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前景求职”,作者:前仔,36氪经授权发布。
前段时间“李国庆摔杯一怒为俞渝”的热搜刚刚下来,最近又因为“带人回当当网拿公章”,霸屏了整个热点头条。
别人公司的是是非非,一时间难以说明,也不好置评,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但值得职场人关注的一点就是:
如果一个公司和企业,一直处于各种内斗和不稳的状态之中,对在职员工而言,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毕竟,有谁愿意待在一个天天有人闹事的公司里呢?
今天,刚好在这里,也给各位职场人盘点一下:
哪个瞬间,让你觉得这个公司真的不必久留?
公司内耗,对企业和个人而言都是一场灾难。
不管是像“李国庆手撕俞渝”这样的大佬互斗之外,还是公司各种帮派林立小团队内斗,又或是部门内部的各人心怀不善。
不得不说,一个内耗严重的公司,浪费的不仅仅是职场人自己的宝贵时间,更影响这个公司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相信你在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可能听到这样的吐槽:
“技术部每天都在做什么,提的新需求根本做不了。”
“财务部算的什么东西,每个月工资都有这么多错误。”
“你们运营部门就是打杂的吧?每次宣传都不给力。”
不同部门之间的轻视自然会造成部门相互协作变差,并且出了问题,各个部门互相推卸责任也是常态,因此到最后基本会演变成大型甩锅现场。
我曾经工作的公司组成其实并不是太复杂,前端部门、中台部门、后端部门,说起来一句话的事情,但是模糊地带却很多,所以经常发生推卸责任的情况。
比如,某块个项目上线,本来该是多个部门合力推进的,结果就是因为参与的部门太多,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用负全责,最后项目无力推进。
类似于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公司上演,最后每个部门的人想的不是如何去处理问题,而是想着如何甩锅和避险。
我曾经参与过一个项目,发现员工有40%的工作时间是去解决内耗的,因为部门和个人间的摩擦太多,部门内协调起来特别困难,很难调动得了资源;
当自己部门要协作其他部门时,就开始推三阻四,“这不是我负责的”“不知道”“这个我管不了”,而这种自私的假协作最终带来内外都不协作。
职场人,最不该浪费的就是宝贵的职场时间,不要觉得发生在身边的内耗与己无关,
当一个内部环境都开始发生败坏的企业,身在其中的职场人又凭什么能得以保全?
很多企业在刚刚一开始的时候,就喜欢那各种条条框框束缚员工,
一入职就发给你一叠几百条“员工手册”,从上班作息到用水用电,每一条都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反正“照做就是好员工,不干就给我滚蛋”。
无规矩不成方圆,开公司必然要建立制度,约束员工,管理员工。
但很多时候,那些奇葩反人性的规定,不仅没有真正起到约束的作用,反而成为了逼走员工的理由。
我之前自己就呆过一家公司,条条框框各种操作简直让一般人难以置信:
公司老板在群里发出的通知,或者@员工本人,无论是深更半夜,还是早上刚起床,如果员工三分钟内未回复,而且次数超过三次,要么就按“工作态度不积极”评绩效扣奖金,要么就要被开除。
暂且不论这样做对于员工管理起到的积极作用有多大,作为有实力,够优秀的员工,为什么还要留在这样的公司,每时每刻都提心吊胆地待命?
制度可以管住员工,但不一定能够留住员工,那些反人性的制度,只会逼走人。
实际上,很多小公司只是处在初期创业阶段,重要的是必须有保证公司能正常运转且盈利的模式,
也就是说要有足够的业务量来支撑,这时候重要的就是人员的团结和大家有创业的激情,而不是学着大公司设定各类条条框框,限制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很多时候,那些看起来各种规章制度,往往都冠以“为了公司发展更好”的名义,但实际上不过是对公司员工进行各种无良压榨而已。
如果你经常被公司各类反人性制度,影响耽误个人职场发挥和成长,我建议你要慎重考虑这家企业的发展前景了。
问题很简单,就像一个积极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的企业,和一个用各种规则制度限制员工的企业,
试问,你会选择哪一个?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帝对朝中大臣们树立权威的一个手段,就是凡事不明确表态,让群臣去猜。
事情做好了,一定是皇上圣明大呼万岁。
事情搞砸了,一定是群臣无能罪该万死。
嘉靖帝永远拥有最终解释权,说来说去反正领导都是对的。
这样的溜须拍马文化,如果在一家公司流行起来,那可想而知,只会发生“干事的不如会说的”劣币驱逐良币效益。
公司上下都奉行这一套价值观,你让那些做实事的职场人怎么想?
凡是领导说的都是正确的,凡是领导支持的大家都需要支持。无人愿意去忤逆领导的意愿,无人愿意和领导深入讨论问题,上上下下一片祥和之声,敢于直言的更是寥若晨星。
时间久了,做实事的人越来越少,说假话的人越来越多。
反正,领导爱听什么,我就说什么。
一个文明健康的企业,一定会沿用科学、民主的育人、选人、用人机制,而不是任由官僚主义和官本位思想野蛮生长。
前段时间知乎上有个很火的提问:
“为什么现在的90后都不愿意讨好领导了?”
有一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
“我完全不想去阐述不愿意跪着的原因,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跪着。”
如果一个企业的主流文化是依靠和领导搞好关系来证明自己,而不是靠实力和能力证明自己的价值,那说明这家企业本身的价值观就已经出现裂缝。
这样的企业,倒不如早早离开,以免浪费自己的时间。
统计显示,接受调查的90后中87%的人经常都需要加班,而其中有意义的加班却连一半都不到。
超过8成的人表示,在下班以后还会学习,接受新的知识充实自己;仅有18%的人表示下班后不会再进行与工作相关的学习。
其实对于一位职场新人来说:
时间与经历是最宝贵的资源,把时间花在刀刃上,一定要真正地用来提升自己。
很多企业常常喜欢拿“加班文化”来考验员工,如果一个没什么福利补贴的公司,又不好意思说“我们加班很凶而且啥也没有”,那么领导大多会含糊其辞,说一些你自己需要琢磨很久的话:
“我们崇尚以奋斗者为本。”
“我们崇尚狼性文化。”
“我们不强制加班。”
说白了,关于对加班的定义和说法,每个公司都各不相同,而一个公司对加班的态度,基本上代表了这个公司真的做法。
如果一个负责的公司,会在入职前就很直接的和你说:
“我们关于加班的安排是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项目进度很紧,确实有加班的需要,但我们会给与一定的餐补和车补,而且加班也会进行一定的调休,这个你放心。”
该有的一定说清楚,该给的一定给到位,给你自己一个选择的余地。
而不是奉行低效率工作,为了加班而加班,再说了,这年头谁还不会“加班”?
打着“加班”的旗子吃一顿加班餐,顺便玩玩手机摸鱼到9点它不香吗?
可以,但是没必要如此而已。
那浪费的不过是自己的时间,损耗的不过是公司的利益而已。
职场,始终是一个讲究价值创造与回报的地方。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公司给了员工多少钱,就要求员工干多少活儿,创造多少价值,如果员工实现不了,那很可能会找其他更合适的人选。
但很多时候,员工抱着一颗对公司负责的心态,主动创造了更多价值的时候,却没有得到一个应有的反馈,而且公司往往会选择视而不见。
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很多人付出过度劳动时间,并没有换来等价的收入。
工资一点点,却是每天都在加班,365天全年无休;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也做出了成绩,但公司没有任何行动,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应当。
虽然不是所有的事情付出都会有对等的回报,但也没人愿意一直容忍自己的付出,被视而不见不被肯定。
当然,这还不是最要命的,很多时候职场人之所以失望是因为入职后发现明显与入职前“描述不符”。
说好的朝九晚六,结果当天的工作完成了,公司要求每天必须工作到七八点才能走,不然会直接影响绩效;
公司人手不够,员工出于对工作的负责,自告奋勇承担了其他岗位的工作,时间一长,公司安排更多的任务,不仅要加班加点,一旦没做好还会被指责和抱怨。
而这些,根本不在之前沟通的职责范围内。
说实话,每一份工作都会有那么一段时间,压力很大,需要加班,甚至整个生活都被工作占据。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些也是可以接受的,但过度的加班和劳累,一定会让公司的那些优秀员工下定决心离开公司。
如果一个企业总是打着“以公司发展为由”,来压榨员工的时间和利益,
这对员工而言本身也是一种极大的伤害。
写在最后:
当然,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个体,同样也没有一家完美的企业。
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多或少也预示着这个企业未来的命运。
如果,我们做不到改变一家企业的命运,那我们,至少要做好保护自己的准备。
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