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起朱楼宴宾客”(ID:the_great_time),作者:大卫翁,36氪经授权发布。
1
2016年2月20日,在美国密歇根州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连环杀人事件。凶手在三处不同的地点开枪杀人,最终一共造成6人死亡,2人受伤。
如果仅仅如此,那这个事件和我们经常在新闻联播上看到的其他国际新闻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个故事的可怕之处,是凶手在长达数个小时的作案过程中以及作案后,还在镇定的作为一名Uber司机接单送乘客。
根据Wikipedia上对整个案件的还原,这场连环凶杀案的过程,大概连最狂野的小说作者都不敢这么写。若是拍成电影,港版的名字都是现成的,就叫《喋血狂飙》。
2
当天下午5:15,一名叫做Dalton的Uber司机接了一个单子,乘客随后发短信告诉他自己的上车地址有变。然而当乘客发现新地址给错了,想要再打电话给Dalton修改的时候,却发现联系不上他了。
5:42,Dalton到了短信告知的地址,问一个路边的女性是不是她叫的车。当得到否定的答案时,Dalton随即掏出了一把枪,并向她连开15枪。幸运的是,没有一枪打在致命处,这位女士靠就地装死逃过一劫。
6:05,Dalton给之前那名约车者打了电话,告诉她自己不能去接她了,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
我们不知道这段时间Dalton在想什么,但从行为上看,他若无其事的回家和家人一起吃了饭。根据Uber平台的数据,7:37,他“又开始接单了”。之后的两个小时一切正常,他像没事人一样做了好几单生意,没有任何乘客发现他有异常。
10:01,Dalton把车停在了一个汽车经销商店门口,然后开始了无差别的屠杀。先是两名路过的男性,然后是另外两辆车上的几名女性。虽然路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但还是有目击者立刻报了警,而此时Dalton已经回到车上并迅速驶离了现场。
警方在开始寻找疑犯的同时,还通过Facebook、广播电台等多渠道通知当地居民有杀人犯在移动作案。而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刚刚枪杀了六个人的Dalton,依然在若无其事的接Uber的单。
12:04,他把三个乘客送到了附近的大学校园,这些人事后回想起来,觉得司机确实不太友好,但并没有什么让他们警觉的。12:12,他又接了四个人去酒店,有乘客在路上看到了新闻,便开玩笑的问他,“你不会是那个开枪的人吧?”
Dalton平静的说,“不”。
当后半夜警方终于将Dalton逮捕时,他对罪行供认不讳,但只强调一点——是Uber这个APP害了他,做Uber司机让他觉得自己“像个傀儡”。
在Uber的平台上,他的评分停留在4.73分。根据Uber自己的描述,这个分数证明他服务过的乘客基本给了他较好的评价。
由于Dalton没有直接谋杀乘客,Uber在整件事上看起来特别的“无辜”。Uber的首席安全官在事后的电话会议中理直气壮地表示,之所以Uber没有在背景审查时把这位凶手列为潜在危险人物,是因为他之前根本没有犯罪记录,就算换成其他审查方式,结果也会是一样的。
换句话说,他不觉得平台有任何的错。
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另一件事情浮出水面。就在第一次枪击事件发生前不到一个小时,Dalton曾经接过一位名叫Mellen的乘客。
这位乘客一上车就发现了不对劲——Dalton自我介绍的时候说的名字并非是Uber上写的Jason,而且他把自己的狗放在了后座上。
更可怕的是,在Dalton接了一通电话后,他开始变得发狂。不但飙车时速达到80英里每小时,还从安全岛和草坪上直接穿过,此外跟其他车擦碰了速度也丝毫不减。
Mellen一直在恳求他停车,而当车最终停下来的时候,Dalton盯着他问,你到底还想不想到目的地。Mellen没有回答他,而是立刻跳下车报了警,并和Uber报告了这个司机的危险情况。
然而Uber什么都没有做。
按照Uber安全咨询委员会成员事后的说法,这是因为每天Uber都会接到无数类似这样关于司机“不稳定驾驶”的报告,而这名司机并没有实施开枪行为的迹象,所以就没有及时处理。
3
两年后,类似的故事在国内上演。
在乐清发生的这起滴滴司机杀人案中,最让大家气愤的有两点,一个是滴滴迟迟不肯提供司机的相关信息,另一个就是前一天这个司机已经出现了被乘客投诉骚扰的记录,然而滴滴却继续为他派单,给了他真正实施犯罪的机会。
滴滴没有在公开信里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只是一味的道歉。但其实想解释也并不难,和Uber一样,在滴滴“铁面无私”的系统看来,这样的投诉大概不算什么大事。
根据数据显示,滴滴顺风车在2017年末每天的订单量达到200万,就算千分之一的投诉率,也意味着每天有上千起投诉在同时发生。
滴滴的人工客服显然是忙不过来的,所以这些投诉只能按照一套现成的系统规则来根据优先级排队处理。
遗憾的是,在滴滴的产品经理或是风控人员的眼中,这样一起“多次要求乘客坐到前排,开到偏僻的地方,下车后司机继续跟随了一段距离”的“无伤大雅”、并没有车费纠纷或是人车损失的投诉,优先级并不算很高。
以上这段是滴滴公开信的原话
过去都过去了,不也没出什么事儿吗?投诉了你还想怎样?
滴滴说自己投入了几十亿在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上,却没有用大数据算出有过这样行为的司机有多么的危险。
4
文章开头讲Uber的故事并不是为了给滴滴洗地,滴滴在最近两起案件中犯下的错多了太多,它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但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这些技术公司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的同时,是否也在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网上很多人在为网约车辩解的时候会说,如果没有网约车,黑车不是曾经带来更多的危险吗?难道没有网约车之前,就没有这样的司机杀人案件吗?
然而,如果不是在滴滴上叫的车,一个年轻女性会独自一人坐着黑车横跨几十公里吗?
如果不是在滴滴上叫的车,你会接受每一个前来拉客的黑车司机,而不在上车前看一眼这个司机凶不凶,车子里是什么状况吗?
甚至如果不是在滴滴上叫的车,你能想象自己随随便便跨入另一个人的私家车,不做任何询问吗?
或许网约车平台不会创造人性中的恶,但因为人们对平台的信任,放松了应有的警惕和戒备,这种人性的恶变得更加容易得逞了。
5
每一个技术平台都在宣扬着自己的无辜,于是我们有了假冒伪劣商品成堆的拼多多,有了挂着各种莆田系医疗广告的百度,进而有了司机可以随意对女性乘客下手的滴滴。
滴滴扑闪着无辜的大眼睛在公开信里说,“无论法律上平台是否有责,以及应当承担多少责任,我们都承诺给平台上发生刑事案件的受害者三倍赔偿。”
是的,当技术公司只把每个人作为一个数据点而不是一条生命的时候,所有的损失和责任都可以被量化成一个数字,所有的投诉和风险都可以被制定成一套规则,就像网上流传的那样——“你尽管死,我只管赔”。
不作恶的谷歌最近悄然把不作恶三个字从公司的行为准则中拿掉了,但“Don’t be evil”的信念已经深入到每一辆谷歌班车的Wifi密码中,以及每个员工的内心中。
而在大洋彼岸,我们的技术公司从一开始就没有将“道德”置于商业之上,甚至没有将其放在和商业同等的位置。那么我们又如何能指望,他们在这些事件发生后,不将其简单的归为“公关危机”,不用“暂时下架产品”或者“提供赔偿方案”这样粗暴的解决方法,而是对公司价值观乃至根本制度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拷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