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运”大幕已拉开,今年春运务工流、学生流、探亲流叠加的出行高峰,一票难求现象仍未缓解。数据显示,铁路预计今年发送4.13亿人次,官方预计今年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9亿人次,再创新高。
在广西,由于春运旅游人流拥挤与抢票的难度,壮观的摩托车返乡大军成了一道非常抢眼的风景线。
春运一票难求,甚于往年
春运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一票难求的背后,是国内交通运力上依然难以满足这种庞大的春运旅客需求量。过去顺风车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分担了春运的压力。
滴滴数据显示,2018年春运,滴滴顺风车运送乘客3067万人次,等于17万架波音737飞机的运送量。但由于滴滴下线整改,春运打车难的问题比往年更为严峻,这意味着同样存在超过3000多万有意愿选择顺风车回家的用户,面临着出行难题。
顺风车其实是对于汽车、火车高铁、飞机之外的一种有力的运力补充,按照每一辆车能搭乘的乘客3~4人来算,全国顺风车能分担的春运旅客人次高达几千万。而今年出行人次再创新高的背后,是更大的春运出行人次与运力压力。
因此,在春节一票难求、跨区域运输需求量特别大的时候,顺风车是不少用户回家的重要备选项之一。
从价格与出行性价比来看,春运期间出行市场价格超出很多普通人的预算,而车主开顺风车顺路捎个人,等于变相降低油费、过路费,而用户选择顺风车,也降低了自己回家的成本。
政策层面过去对顺风车一直抱有宽容、鼓励和提倡的态度。因为顺风车本身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环境,在春运这样的时间节点,便民公益性质极度凸显。
早在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私人小客车合乘,指出城市应鼓励并规范其发展。但滴滴因安全事故下线顺风车之后,目前的现状其实有负过去政策层面对顺风车行业的期待。
春运共享计划,公益诉求超过商业化诉求
不过,当前顺风车的市场空白局面已经被打破——但不是被滴滴打破,而是一家叫哈啰出行的平台。2018年9月,哈罗单车升级为哈啰出行,从单一的共享单车企业成长为包括单车、助力车和汽车等综合业务的移动出行平台。
日前据消息指出,哈啰出行全新上线的顺风车业务推出了“共享春运”计划,也就是私家车互助回家,并提供3000万共享基金补贴跨城出行。与此同时,哈啰上线制作了创意H5《测测你的春运回家难度指数》在朋友圈转发测试回家难度,难度系数分别为回家便利户、回家困难户、资深回家困难户、顶级回家困难户,引发了朋友圈测试晒图热潮。
据悉,哈啰出行招募顺风车司机仅20天就已经突破100万,其中一线及新一线城市车主占5成以上(57%),1月25日已在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合肥、东莞、成都6个城市上线试运营。上述城市用户通过更新后的“哈啰出行”APP,可便捷使用市内或跨城顺风车服务。
目前参与哈啰出行共享春运跨城的城市名单已经达22个,基本囊括了当下核心的春运人口流出地城市。
哈啰出行这个时候上线顺风车共享计划,不仅可以缓解今年春运的出行压力,更能帮助更多用户便捷回家。对于不少抢不到票的用户来说,顺风车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因此,纯粹从竞争的关系去看待哈啰出行的春运顺风车业务或许并不全面,这事本身有它的公益性的一面——春运共享的计划更多是推动互助回家。
春运奇袭,哈啰出行的战略考量与逻辑
从出行市场来看,过去顺风车业务的短板在于对司乘双方的筛查执行不严,以及过于强调社交并对用户隐私保护上存在缺失与漏洞。而在目前敢于推出顺风车业务的企业平台,需要勇气,也需要企业责任感并在产品技术与安全保障层面做足功课,因为必须确保将体验与安全做到极致。
哈啰顺风车此刻上线或许有其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一方面是顺风车业务避开了滴滴的大本营,具备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顺风车的用户基础比较好,市场教育已经成熟,春节需求量庞大,市场也需要一家非滴滴系而又有权威信用背书、确保用户体验优质与安全保障的平台来满足需求,它具备快速引爆市场的可能性。
在外部客观条件成熟的前提下,目前哈啰顺风车的运营逻辑与滴滴的运营逻辑与策略有了变化。
哈啰顺风车在安全保障方面做了一系列规范和专业技术设定,如从产品定位上杜绝相关社交功能、司乘沟通采用虚拟号码、建立车主多重审核制度、设有7x24小时客服、为司乘双方免费提供人身意外险、意外医疗险等,让顺风车业务回归出行本质,依靠技术提升安全保障。
针对车主的多重审核制度,哈啰顺风车会设立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的审核体系。
事前初审阶段,需要车主线上提交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信息进行关联匹配,哈啰顺风车进行严格筛查。通过初审并不意味着车主就能接到订单,在事中核心审核环节,哈啰顺风车利用人脸识别等技术确保实际驾驶人与此前提交的车主资料相符。
事后环节中,车主完成订单后,系统随机进行抽查检验,针对线路出现过偏差、计费出入较大、遭投诉较多的车主进行定向抽查,确保车主端服务品质。
在商业上的考量,哈啰顺风车更多让渡给了用户体验与安全上的细节管理提升。笔者了解到,哈啰顺风车的车主管理机制中,车主信用分体系和考核评分体系与平台接单数量直接挂钩,针对失信车主,哈啰顺风车也会采取降分、降级、封号等处罚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哈啰顺风车对车主和乘客均实行实名认证,进一步提高司乘双方的安全保障。
据了解,哈啰出行客服部门设有7x24客服,全面响应车主和乘客遇到的各类问题。哈啰顺风车页面设有“一键报警”功能,开通警企合作绿色通道,设置紧急联系人等安全功能,多重机制保障人身安全。
春节是一个创造奇迹的时间节点,早年微信在春节推出了微信红包奇袭了支付宝的大本营。而抖音也利用春节时间节点,通过运营快速引爆市场。
之所以如此,源于春节创造了集体性、一致行动(春运)与大规模社交活动参与,在这种集体性社交效应驱动下,互联网产品如果契合刚需,体验优质,运营得当,容易在春节引发口碑效应与裂变效应,继而创造奇迹。
从顺风车市场环境来看,当前无论是出租车和快车的消费均无法支撑起当前巨大的出行市场体量,市场主流玩家退出,人们在春节时间段对顺风车的需求被人为压制了。
哈啰出行奇袭顺风车市场,显然能给予市场消费者一种超出预期的意外。前面说到,微信支付与抖音产品爆发原因,都在于释放了特定时间点用户被压制的潜在需求。哈啰顺风车的此次春运奇袭有同样的逻辑在。
因此,如果哈啰顺风车能提供更安全、高效以及性价比的产品体验,它点燃市场口碑的可能性还是颇大的。
技术驱动运营,哈啰顺风车的潜力与机会
数据显示,顺风车去年一年大概为滴滴贡献了八亿元的利润,贡献了其整个网约车平台10%的订单,失去顺风车业务,对滴滴估值也造成了很大打击。
顺风车是个典型的依赖规模驱动的产品,对用户基数和司机基数的依赖都比较大,当前哈啰在司机端的基数已经逐步形成,接下来就看如何引爆用户端了。
顺风车的市场机会或许对于当前哈啰出行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哈啰出行构筑多元、开放、融合智慧出行平台战略的进一步推进。
总体来看,它是哈啰出行在技术、场景、大数据协同的布局思路,比如在单车市场,哈啰能够低调壮大的原因在于它不是摩拜ofo那种资本驱动模式,而是技术驱动,比如哈啰研发的BOS端APP,能够对单车实时监控,包括单车数量、状态、位置等。
而在顺风车市场,也是通过大数据展现各地、各时段的打车情况,便于乘客规划出行。在安全方面,哈啰也做了一系列规范和专业技术设定。包括顺风车页面的“一键报警”,设置紧急联系人等安全功能以及开通了警企合作绿色通道等。
本质上,它更多是通过技术机制来打磨产品体验,提高安全保障。而在阿里生态体系中,哈啰出行的战略协同角色日益凸显,包括与阿里云的业务协同,通过多项出行数据的结合来提升用户体验。
目前哈啰已拥有单车、助力车、打车、顺风车四项业务,单车、助力车已经做到行业第一,它证明了自己不是野蛮生长,而是智慧交通的组成部分,是技术驱动运营的互联网公司。
当前以哈啰的体量还不足以冲击滴滴的地位,毕竟滴滴已经沉淀了大量用户习惯。不过,顺风车的技术和体验升级是一种行业趋势和方向,出行行业不是所有业务都是赢家通吃的。
从市场格局来看,未来滴滴仍将持续领先,但入局的市场玩家不断增多,市场格局并不稳固,在易到曹操美团之外,首汽、上汽、宝马、吉利等众多传统车企也在蚕食中高端市场,当前哈啰出行又在抢占顺风车市场,网约车市场不是铁板一块,还存在一定变量。
从哈啰的做法来看,其实是针对顺风车过去的短板与缺口,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补齐与防范,通过技术手段提升顺风车的安全保障,覆盖跨城用户春运回家的刚需,给它的顺风车业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如果带动市场口碑,或对哈啰的打车、单车、助力车均有较大的推动。
基于“顺风车”的公益性与便利性,因噎废食并不可取。一家公司犯错,牵连到其他公司甚至一个行业的可持续性不符合市场逻辑。滴滴自身需要整改,但顺风车是刚需,是服务大众的。当然,平台方应该更多思考如何通过技术与合理的机制确保司乘两端的安全与体验。当前滴滴的顺风车业务在无限期下线中,美团的网约车业务已经也划上了休止符,市场其实在期盼能有一家更好的顺风车平台出现。
共享单车早已不再是两强争霸的局面,或许明年春节到来时,网约车或也将不再是一家独大,而哈啰出行会是顺风车市场的那个新巨头吗?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我的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