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图像影音设计 > 都说要有逻辑,但究竟什么是逻辑? >

都说要有逻辑,但究竟什么是逻辑?

转载时间:2021.10.29(原文发布时间:2018.09.21)
129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29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36氪经授权转载。

最近读了一篇文章,叫做《语文教材里的“四大论证方法”逻辑混乱,是有害的》。

文章主要讲了一个观点:我们的中学语文教材里,教了大家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 基本都是错误的,充斥着各种逻辑问题和谬误。

在这四种「错误论证」的基础上,我们能教会学生什么样的逻辑思考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文章的细节有不少可以商榷的地方,但就这个观点本身,说得很对。

从大学开始,回过头来审视当下的教育,时常会感觉:缺乏基本的逻辑和思维训练,是我们现代教育最大的弊病之一。

什么是逻辑,如何独立思考,如何提高批判性思维,如何更高效地学习……这些内容,都是「认知层」的重要骨架,也是完整塑造你思维模式的材料。可以说:它们是你在心智上,真正「成年」的表现。

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这些东西全部都是缺位的。

这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

日常生活中,不仅仅是学生,许多成年人,乃至有一定阅历和社会地位的人,也时常会犯非常低级的逻辑错误和思维谬误。

这个锅当然不应该全部由教育去背,但至少,在心智和思维上,我们的教育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有趣的是,上个世纪70-80年代,语文课本里是有逻辑学内容的。到了90年代初,这部分内容被删去,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说教和规训意义的内容。理由是「降低难度,让学生扎实学好基础知识」。

听说最近,高考又要改革,进一步降低难度。再这样下去,依靠教育实现阶层突破和跃迁这条路,恐怕也要完全被封死了。

说回主旨。

为什么说许多人,都时常会犯逻辑错误呢?

下面这几个案例,不妨一起来看一下。

都说要有逻辑,但究竟什么是逻辑?

前阵子,有政策说,企业的社保要跟个人所得税绑定,由税务部门统一收取。

很多人就表示:这么一来,许多企业都活不下去了,支出会大大增加,只有裁员和倒闭两条路。

问及为什么,他们往往会列举一大堆「身边的情况」:

我舅舅开的公司有几百名工人,现在撑不下去了;

我邻居家的厂子每年都艰难维持,如果人力成本增加,只能裁员;

裁掉的人怎么办?他们一没文化二没技能,只能回家种地,要么就在城市里游荡、打零工……

这些信息有用吗?有用,它们可以帮我们开拓视野,增加大量见闻(假设它们都是真的)。

但它们能得出「许多企业都活不下去了」这个结论吗?能为此提供论证吗?不行。

为什么呢?很简单。全中国2017年一共有2900万家企业(数据来源:经济日报),你身边倒闭的企业再多,哪怕有10家、100家、1000家,也没有办法代表「许多企业」—— 你只能代表你所看到的那些对象。

再进一步思考:一个人,他所观察到的事物,一定是有某种共性的。比如:我做互联网出身,又长期待在珠三角,那我观察到的企业,多半是以珠三角地区的互联网公司居多。这能够代表整个中国的企业吗?显然也不行。

这就叫做「选择观察效应」:一个人,所思考的东西、所认知的事物,绝大程度上,是由他所观察到的样本决定的。而他具体能观察到哪些样本,本身又会经过有意或无意的筛选,往往有所偏向,并不全面。

正确的论证方式是什么呢?从数据入手。

例如:

某某数据来源显示,2016年,全国制造业的平均净利率为多少,平均雇佣的员工数量为多少,人均工资为多少。如果提高税负,需要增加多少成本,这些成本会使利润率降低到多少,会有百分之多少的公司亏损……

这才是合理、有说服力的论证方式。因为它通过「数据」,把制造业里不同公司之间的差距「抹平」了,反映出了总体的趋势。

针对趋势,我们再去进一步思考、假设,或者细分、剖析,都可以。

再举一个例子:有钱人一定不会性侵,因为他要什么有什么。

这个论点显然是不对的。我们非常轻松能举出一堆反例。这些反例也的确能有效驳斥这个论点。

但如果稍微修改一下,变成这样:

有钱人不太可能性侵,因为他要什么有什么。如果发生了性侵丑闻,很有可能是被对手设局/媒体假新闻/当事人故意讹诈/炒作……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列举大量的反例,能驳斥这个观点吗?不能。

为什么呢?因为它强调的是「可能性」。举出再多反例,你也没办法去论证「可能性」—— 这些独立的事件,加起来,都有可能是「特殊情况」,而不是普遍情况。

更有效的论证方法是什么呢?

我们看到,原来的论证是「因为他要什么有什么,所以不太可能性侵」,也就是说,他默认了「因为得不到,所以才会去性侵」—— 合理的反驳方式,应该是从这一点入手,去攻击这个论证的根基。

举个例子:名人、有钱人性侵、性骚扰,并不是单纯出于对性的需求,而是因为权力。他们想证明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就像纸牌屋里面那句经典台词: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about sex except sex. Sex is about power。

这个观点对不对?是不是无可指摘?当然未必。但这个方向,才是有效的反驳思路。

都说要有逻辑,但究竟什么是逻辑?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只是文字游戏,不过是口舌之争而已,研究这些有什么意义?

但实际上,逻辑并不是语言问题,而是思维问题。或者说,语言的本质,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

你如何去解释一样事物,如何去思辨、讨论一个问题,往往就反映了你的认知。你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合起来,就构成了你的「认知世界」。

比起「外部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你的认知世界才更重要。因为你接收信息,理解信息,输出信息,都需要经过这个认知世界。它才是你心智的主导。

这也就是逻辑的意义:它不仅仅是沟通表达的工具,更是我们大脑的工作方式。

那么,究竟什么是逻辑?逻辑包括什么东西?又有些什么方法,能帮助我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呢?

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要讲清楚「逻辑思维」,非一整门课程不可。

今天简单分享一些心得,希望能帮到你。

1. 澄清和定义

我们总是急于去找出问题的答案,但往往会忽略很重要的一步:

问题本身,究竟是什么?

不要小看这一步。很多时候,我们的思考和讨论,之所以会无功而返,就是因为忽略了这个前提。

举个简单的例子:

A开车不小心蹭到了B,B下车拿出一把砍刀攻击A,在争执过程中,A抢过砍刀,砍伤了B。问:A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

这个问题如何思考呢?

非常简单。我们首先看:正当防卫的定义是什么,能否给出一个清晰、明确的标准。然后,再观察监控和证据,判断:在这起案件中,A的行为是否符合正当防卫的标准。那么,答案就出来了。

可能有人会为A鸣不平,可能有人会觉得A出手过重,可能会有人分别站队、说话……但这些,意义都不大:它们只能满足一时的情绪发泄,并无助于解决问题。

再举个例子:在电车难题中,你让列车驶向「多数人」的一边 —— 这个做法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

(简单介绍电车难题:一辆电车疾驰,前方有两条岔道,废弃岔道上有1个孩子在玩耍,正常岔道上有10个孩子在玩耍。你手边有一个闸门,可以让电车驶向废弃岔道,是否要扳动闸门?)

这个问题怎么思考呢?其实,你会发现,本质上,这是在问「某某行为是否符合你对道德的判断」。那么,你要做的就是:给出你对「道德」的定义。怎么做是道德的,怎么做是不道德的,然后,再看这个行为是否符合这个定义。

比如:你的道德标准是:做错了事的人理应受到惩罚。那显然,不扳动闸门更符合你的道德观。

如果你的标准是:以多数人的幸福为最高准绳。那么,你就应该扳动闸门,哪怕那个落单的小孩是无辜的。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这类问题,本质是什么呢?是一个定义问题。你能否对事物下一个清晰的定义,才是问题的核心。

为什么定义这么重要?因为它可以导向「共识」。而共识才是讨论问题的基础。

这个世界,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共识」运行的。人们使用法定货币,是因为相信银行和政府的信誉;人们不会擅自偷盗、抢夺,是因为相信国家机器的威慑力;人们能够在一起讨论问题,是因为相信对方有着跟自己一致的基本观念。

任何问题的最终结果,都是行动。而一旦涉及行动,就会牵扯他人的成本、收益、立场、自由……人在社会中,如何能够跟其他人保持一致,彼此有效互动?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能够达成「共识」,对事物有着一致的理解和期望。

所以,有效澄清和定义问题,可以导向共识,让一切思考、讨论、互动更有效。

这也是最基础的一种逻辑能力。

2. 提炼和概化

我们每天会接收到海量的信息,远超过大脑的处理能力。如果这些信息全部进入大脑,我们很快就会不堪重负。但为什么我们还能生存着?

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大脑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它能够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之中,进行「抽象」,找出核心和关键,达到以点牵面、以面带体的作用。

这种能力,就叫做「提炼」。

提炼是大脑最优异的天赋,也是点石成金的利器。它不但能够高效优化信息储存的效率,还能从信息之中萃取出意义、价值,进行吸收内化,不断进行自我提升。

举个例子:

给你一堆历代王朝的兴亡信息,如果你不具备「提炼」能力,那它们就只是一堆文字,没有任何意义。但我们是否可以从中观察,思考:这些王朝的兴亡有哪些共同点?是不是这些共同点,导致了王朝的更迭?我们可以从中思考和学到什么?

这就是一种「找共性」的提炼。

再如:给你一个店铺的运营数据,错综复杂,高高低低,怎么看?是不是可以做成一个趋势图,然后去找:这个趋势里面,有哪几个节点是特别高或者特别低的?这几个节点发生了什么?有哪些东西可以优化,哪些东西可以继续发扬、提高?

这就是一种「找异常」的提炼。

再比如:政府出台了一项政策,怎么解读?不妨思考:这个政策牵涉到哪些行业?有哪些个体和组织涉入其中?它们会从中得益还是损失?

这就是一种「找本质」的提炼。

我在以前各种文章中,都多多少少提过这种思考方法。比如:在第三个例子中,我们能否去思考:这些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它们的需求是什么?资源是什么?限制条件是什么?彼此之间的对接能否成立?—— 这就是「需求-供给」思考法。

同样,换另一个角度:它们对这个政策,是支持、中立还是反对?每一个利益相关方,能够撬动的力量有多大?能够造成什么影响?—— 这就是「阻力-动力」分析法。

这部分的内容,可以参考:

如何思考一个陌生的领域?

如何提高思维能力,洞悉事物本质?(一)

如何提高思维能力,洞悉事物本质?(二)

这里就不多说了。

简而言之:有效的「提炼」和「概化」能力,能帮助我们透过表象,更有效地理解事物背后的运作。

3. 推理和论证

逻辑的第三种能力,就是前面讲过的推理论证了。

其实,排除掉前面提到的谬误,有效的论证方法,从本质上说,只有两种:归纳,以及演绎。

让我们回到第二部分的内容。

用数据来分析「税负加重,企业将会如何」,这就属于归纳法。

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很简单。一家企业不足以代表,两家企业不足以代表……那么我们就扩大样本,用尽可能多的企业,尽可能大的数据,纳入考虑,那么我们得出的结果,就会非常接近真实情况。

而从推理的根基入手,去攻击推理的基础,就属于演绎法。

它的本质,是从内在的因素和前提出发,通过因果联系,去推出对应的结果。像「性侵的动机可能来自于权力欲」,再基于这个观点去推演、延伸,这就是一种演绎推理。

这两种基本推理方法,是所有逻辑入门书都会讲的内容,在此不赘述了。

我要强调的是什么呢?如果你要论证一个观点,要么从已经得到广泛共识的数据、理论、事实入手,要么从观点本身内部所蕴含的因素、本质、前提入手。其他的方式,基本都是有偏差的。

(这就是一种「提炼」)

而反面是什么呢?

诉诸个例:因为我身边有人治好了病,所以这个药方有效;

(一个个例并不能说明什么,你需要的是大量的数据)

诉诸权威:因为某某专家说转基因有害,所以我拒绝转基因;

(专家个体也可能是错的,你需要了解科学共同体的看法)

诉诸常识:人类干预的东西一定不如天然的好,这不是常识吗;

(我们所认为的常识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对的)

诉诸群众:朋友圈的文章都说他错了,那他一定是错的;

(大多数人相信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对的,并且,事实往往相反:错误的东西更容易得到传播)

我们不难发现它们的错讹之处,但在生活中,我们却常常犯这样的逻辑错误,让思维就此停步,把思考的权力交给外界。

这是我们需要时刻警惕的问题。

4. 假设和验证

逻辑的第四种能力,就是假设和验证。

可能有人会问:如果我没法得到大量数据,没法去证实一个东西,那怎么切入思考呢?

这时,就是假设验证起作用的时候了。

你可以先根据获得的材料,提出一个假设,再围绕这个假设,进一步去搜集数据、进行实验,观察结果,从中得到反馈,来修正你的假设。

通过这个过程,一步步地接近真相。

我很多文章,其实都是这样来的。它们最早往往源自一个假设:某某现象是否可以用某某原理解释?某某理论是否可以用在某某场景下?某某问题是否可以用某某方法解决?

然后,我会在碎片时间里,不断地去读文献、查资料,或者自己进行尝试,用研究、报告和实验结果,来支撑和否决自己的假设。再一步步修正它,最终抵达一个更加准确、严谨的结论。

这个过程,是检验自己观点的过程,更是获取知识、拓展未知思维边界的过程。

包括我自己在公司里,和几个项目团队中,我都会要求大家:多思考,多假设,多尝试,采取敏捷的工作方式,快速试错,快速反馈,快速积累经验。

逻辑不应该停留在思考,更重要的是去行动 —— 只有经过行动,你才能构成一个「闭环」,让知识和思维流动起来。

与大家共勉。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都说要有逻辑,但究竟什么是逻辑?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图像影音设计相关的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图像影音设计软件

限时免费的图像影音设计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