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图像影音设计 > 消失的“阿凡达” >

消失的“阿凡达”

转载时间:2021.12.22(原文发布时间:2021.01.07)
173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73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毒眸”(ID:DomoreDumou),作者:廖艺舟,编辑:张友发,36氪经授权发布。

“阿凡达”消失十年后,我们仍然对卡梅隆和好莱坞的技术主义抱有期待。

当2019年3月那桩改变好莱坞格局的“世纪并购”尘埃落定时,全世界大众影迷讨论最多的话题是,漫威“流落在外”的超级英雄们能否顺利回归“主宇宙”。

从2017到2019,经过反复的报价、磋商、竞购、等待监管审核,又扛过美国最大有线电视运营商康卡斯特的半途截杀,迪士尼终于豪掷713亿美元买下了福克斯大部分资产,其中包括漫威曾出售的《X战警》《死侍》《神奇四侠》等IP。

并购协议生效后,迪士尼第一时间更新了官网焦点图,但居于最中心位置的并非那些漫画角色,甚至不是自家招牌“米老鼠”,而是那部占据全球影史票房榜首位置近十年的《阿凡达》。

消失的“阿凡达”

仅仅4个月后,榜首易主,漫威铺设十年、毕功一役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成为了新的票房总冠军。

一年后,在迪士尼2020年投资者大会上,50余款电影、剧集、动画项目一次性公布,其中包括10部漫威相关剧集,10部星球大战系列衍生剧集,迪士尼和皮克斯的真人、动画电影与原创剧集各达15部,内容阵容豪华丰富。

长达4小时的发布会上,官方却对《阿凡达》只字未提。

按原定计划,《阿凡达》的续集本应与《星球大战》的新作交替出现在未来每年12月档期。迪士尼介绍了2023年上映的《星球大战:侠盗中队》的详细信息,定档2022年的《阿凡达2:水之道》却没得到任何展示。

反常的缄默引人猜疑。外媒暗示如今时过境迁,迪士尼或许对《阿凡达》系列的市场潜能不再抱有充沛信心。

在《阿凡达》消失的十年里,詹姆斯·卡梅隆再未执导新的作品,凯文·费奇规划的“漫威电影宇宙”席卷全球票仓。曾经的《阿凡达》引领技术突破,用崭新的视觉奇观让观众惊叹,如今人们再度对超级英雄商业大片感到审美疲劳,下一部“阿凡达”仍未到来。

消失的“阿凡达”

它的名字依然家喻户晓,影史地位依然无可撼动,但续作的反复拖延的确为《阿凡达》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或许《阿凡达》也在“与时俱进”,其续集也在踏上和漫威一样的系列化、品牌化道路。但在毒眸(微信ID:DomoreDumou)看来,这不会消除观众对《阿凡达2》在视效技术层面的期待,期待它会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再次扮演“院线拯救者”。

“有生之年”,续集未见

《阿凡达》在中国内地开画前一天,北京迎来了自1951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暴风雪。

影片上映首周,在五环外的电影博物馆,室外排队人数能达到六七百,观众通常需要在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下,等候3小时以上才能入场。透骨寒风却无法阻挡人们对这部“3D+IMAX”大片的热情。

2010年的中国互联网上,流传着“《阿凡达》一票难求似春运”的说法。《阿凡达》的票价一路高歌猛进,甚至在购物网站上挂出过1500元的天价。该片北美IMAX-3D版本一般售价13美元,按当年汇率换算不超过90元人民币。

那是21世纪第一个十年末尾,《阿凡达》的横空出世引发了全球观影热潮。该片在2009年登陆北美院线,次年1月4日引入中国内地,许多观众都还存有彼时的难忘记忆。

影片首周即收获2.8亿票房,最终成绩为13.4亿人民币。放在今天这只是一部常规头部大片的票房体量,但对10年前的中国电影市场而言却是个惊人的数字。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10年年度票房总计为101.7亿,《阿凡达》单片贡献占比超过了13%。

《阿凡达》释放了观众对于新技术的需求,此后国内不论影院数量还是影厅设备都进入了高速提升期。2009年,中国银幕总数只有不到5000块,其中IMAX银幕仅22块。2019年年底,全国银幕总数已近7万块,影院数达1.2万,杜比、4DX、IMAX等播映方式都不再新鲜。

尤其是2011年,国内银幕数量实现了史上最高的48%增幅。这多半得益于《阿凡达》的轰动效应给放映端带来的大规模革新。

在2011年,卡梅隆和《阿凡达》摄影师及技术总监文斯·佩斯,整合重组了卡梅隆-佩斯集团(CPG),并在第二年在天津设立了CPG中国,进一步参与到中国中国电影的3D进程。这家公司后来参与了《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电影的制作。

消失的“阿凡达”

詹姆斯·卡梅隆

除了市场和硬件层面,由于《阿凡达》的火爆一直延续到2010年春节假期,其现象级的表现还让业界首次看到了春节档的潜力。

在传统视角里,春节走亲探友是国人默认习俗,电影并非消费首选,“春节档”比起“贺岁档”也常年处于弱势。《阿凡达》打开了档期狭口,2013年周星驰则用《西游·降魔篇》彻底撬动了档期大门,如今春节档已成为内地市场全年最大的档期。

成功收割全球影市,总票房达27.88亿美金,功利来看给《阿凡达》制作续集本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未曾想,如今却被拖成了让人无奈的“有生之年系列”。

早在首部《阿凡达》上映期间,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就公开提及可能会拍摄续集,并认为“第二部相对容易,相关技术已轻车熟路”。

2012年年末,卡梅隆表示两部续集会采用“背靠背”的形式进行拍摄,争取在2014-2015年间与观众见面。2013年,卡梅隆透露自己正在撰写《阿凡达2》和《阿凡达3》的剧本,但没有说明具体的上映时间。

然而此后这两部续集就开始了漫长的“跳票”与“溜粉”之旅。档期有“确定2016年12月”、“推迟一年定档2017年12月”、“再度跳票或将于2018年12月上映”等等说法,爆料与辟谣来回反复。

消失的“阿凡达”

消失的“阿凡达”

直到2017年4月,一直云遮雾绕的《阿凡达》续集终于释出官方消息,并且一口气排了四部电影的档期,其中《阿凡达2》定档2020年12月,套拍的《阿凡达3》延后一年,《阿凡达4》与《阿凡达5》采用同样的拍摄模式,分别列档2024年和2025年。

消失的“阿凡达”

 同年9月《阿凡达2》发布首张片场照

可当兴奋的观众真的站到2020年年末回望,恐怕也只剩唏嘘。

2019年迪士尼的发布会上,刚刚获得版权的新东家宣布《阿凡达2》档期从2020年延后至2021年,今年发布会则杳无音信。

目前关于该系列的最新动向是,在新西兰的剧组早已复工,第二部已完成全部实景与真人拍摄,《阿凡达3》也拍完了95%。换言之,影片还未进入最关键的特效制作阶段。

不过在发布会后不久,面对媒体的讨论。詹姆斯·卡梅隆和《阿凡达》系列电影制片人乔恩·兰道都在Twitter上发布了片场图,来展示续集的拍摄进程。乔恩·兰道在动态上写道:“正如你所预料的那样,在制作电影史上票房第2高的电影的续集时,制作方将不惜一切代价。”

好莱坞的另一条路

在《阿凡达》创造票房历史的前一年,漫威电影宇宙首部作品《钢铁侠》上映。到2019年,《阿凡达》的影史票房冠军宝座,终于让给了《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

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票房冠军易主,也意味着好莱坞路线的重要变革。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电视就开始威胁电影的市场地位,到70年代中期,美国90%以上家庭拥有电视。在电视普及的影响下,据统计,1971年只有1580万美国人到影院观影,1929年这个数字是9500万。

为了对抗电视业,好莱坞转向技术革命,将宽银幕、立体电影等一系列新技术推向市场。各大制片厂开始倾向于集中预算,拍摄大制作影片来维持大银幕的魅力。

1975年斯皮尔伯格推出《大白鲨》,1977年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问世。那时的黑白电视只有3-5个频道,“大片”所提供的观感足以让电影重回受欢迎的娱乐形式行列。

消失的“阿凡达”

《星球大战》

科幻电影或许是最需要视效支撑、也最适合展现视效成果的类型。《星球大战》将《2001太空漫游》的视听体验再升一阶,为了拍摄该片卢卡斯创立了“工业光魔特效公司”,电影拥有空前的800多个特效镜头。

詹姆斯·卡梅隆在14岁时被《2001太空漫游》中的炫目奇观所触动,开始对电影技术萌发兴趣。《星球大战》上映后,他直接辞掉了卡车司机的工作,和朋友联合创作了一段11分钟的科幻短片。

《星球大战》三十年后,有着1600多个特效镜头《阿凡达》将电影工业正式带入了3D时代。3D、IMAX、全CG动态捕捉技术都具有划时代意义,它们再度改变了电影的制作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观影习惯。

消失的“阿凡达”

南方网的一篇影评如此评价《阿凡达》的技术革命:“甭管家用投影仪还是蓝光DVD,在以《阿凡达》为代表的IMAX-3D面前都不值一提。在饱经小荧幕诱惑达半个世纪之后,詹姆斯·卡梅隆终于让我们发现:原来还是大银幕才有大智慧。”

某种程度上,《阿凡达》与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终结者》遵循同样的逻辑:通过展示所处时代最顶尖的电影拍摄手法和科技手段,来提高电影这一娱乐形式的市场竞争力。它们带给观众的震撼,正如当年的《星球大战》一样。

但影院和新媒体对观众的争夺战从未止歇,好莱坞也不会因为一次技术革新而高枕无忧。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曾在一次和乔治·卢卡斯的对谈中,抛出一个令人意外的说法:如果好莱坞制片厂继续依赖大片,说不定某个暑期档所有大片全都票房惨淡,那好莱坞的好日子是不是就到头了?

《阿凡达》后的十年里,它的“接棒者们”采用了另一种模式:超长系列化和品牌化。

2005年,罗伯特·艾格接任迪士尼CEO。相比好莱坞的类型片,此时迪士尼的家庭电影海外扩展不顺,艾格为此确定了执行至今的品牌化战略,并在2009年斥资40亿美元收购漫威。2019年,迪士尼创下132亿美元的单公司年度票房新纪录。

好莱坞依旧统治全球电影市场,靠的不再是单片输出,而是打造“宇宙”。《复联4》在国内上映时,热度较“前辈”《阿凡达》有过之而无不及,多家媒体用“电影院堪比跨年现场”来作为报道标题。

全球范围内,这部电影在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等南美国家,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都成为了年度票房冠军。

制作系列片和续集是各大制片厂长久以来规避风险的方法。但在“漫威模式”以前,极少有IP能够持续拍摄4部以上。经典的《指环王》、诺兰版的《蝙蝠侠》、索尼的《蜘蛛侠》都是三部曲模式。

消失的“阿凡达”

漫威通过让讲述单个英雄故事的“solo篇”与侧重群像描写的“集结篇”形成良性互动,在全球范围内培养了大量粉丝,进一步降低了内容的不确定性。

在漫威宇宙里,所有作品均需由影业总裁凯文·费奇整体把控,风格尽量维持一致。演员与角色绑定,个人表达需要服从长线规划,电影的拍摄与制作更像流水线产品。

在2018年,卡梅隆就在推广自己的新纪录片时,含蓄批评了冗长的超级英雄电影:“我希望我们能很快对‘复仇者联盟’感到疲倦,并不是说我不喜欢这些电影。只是,除了雄性激素过高、没有家庭的男人们花两个小时拼死冒险顺便摧毁城市之外,还有其他故事可以说。”

在漫威宇宙阶段性收官的节点,马丁·斯科塞斯、弗朗西斯·科波拉这批70年代成名的导演在2019年末集体发声,称“漫威宇宙不算真的电影”,只是“主题公园”。

翻看最新的BoxOffice Mojo全球票房总榜,目前排名前三的是《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阿凡达》《泰坦尼克号》,4到9位分属《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侏罗纪世界》《狮子王》《复仇者联盟》《速度与激情7》。

上述影片的全球总收益均在15亿美元以上。除了卡梅隆的两部作品,其余所有电影要么是老IP的翻新重拍,要么是超长线布局的系列电影。

《阿凡达》这位先驱者,反倒像个另类。它创造的技术红利反哺了电影市场,更先进的视听效果让观众依旧热衷“去影院看大片”,但没人愿意做第二个《阿凡达》。

历史总是相似。漫威电影宇宙阶段性落幕,而流媒体、手游和碎片化的视频消费占领着更多用户时长。疫情冲刷下,2020年起全球电影市场踏入院网关系的崭新阶段,实体院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还在酝酿中的《阿凡达2》,能再次成为破局者么?

再破技术天花板?

至少观众们是如此期待的。

《阿凡达2》不断勾起人们遐想的关键词是“技术”。早先有关这部续集的报道中,频见“裸眼3D”,并将电影的不断延期归因成要攻克这个技术难关,但这一说法没有得到片方证实。各大网络社区甚至出现过“阿凡达2有无可能采用VR/AR技术”的讨论。

消失的“阿凡达”

《阿凡达2》

近年好莱坞有关技术的实验探索并未停止,却一直没得到市场的良好反馈。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导演李安一直在探索电影的技术革新。他告诉外界,“电影已跨入数字时代,需要新的电影标准”,“我想发展新的美学、新的美感”。

李安执着于高帧率电影,大于传统的每秒24帧频的更高帧频,能够让影像更加真实,从而产生新的观影体验。他确定了“4K+3D+120帧”的新拍摄标准,并接连推出《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和《双子杀手》两部技术实验品。

两部影片的全球票房分别只有3093万美元和1.7亿美元,《双子杀手》的亏损更是达到7500万美元。2016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被《综艺》列为当年“五大赔钱电影”之一,就连推崇技术的斯皮尔伯格都认为该片失去了“电影的样子,更像是电子游戏、家庭影院或剧场演出“。

预想中的第三部高帧率电影《马尼拉之战》命运未定,几年孤独的探索后,李安曾无奈地在活动上调侃:“现在就我一个人这么拍,到底是有什么问题?是我有问题,还有世界有问题?”

卡梅隆则在《阿凡达》后再未执导筒,但他多年来心心念念的《铳梦》还是被搬上了大银幕。

2019年,由他本人监制、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导演的《阿丽塔:战斗天使》上映。这部电影将2D角色移入了3D现实世界,视觉特效镜头达到2600多个,每个场景的渲染需要花费100小时,总时长达4.32亿个小时,远超《阿凡达》的1.5亿小时。

消失的“阿凡达”

《阿丽塔:战斗天使》

负责特效的维塔工作室视觉主管埃里克·桑登曾半开玩笑地表示,工作室所在的新西兰惠灵顿地区气温较低,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办公楼有热气蒸腾出来,三万台电脑渲染《阿丽塔》所排出的热气甚至改变了城市的温度。

《阿丽塔:战斗天使》升级了CG技术,首次创造了特写级别的CG人物,对面部表情、毛发细节的呈现水平均属顶级。制片人乔恩·兰道认为,《阿凡达》甚至可以算作是为了拍摄《阿丽塔》而进行的技术实验。

然而影片最终全球收益只是4.04亿美元,表现中规中矩,勉强回本。

《阿凡达》消失的这十年,漫威模式已经成为好莱坞追捧的成功公式。连《阿凡达》的2-5部似乎也同样采用了构建系列、打造长期品牌的模式。

要复制“开启大片3D时代”这样意义非凡的成就,重现当年“升维”式的技术提升,《阿凡达2》恐怕很难做到。

当年《阿凡达》形成“一票难求”的盛况,很大程度上是好奇心在驱使观影欲。如果《阿凡达2》不再具有革命性的技术突破,新一代观众恐怕只会在前期抱几分猎奇心。

卡梅隆本人也对续集的票房预期留有余地。他曾在采访中透露,20世纪福克斯共为《阿凡达》续集投入了超过10亿美元的预算,“如果第2、3部没赚到足够的钱,那么就不会再有第4和第5部了。”

IP易主后,一手打造过漫威宇宙,又翻出“星战”IP,继续复套“主线+外传并行”拍摄模式的迪士尼,对《阿凡达》的态度显得更加模棱两可。

不过就算无法再开启新时代,《阿凡达2》也在尝试展现前沿的电影技术。片名副标题为“水之道”(The Way of Water),迄今公布的概念图或片场图大多也与此有关。而水下拍摄、水体特效历来是影视制作的最大难点之一。

消失的“阿凡达”

《阿凡达2》片场照

早在2012年,卡梅隆就下潜到了深达11000米的马里亚纳海沟,成为人类历史第三位下潜至海洋最深处的探险家,是单独下潜的第一人。

他的海洋探险与电影创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譬如他曾自曝拍《泰坦尼克号》的初始动机只是为了拜访泰坦尼克号的沉船遗骸,他所发现的深海新物种也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了《阿凡达》中。

作品年表空白的这十年,卡梅隆的理念从未改变:“我最热爱的工作,还是打造独一无二的观影体验。那是一种要你关上手机、然后全心投入的全新体验。”

尽管《阿凡达》IP如今由迪士尼全盘接手,但漫威式的品牌化运营模式未必会对其续集完全生效。没人会忘记它的主控者被唤作“片场暴君”,还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现场喊出过:“我是世界之王。”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消失的“阿凡达”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图像影音设计相关的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图像影音设计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