘的一往情深和他与悟空不得不说的一二事。 

如果非要说和前作相比有什么创新的话,那就是周星驰本次大胆启用了吴亦凡、林更新等小鲜肉,但就算再多放几遍《一生所爱》也掩盖不了整部电影里面演技最好的是段小姐这一事实。


挤干水分,33亿还剩多少

多部电影捷报频传、多项数据创造了记录······表面看来,电影春节档一片红火,可井喷式的发展态势背后,却令人隐忧。因为尽管肥美,但春节档却是一块注过水的猪肉。 

2016是中国电影票房十分疲软的一年,457亿的最终成绩距离600亿的预期目标还有一大截。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电影票补的大规模取消。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需要花更多的钱才能买到电影票,观影的动力自然不足。 

就在今年春节档,大规模的票补又呈卷土重来。淘票票、猫眼电影、格瓦拉、百度糯米,几乎所有互联网电影票销售平台都推出了优惠抢票的活动,价格在6.6—12.8不等。在如此大的优惠补贴下,购票观影人数自然上升。但要明白的是,一部影片最后实际产生的票房并不是按以上数字统计,而是按照影院的最低限价,这中间所产生的差价,一般都是由发行方来“补贴”。换句话说,33亿票房,观众贡献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是由电影制作方和发行方博弈产生的。 

另一注水原因是电影票房统计算法的变更。当我们在互联网平台购买电影票时,通常会支付每张票3—5元的服务费,这一费用将由售票系统、影院、票务网站三方分配。以往这一数字并不计入票房统计,而从今年1月中旬起,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将这笔费用也计入电影票房之中。但实际上,服务费并不进入最终的制片方、放映方分账环节,也不会计算在电影专项资金的缴纳基数中。 

官方并没有对这一变革做出解释,但结合中国电影市场的最近两年的表现,还是可以窥探一二。2016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57.12亿元,同比增长3.73%,与2015年48.7%的增幅相比,出现了大幅跳水。另一方面,根据统计,2016年的观影人次为13.72亿,同比增长8.89%,线上购票率已经达到76%。票房的增长没有与观影人次的增长同步,原因正是出在票价这一中间环节。按照13.72亿人次*76%的线上化率计算,2016年电影线上购票人次为10.4亿,如加上平均每张票的3元服务费,全年票房将多出30余亿元。

这样一来,票房统计口径的变更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加入服务费这一指标之后,会让票房数字变得更好看,另一方面也较符合我国巨大的线上购票市场。因此,尽管刚刚过去的春节档大盘表现不错,但在计算其真正的票房收入时,应该首先剔除约2亿的服务费。 

除此之外,今年春节档的好成绩还得益于大量新增影院。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影院数量达到8817家,同比增长22.4%;全国银幕数量达到41179块,同比增长26.8%。并且这些增长主要集中在二三四线城市,而春节又正是返乡的高峰。二者相结合,使得大量新增影院在这一波票房贡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票补、服务费、新增院线——虽说这三大因素所带来的影响难以用具体的数字表达,但剔除之后,估计今年春节档的真实成绩与去年相比,可能持平、甚至还不如。此外,有报道称今年春节档的多部影片均存在偷票房、买票房等嫌疑,如果这些情况属实,那33亿的成绩还要打个折扣。

那么,春节档是门好生意吗?

将包含在春节档中的水分一点点挤干之后,不难发现,曾经风光无限的春节档如今显得有些后劲儿不足。影片扎堆在春节档上映究竟还是一门好生意吗?

《西游伏妖篇》的公映许可证文件显示,这部电影的出品公司多达21家,其中包括华谊、光线、阿里等影业巨头,并有传言称这部电影投资高达4亿元,要想不亏本,票房至少要达到12亿元,目前看来,《西游》片方应该是不用担心成本问题了,但要想再复制《美人鱼》的神话,恐怕没有可能了。

但并不是所有春节档的电影都有这样的好运,《健忘村》就是一例。尽管不少人表示影片质量不错,也有一定的资本基础,但终究还是缺乏与各大片肉搏的实力,最终票房可以说是惨不忍睹。截止2月5日,该片的票房仅1500万,排片率不足1%。 

究其原因,合家欢、大制作、大IP、人气演员、实力发行······要想在春节档立足,这些几乎是标配,而《健忘村》在哪一项都不占优。反观今年春节档票房前四名,无一例外都具备以上多个特征, 

强如《西游》,弱如《健忘村》,这二者的遭遇完美地解释了春节电影市场的弱肉强食。如果明年再有影片想来分得春节一杯羹,恐怕多少会慎重考虑。毕竟僧多粥少,春节档的生意已经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做了。 

另一方面,刚刚过去的春节档还暴露了中国电影市场包括制作、发行等诸多方面的弊病,尽管有些努力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很可能对电影市场的正常运行造成伤害。在新的一年里如何理性培育电影市场,始终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四大主力"领衔的33亿春节档票房,算起来得先减去两个亿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