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1988年出生,在新加坡念高中,大学毕业经历了短暂创业,之后一直在硅谷从事天使投资,目前设立了第一支基金,一共投资了90家硅谷初创公司。更多关于郭威,大家可以参考我们以前的报道。
接到电话的时候,郭威正好在银行门口,“如果可以参与的话,咱们现在就签合同,我马上就可以转钱,这是我所有的积蓄。”
这是郭威投的第一个案子,一家名字叫做Directly的做企业服务的公司,目前已经拿到了超过1000万美金的A轮融资。当时郭威在科技新闻上发现了这个项目,给对方发邮件没有得到回复,结果第二天对方电话打过来,就发生了上面那一幕。
时间一晃过去两年半,现在的郭威已经在硅谷的创投圈小有名气,做了支创投基金,得到不少一线风投和互联网公司的支持,目前投资了90家硅谷初创公司。 郭威说他运气好,特别庆幸的有两件事,一是中国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想象空间,二是硅谷的合投氛围给了他入局的机会。
硅谷精神:包容与分享
郭威觉得造就硅谷的不只是科技,更重要的是包容与分享的精神。面对创业失败,几乎所有人都能坦然的面对,没有多余的争吵和面子上的过不去,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大家又开始新的征程。包容失败,几乎是硅谷创业者投资人锻炼心智的第一堂课。
而分享体现在投资上,就是合投的氛围。郭威说在硅谷投资是没有“抢”的概念的,硅谷的天使投资人多种多样,有很多个人的天使,大家为了分散风险以及获取更多的项目,通常都愿意合作,因此一个项目往往是由几个甚至几十个天使共同投资的。
如果一个投资人可以为项目带来价值,创业者和其他投资人一般也都愿意让他参与进来。这和国内很多机构喜欢独占一轮的做法很不相同。这样的环境中郭威得以和很多大佬联合投资项目,相互切磋看法,让他得以在起步期获得了迅速的成长。
寻找天生的Leader
作为一个野蛮成长的投资人,郭威的大多数投资感悟都来自于自己的实践。
郭威说刚做投资的时候也犯过很多错,当时总是喜欢从模式和技术出发,请人帮着做分析,浪费了很多精力,投的时候也不够果断。其实天使阶段不该拘泥细节,这个阶段的公司没有绝对门槛,所有的优势只能领先半步,即使是重要技术门槛,甚至都做不到领先一步。而创业过程中,如何能做到不断的领先才是最重要的。
除了重点关注的几个流行领域外,郭威并没有给自己太多限制,什么都会看。郭威认为早期项目方向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人才是最重要的。我问他如何解决精力分散,对行业理解深度不够的问题。“我的广度就是我的深度”,这几乎是郭威脱口而出的答案。早期项目的创始人多数对自己做的事和行业想的还没有那么清楚,而给予创业者不同维度的信息有时可以带来重要的启发。
谈到如何看人,郭威说创业之心最重要,要寻找那种极其有使命感的天生Leader,这种人往往都透露着与众不同的霸气。其次就是彼此的缘分—--如果对某个项目有种难以抑制的喜爱,发自内心的想要投,那就投吧,这种决定通常都是对的。
郭威曾经在一个展会上看到一款机器人,当时就觉得太酷了,特别像星球大战里的机器人,不赚钱都把它想带回中国。当时这款产品有个比较严重的瑕疵,作为安防机器人,它不会上楼梯。郭威觉得这也不重要,大哥大刚出来的时候不是也和砖头一样么?好的创始人会让产品慢慢变好。现在这家公司经郭威牵线,完成了一家中国上市公司领投的B轮融资。
投资有的时候也要讲情怀,如果去看那些硅谷最成功的天使投资人,像Ron Conway,在早期投资了Twitter和Facebook,其实当时他自己肯定也想不到会有这么多的回报,就是觉得这是一个可靠的人,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应该得到支持,于是就支持了,就这么简单。如果太在乎财务回报,就不会有这样的案子。
郭威半年前曾投资了一个从苹果离职的创业者,非常投入和喜欢他在做的事,后来遇到融资不顺,招工难,联合创始人出走等各种问题,还是坚持每周从波士顿飞到旧金山打磨产品。郭威说当最终产品做好并拿到A轮融资后,这个创业者眼里是泛着泪花的,能用钱支持这样的创业者,郭威觉得他是在做正确的事。
创业太难了,创业者一定要想明白要什么,还要有君临天下的霸气,去面对一切困境。郭威说他想和这样的创业者走一辈子,一起去经历过山车一样的高峰和低谷,作为朋友相互帮助,而不仅仅是互相利用的利益关系。
中美创投圈的案内人
在硅谷,郭威有着相当不错的口碑。一是因为他决策快,不拖泥带水,更重要的是他背后的中国故事。除了巨大的市场之外,中国在某些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是独特的,让美国创业者去了解一些中国特有的商业模式,对他们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看早期项目能更好的把握趋势,进入有潜力的项目也比较容易。人民币进入下行通道以后,海外投资的需求开始增加,一定程度上美国的项目更好,很多企业拥有核心的技术,整体的创业环境更平和,估值也更便宜。
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的投资人来到美国,想看看硅谷发生了什么,郭威成为他们了解硅谷的一个窗口,对于美国的创业者,通过郭威可以更多的接触中国的投资人,这让郭威得以用中国的钱撬动很多资源。
中国 vs. 美国
总体来说,在纯技术领域的创新上,美国仍然领先。郭威目前在看的一个VR项目,用技术模拟人体环境,医生通过带有传感器的手套,控制机械手臂来进行微创手术,将原来只有资深专家可以操作的手术,变得简单而容易学习。这一类的技术突破项目国内仍然较少。
商业模式的创新上,美国也有各种O2O,只不过竞争没有那么激烈,而且美国的消费者也确实愿意为便利的服务出高价,所以很多貌似简单的O2O实际上是赚钱的 。郭威去年投资的一家简化离婚过程的公司,就刚刚拿到了500万美金的A轮。 他认为这样看似小而美的公司,其实有不错的潜力。而且美国有更多的并购退出机会,很多大企业愿意为创新和人才买单。
美国人反感copy,所以没有太多壁垒的模式创新项目更容易跑出来。郭威说他看过一个做幼儿电脑拼装的公司,零件全部从中国进口,配上fancy的外壳,让小朋友DIY组装电脑,学习基本的电脑和电路知识,钢铁侠马斯克的孩子都是这个公司的客户。郭威说像这种公司在美国可以考虑,但是在中国就一定不会投,太容易被模仿了。
虽然国内最近一直在说资本寒冬,但郭威对国内的创业形势很乐观,他认为最近几年国内开始注意到硅谷真正核心的东西。而随着中国资本的涌入, 硅谷的创业者和投资人也开始关注国内的发展,面对国内的创业创新,他们充满了好奇。 国内资本市场上的冷却,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寒冬-----理性回归之后,是国际化创业的新机会。
我是36 氪专注报道互联网金融和教育行业的作者Justin,欢迎大家与我联系,切磋讨论。我的微信是 :19621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