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杨曙卉
中国现在是全球孵化器数量最多的国家。因为经营不善、骗取补贴、投机者横行等原因,在今年年初一波倒闭潮来袭。
但在海外,已有多家孵化器成功上市,投资人获得的丰厚的资本回报。孵化器存在的根本意义在于帮助早期创业者提升初期存活率,衡量孵化器的业绩,最终应该归结到入孵企业的成功与否上。
分享投资享投就投投资经理杨曙卉通过调研以色列早期项目,接触到了海外先进的孵化器运营模式,深入分析并研究了关于孵化器的几个核心问题:中国孵化器发展面临哪些困境?国外成功上市的孵化器都有哪些模式值得借鉴? 该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如何?
以下是她的分享:
我国的孵化器目前共经历了三个阶段,以租金收入为主—1.0版本的“二房东”;提供专业化服务为主,租金收入为辅—2.0版本的”服务员“和提供多样化孵化服务—3.0版本的”风投+孵化“模式。
目前孵化器行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6种典型模式:
中国孵化器行业的2大致命痛点
1. 孵化器与入孵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利益捆绑机制。
目前一些孵化器依旧主要依赖“一手拿政府补贴、一手拿入驻企业租金”的“二房东”模式。孵化器只关注入驻率,企业的生死和质量与其利益关联不大。
目前看来,股权绑定机制在国内外都是比较成熟的一种模式,包括国际知名的孵化器Techstars,YC等都采取这种模式。
2. 孵化器自身建设和发展不足,导致孵化能力有限。
真正的孵化器应该是集合社会各方资源的平台,但大部分孵化器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创业者最关注的融资对接服务渠道不畅。其他服务包括人才服务、法律等也大多是纸上谈兵。
其次,孵化器往往缺乏人才激励制度,难以吸引高层次、有经验的专业管理人才。这点与国外先进孵化器有很大不同,海外的孵化器大多由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或成功创业者、企业家创办。Idealab 的创始人Bill Gross,LA Amplify的创始人Paul Bricault,Techstars的创始人Mark Suster等都是成功的连续创业者。他们熟悉创业的整个过程,也明白如何更好的为初创企业服务。
海外已有多家孵化器成功上市——是怎样做到的?分别是什么模式?
在海外,已有多家孵化器成功上市,投资人获得的丰厚的资本回报。这是怎样做到的?美国、以色列和德国已上市典型孵化器模式有什么不同?
美国AlliedMinds——国家重大创新孵化模式
Allied Minds是一家创新的美国科学和技术开发及商业化企业。公司成立于2006年,致力于创立、资助、管理和构建基于美国知名大学和联邦政府科研机构开发的创新技术的产品和业务,该公司已与全美超过33所著名大学和美国国防部和能源部下属32个联邦研究中心和实验室达成合作。
目前,Allied Minds在美国运营20家公司。其中大部分入驻企业都是直接转化美国政府下属机构研发的项目,这种孵化形式通过项目将孵化器与国家利益相绑定。公司除了打通技术源头外,还积极布局下游,先后与GE,百时美施贵宝联合创建合资公司,挖掘和孵化早期创新技术,推动技术更快商业化。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截至16年上半年公司的投资资产组合估值5.36亿美金。
以色列Trendlines Group——垂直化全程孵化模式
Trendlines Group成立与2007年,是以色列政府特许经营牌照孵化器。公司专注于发现和孵化医疗和农业技术领域的创业企业。公司采取深度孵化模式,每年从近500个项目中只选取4-6个项目进行投资和孵化,从项目筛选到完成投资退出全程参与。
Trendlines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以色列政府的支持。以色列政府对于入驻到Trendlines的项目实现“风险分担,收益不共享“的原则。入驻企业约85%的投入来自以色列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另外15%通常来自Trendlines集团。由于政府不占股份,Trendlines用15%的投入通常可以占有50%以上的股份。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早期投资的风险,增大了资本杠杆效应。该公司2015年在新加坡上市,目前有约45家投资组合公司,总估值约8690万美金。分享投资旗下享投就投俱乐部正在策划的以色列医疗创新基金正与Trendlines合作寻找以色列优质的医疗项目。
德国RocketInternet——全球化的实验式孵化模式
Rocket Internet 2007年成立,至今已经在超过50个国家成功孵化了超过80家创业企业。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最快的速度,较低的成本去“抄袭”互联网领域已经成功的商业模式。这些企业的技术门槛一般不高,更多的是靠营销和执行力驱动。
Rocket Internet相当一部分创业项目是内部孵化项目。团队会调研世界范围内最成功的互联网创业公司,然后迅速抽调人员组成创业小组,选择未被开发的新兴市场进行3个月到半年的“克隆“孵化。这种带实验性质的模式大大降低了创业的门槛和风险,成功吸引了一大批渴望创业又惧怕失败的人才。该公司2014年10月在德国福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市值一度超过60亿美金。
我总结一下,国外已上市孵化器有以下特点:
拥有自己的核心项目源,背靠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
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增加对入驻企业的早期资本投入,后期通过股权投资退出获利;
对创业企业进行深入孵化和跟踪,提供长期、专业、全面的增值服务。
中国未来孵化器产业发展将呈现什么趋势?
产业链式经营
目前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20%、专利实施率不到15%,而发达国家高达70%—80%。巨大的差距也意味着行业机遇。
不管是企业平台型,还是创投+孵化型孵化器会深入在产业链上游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拥有科研机构转化成果资源的孵化器将优先从技术源头进行筛选,更有利于获得优质项目源。
在下游加深与产业的合作,将技术更快的与企业对接,加快产品的商业化进程。除了合作模式外,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将突破体制化框架,自建科研成果孵化体系,引入社会资本,成立投资基金,真正实现产学研的融合。
连锁化,标准化扩张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二房东”模式,我个人认为在商业逻辑上并没有什么大问题,相反在如今的创业环境下,纯粹的转租模式,比如说联合办公空间就能够很好的满足早期创业团队对低成本办公空间的需求。只不过有部分纯空间载体的孵化器过分强调自己的“孵化“能力,名不副实而已。
弱化孵化属性,在主营业务上明确定位,一些孵化器可以参照服务式办公室的发展模式,连锁化、标准化经营,对标雷格斯Regus,德事商务中心The Executive Centre等。在孵化属性上,着力打造开放平台,做好服务商的把关。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比如3W空间就提到要致力于做中国最大的连锁办公服务商。优客空间也已快速扩张到十个城市,入驻的服务商达412个。
走向国际化探索
从以色列孵化器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技术和市场的互补能够吸引和整合国际上的创新创业资源。90年代起,一批美国、欧洲的跨国企业纷纷在以色列设立孵化器,旨在寻找优质项目。碳云智能最近也收购了以色列公司Imagu,并宣布成立碳云以色列人工智能研发中心。
随着海外并购热潮的持续发酵,我国更多的大型企业和优质孵化器会将触角伸到海外,通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办孵化器,近距离接触技术和项目,将优质项目通过早期孵化,后期引入国内的模式实现海外技术在中国的落地。
垂直化专业化发展
相比广撒网的孵化模式,垂直化的孵化器未来会具有更明显的产业优势。在行业资源、人脉资源、设备和技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上会比综合型的孵化器更高,在孵化器体系内也更有可能产生创业企业间的协同效应。在创业经验的输出上,孵化器更容易聚焦,配备具有行业经验的孵化器管理人才和导师队伍,对入驻企业进行辅导。
医疗健康行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领域技术门槛较高,研发时间长,创业企业需要扎根于医健行业的一体化创业孵化服务。贝壳社就以创业教育+产业基金的新型孵化模式服务于广大医健初创企业。
本文作者杨曙卉是分享投资,投资经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计量经济学学士,管理学/CEMS管理学双学位硕士;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和咨询经历,国内知名私募基金投后管理经验,项目涉及TMT、金融、医疗等行业。欢迎联系yangsh@sharecapita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