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唐韧”(ID:RyanTang007),作者:唐韧,36氪经授权发布。
前微信产品总监 Genie Lin 的创业项目「画音」这两天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各种传播,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
作为一个喜欢体验新产品的人,我很快就把玩了一遍。
先说说 Genie 这个人。
Genie 这个名字可能有些人听过,她 2010 年加入腾讯,最初在广研 QQ 邮箱团队,2011 年成为微信团队创始成员。
可以说,Genie 参与并见证了微信从零到一的整个过程,同时也是张小龙的得力助手,工作上直接向龙哥汇报。
她对产品的思考和理解,必定很大程度上受到龙哥的影响。
网上关于她的信息不多,只知道她原名林倩雅,高材生,合作过的人对她的评价是思维敏捷、自信十足、勤奋努力、没有架子。
一个公认的典型的优秀的女产品经理。
几年前,有一篇关于微信十条产品原则的文章相信很多人都看过,那篇文章就出自 Genie 的分享。
这次看「画音」的产品设计,也看到了当年那十条产品原则的影子,后面我会讲到。
2017 年 Genie 离开微信开始创业。
2018 年 9 月上线的第一款产品是「POP」,定位是一个社交产品,主推「故事」功能。
简单说,就是视频版的 QQ 空间。
不难理解,微信团队出身的她,对社交和沟通的理解一定是到位的,但也绕不开社交产品的宿命,冷启动。
以「互动」为核心体验的「故事」功能显然无法完成产品冷启动,因为互动的前提是社交关系。
对于一款没有社交关系的社交产品,再酷炫和体验再好的功能,同样没有生存空间。
就像微信,起初并不是以「社交」为切入点,而是以「沟通」为切入点,即 IM 工具。
基于 IM 工具形成稳定社交关系链和网后,转而推社交(朋友圈),以此形成正向的社交冷启动闭环。
第一款 MVP 没有验证成功,但这次尝试也为今天的「画音」奠定了基础。
Genie 和团队调整了产品定位,第二次尝试从「工具」的角度切入,即提供更好用的「视频编辑工具」。
但还是同样的问题,一款再好用的工具,还是无法产生社交关系,用户只会认为这是一款不错的视频编辑工具,为什么要在这里社交?
这和 Genie 想做的社交产品显然不是一个方向。
但第二次尝试同样也为今天的「画音」奠定了基础。
社交和工具两个方向都没尝试成功,进而转移到和微信起初切入点一样的领域,沟通。
只不过,他们显然不是为了做下一个微信,而是提供下一个时代沟通工具。
也就是 Genie 所说的用「5G+摄像头」取代「3G+文字/图片」,视频短信由此而来。
也就是如今的「画音」。
「画音」主推视频短信,也就是对标文字和图片内容,按画音的介绍,这是一种可以见面的聊天方式。
说话就自动拍摄,自动添加表情和字母。
这种低成本的创作体验得益于前期对视频编辑工具的探索。
说到体验,对比文字短信,视频短信增加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情绪」。
虽然文字能够体现情绪,但远不如视频来的直接。
人都有识别表情和情绪的能力,在现实社交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方的表情、音调、情绪的变化来判断对方的状态。
但这种现实中的体验在以文字为主的线上沟通中很难表现出来。而「画音」的视频短信能传递情绪,建立沟通环境。
但是,视频短信的创作门槛肯定比文字要高,「画音」的解决方案就是他们前期探索的视频编辑工具。
而且视频短信的交互体验与沟通背景融为一体,整体性更强。
相比之下,在微信里发送小视频,感觉更像是发送了一个「视频文件」。
而「画音」发送的是一条「视频信息」。
实话说,这种边说话、边录制、边创作的体验确实很新颖,人人皆可创作。
说完即创作完,然后一个生动活泼的短视频就制作好了。
当然,这种短视频和抖音的短视频不是一种类型。
「画音」的视频短信是以「沟通」为主,而抖音的短视频则是以「表演」为核心。
此外,通过视频进行沟通的心理门槛显然也比文字和语音更高。
最直观的,当我给好友发送「画音」邀请时,必须以录制视频短信的形式打招呼。
如果此时我头发很乱、脸也没洗,所以发送的心理门槛比较高,对方回复如果遇到同样的情况,也比较尴尬。
所以,能够通过「画音」沟通和交流的,显然是熟人关系,或者是比熟人更熟的一层关系。
微信里充斥了工作和生活的很多信息,群和朋友圈已经不堪重负,很多人都在逃离微信群和朋友圈。
这一点,「画音」团队显然也注意到了。
「画音」定位熟人社交产品,有几个功能设计直接瞄准降低社交压力。
首先是聊天内容只保留 24 小时,这种非典型性阅后即焚的设计,是想让沟通双方释放一些矜持已久的随意。
准确说,是放松。
相比于微信,「画音」更像是一个即时性的沟通工具,因为它没有严格的聊天记录功能,只有标记功能。
说话即视频,聊完即消除。
当然,如果你想保留一些特别的内容,「画音」也提供了一个叫「小态度」的功能。
能让你通过 emoji 表情标记聊天内容,且会永久保存。
与此同时,被你标记的内容,对方也会知道。
「画音」为了进一步降低社交压力,让双方处于一个极度透明的沟通环境里。
还支持消息无限制撤回、已发消息可编辑、截屏通知功能。
可以说,微信不支持的,「画音」都支持了。
可以说,你的每一个举动都可以通过「画音」通知给对方。
不过,因截屏引发的「惨剧」也不是一个两个了,很多人估计会喜欢这个功能。
很多人为了省事,喜欢截屏发给别人,而有些片段信息恰恰能引发一些联想和误会。
曾经有一个朋友跟我说过,跟习惯截屏的人聊天,没有安全感。
在当年 Genie 分享微信产品原则中有一条,关于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权衡,微信选择了倾向接收方。
为此,微信没做「已读」功能,目的就是让接收方的压力更小。
这是两种产品理念的差异。
除了视频短信的特点以及创作方式的新颖,「画音」本质上还是一款社交产品。
从它的一系列特征中可以看出,它希望交流和沟通更简单、更有温度,也希望社交压力能更小。
除了沟通能力之外,「画音」的社交属性继续沿袭了前面提到的「故事」功能。
与朋友圈不同的是,「故事」是以「人」的维度聚合信息,并且按照时间轴排列。
从产品形态上,更像是用户在一天中创造的内容专辑集合,这一点是和微信朋友圈区别最大的地方。
就像「画音」表达的,记录每日生活,不刷屏。
用朋友圈的都有一个感觉,一个人在一天中可能会发布多条内容,然后通过时间轴进行分割。
尤其面对一个经常发朋友圈的人,每时每刻都在看他刷屏。
为什么说「故事」功能更像是一个内容专辑,因为观看体验有点像左右切换的短视频集合。
注意右下角那三个“点”,说明我在今天发布了三条「故事」。
它们一起组成了一个我的故事专辑,左右点击可以切换不同的内容。
此外,谁浏览过我的故事,我也可以清楚的知道。
通盘看下来,整个「画音」产品其实都是在追求不同。
他们没有追求比微信更好,也没有追求比抖音更强,他们就是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
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也许,只有这种差异化的方式才能获得一个生存缝隙。
话说回来。
「画音」既不是微信,也不是抖音,虽然它在 logo 设计上有那么几分神似。
此外,「画音」想在社交市场上撕开一条口子,目前也没看到绝对的差异化。
想起去年初的社交大战,仍然历历在目。
或许,「画音」的存在并不是要成为下一个谁,它只是想做自己。
但它现在的存在,难免还是有点尴尬。
等热劲过去,又有多少人会停留在这里,建立自己的社交关系,并长期留下来呢?
尽管「画音」团队明确的知道,社交产品的启动核心就是社交关系,要不也不会用好友数来解锁「相机」和「故事」功能。
很多的社交产品设计了很多功能,但因为没有关系形成,用户之间无法形成互动,产品就此凉凉。
而「画音」把 4 人作为产品解锁门槛,且通过邀请制作为产品冷启动方式,无非也是想解决这个问题。
产品中的每一个设计,都有它的理由。
显然,「画音」能火一阵,但它的生命周期有多长,是否会和其他社交产品一样最终回归平静,仍然是一个问号。
但可以肯定的是,「画音」不是下一个微信。
它的目标用户更年轻,需要一个新的表达沟通语言和方式,需要一个重新建立社交关系的场所。
如果「画音」持续迭代,或许能在一个新群体里找到自己的空间。
就像 Genie 自己在几年前微信产品原则中说到的一条:
不同很易,更好很难。
此外,这款产品的细节体验做的非常好,也能看出产品团队的用心和专业。
Genie 的产品认知很多得益于张小龙,我也找到了当年的一篇文章,是张小龙关于微信团队的解读。
如果你想象这是一个研究院或艺术中心、甚至学校。做产品的应该追求对产品的理解越来越高,做技术的应该看自己在技术能力上能够越来越高,UI能不能成为国内UI最高水平的一撮人。
那怎样你的水准越来越高?你是通过做产品,产品是大家的练习题,你必须通过每天做练习题来提升自己,这个我反而觉得最终其实变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动力所在。
我跟我们的同事都是这么说的,你们既然在这,就是要珍惜这样一个环境,把它当成课堂。
大家是来练习的,这不是书本式的,这里有实战,你有什么想法提出来,得到同意还可以去验证,对于每个同事都是这样……最终就有可能会更像是一个大家用来学习提升自己的地方,并且又有衡量自己做的好不好的指标。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或许是每个产品人的终极诉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