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数据文摘”(ID:BigDataDigest),36氪经授权发布。
特斯拉又出车祸了......
9月5日,四川南充双福街发生了一起重大车祸事故,一辆特斯拉经过当地街道时“突然加速”,导致路边行人被撞,造成2人死亡、6人受伤,多辆车受损。
相比以往的特斯拉车祸事故,这次可以说是非常惨重。
特斯拉官微也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称“根据对车辆数据的分析,显示车辆没有发生故障”。不过特斯拉也表示,相关工作人员已经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并全力配合警方工作。
而网友也表示,当地街道车多人杂,本就不便开车,也不排除是司机驾驶技术出现的失误。但依然有人猜测,这次又是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的锅。
目前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又引发了对于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的一波讨论。
最近,特斯拉车祸的确不少。
8月12日,温州就出现了一起特斯拉突然加速导致的车祸事件,这辆特斯拉撞开栏杆冲向了停车场。车主陈先生称,当时车子突然加速,刹车失灵。
陈先生也受伤严重,经过了7个多小时抢救,输血近5000毫升,才抢救成功,保住了性命。
几个月前的6月1日,台湾高速公路上一辆行驶中的特斯拉Model 3,以110公里/时的速度一头扎进路上侧翻大货车的“怀抱”。
车主表示,当时开启了自动辅助驾驶,以为系统能让车停下来,然而这辆Model 3并没有减速的意向,等车主反应过来时已经来不及刹车了。
从画面中可以看出,这辆Model 3 硬生生把货车顶出去1米多。难道因为货车太白,而且又占据了整条车道,以致自动辅助驾驶系统没有识别出来?
事实上,圈内人都知道,目前根本就没有真正的“自动”驾驶,现阶段自动驾驶技术还处于L2(部分自动化)阶段。都是需要人为进行监督的,尤其是路况复杂时,还需要以人为判断为主。
而对于特斯拉自动驾驶概念容易让人混淆这件事,早就有人“看不惯”了。
德国一家法院就裁定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Autopilot”误导消费者,并禁止特斯拉在推广中使用“能够实现自动驾驶全部潜力”等夸大之词。而马斯克坚决认为“Autopilot”这只是个名字,对于这个词具体的定义,我在官网写的清清楚楚,消费者应该能够自己看到。
此前,曾有网友怼道,“你有没有注意到飞机有自动驾驶仪,但仍然需要两个人类飞行员”?
他还在推文中引述维基百科对自动驾驶的定义,并将一段文字高亮了出来:“自动驾驶并不会替代人类驾驶员。相反,它可以辅助人类驾驶员来控制汽车,让人类驾驶员将重心放在其他方面……”
而马斯克的回复是,“特斯拉自动驾驶(Autopilot)是根据航空业使用的术语来命名的。德国高速公路称作‘Autobahn’,那它是不是也要改名呢?”
在2016年公众开始质疑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之初,马斯克就并没有改变自动驾驶的叫法。现在看来,他似乎更加坚定了这种叫法。
虽然特斯拉很可能会因为具体细则中的相关字眼而免受事故诉讼,但毋庸置疑的是,部分车主肯定还是会被这个术语误导。我们能做的只是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对“自动驾驶”掉以轻心,不要让方向盘离开你的手。
相关话题也在知乎上引发了热议。
名为@Sean的答友从研发的角度给出了新的分析思路:“简单说,特斯拉的快,是用质量作为代价的。而这个代价,随着用户数量的快速增加,会越来越明显。”
传统车企,一般一个研发周期是3-6个月,也就是说,一年出2-4个大的版本。想改功能?想修复bug?都可以,灵魂拷问等着你。
技术部门内部首先会问:为什么一定要更新?必要性在哪?有没有技术风险?油耗、电耗结果怎么样?(标定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对答如流)
法规部门会问:你这个更新,根本动机是什么?有物理特性做基础的吗?不会只是为了优化测试结果吧(标定工程师这时候想站起来骂人,被经理摁住)。经理跟着耐心解释,才能通过审核。
这些流程,看起来很繁琐,效率很低,但是管理者看重的是,这样能避免产品出现低级错误,影响品牌形象,甚至公司市值。
特斯拉呢?我不知道内部流程是什么样的,但是我从特斯拉OTA更新的频率来看,研发周期跟传统车企肯定不是一个量级的。否则,也没有那么多彩蛋可以推送了。但是快速迭代,也有代价。就比如特斯拉遇到的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在传统车企,出现概率是很低的。因为有各种流程、体系,保证这些基础的功能,被测试过至少3次。
简单说,特斯拉的快,是用质量作为代价的。而这个代价,随着用户数量的快速增加,会越来越明显。
知乎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582770/answer/1456442903
这样的特斯拉,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