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医美APP新氧发布《2017年医美行业白皮书》。自2015年起,中国医美行业增速达到40%,远超全球平均值7%,医美从明星网红的职业需求走进日常生活。
中国医美消费者以25岁左右的年轻人为主,他们希望诉求科技手段,让眼睛更大、鼻子更高、皮肤看起来更光滑水嫩,成为驱动这一市场爆发的源动力。这也给医美从业者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医生资源有限,培养速度跟不上需求;受到利益驱使,无医疗经营许可证的“黑市”和培训几天上岗的“黑医”猖獗。
新氧成立于2013年,目前平台上已入驻6600家正规医美机构和15000名有执业资格的医生入驻,致力于引导行业规范,给年轻人理性、安全变美提供平台。
新氧白皮书的线上数据来源于抽样20万新氧用户填写的调查问卷+调取后台30万份订单信息,横跨3年时间对比分析完成;线下则对100家医美机构走访调研,同时引用了清科、德勤、新浪等第三方机构的公开数据。36氪经授权发布。
全球每2.5位医美消费者中,有1位中国人
白皮书显示,2017年预计将有1400万中国人通过医美变美,较2016年同比增长高达42%,远高于7%的全球增速,中国成为全球医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医美消费人群增速
源源不断的年轻人加入医美消费者的行列,成为推动这一市场增长的源动力。预计2017年每100位中国医美消费者中,有53位在25岁以下,即为90后。
这一情况与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美国36岁以上用户的占比超过74%。美国中年人通过医美技术留住青春的尾巴,主要用于抗衰。
中美医美消费者年龄分布
医美群体进一步扩大
变美是一个停不下来的过程,根据新氧对中国消费者的调查,每3-6个月去找次医生是医美消费者的常态。一位已经很好看的人,还是希望更进一步完善自己。追求完美无止境。
2015年医美消费者多为明星、网红。网红带火了中国医美市场,2017年普通人的医美消费超过明星、网红,他们的身份是白领、学生、主妇,通过医美变美仅为愉悦自己。
医美消费动机
调查显示,收入越高,变美欲望越强。月薪三万以上的女性,80%的想整,10%的敢整,5%的人年度支出曾在20万元以上。
明星做为审美的标杆,受到年轻人的追逐与模仿,成为医美快速发展期的风向标。郑爽曾表示:“女生在外貌上做改变很普遍,谁不想变得更好看?如果我不是演员,只是普通人,也可能去改变自己的外貌。”下图为名人对医美发表的代表性言论。
越来越多的男人不再介意女友是“人工美人”。下图为王思聪、罗志祥、郭富城和他们的“网红”女友们。
其实男人自己也整,目前新氧用户每10人中有1人为男性。相比于女人的白净光滑,他们更钟爱浓密的毛发和瘦削的脸庞。
部分医美消费者并不认为自己的医美消费是“整型”,他们更愿意称之为“微调”。
医美项目的普及过程经历了“从外向内,从上到下”,即从双眼皮、纹眉、皮肤、隆鼻,到填充、私密、牙齿,从面部,到胸腿肩腰臀的过渡。今年,新氧上的私密和牙齿项目的交易额有明显提升。
私密紧致项目中有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整形人群两极分化,其中44%为90后,37%为70后。新氧2016年医美白皮书显示,私密整形后,“性福”满意度指数提升60%,因此,可以说90后和70后更注重提升私密生活的满意指数。
全球变美趋势来看,因为中国用户偏年轻化,所以中国医美消费者的共同追求是变美,变美的一个普适标准是五官立体、白、瘦。而欧美用户主要是中年,他们的共同追求是抗衰,抗衰的一个普适标准是丰乳肥臀、去皱。
中国地域广大,一方水土一方人,也滋生了不一样的消费特征:
北京人最爱写整形日记,最多赴韩整形。
新氧上1/4的投诉电话来自于上海。但是根据新氧调研,上海远远进不了全国医美最“黑”城市的前十。
广东消耗了全国1/8的玻尿酸。
河南14%的消费者希望通过整形改变命运...
医美水深,消费暗坑遍地
中国40%的医美增速给医美行业从业者带来了机会与挑战。最主要是的医生资源有限,培养速度跟不上需求;同时医美牌照审核严格、药品器材昂贵。这些为无医疗经营许可证的“黑市”和培训几天上岗的“黑医”,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根据《农工党东莞市委会:建议专项整治生活美容院非法行医》报道,东莞一仅有43家正规医美机构,而美容院数据超过6000家,其中95%在打医美广告,做微整形,此外,还有无数微整工作室,难以统计。这一情况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特超大城市北京的正规医美机构也仅有260余家。
黑市规模
黑市价格就便宜吗?并非如此,我们举一个例子,2017年7月网易发文《美发店“超声刀”美容 做完半张脸后提价到12980元》。广东省惠州市的小雨,在美发店付款980元,约定体难超声刀。回家搜寻后,发现只有正规医疗机构可以做。要求取消,被美发店以检测为名,做了半边脸,并要求再付费12980做另一半脸。在黑市,现场立项收费是常态。
花冤枉钱并不是黑市整容的可怕之处。据白皮书揭示,90%毁容源自“三非”,即非正规机构、非专业医生、非CFDA认证产品。医美黑市的重灾区在肉毒素、玻尿酸、超声刀和热玛吉,这些项目中充斥着假药、水货、山寨设备,为求暴利美容院和微整工作室不择手段。
医美APP让消费透明
新氧APP上目前积累了320万篇消费者亲自撰写的整形日记,将主要的正规机构和医生全部标签化。医美既是医疗也是美,做出来的效果美不美,只有消费者说了算。新氧规定,消费者的整形日记,只有消费者本人有删除的权利,平台和机构都不能染指。这让消费者有一个地方,书写和搜寻医美消费的信息。同时,也给机构更爱惜羽毛,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2017年,新氧APP与国家卫计委医生资格查验通道贯通,可一键查询医生信息。同时,新氧严审入驻医生的《执业资格许可证》,确保合法执业医生方可入驻。
消费者如果对医生资质有疑问,只需在手机上打开新氧APP,点开“我的”,然后选择“医生查询”,输入医生姓名和医疗机构后,可立即看到卫计委登记的医生信息情况。
此外,新氧APP支持所有药品的在线验证功能。在用药前,消费者可以打开新氧APP“我的”选项里的“药品检验”,呼出扫码框,对准药品上的二维码扫描,即可立即获得药品相关信息。
机构方面,新氧严审入驻机构的《医疗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医疗广告许可证》。为此在全国200多个城市派驻了商务拓展人员,逐一核查医院资质。
新氧320万篇整形日记连接医生和消费者
消费者在新氧和在线下的消费过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氧平台上所有产品,都需符合严选计划,通过5重保障。这5重保障分别是: 100%正品,100%实地考察,氧气保,闪电退,先行赔付。新氧携手悟空保和泰康在线,推出医美险种氧气保,覆盖37个医美项目,理赔流程全程线上完成,自资料提交到理赔结束在30天内完成。
另外,根据新氧白皮书, 3年来,针剂市场价下滑70%以上。一是因为药品中外价差大,有回落空间。二是因为消费透明。三是因为定价机制,机构以针剂为引流项目。
但是机构的手术价格,三年来却没有太大回落。一是因为医生的收入在增长。二是因为渠道代理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三是手术项目是机构的获利来源。同时也说明,对于渠道医院,利润被压得太薄,挣扎在生存线上,没有降价的余地。
新氧平台在让机构更关注消费者满意度的同时,价格还能降得下来,是因为把获客成本从传统机构的3000元/人以上,拉低到300元/人以下,打破了服务和营销的畸型占比,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三大典型项目不同渠道消费价格对比
通过解决用户信任、保障服务品质、合理拉低消费价格,新氧获得了医美消费者的用脚投票。根据第三方数据公司QuestMobile和易观的数据,2017年新氧覆盖了医美App70%以上的启动次数和使用时长。
新氧创始人兼CEO金星对这两个数据背后的含义做过阐述。“启动次数和使用时长反映的是我们的用户粘性。以前很多投资人会看日活和月活,导致很多互联网公司会在这上面做文章,而启动次数和使用时长可以更为客观的反映用户对产品的依赖性。”
在资本寒冬影响下,创投机构日益谨慎。2016年新氧已经实现整体盈利,拥有自我造血能力和相对广阔的市场资源。另一方面,受马太效应影响,不需要太多医美APP的用户逐渐向头部产品靠拢。同时,新氧亦在不断迭代产品和升级服务,给用户提供良好的消费体验。
相对于表面的数据,金星更看重的指标是到店量。也就是说,平台实际给线下医美机构创造了多少增量价值。联合丽格,医美医生创业投资运营平台,2017年6月获得2亿元B轮融资,其董事长李滨曾在公开演讲中表示,包括全部医美垂直平台,以及大众点评、河狸家这样的全部其它领域第三方平台,新氧App为其旗下丽格机构输送的客源占比超过50%。
“当我们帮助线下医疗机构把销售成本从50-70%降到10%后,还会促进他们把省下来的钱用于医疗服务本身,最终提高用户复购率。”金星认为,“这才是一家公司正确的价值导向”。
过去4年,医美app经历了从无到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0%
科技发展和理念更新软化了传统“医美”硬标签的歧视观,越来越多的人对医美项目跃跃欲试,新氧希望为有需求的群体提供正确引导和疏导对医美的理性认知。
金星表示:除了希望在医美App占据更大的份额之外,新氧接下来希望连接上下游。但同样需要找准定位。“我们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我们擅长的是打破信息不对称,所以我们在打通上下游产业信息流通方面会加大力度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