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请你在脑袋里想象一种不是大象的动物。
那么,你想到的第一个动物可能就是大象吧。而如果我只是说“想一种动物”,没多少人会第一时间想到大象。同理,你越是想“不走寻常路”,走出来的却往往正是再寻常不过的路。
初始想法会极大的限制创造力。这一观点是由Steven M. Smith,一位认知心理学家(碰巧也是我父亲),提出来的。他在一本书中总结道:
在创意思考中,第一个冒出来的想法会对后续想法产生显著的限制效应。即使这个初始想法本来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子,或者是用来推动创意思维的继续,其对后续想法的限制性都是无法避免的。这类限制将会阻挠问题的解决并扼杀创新,要想克服此类限制,需要我们重新在新环境下审视最初的失败观点。
Steven还在另外一篇论文中研究了这样一种现象:团队头脑风暴是如何演变成“集体僵化”(Collaborative fixation)的,即团队里的每个成员都将注意力固化在最初提出的那一个想法上。
那么我为嘛要提这回事呢?
过去这几年,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创业亚文化”。一群年轻人,在大城市里(尤其是旧金山和纽约)创业,一般都选择在科技和媒体行业。他们会关注如TC一类的新媒体,看如《精实创业》一类的书籍,泡Quora,谈YC和TED。我自己也在这种亚文化中浸淫了一段时间,因为有不少朋友都是工程师,其中还有Peter Chang,一名媒体类创业公司孵化器的创始人。
写到这儿,也许你会希望我接下来开始说创业者亚文化的种种不好了。不好意思,其实我是很热爱这种文化的。这种思潮背后的精神能量是很让人兴奋的。创业圈中的人们大体是也非常不错的,他们在做的东西有很多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在如今这个年代,当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都把时间花在诸如不必要的医学测试,蛊惑别人去购买估价过高的金融资产,或者为了猪肉去游说政府的时候,那些在TC Disrupt上蹦跶的选手才是如今的英雄。
不过,我对创业亚文化还是有一丝疑虑的。创业者如此频繁而又近距离的接触,会不会在这种亚文化中催生创新和广泛协作呢?有可能,但是也有可能在无意之中扼杀创新,就像上文提到的一样。在孵化器里工作,参加创业者聚会,看创业媒体,一直跟创业者交流,这些都有可能导致“集体僵化”。最终所有人想的都是一回事,即使他们想要做出点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后果就是,我们会看到很多长得差不多的产品:比如为小狗做的社交网络啦或者是又一款移动社交照片分享应用啦。但是却没有一家能真正颠覆某个行业基础构架的概念性突破,没有一家真正有大愿景的公司出现。
那么怎么办呢?怎样做才能防止这种亚文化反过来阻碍创新呢?Smith的研究给出了一条路:换一个环境。创业者需要停下手中的活,去别的地方转转,可以是其他国家,也可以是乡下或者某个远离创意核心的小镇。或者不用刻意去某个其他地方,只需把自己从创业亚文化中暂时释放出来一会儿,不去跑会,不去跟其他创业者交流,不去看TC。过一过自己的小生活,看看科幻小说,去工厂农田或者其他跟科技无关的地方转转。我非常确信做完这些事回来后,这些创业者会发现脑袋里突然冒出许多自己从来不会有的点子。
有一位日本艺术家跟我说过:“呆在城市没法想出新的东西。”我回道:“是的,但是呆在乡村也很难同人合作。”我们都同意彼此是需要是不是互换下处境的。同样的,我认为创业者也需要时不时换个环境,想要颠覆别人,得从颠覆自己做起。
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下一个真正改变世界的孩子,别整天看36Kr了,抽空看看72Jin吧:)
via
Noahpin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