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据《哈佛商业评论》数据显示,人力资本占中国 GDP 增长份额的 11% 至 15%,高质量人才供应已经很难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和经济的增长。各个公司都在竞相招揽优秀的人才,也因此导致了人力资本的高流动率现象。500 Startups 投资经理 Norman Chang 在本文中分析了中国当前科技人才的流动现象及原因,并给想来中国工作的的外籍人士提供了一些建议。
为获取更多、更优质的就业机会,人才纷纷流向大城市,这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一个典型现象,在市场经济增长时期这一现象尤其突出,近几年中国的人才资本也是保持着这样的迁移趋势。但是现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已经出现了人才外流的现象,因为高房价、高房租以及高消费成本已经让年轻的就业者感觉力不从心(在硅谷同样也是如此)。
让我们以北京为例,北京不仅仅是中国的首都,也是全球知名的的互联网中心。北京市中心区域一室一厅房屋月租价格大约为 5000 元至 9000 元,周边地区一室一厅月租也达到了 2300 元至 5000 元。并且,住房价格每年同比上涨 16%,房屋租赁价格上涨 12%。
同样,在令众多科技人员艳羡的美国湾区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所以这些数字单纯与硅谷的租金相比似乎算不上什么,但是考虑到工资收入与支出的比例,就非常具有可比性了。例如百度提供给北京地区年轻技术人员的年薪大约为 10.6 万 至 13.6 万元,在高房租以及各项生活成本的压力之下,出现“逃离北上广”的现象似乎也并不奇怪。
事实上,许多来到一线城市寻找工作机会的年轻人已经开始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所以二线和三线城市开始有新的人才涌入,当地的企业也因此受益。此外,二、三线城市的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在成本效益和利润率方面较北京和上海同类企业相比也更有竞争优势。
许多大型科技公司都有自己的员工培养制度和升迁渠道,这些通常由数字和字母构成的组合对于外部人员看来似乎略显混乱。下面,我将中国 BAT 技术巨头与美国微软和亚马逊企业就这方面做一下对比:
由上图可以看出,中外企业大多数的人才资源都是集中在中层:百度是集中在 T4 和 T7 之间,微软是集中在 62 至 65 之间,也正是这些中层力量推动了薪酬方案的整体市场标准。如果人才从微软、Google 或者亚马逊这样的外企跳槽到中国国内企业,职位及薪酬待遇应该都可以升高两级,但是反之并不适用。
对于想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来说,现在已经没有了“外派”的概念了(Expatriate Package,按国外的标准支付,享受更高的福利和待遇),目前普遍接受的是 local pay(按当地标准支付)。
即便是与硅谷相比,中国的人才流动率也算是相当高的,所以一两年跳槽一次的频率不足为奇,尤其是一些最具竞争力的人才。
除了工资以外,职位也是入职谈判的一大重要因素。在中国,外企的职位较本土企业同等职位相比,层级更高,例如亚马逊的高级经理相当于百度的总监职位,这一点是需要与中国企业谈判时牢记在心的。
中国的人力资本市场正在快速的转变过程中,现在的许多统计数据和趋势在未来几年内都会发生改变,但重要的是了解在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快速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才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