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H5制作 > GitHub“入华三问” >

GitHub“入华三问”

转载时间:2021.10.23(原文发布时间:2019.12.18)
142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42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脑极体”(ID:unity007),作者 藏狐。36氪经授权转载。

历史学者黄仁宇曾经这样形容国家的分与合——合,是各个组织共同利益的需要,而分,则是因为技术上量化管理不足以支持庞大的国家系统。

如果我们将开源社区比作一个数字王国,可以发现,我们也正处在一个逐渐分化的历史阶段中——

在开源文化兴起之时,一直处于全球性统一的状态。其中既有思想上的一致性,比如在无国界的数字世界里,存在着众多国家和企业,乃至无名代码英雄的贡献。也有管理上的一致性,来自各国的极客们按照对社区贡献的多少来参与共治。

众所周知,美国的一道禁令正在给这一世界建起围墙,来自伊朗、俄罗斯、中国的工程师和IT企业正在被隔绝在不少社区之外,而为了应对复杂度越来越高的变局,也有开源社区开启了裂变。比如前不久盛传的:著名“同性交友网站”GitHub要来中国成立子公司了。

这被看做是一场“曲线救国”,通过入华来规避美国政府的限制令。GitHub的中国化到底出于何种目标,又将面临哪些挑战,而在寻找这些答案的同时,我们最终要回到一个核心视角——摆在中国开源社区面前的,究竟是怎样的待解方程式?

第一问:GitHub入华是天降正义还是商业驱使?

这个问题或许可以有另一种提问方式:今天究竟是中国离不开GitHub,还是GitHub离不开中国?

唯有解释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明白,所谓的开源平台禁止令究竟是短期阵痛,还是长期效应。

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开发者与中国市场,对于GitHub乃至全球开源社区,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力量。

首先从贡献层面,GitHub 2019 年 Octoverse报告显示,GitHub 目前在全球已有超过 4000 万开发者用户,其中 80% 来自美国之外的地区,而中国开发者在GitHub分叉和克隆开源的速度增长了48%,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重要市场。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开源项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阿里、腾讯、百度均已进入 GitHub 全球公司贡献榜。

GitHub“入华三问”

其次,GitHub成为被政治因素裹挟的工具被出口管制,但它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发展壮大的商业组织。2018 年,微软以 7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家公司,并一直试图扭转GitHub持续亏损的经营问题,其中面向企业的付费服务GitHub Enterprise就是其重要收入来源。

而日前GitHub Enterprise已经通过了一项名为GB18030的中国标准,很显然为在中国开展业务做好了准备。如何规避来自美国的政策风险,GitHub与中国企业的着急程度恐怕不相上下。

尽管在震荡的局势中,GitHub并没有真正对来自中国的账户实施限制,但此前对对伊朗、克里米亚等地的账户进行毫无预警的断供,显然也加大了开发者对注册在美国的GitHub的不信任情绪。

第二问:GitHub的中国化可能遭遇哪些挑战?

前面我们看到,无论是背后的金主爸爸微软,还是GitHub自身,都无法做到弃中国而不顾,并且在早些时候,CEO 埃里卡路布雷西亚 曾多次来访中国,与北京、深圳两地的开发者聚会试图增进感情。而GitHub有可能设立中国子公司的消息传出,坊间的态度也以“强烈支持”为主流。

但GitHub的中国化真能如愿以偿地顺利实现吗?

如果对方只是将服务器放在离中国开发者更近的地方,比如香港或新加坡,那么除了访问服务器的体验更好一点,政治上的风险并没有完全解除,服务依然有可能随时中断。

GitHub“入华三问”

但如果参照日本GitHub的模式,直接在中国大陆成立一家由中国法律法规体系监管下的公司,就不得不面临三个问题:

1.如何管理中美两国辖区的计算机代码数据库?

届时会不会有一部分项目代码无法在不同区域内自由访问?区域查看权限是否仍然会受到相关政策的约束?显然,这些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寻找到解决方案的,和Facebook筹谋多年的入华计划一样,即使打造了“中国女婿”的人设,也必须将这些难啃的骨头一一粉碎,显然,GitHub还并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供参照。

2.如何平衡本地监管制度与开源项目的合理性?

我们知道,GitHub乃至开源社区基本都扛的是“自由”大旗,其愿景——无论你说什么语言、来自哪些平台,GitHub 都将是你永远的家——恐怕在中国运营时必然会因一定的监管而打折扣,从而进一步削弱自身的影响力。

3.如何在开源软件国产化的大趋势下突围?

无论GitHub或GitLab,都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开源软件自主化的问题。一方面,中国的许多商业软件在开源社区中直接“拿来”,一旦出现代码污染,相关软件也很难偏安一隅。而且享受了相关好处,也需要付出相应的义务,比如在开源协议GPL中就规定了只要采用了开源软件的接口,就必须对自身代码也进行开源。这意味着我国企业一旦在此基础上做出了相关独立创新,也将面临知识产权不清的难题。

所以近两年来,开源代码的国产平台正在国家的鼓励下日渐崛起,比如阿里云Code、腾讯云开发者平台、百度效率云、华为开源代码托管平台、码云、码市等都在逐渐获得青睐,等待着某一日能够成为“备胎”甚至正式上位。而得益于中国科技生态的快速演进,这些国产开源平台也承载了不少重量级项目,并提供保姆级的训练营、软硬件资源扶持等,这使其更容易吸引本土消费者。

GitHub入华后,能否让“情怀粉”真正沉淀为社区贡献者,恐怕还有不少艰巨的任务要做。

第三问:中国开源社区向何处去?

开源精神与地缘政治的矛盾与碰撞,这对于全球软件开发者来说都是一个新问题,甚至国际开源社区组织本身,也需要在困惑中寻找答案。

我们可以看到,GitHub这样的最大托管平台已经意识到问题并做出了一些努力,未来还将在中国开展更多的 meetup,并与高校合作在教学中使用GitHub。

但这些努力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信息产业的“自主替代”。也就是逐步淘汰国外硬件和软件,转而采用国内替代产品。其中,既包括一些正托管在 GitHub 上的开源项目,也包括GitHub这样的平台本身。

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在 5 月底发布的《开源项目风险分析与对策建议》中就提到:长远来看,中国必须建立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并以更开放的方式吸引全世界的开源爱好者。

业内有个玩笑:哪天 GitHub 倒闭了,中国的 AI 将会倒退五年。因为我们所用的很多 AI 计算框架都是基于国际开源代码发展而来。但目前我们也看到,在华为、百度、阿里这样的智能领军者开源生态中,有不少AI领域的项目较受欢迎。而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设施领域,也形成了立体化、全面的项目布局。

GitHub“入华三问”

除了发展国产开源平台之外,在国际社区中具备贡献度和影响力的头部科技企业,也应该更多地参与基金会的工作,借此争取话语权,让国际开源组织更多地听到来自中国企业的声音,避免受到不合理的待遇。直到有一天,将来世界上最普遍的新应用是通过中国市场、中国开发者去支撑的话,才有可能让中国力量对全球开源文化造成很大的影响。

总体而来,尽管开源社区的“分裂”局面正在开启,但全球化、高可信、注重公平和效率的开源社区,依旧是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这个角度看,大小局势冲突,都无法改变这个“分久必合”的规律。开源事业是全球性的事业,不应该受到某个国家的片面约束,这是开源社区要努力的事情。而独立自主可控的开源社区,也是中国开发者和企业必须共同合作去解决的问题。

人们总是高估了事件的短期影响,而低估了其带来的长期影响——GitHub入华,或许就是煽动未来飓风的蝴蝶翅膀。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GitHub“入华三问”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H5制作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H5制作软件

限时免费的H5制作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