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ID:fengluntalk),作者风马牛,36氪经授权发布。
「阿拉上海宁,最近不谈股票,不谈房价,甚至连男女朋友也不谈……一门心思统统扑在垃圾上。每天早上都要接受居委会大妈的灵魂拷问:你是什么垃圾?」一些上海人更是感叹:做人好难啊,小时候比成绩,长大了比薪水,电脑开机比时间,走路比步数,安心做个垃圾吧,发现原来垃圾也要分类。
目前,上海市日常生活垃圾分为四大类: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从 7 月 1 日起,上海将对垃圾分类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地游客)开罚单。个人混投垃圾,最高可罚 200 元;单位混装混运,最高则可罚 5 万元。
那么上海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上海 2015-2018 年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依次为 789. 9 万吨;879. 9 万吨;899.5 万吨;984.3 万吨,增长比例十分惊人。换个形象的说法,上海平均每天产生近 2.7 万吨生活垃圾,每两周就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厦。如此庞大的垃圾体量远超垃圾焚烧厂、填埋场的容量,于是,出现了「垃圾无处填埋」、「垃圾围城」的新闻。垃圾在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容易引发周边群众的抗议,毕竟谁都不希望在自己家旁边建垃圾处理厂。
那么怎样可以解决垃圾堆积的问题呢?很重要一点就是要做好源头的垃圾分类,而且最好是政府、企业和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垃圾分类。这样到了分拣厂后,回收和再利用的效果将十分明显,直接降低了垃圾处理率和填埋率。
从上海放眼全国,随着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垃圾产量也越来越高。有数据表明,目前中国有四分之一的城市已经无垃圾填埋堆放场,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深陷「垃圾围城」困局,因此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必然引起关注。实际上就立法而言,原建设部早在 1993 年,就出台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确立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的规定。在开展试点示范方面, 2000 年 4 月,住建部选定北京、上海、广州等 8 个城市实施垃圾分类。在发布相关标准方面, 2003 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公布,规定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标志和图形符号,该标准于 2008 年修订。2019 年 6 月,国家最高领导人再次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从源头减量入手,实施垃圾分类回收是城市发展和处理生活垃圾的必然选择,也为国际社会所认可。早在几十年前,德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进行了垃圾分类的尝试,有些做法相当成熟并取得了特别好的效果。接下来,风马牛将给大家分享一下这几个国家垃圾分类的具体做法。
1
德国街道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垃圾分类的国家之一,早在 1965 年,各市便成立垃圾处理中心。据统计,目前德国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 65.6% ,成为全球垃圾分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德国基本按照「谁产生垃圾谁负责处理」的要求,遵循「收支平衡」原则,以垃圾处理总支出反算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其生活垃圾通常分为以下五大类:1. 纸,放入蓝色垃圾桶(投放时要确保纸张干燥且要叠放整齐);2. 玻璃容器,有色玻璃放入绿色垃圾桶,透明玻璃放入白色垃圾桶,不包括碎玻璃;3. 塑料、金属和有绿色标志的物品,放入黄色或橙色垃圾桶;4. 可降解垃圾,放入棕色垃圾桶;5. 其他垃圾,放入灰色或黑色垃圾桶。此外,居民需要把碎玻璃、大件垃圾、有毒有害或电子废弃物投放到专门的回收站内,或购买垃圾处理券委托环卫局进行回收。
需要说明的是,在德国,饮料容器实行押金退还制度,消费者的购买价格中包含一定金额的押金,在退还空容器时返还押金。除饮料容器之外的纸质、金属或塑料质、玻璃类容器包装垃圾则实行绿点回收制度。贴有绿点标识的容器包装垃圾,由生产商承担处理费用,并负责回收处理。另外,关于包装废物方面,德国推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二元回收系统」,即在已有生活垃圾回收体系基础上重新建立一套包装废物回收系统,近几年回收率始终维持在 75% 以上。
德国垃圾桶由各市市政部门统一设置,由于垃圾产生量不同,配置什么样的垃圾桶、配置在哪里、配置多少、每个桶容量多大因需而定,但对各类垃圾桶的颜色有着严格区分。德国不同垃圾收集周期不同,一般垃圾每周收运 2-3 次。如有需求可以增加回收次数,但费用也相应增加。垃圾收运由市政部门或企业逐区域逐点位分类收集并转运到各类垃圾处理场所。
德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完善、最健全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有效地进行了垃圾监管。光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多达 8000 余部,同时还执行欧盟 400 多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如果垃圾分类不到位,个人和企业将受到巨额罚款,且信誉也会受到影响。
为让居民熟悉垃圾的分类细则,每年年初,德国政府会将新的《垃圾分类说明》和《垃圾清运时间表》发到各家邮箱。 20 世纪 90 年代初,德国人就将条形码技术引入到垃圾分类管理中,实现了城市综合性区域垃圾分类的精准溯源。
德国人的环保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德国的垃圾管理宣导工作由市政、教育等政府部门和环保协会等社会民间组织共同实施。市长会亲自组织宣传活动,那时银行家、资本大亨也会出来演讲。此外,德国拥有诸如自然保护联合会、拯救未来环境基金等上千个环保组织,从业人员多达 200 万,他们经常到全国各地进行无偿的宣传活动。德国人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垃圾分类的教育,大学里也有垃圾处理的相关课程和专业,同时还提供垃圾处理相关的培训项目,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士。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德国公民的环保意识已经深入骨髓。
2
日本街道
上世纪 70 年代初,日本发生了长达 500 天的「垃圾战争」,最终政府部门、企业和市民达成共同治理垃圾的方案。作为全世界垃圾分类最严格,也是分类成效最好的国家之一,目前日本的塑料垃圾中 60% 得到循环再利用。
日本的生活垃级分类细致严谨,不同地区处理方式不同,有些地方高达 30 多种分类, 500 多项条款。通常情况下,日本的生活垃圾主要分为以下四大类:1. 可燃垃圾;2. 不可燃垃圾;3. 资源垃圾;4. 大型垃圾。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对垃圾的收集要求较为细致。以塑料材质的饮料瓶为例,瓶子的不同部分被划分为不同的垃圾类别,需要洗干净瓶体,拧下瓶盖,撕下瓶身的塑料纸,压扁瓶体后方可回收。如果有菜刀、玻璃或剪刀等混入不可燃垃圾时,则需要装入标明「危险品」塑料袋。
为体现「污染者付费」和「使用者付费」原则,日本对 1/2 以上的人口实行垃圾从量收费。一般情况下,特殊有害垃圾和资源垃圾的收运是免费的;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指定垃圾袋,按垃圾体积付费,市民通过到指定地点购买特制垃圾袋完成付费。此外,很多地区的垃圾袋还采用「实名制」,大件垃圾指定处理券和直接收费等方式。
日本的街道上几乎不设垃圾桶,一般只在便利店门口和自动贩卖机旁边设置公共垃圾桶或者大型活动的时候会有临时的垃圾桶。日本居民要按照规定的日期和时间段在规定的场所扔垃圾,由当地政府负责回收。日本有的行政区会在年底给每一家住户送上第二年的垃圾投放「年历」。更重要的是,在「年历」上,每个月的日期会用不同颜色来注明垃圾收集日的信息。即使没有「年历」,居民也可以通过市报、政府官方网站等方式了解到垃圾收集日的具体信息。
在法律层面上, 1970 年日本国会便颁布《废弃物处置法》,此后又相继出台了多项法律。胡乱丢弃废弃物者将被处以 5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000 万日元;如胡乱丢弃废弃物者为企业或社团法人,将重罚 3 亿日元。不良记录者,将来该户居民孩子的上学、就业,甚至出国办签证都会受到影响。
为保证居民能够正确、细致地做好垃圾分类,当地政府通过各类媒体杂志、电视广播、普及教育活动作为宣传手段。此外,日本的垃圾分类环保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到了小学的高年级,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参观居住地的垃圾处理厂。常年累月的宣传教育让垃圾分类制度在日本得以有效实施。
3
英国街道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英国便开始进行日常生活垃圾分类,目前全国的住宅废物循环利用率接近 50% 。
英国每个城市在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方法上有一些差异,通常情况下,英国的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六大类。1. 可回收物(塑料和金属容器:红色盒子;报纸、杂志、硬纸板等:蓝色盒子;玻璃瓶:绿色盒子;纺织品:放入垃圾袋并扎好;小型电器:放入垃圾袋并扎好。);2. 餐厨垃圾,均倒入绿色垃圾桶;3. 花园垃圾,均倒入棕色垃圾桶;4. 其他垃圾,均倒入黑色垃圾桶;5. 大件垃圾,自行送往回收中心,或使用城市大件垃圾收集服务(收费);6. 医疗垃圾,申请医疗垃圾处理(免费),装入黑色袋子并扎好。
英国市政部门在城市居民住宅旁都放置了不同颜色的分类垃圾桶,里面衬上相应颜色的塑料袋,居民也可向当地政府申请不同类型的垃圾桶、垃圾袋。垃圾桶有不同规格的标准化设计,与垃圾清运车配套使用。居民需将不同种类的垃圾袋或垃圾桶按照规定时间放置在指定地点。英国实现了垃圾清运的机械化处理,专业化程度也较高。在英国,垃圾桶一定要保持清洁,如果家里垃圾桶太脏了,社区部门会贴上警告的标签。扔垃圾时要将垃圾桶盖扣合,绝对不容许垃圾漫过盖子,垃圾放错地方会受到处罚,罚款额高达 2500 英镑,严重的还可能遭到起诉。
为了对垃圾处理进行规范,英国通过立法及配套措施的实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垃圾回收处理体系,明确了相关的责任和义务。从 1996 年起,英国便开始实施《固体废弃物填埋税》,利用经济杠杆引导经济目标,将商业上所负担的税收逐步转移到后继污染者和资源使用者身上,通过实行这项税收,减少了垃圾的产生量,降低了垃圾的填埋量,促进了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和资源化。另外,英国还通过实行政府补贴和设立基金会等方式来鼓励垃圾的再生利用和资源化。
为了方便和鼓励全民参与垃圾分类,英国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服务的信息公开,居民可在网上查询到垃圾分类的一切细则。此外,英国从娃娃抓起,小学每周开设两至三次「科学」课,课程内容广泛,对环保、垃圾分类等进行细致生动的讲解和实际操作,让「垃圾分类」等环保理念深入了他们的心灵,这些理念在生活中不断得到巩固,最终成为良好生活习惯。
4
澳大利亚街道
自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垃圾分类以来,澳大利亚的垃圾分类回收率高达 55% 。澳大利亚垃圾分类回收,取得如此好的成效,与政府、企业、社区居民以及社会组织等的积极作为紧密相关。
在澳大利亚,居民需要缴纳市政费(垃圾处理费包括在市政费中),每个家庭都有三个相对标准的垃圾桶。但是,如果你觉得家里的垃圾桶太小,想换大的,就得多付钱。澳大利亚各基层政府对垃圾分类回收制定了较为精细的管理规定,生活垃圾通常分为三大类。1. 可回收利用垃圾,放入黄色垃圾桶,每两周收集一次;2. 园林垃圾,放入绿色垃圾桶,每两周收集一次;3. 普通垃圾,放入红色垃圾桶,每周收集一次。除上述垃圾外,不适于投放垃圾箱的特殊废弃物,如危险废物、大件垃圾等,由市政部门预约收集或自行送至资源中心。
回收时间是按澳大利亚制定的「垃圾日历」来循环的,日历上有三种颜色对应当天收集的不同垃圾,垃圾日历可以在手机 APP 和网站上查询。人们必须在前一天晚上或当天清早将相应的垃圾桶拖放到家附近的马路旁边或指定的位置,下午或晚上再将已经清空的垃圾桶拖回自己家。如果居民的垃圾桶盛不了自己的垃圾,垃圾回收员不会清理溢出的垃圾,居民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
为了对垃圾处理进行规范,澳大利亚拥有较为健全的环境立法,并且各州也制定了相应的、具体的法律法规。如昆士兰州制定了垃圾回收战略(草案),对于超过标准进行垃圾排放处理的企业,将进行征税;在新南威尔士州,如果个人乱丢垃圾,可被罚款 5000 澳元。如果企业对垃圾处理不当,最高可被罚款 500 万到 700 万澳元。除上述处罚措施外,政府还鼓励老百姓积极举报违规者。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垃圾分类回收十分重视社区居民的参与。以悉尼推行垃圾分类为例,市议会召开各种论证会、听证会,反复地和民众沟通,在达成一致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有关垃圾分类的规定。
为了指导居民进行准确的分类,澳大利亚市政部门为分类收集制定了详尽的指南。在市政网站、专门的手机 APP 或发放给居民的小册子上,都有详细的垃圾分类指导。此外,澳大利亚还通过设定免费日、大件垃圾日、回收商店等措施推动垃圾回收利用。公众参与是澳大利亚垃圾分类工作中的亮点,除各类环保组织开展宣传推介外,市政部门也会安排专人参与活动,向居民介绍市政工作。这些活动一般与美食、游戏、演讲等结合在一起,以 Party 的形式激发公众的热情。
澳大利亚的垃圾分类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了,老师带领着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参观垃圾回收站,学习垃圾分类回收。在小学,澳大利亚更是设有环保课程,从源头进行教育。
5
上海垃圾分类
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提到,「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
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节能减排的要求,垃圾分类回收势在必行。对城市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一方面可减少垃圾的处理量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也可节省资源、造福社会。
与上海人一样,德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刚推行垃圾分类时,市民每天也是被垃圾桶和垃圾袋搞得晕头转向,但吐槽归吐槽,他们还是选择了理解和遵守,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投入,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实际上,面对猖獗的垃圾,我们所付出的还远远不够,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究有一天我们会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参考资料:
1.《日本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和实施效果分析》,环境卫生工程,张瑞娜
2.《日本「沼津模式」借鉴:我国垃圾分类的实现路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邹雄;许成阳
3.《日本垃圾分类模式的再审视和反思借鉴》,智能城市,俞剑文
4.《细致到「严苛」的日本垃圾分类》,就业与保障,穆昱
5.《德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研究与借鉴》,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李小燕
6.《德国生活垃圾分类经验及对中国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世界环境,熊振华;赵明曦;李波;封雪
7.《澳大利亚的垃圾分类经验》,城市管理与科技,刘志昌
8.《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法律规制——基于对澳大利亚城市的考察》,政法学刊,彭德雷
9.《英国,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党的生活,希坤
10.《英国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研究》,环境科学与管理,贾小梅;彭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