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国民总收入”一词,罗振宇创造了“国民总时间”一词。在互联网信息总量每年翻番的前提下,用户的可用消费时间确实一个恒定不变的数字。这也就意味着,大量的无效信息、服务与产品,会被淘汰。
那么,互联网的下半场,用户的时间争夺战里,最重要的王牌是什么?
近日,36氪在上海举办了【私享Kr】线下私密沙龙,邀请到了开始吧COO桂斌、二更执行总裁林冠朝、蜻蜓fm的产品技术总监杨晶生围绕“互联网下半场:内容变现如何更经济”,以及“如何玩转小程序”两个时下的热门主题进行分享与讨论。
桂斌很认可国民总时间的说法,他觉得,互联网行至中局,时间可能是最大的敌人,也可能是最好的朋友,而关键的就在于内容本身。
在本篇的记录中,我们将会带来桂斌的分享,他觉得工具时代结束了,内容平台的时代到来了,那么,什么样的才是爆款内容?如何寻找?如何打造?
同时参与讨论与分享的还有包括寻味侦探社、优集、企鹅吃喝玩乐、氧气、造就等内容、品牌创业者,以及数位行业观察人士。活动同时感谢腔调联盟的鼎力协助,以及优集的礼品赞助。
以下内容根据桂斌的分享,整理而成:
众筹天然具有平台属性,也因此开始吧也是要做平台。项目是在2014年年底启动,2015年3月份上线,从时间点来看,平台已经很难做了,APP基本上在那个时候已经没什么活跃度了。
我看到前两天在微信年会公布的数据,一个微信的典型用户使用时长是90分钟,而微信每天这样的典型用户大概占比多少?800万用户当中,70%以上的人都是如此。假设每个人花在网络上的时间,大概每天一个人三个小时,那么一半的时间花在了微信,剩下时间可能还是需要处理我的工作,那么其他APP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强调工具的时代过去了,内容时代开始了。
因为大家最后都要抢夺时间,现在没有新用户了,连微信获取新用户都很难了,而用户也没有更多的时间了,国民总时间是恒定的。那个时候,大家就发现,时间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或者是最好的朋友,区别在于我们怎么去做。
我觉得在抢夺时间的时候,最重要的东西可能就是内容。
这个内容其实有个泛内容化的趋势。像我们以前就以为,媒体是内容,我们做视频是内容,但其实回头再看看做线下任何的商业空间:民宿、书店、餐厅灯灯,它可能都是内容性的东西,有非常强的力量,甚至可能引爆一些东西。
只是现在最核心的问题是头部资源稀缺,所以这个时候,就看谁能制造出好的内容。
可以将开始吧看做是一个消费类平台,那么如何建立前端的流量池?
我们当时做了一个前端布局,就是做微信公众号,现在运营了20多个微信公众号。这种流量是一种河流网状的,它始终在社交里边跑,可以反复地互相传播,就能形成一个非常巨大的力量。我们公众号可能是现在对外层的表现,以后会有小程序没然后再通过这个社群,将核心的付费用户带到我们的APP里去。不过,我觉得在线上,小程序最主要的功能是让公众号和社群发生关联,目前还没看到比较好的运用,但我相信因为小程序的应用场景就是在社群里传播,它没有别的传播场景,所以最后的可能性就是对于线上玩流量的人来说,一定要在公众号和社群之间,其他地方没有机会。
传播即营销,我们希望好的内容在传播的时候,就能获得一些好的留存。所以昨天我和朋友在聊小程序的时候,都觉得小程序没有红利期,就因为它没法做留存和传播,它还需要依附在一些地方才能发挥作用。
从传播角度来看,两微的效果仍然是最好的,微信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的,北、上、广、深的优质用户都在这里。微博则是面向未来的,95后全在那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想想应该在哪一块发力。
现在很多平台看起来曝光量很大,但做不了留存,比如说秒拍、今日头条,我们在那个上面可能有个几百万的曝光,可能加五六个粉,而且可能还不会点开你的东西看。
我们如果把流量池制作看做外层的话,我们20多个公众号,2000多万粉丝,如何布这个号?
我们是按照生活场景来分的,因为用户主要是偏女性化的用户,比较成熟的用户,我们会把她们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拆分开来去做,我们有非常垂直的号,五六十万粉丝,每天可能有六七万人在打开那个号看,就是做收纳。
我们每个号里,都有现成的IP,人格属性这个东西真的也谈了很多年了,我觉得最典型的例子是董明珠,现在董明珠把所有资源全砸在她个人的形象,而不是砸在格力上面,对她来说是非常有意思的。
我们也发现,很多广告公司现在遇到的难题,大家不认品牌了,最早像宝洁的那一套品牌打法,在现在不流行了,需求越来越多元,我可能更多是跟人在斗,他这个人去给你推荐一些他认为好的一些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想也好,还有一些生活价值观也好。你回头再看到我们众筹这个股权投资的平台,核心不是那些数字,而是一个人,我们叫做发起人,是做这件事情的代言。
我们绝大多数的用户,我看到很多用户,他们首先会说一句话,我觉得你这个人看着很顺眼,然后你说的那些东西,价值观是我认同的,所以我想先来看看,有没有机会来投资,有没有机会来合作,我们有没有一些资源去互补,这个可能是比较有意思的行为。
我们大概做了三万人的社群,可以给他们推个预热文章,然后大家伙到社群里面来沟通,类似于知识分享,今年我们应该会做到10倍以上。或许因为有小程序后,社群在今年有可能有很好的管理方法。而社群里面的转化率非常非常高的,转化率可能到70%到80%。在内层,其实是我们的APP,本质上是个投资平台,然后我们希望给我们的投资人和项目的发起人之间,建立一些信息的沟通。我们会在投前做更多的沟通,大家伙可以首先知道这个项目的发起人是谁,发起人愿景是什么样,他对这个项目有什么样的运营周期,或者设计的一些预期,然后我们很希望今年我们把它后端的一些东西做完,就是投资人也要知道这个项目运营的情况是怎么样子的,甚至他可以从我们的产品分红。
消费平台到最后,是把我们的前端给隐形化了,我们没有一个大前端,不像天猫网站的前端,或者一个平台,有个京东式的大前端。我可能隐藏到20多个号里面去,隐藏到我们覆盖的所有的媒体渠道里面去了,我通过这个角度来做,如果我们觉得这个不够,我们可能还会覆盖更多的渠道,这个可能是现在来说我们一个消费类的平台,新的消费类平台可能要做的一个事情。
还有一个就是把我们的前端呈现内容化的,前端首先不是功能性的,现在所谓的消费升级,我觉得它就是这样的,是大家的需求变了,以前我们可能更多的需要是完成基础的生存需求,而现在它可能满足我个性化的各种各样的需求。
还有就是把我们的用户当粉丝一样运营,这个反正也是公众号天然带的一个属性,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项目去代言,这个真的没办法。然后再往后其实我们后端,它本质上还是网红经济。
其实一开始2C端,我们希望帮助中国所有做内容人有更好的一个议价空间,做更好的内容,这是我们的初心。但是我们在做的时候,发现需要慢慢调整我们的行为,因为用户的需求在那边放着,开始吧要往一个升级性的消费和投资平台这边转。2B,其实我们也觉得我们会给大家一个比较好的方向,就是我从金融层切入这个行业,股权投资其实是非常非常简单的,也没有什么风险,然后这个时候我们通过这个金融服务进入这个行业之后,我会这个行业的头部内容提供服务,头部内容就是指最好的一些店。
比如为头部民宿引流,接下来还会提供更多的服务,从跟政府谈判也好,拿地也好,也可能从设计层面也好,也可能从人的角度来也好,解决他们的一些痛点,未来我们可能也会往其他一些行业做,比如说线下的新型的消费商品空间,我怎么样去帮助他们做更好的服务,包括线下的餐厅,包括我们现在比较看好的城市周边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