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H5制作 > 网约车入冬?摩根大通:美国网约车司机减半收入腰斩 >

网约车入冬?摩根大通:美国网约车司机减半收入腰斩

转载时间:2021.11.06(原文发布时间:2018.09.27)
192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92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作者:张超;36氪经授权转载。

“烧钱战”之后,网约车行业司机减半、收入腰斩,或将迎来“寒冬”。

近日,摩根大通研究所(JPMorgan Chase Institute)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3年末至今年初,美国网约车司机的月均收入下降了近一半,今年3月,美国网约车平台司机月均收入为762美元,而在5年前,这一数字逾1500美元。

另外,2017年,美国网约车或者网约货车司机(例如Uber或Lyft司机)也比2013年大幅缩减,下降幅度达53%。

这份报告是对2012年10月-2018年3月3900万份样本中230万个数据分析后得出的。摩根大通认为,这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结果,但很难找出全部的原因。

首先,较低的客单价可能降低了司机收入。例如,拼车服务已经从豪华车转移到普通车,所以订单价格也会有一定的调整。

其次,司机与乘客配对时间的拉长,使得部分兼职司机的服务时间减少,从而降低了收入。摩根大通的数据显示,大多数使用相关应用的司机一年只开三个月或更少时间的车,只有12.5%的人一年驾驶10个月或更长时间。

不过,Uber和Lyft方面均认为,鉴于使用Uber的司机越来越多,平均时收才是一个更合适的衡量指标,而非月均收入。

中国网约车市场“单多车少”


事实上,不只是美国,中国的网约车行业似乎也遭遇了类似情况,“单多车少”的情况屡见不鲜。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约专车或快车用户规模达到2.36亿,较2016年增加6824万人,增长率为40.6%,用户使用比例由23%提升至30.6%,较2016年增长7.6个百分点。

然而,消费者需求上涨的同时,网约车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局面,特别是恶劣天气条件下,更是一车难求。

一方面,平台派单规则改变和抽成增加使得司机接单数量下降。

据悉,滴滴专车启用“礼橙专车”的新品牌后,查的更严了。一位滴滴司机向投资界透露,“平均一天也就15单左右。现在开车没之前赚,很多大单滴滴会优先派给自己的专车,经常去机场都是空车回来。”

今年7月初,滴滴再次宣布“调价”,决定对车主的抽成由原来的25%增至30%,很多司机纷纷要换东家。

另一方面,监管对网约车司机的更严“把关”也加剧了这一现象。今年6月,在2018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期间,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透露,中国有210多个地级以上的城市出台了网约车实施细则,34万人取得了网约车驾驶员资格,17万台车辆取得了网约车运营证。

而此前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各地已经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约23万多本,车辆运输证约14万多本。这就意味着,大约半年的时间,全国网约车运营证仅增加了约3万本。

再加上滴滴整改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这些方面看,网约车行业或许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场“寒冬”。只是,“伤筋动骨”之后能否换来整个网约车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还需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网约车入冬?摩根大通:美国网约车司机减半收入腰斩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H5制作相关的软件

查看更多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H5制作软件

限时免费的H5制作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