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作者 @朱百宁发布。转载请联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先从我们公司的内部信息系统的几个案例说起。
有一天我到办公室,发现一个还没去取的快递自动出现在办公桌上;问了一下,原来是一个同事取快递的时候帮我捎回来的。
具体是这样的,当一个人收到内网的快递通知去收发室刷工卡取快递时,如果与他同团队的人也有快递,系统就会提示是否帮忙捎回去。这个细节就是场景思维的体现,非常贴心,省得大家都跑来跑去取快递。
当你在邮件当中提及某位同事时,输入“@”之后就立刻会出同事ID的suggest,当你选中后,就会自动将他追加到该封邮件的收件人列表当中。这样,就不用再手动添加一次了。
当你离开公司,在外部网络环境下打开内网工具时,会自动提示“是否连接内网”。当你点击“确定”后,手机端的内网工具App会自动弹出页面,提示“按下指纹”以确认连接。整个过程非常顺畅和简便。
由此可见,即使在公司内部信息系统、办公系统当中,都有很多可以利用场景思维,提升员工体验、提高工作效率的地方。
再举几个别的产品的例子。
最近我经常在飞机上用手机看视频,我发现视频软件当中也有不少体现了场景思维的产品体验。比如,当你的手机开启“飞行模式”后打开爱奇艺,就会直接提示“无网络连接,是否查看离线视频”,方便你播放缓存好的内容。
所有产品都期待用户的反馈,比如视频软件就会期待用户对某个视频的打分。但缺乏场景思维的常规做法,就是在视频详情页上留一个打分的入口。显然,这个“自然而然”的设计,其转化率是不会高的——要么我还没看视频,何谈打分?
要么我看完视频就直接关掉了,并不会再回到详情页去打个分的。
那具备场景思维的做法是什么呢?
那就是在最合适的时机,在最符合场景的地方,弹出打分界面。
比如:现在爱奇艺就是在视频结束前、出字幕的那十几秒中,在屏幕的右下角出一个打分的界面。这时你刚看完视频,就顺手给打分了。
你看,我的第一个视频评分,就是在这样的场景中产生的。
再一个广受好评的场景思维的案例,就是快递、外卖小哥帮忙捎垃圾下楼了。既然返回的时候“空驶”着,那何不帮客户做个好事呢?
当然,人世间还有更多因为缺乏场景思维而带来的不便和烦恼。
在不少酒店当中,当你晚上要睡觉的时候,发现不得不到处找开关,把屋子里面的各种灯全关掉;当你睡前要为手机例行充电时,发现床头居然没有插座,而不得不爬起来把手机拿到写字台上。
那具备场景思维的做法,就是在床头设置一个所有照明设备的“总开关”,以及配上插座(更贴心的体验,那就是配上USB插座甚至是直接提供各种接口一应俱全的“万能”充电线)。
在大型会议现场,人们经常会用手机拍摄大屏幕上的精彩内容。然而,每拍一次都很麻烦——你需要频繁调整角度/亮度、缩放画面以确保拍摄清楚。
尽管如今的很多手机都有AI识别拍摄场景的功能,即根据拍摄对象自动切换“人物、花卉、风景、天空”等模式来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但我还没发现哪款手机有“拍摄大屏幕”的场景模式。其实,对于职场人士来说,这是一个挺高频的需求。
更多的例子就不举了,下面谈谈如何具备场景思维。
包括“场景思维、产品能力”在内的很多业务技能,其实都可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潜移默化地历练出来。这也是我一贯的看法,也是亲身感受。所以,你要热爱生活,随时捕捉细节,并善于思考和总结。
这是产品经理必须具备的能力,俞军老师之所以提出产品经理“最终的结果可以错,但逻辑过程不能错”,就是这个意思。在场景思维里面,逻辑思维就体现在“你要能在脑子里面事先推理出,在那个场景下必然会出现什么问题,并思考如何避免”。
比如,在一个几十人的团队活动中,让你给大家准备矿泉水,你会想到什么?你能否立刻考虑到大家会把正在喝的水搞混从而造成不便和浪费?因此,你是不是应该提前在瓶子上写上数字,帮大家进行区分?
任何人都不是神,我们无法考虑到所有的场景。因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走出办公室,深入到生活当中,到用户那里去仔细观察和交流。在那里,你既可以挖掘出新的用户需求,也可以去验证你的产品上是否真正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最后,给大家留两个场景思维的练习题:
如果要销售整箱矿泉水,你会怎么做?
如何设计一个用户体验很好的手机闹铃?
朱百宁,微信公众号:八点三十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前百度品牌总监,著有《自传播》一书,现在专注于人工智能以及产品设计等领域。个人微信:izhubaining,欢迎添加进行交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