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解题者"(ID:imjietizhe),作者:肖璟,连续创业者,曾供职于麦肯锡金融机构组、Google等,著有畅销书《风口上的猪》;36氪经授权发布。
我身边有不少特别聪明的人,创造力、联想力源源不断,擅长跳出框架思考问题。我特别喜欢和他们聊天、头脑风暴,因为他们可以对同一问题提出多个角度,可以很好地拓展我的思路。
他们的思维方式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是创意的衡量标准之一。
不过我却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的痛点——容易让问题变得不聚焦、不结构化。
举个例子,当讨论到「北京又开始雾霾天了怎么办」时,他们会开始发散:
「因为冬天到了又要烧煤了吧?」
「打算买空气净化器,不知道挑啥牌子好?」
「饮用水也会被污染吗?要不要买个滤水器?」
「又要花好多钱,这个月信用卡还不还得上啊?」
……
哎呀,忽然间冒出了好多新问题,脑子里头乱成一团毛线。
那么,有没有什么工具可以让我们可以更系统化、结构化地解决问题呢?
麦肯锡内部还真有一个帮助结构化思考(Structured thinking)的工具——逻辑树(Logical tree)。
简单来说,逻辑树就是一个把问题「大事化小」的结构化工具。
大问题可以分解成中问题,中问题可以分解成小问题,小问题可以再继续分解成小小问题。
一次只集中解决一个小小问题,把所有的小小问题都解决后,大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举个例子,「我怎样才能在这个月月底剩下更多的钱?」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分解——
有人可能会问:「逻辑树长得跟思维导图这么像,它们有啥区别啊?」
思维导图是用于发散的工具,基于它产生的解决方案跟上面的那团毛线没啥本质区别——会有很多有趣的产出,但还是不够结构化。
而逻辑树则因为它的「MECE」特性(读作「me see」),可以让我们的思考变得更结构化。
上过中学数学或集合论的你可能会知道 MECE 的全称,即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数学上译作「互斥且周延」,我喜欢的翻译是「不重(chong2)不漏」。
看下面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MECE可以说是麦肯锡人最喜欢的概念了(没有「之一」),我搜了一下麦府校友群的聊天记录,最常见的措辞是「这样不MECE」(这也是我前老板Autumn的口头禅之一哈哈)。
所以每次分解完问题,记得回头看一下你的分解动作是否足够MECE。
那么,做到了MECE的逻辑树,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除了可以规避思维过于发散,逻辑树还有3大好处。
一是便于团队分工。
当一个问题复杂到需要分解时,往往需要团队配合才可以完成。
「不重不漏」原则指导下的逻辑树,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管理问题,在团队内有效分工、有效追责。
「不重」可以让团队不做重复性工作,节省资源之余,如果中间环节出错,也可以明确是谁的责任。
「不漏」可以在确保问题完整性下进行团队分工,因为下层问题解决了,上层问题自然也解决了。
二是降低启动门槛。
很多人一碰到问题就萎,往往是因为问题太大,不知如何下手。
比如我大学毕业时,在面对「如何准备咨询公司面试」这个问题,刚开始着手时,脑海里会一下子涌出无数问题——我要去看面经,我要问问面试过的学长学姐,我要准备一下自我介绍,我要准备几个案例面试……
哎呀好多活要干放过我吧让我去打一盘游戏再说。
但如果把问题分解——
我可以把「咨询公司面试」拆成「案例面试」和「行为面试」,再把目标定为4种案例类型中的「市场规模估算问题」,再到4种市场规模估算问题里头的「化整为零问题」。
今天就只练习「化整为零问题」一种题型,我就不会觉得那么麻烦、可以快速着手解决问题啦。
三是借鉴已有框架。
使用逻辑树分解问题时,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已有的框架和理论。
拆解利润时你会运用到最基本的财务公式(利润 = 收入 - 支出);
做行业分析时你可以用「波特五力模型」(综合分析竞争者、潜在进入者、替代品、业务上游、业务下游);
准备营销方案时可以借鉴「4P」(Product 产品、Price 价格、Place 渠道、Promotion 营销)……
这些理论、框架都是被验证过的,可以成为我们有利的工具。
当然也不要滥用已有框架和理论,下个章节我会解释为什么。
逻辑树好用是好用,但用起来也有些要注意的点,接下来我会细说3点。
第一,100%的MECE对初学者而言是不可能任务。
要做到「不重」还算简单,但要做到「不漏」真的很难。这是因为要证明「没有遗漏」真的很难。
就像在数学上,要证明一种东西存在,你只要举一个例子就OK了;但要你证明一个东西不存在,就会很困难。
用Autumn的话来说就是,初学MECE,「差不多就得了」。
有些耍小聪明的人会给自己留一个「其他」(Rest of others)选项,我在刚加入麦肯锡时也曾这么做过。后来被项目经理狠狠吐槽了一顿——麦肯锡不准用「其他」选项,因为这个选项没法分析,自然没有存在的必要。
第二,MECE地分解问题,也要分解得有意义。
同一个问题有多种分解方式,比如「营业收入」,既可以是「单价 x 数量」,也可以是「市场规模 x 市场占有率」,亦或是「业务 A + 业务 B」。但我们不要为了分解问题而分解,需要综合考量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获知的信息有哪些。
比如我要分析水煮蛋不同部位的营养成份。我既可以把水煮蛋分为蛋黄和蛋白,也可以把水煮蛋对半切开。对半切开的分解方式也符合MECE原则,但完全无助于解决问题。
第三,我们可以借鉴框架,但不要拘泥于框架。
把问题硬套到已有的框架、理论里头,容易忽视问题本身,反而会本末倒置,限制自己的思考。
一旦这么做了,你会很容易陷入「如果你手上有锤子,那所有东西看上去都像钉子」的情形。所以麦肯锡很少直接使用管理学课本里头的框架,最多只是参考。
因而,针对同一个问题,如果你有现成框架,我也建议你多尝试不同方法构建不同的逻辑树,再挑一个最适合的。
最后提醒一下:「逻辑树」只是一个工具,光说不练也没用。只有通过大量练习,才可以提高你的结构化思考能力。
参考资料/推荐阅读
[1] 铃木锐智, <最低限度思考:全世界最单纯的问题解决法则>, 远足文化, 2017
[2] Autumn QT, <麦肯锡方法不神秘 | 这招化繁为简,谁都学得会>, 2017
[3] 安宅和人, <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4
[4] Marc P. Cosentino, <Case in point: Complete Case Interview Preparation>, Burgee Press,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