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触乐网(微信:chuappgame),原文《为什么网易要感谢一个叫《Device 6》的游戏?》,作者:段成旌。
1997年,哈利波特系列第一部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正式出版,这也就是说,人们第一次见到那个戴黑框眼镜的小男孩已经是20年前的事了。
20年足够让一大批当年捧着小说读、追着电影看的孩子成长为如今各行各业的行业中坚,他们在这个特殊的周年时段里也很容易想起为这份童年情怀做些什么。
网易新闻的沸点工作室“哒哒”栏目选择了借用HTML5技术呈现一段互动游戏性质的交互网页应用,这个名为《纪念哈利波特20周年》的H5网页交互应用一推出便获得了不错的传播,如果你的朋友圈里有不少哈利波特粉的话,那么你很可能已经看过它了,如果你还没看过但又感兴趣,可以拿出手机扫一下以上链接页面中的二维码。
或者你也可以在这里直接扫
这个交互网页应用纪念的内容限于系列第一部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从“有一个大难不死的男孩叫哈利波特开始”,重新回顾了令人难忘的第一次踏入魔法世界、进入霍格沃茨、第一次分院、第一次魁地奇球赛、第一次上魔法课等经典场面。
不骗你,点进去看非常惊艳
它选用了非常有特色的演出方式,虽然主体是文字与静态图片,但与文字图片浑然一体的交互方式与动态效果带来了不错的视觉效果,还真有那么点儿魔法的感觉,辅以神秘、充满魔法气息的配乐,相当之惊艳。
无论是选择分院时会碰到那顶会说话的魔法帽、还是选定了院系后在走廊中看到的那些会动的壁画,以及介绍魁地奇球赛时那突然出现将排版搅的一团糟的“金色飞贼”,每一个元素都表现出众,令人沉浸。
各种魔法般的效果
《纪念哈利波特20周年》中加入了多样且有趣的操作方式,并且带来了和传统H5交互网页应用不太一样的体验,刚看到这个H5交互网页应用的哈利波特迷们反响普遍还不错,一切似乎都很好。
而你现在打开这个交互应用,能在最后的Staff页面看到“鸣谢:创意启发来自《Device 6》游戏”的字样。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Device 6》到底是什么,网易又为什么要专门感谢这样一部国内知名度并不太高的游戏?
首先,《Device 6》是一款瑞典独立开发商Simogo制作的独立游戏,它确实在中国没有太高的知名度,不过它有一些即使从来没听说过这款游戏的人也能明白它不简单的荣誉——
Simogo是苹果App Store开放“独立游戏专区”后的首个获得苹果推荐的开发团队,《Device 6》是当时推荐中的主打游戏;在2014年的独立游戏节(IGF)上,《Device 6》前无古人的获得了包括杰出视觉艺术奖、杰出叙事奖、杰出音效奖、创新作品奖、Seumas McNally大奖在内的奖项或提名。
这款游戏的类型是冒险解谜,不过与我们常见的冒险解谜类游戏不太一样,《Device 6》几乎不依赖图形来构建场景,在游戏的绝大部分时间你都要面对大段的文字,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游戏成为了普通的文字AVG,在《Device 6》中,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也不止是文字本身。它们出现的方式、时机、位置都会成为游戏中解开谜题的钥匙。
在《Device 6》中,你会经常看到散布在屏幕边缘,朝向各异的文字,这其实都是有用意的
可以说《Device 6》最大的特色,其实就是这个《纪念哈利波特20周年》H5交互网页应用试图呈现的种种文字与图片、静态与动态演出与“滚屏”这种智能手机独有操作方式的精妙结合。不同的是《Device 6》讲了一个完整的冒险解谜故事,一段怪诞却又瑰丽的古堡逃生。
借用滚动,文字,与图片一步步解谜的《Device 6》
网易鸣谢了这样一款游戏,但这行“致谢”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它的出现另有原因。
在网易的《纪念哈利波特20周年》H5网页交互应用出现的几小时后,有体验过《Device 6》的网友就在微博上指出了《纪念哈利波特20周年》与《Device 6》的相似性,并表达了对网易涉嫌抄袭的质疑。
其中,被网友指认抄袭的部分包括“画面中以潜望镜的形式镶嵌的图上下左右拉动看到的东西其实是不一样的”,“长长的向右拖动的走廊”,“走廊的转弯”,甚至还有背景色的RGB数值,两者都是(249,249,237),一模一样。
《纪念哈利波特20周年》本来就是近日哈利波特圈内的热门话题,这条微博借着这股东风,截止今日下午四点已经有11000余条转发。
“情怀被人通过抄袭的方式利用真的是非常难受和愤怒”
随后也有人指出,网易《纪念哈利波特20周年》H5交互网页应用序的末尾Staff页面其实有致谢信息,并已标注了创意来源。但是事件很快发生了反转,另有网友提供了截图证明这个H5交互网页应用在上线之初时并没有标出所谓“创意来源”。
图片出处见水印
在昨天9点47分时,由网页交互应用作者、“网易哒哒”的微博官方号出面对事件进行了解释。网易方面表示:“这个策划的交互灵感来自《Device 6》游戏,但玩法并不一样……相信大家玩过《Device 6》之后会有自己的判断。”
目前已经10转
这个回应能在多大程度上平息爱好者的愤怒还得交由时间检验,在此我们不妨搁置《纪念哈利波特20周年》究竟是抄袭还是借鉴这一问题,来看看《Device 6》的开发商Simogo是怎么应对这种情况的。
在《6号设备》中,Simogo其实运用了大量的图形符号与背景典故,因此在2014年4月28日,Simogo在他们自己的官方博客中发布了一篇文章,名为“《Device 6》的灵感来源与出处的完全指南”(The Complete Guide to References and Inspirations in DEVICE 6)。
文中事无巨细地说明了从游戏标题、启动画面、Logo、1至6章到结局的全部灵感来源,包括英剧《密谍》、美剧《双峰》、电影《纳尼亚传奇》、还有如今被不少ACG产品直接当成元素材的小说《爱丽丝梦游仙境》等等等等。
甚至于开发者自己不能确认的灵感来源,他们也认为有下意识借鉴其他前辈作品的因素在,光明正大地说出口。
触乐曾经对这份指南做过翻译
他们说:“《Device 6》是很多东西的整合,包括照片,朋友的帮助,但最主要的是来自于(流行)文化的元素的参考源,来自于历史,甚至是我们周围的环境。一些确实是故意的,而另一些是无意的。”
《Device 6》坦率地承认这些借鉴,毫不遮遮掩掩,说自己对于能够参考这些作品感到很兴奋。
Simogo原本希望通过这篇罗列灵感来源的博客,给予行业内的开发者一些参考,希望展示做出一款有着丰富内涵的游戏需要有着怎样的跨文化知识积淀,又该如何将其出色地呈现在游戏中。
当然,事实证明Simogo展示给其他开发者的东西其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