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图像影音设计 > BBC拍杜甫:富有人性的文化脉络 >

BBC拍杜甫:富有人性的文化脉络

转载时间:2022.02.23(原文发布时间:2020.05.11)
78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78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观察家”(ID:eeoobserver),36氪经授权发布。

对谈 | 王小鲁(中国电影资料馆副研究员) 余雅琴(影评人、媒体人)

BBC拍杜甫:富有人性的文化脉络

杜甫的现代性是什么,迈克尔伍德并没有给出答案

最近,由BBC投资制作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BBC第四频道播出,一时引起了很大范围的讨论。BBC纪录片是西方最有影响力的纪录片制作。这部作品拍摄的不是中国当下现象,而是一位古代诗人。它片长仅59分钟,用了最为传统的拍摄手法,主要由主持人讲述,配上追寻杜甫足迹的画面。

这部影片有什么样的文化特点,我们该如何评价它在疫情当下的文化意义?它是如何讲述杜甫的?作为中国人,我们是否认同它的讲述?

王小鲁:你最近采访了本片的主创,可否介绍一下采访过程?

余雅琴:我认识一位和BBC合作的中国制片人,通过他,我们联系到了麦克尔·伍德和他的团队。当他们知道有一个中国媒体对这个纪录片感兴趣的时候,欣然接受了采访。采访是通过邮件进行的,对方回答的特别快,一天之内就回复了。看得出他们对于这个纪录片的推广,早就做了充分的准备。我也很惊叹于麦克尔·伍德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王小鲁:麦克尔·伍德在这部纪录片中主要承担了什么角色?它的团队构成是怎样的?

余雅琴:《杜甫》是BBC第四频道出品的纪录片,麦克尔·伍德和这部纪录片的制片人、导演瑞贝卡是一对合作很久的伴侣。他们共同制作了很多不同国家的历史纪录片。麦克尔·伍德本人同时还是曼彻斯特大学公共历史系的教授,在英国出版过很多畅销书,是比较出名的主持人和作家。《华尔街日报》曾经称他们制作的历史纪录片为这类纪录片树立了典范。

我个人觉得,从技术上讲,他们的纪录片是小团队、低成本,谈不上特别出彩的地方,难得的是,他们深入到不同国家的历史和现实之中,用平视的视角尽可能地还原不在西方视野之内的文化,尤其是印度和中国。

BBC拍杜甫:富有人性的文化脉络

迈克尔·伍德在中国

他其实1980年代就来过中国了,在将近40年中有无数次往返,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都比较了解。他们曾制作的《中国故事》引发了不少讨论。我听制片人朋友说,麦克尔·伍德现场几乎不准备文字稿,很多都是即兴发挥,出口成章。我们在片子中所听到的解说词,都是他自己撰写的。事实上,观众是由他引导和带领,重走了杜甫的人生轨迹。

王小鲁:其实我很想了解这部纪录片创作的动机,它是否仅仅是一部历史教育片,还是有别的渊源?因为这部影片在海外也形成了一定范围的话题性,具有非常特别的当下意义,也就是说,和疫情下的中国发生了某种微妙的联系。

迈克尔·伍德在一个英文媒体采访中说,希望透过此片强调我们的共同人性。他说:这在今天非常重要。当他这么说的时候,我感觉他的潜台词是最近西方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中国人的人性产生了某种兴趣。英国《每日电讯报》也认为此片是出于BBC一贯对于公义的追求(BBC’s famed pursuit of impartiality)。

其实这都说明,这部影片有试图改善中国在西方的形象的意味。但从他们的宣称来看,BBC拍摄这部片子似乎都是主动的。他们是纯粹出于热情来拍摄这部作品的吗?而且由于片子是BBC播放的,这个媒体有它的格式和诉求,据说中方也有一定的参与,所以,我想知道创作者如何在外部的要求、商业价值和内在的激情之间做协调?

余雅琴:我觉得这要回答起来很困难。这部作品拍摄的时候,还没有发生疫情,显然也无法预料疫情的发生。至于他们是不是故意选择在此时播放,我对此完全不知道。但推特上有人说,在疫情期间看到这部影片,感到心旷神怡,也就是疫情使得这部影片成为了热门话题,这应该是有道理的。

至于这部影片的生产关系,据我所知,这部作品在拍摄中肯定也得到了中方的支持。但他的拍摄应该还是个人行为,导演夫妇并不是BBC雇员,BBC只是给了一些投资和播出平台,中国的CCTV也给了一部分协助,因为在中国拍摄,不可能不和方方面面打交道。这部作品的确是多方制作的结果。如此深度地挖掘中国文化名人的纪录片也不会被中方拒绝,这是一个共赢的局面。而且对于中国合作方来说,这都会是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

此外,迈克尔·伍德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就看过汉学家葛瑞汉所翻译的那本企鹅版的《晚唐诗选》,非常喜欢杜甫的《秋兴》八首。对于他来说,中国提供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对于世界的想象。因为他出生于曼彻斯特,那里阴雨绵绵、死气沉沉,当他进入了印度和中国,觉得像是进入到梦想中存在的国度。他在牛津大学读书时,和一个研究中国的同学同住,那是上世纪70年代。

王小鲁:过去,我们看西方人讲述中国人的作品,往往觉得他们会有一种后殖民主义的意味,我们也往往十分警觉他们潜在的东方主义。以往我们会批评很多电影对于中国进行了过度的想象和“黑化”,这部纪录片却忽然跳到了光谱的另一端,于是大家觉得新鲜。如果以挑剔的眼光来看这部作品,它是否有隐含的后殖民主义痕迹?

余雅琴:其实以前的这类作品,带有一定的猎奇和想象的目光居多,没有真正把中国文化的内在本质讲述出来,所以会让我们觉得被曲解和不被尊重。这部纪录片有点不一样。在我看来,它是一个西方人的中国文化新叙事,这其实在西方是一个新概念,叫做中国文化新叙事(New Narrative of Chinese Culture)。

从电影来说,包括意大利的安东尼奥尼,还有荷兰的伊文思,他们来拍摄中国,虽然都是西方左派人士,对中国很友好,但他们其实在中国都无法和当地人交谈,拍摄的东西很多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想象关于中国的一切,对中国赋予一个对于他来说有意义的意义,所以有很多理解上的错位。

现在的这些创作者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我觉得更加深入,更能够真正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去理解。而且他们不仅仅单方面想象西方对于中国的影响,也强调了中国对于西方的影响,比如说他强调了杜甫诗歌对于西方现代主义和平克·弗洛伊德的启发。

王小鲁:过去我们只强调有敌意的人对于中国的想象化呈现,其实伊文思这些特别亲近中国的西方人对中国的呈现,其中也有值得商榷的部分,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中国这类历史人物传记纪录片很多。这部《杜甫》其实也是最为一般的电视纪录片叙事形式,就是讲述、采访再加上少量的再现和搬演。但是,西方人用影像讲述中国古代诗人,还是更容易让我们感兴趣。这不是崇洋,而是我们都知道,这会是一个新的视点。

这部影片也在考察我们交流的可能性,我们能交流到何等的程度。这个过程本身是有意义的。中国人都很熟悉杜甫,而且杜甫在中国不是一个存在巨大争议的历史人物。对于杜甫,我们在大多方面都已经具有共识。这反而让我们特别想知道,一个外国人在讲述杜甫的时候,发现了什么,又强调了什么。当然这一切都依附于纪录片的叙事,所以我们接下来分析一下这部纪录片的叙事过程。

余雅琴:其实这部纪录片对于杜甫的讲述,是有依据的,主要根据美籍华裔学者洪业写的《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本书中对于杜甫的描写。两者名字都是一样的,我觉得制作方很谦虚。事实上,洪业写的这本书并非他们唯一的参考。他们几乎参考了西方所有重要的杜甫传记和诗歌译本,包括宇文所安对于唐诗的理解。

在纪录片形式上,其实就是通过几个城市和地方来串联出杜甫的一生。除了主持人的讲述之外,还在不同的地方和当地人互动交谈,去探索杜甫的魅力所在。这些交谈对象有游客,也有小学生,杜甫的面貌是由当代人的谈论勾勒出来的。

王小鲁:实地考证、随机追问、主持人讲述和引导之外,还有四位杜甫专家的访谈。包括两位中国专家,再加上牛津大学华裔学者刘陶陶,一位白人学者宇文所安。宇文所安第一个出场,他谈到了杜甫在世界历史时间中的位置,他说杜甫可以和但丁、莎士比亚媲美,杜甫的诗为后来的诗歌制定了标准。宇文所安是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唐代诗歌的代表性人物,我最早知道他的书是《追忆》。当时看那本书如获至宝,西方人对于中国诗歌的研究的确帮助我们开拓了感受力,那时候他的名字还叫斯蒂芬欧文。后来他的书被成套翻译过来,名字则换成了“宇文所安”。

BBC拍杜甫:富有人性的文化脉络

宇文所安

余雅琴:宇文所安是他的中文名,他的夫人是中国著名的少年天才诗人田晓菲。他在2016年出版了他翻译的杜甫全集,被称为目前最精准的英译版本。

王小鲁:“宇文”是南北朝时代的皇族姓氏,可以看到他对于中国古典的迷恋程度。本片中,宇文所安对杜甫的讲述,其实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对于杜甫诗歌精神转变的理解。

余雅琴:另外,这部纪录片还使用了搬演。杜甫少年时在北方观看过公孙大娘弟子舞剑,从中受到关于写诗的启发。所以纪录片找了一位舞者,在一个舞台光柱里面舞蹈。我认为这部分搬演其实是不太成功的,显得很潦草,没有很好还原历史的氛围。

王小鲁:按说一部关于历史名人的传记纪录片,应该尽量有对于杜甫当年的生活质感的还原。我觉得这部作品其实是回避了这一点的。我想这个回避一方面是受经费所限。中国电视台有一些纪录片,比如《圆明园》,是按照剧情片的做法来还原时代,但我觉得这是事倍功半的。《杜甫》的还原和再现,其实只是一些简单的示意,包括用现代人模仿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还包括将一些不知道从哪里买来的中国人逃难的镜头剪辑叠映在了今天的西安城墙和迈克尔伍德在荒村行走的当下时空里。我觉得他其实没有还原和再造的意思,而是提供了一种很间接和游离的图示效果。这种回避有被动的原因,也可能营造出来一些很主动的效果。也许作者就是这么构想的,因陋就简,产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美学感染力。

余雅琴:这部影片毕竟篇幅有限。但关于这部片子还有其它的一些评价,比如说这部纪录片里杜甫诗歌的英文翻译版本找得不好,说洪业的翻译不是最佳的,也有外国的影评人说这部作品“太多的传记,太少的诗歌”,里面主要讲了杜甫的人生故事。这位影评人更想知道的是杜甫诗歌的革命性,他究竟使用了什么样的节奏,使用的是传统的形式还是具有开创性的形式。其实一部纪录片没有办法全部满足你,所以迈克尔伍德在采访时说,纪录片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一个故事,激发你的兴趣。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买书去看。

王小鲁:其实我很理解这个影评人的想法。你拍的是诗人嘛,诗艺这个部分当然很重要。杜甫作为一个划时代的诗人,他的诗歌艺术的创造性究竟是如何体现的?我们今天理解的杜甫形象,主要觉得他忧君忧民。其实很早我读杜甫诗歌集,经常感觉到他的诗句特别雕琢,后来看到宋人对他的指责也是集中在这一点。

杜甫有句诗,“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成为宋朝人攻击杜甫的焦点,觉得他以词害意。杜甫的诗歌形式在当时其实也是很突兀的,长安的文人并不完全适应,他在长安时期并没有获得李白那样的公认度。所以说他的诗歌形式里也有他个性的秘密,也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可以言说的东西。

但就整体来看,这部分还是相对次要的。作为诗歌的开创者,其实他的诗歌表达领域的开拓和自己精神境界的拓展,是他被高度赞赏的最重要原因。他有两个称谓,一个是诗圣,这是宋朝人给的荣誉;还有一个是诗史,唐代人当时就这么称呼他。我们一般说“诗言志”,抒发内心,但很少说“诗咏史”。

杜甫以诗歌书写历史,书写身边的社会生活细节,也直陈当时的政治行情,这一点是有开创性的。这部纪录片还是强调了他的这一点,他的一生浮沉漂泊和诗歌思想转变的关系,正是这部纪录片的重点,其实也是杜甫的重点所在。

余雅琴:这部片子还是抓住了杜甫创作的重要部分。作为一个儒家知识分子如何在政治理想破灭之后,人生境界反而打开了,这个人生故事当然是特别重要的。这个纪录片的美学看起来简单,其实还是有它的讲究。

这里面有一个西方英雄史诗叙事的结构,它首先渲染了杜甫有一个不凡的出身,从小就有名气,姑姑为了保他的命,牺牲了自己的孩子。后来杜甫经历了一番打击,然后转变和升华。这部作品讲述他如何从一个贵族转变成英雄,所以迈克尔伍德在我的访谈中,特意选用了“HERO杜甫”这个概念,这种叙事很容易被西方人消化。他也找到了指环王里面的甘道夫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来朗诵,这是有他的想法的。

王小鲁:其实伊恩麦克莱恩虽然只是出镜朗诵杜甫的诗,但这个行为本身也有他在扮演杜甫的性质,虽然他是白人,而且也没有从服装等方面进行装扮。

余雅琴:对!当初迈克尔伍德选用伊恩麦克莱恩的时候,也是因为他认为对方在英国戏剧舞台上的形象是非常符合杜甫的形象的,就是一个饱经沧桑的、睿智的、意志力顽强的老者形象。

对于西方来说,以这样一个形象去想象杜甫是更可行、更直接的。迈克尔伍德说,他和导演去看了伊恩麦克莱恩的一场演出,当对方回头的时候,他觉得这个人让他联想到了杜甫的《壮游》,所以他立刻联系到了这个演员,没想到对方当天就同意了。

在这个小成本纪录片里,伊恩麦克莱恩的加盟帮助增色不少。因为对于西方人来说,你不需要解释很多,你就能明白这个形象大概是一个什么样子。所以看着这个片子简单,但为了让西方人了解杜甫,他还是做了大量转换的工作。伊恩在这里出演,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民众关注的明星,其实还发挥了切实的作用。

BBC拍杜甫:富有人性的文化脉络

“甘道夫”读杜甫

但有人看了这部作品,说感觉和看了一部好莱坞拍摄的《花木兰》一样,而且说这部纪录片的内容,中国人早都知道了。我觉得这种说法带着文化上的傲慢。其实,我们并不是对中国文化唯一有权力进行阐释的人,而且我相信我们也绝对没有那么理解杜甫。事实上,在一个小时之内,这部作品已经包含了大量的信息。

王小鲁:其实换一个概念来说,这部纪录片就是文化翻译的问题,它如何将杜甫翻译到西方,让英国人能够了解,另外再从英文翻译到中文,让中国人也认同。这部影片看的时候,你会觉得有点粗糙,比如有人说,这部影片看到的都是仿古建筑,还有一些粗制滥造的汉服。上面说过,这部作品回避去花大力气呈现古典世界的做法,一方面是被迫的,一方面也可能是具有一种主动的自觉性。

《杜甫》拍摄的地点,先拍摄了杜甫老家河南巩县;然后是曲阜孔庙,儒学是杜甫诗歌的重要精神底色;再然后是洛阳、长安,长安是皇帝的处所,是杜甫得以安身立命的所在;之后是甘肃天水;接着是向南流亡,成都、夔州,还有写《江南逢李龟年》的长沙;再之后是他生命的终点湖南平江。因为涉及地点特别多,每个地方只能给予很短的时长,所以你会感觉这部纪录片是一个旅行者的视角。

其实每个地点都对杜甫的文化形象提供了一些重要的东西,这是杜甫性格得以养成的过程,但是它无法更为细腻地去挖掘。我看过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的杜甫研究,他就提到过这些地点以及杜甫的北方性,让杜甫能够对南朝遗留下的繁琐空洞的诗歌传统加以改造和融合,然后形成了他的诗歌特质。这的确没法完全去讲述。他只能抓重点,比如杜甫到了成都以后精神世界和诗歌风格的转变。

余雅琴:这和篇幅有关,但也和经费有关。制作这个片子,旅行走这些城市,其实经费都花得差不多了,所以我觉得他们还是出于对于中国文化的热情。

其实我也觉得对于中国人来说,它里面对于中国文化的展示,很多地方的确是很山寨和粗糙的,比如说在长沙部分采访了一位教授,这个教授和学生穿着唐朝的服装演唱杜甫的诗歌。我可以理解这种学习性的活动,但是实际上,这肯定是一种不严谨的模仿。

王小鲁:对,现在我就要说一个重点,如果我们把期待调整一下,不仅仅去探索杜甫人格的本来面貌,他的生活气氛是怎样的,而是去探索杜甫那样一个仁慈、孤愤的诗人在今天的中国还能有什么回响,那么这一切就都理顺了,影片中呈现的一切就都具有了独特的观看价值。

那位教授对于杜甫的理解,别人也有批评,我也觉得她的讲述太简单,她和学生一起用音乐和古装去感受唐朝文化,效果如何呢?还有开场的时候,他们到杜甫出生地拍摄,进了一个屋子,迈克尔伍德说按照记载,杜甫就出生这房子里。

这房子显然是为了旅游造的仿古建筑,你看了后肯定会觉得沮丧,觉得和古代相去甚远。我们知道中国古建保存得不好,遭遇历代的战火和后来的拆迁,我们习惯于从仿古建筑中去想象古代。这正是关于杜甫的另外一种现实:伟大的杜甫在当下的中国,究竟还具有怎样的回响?杜甫所参与营造的传统,究竟具有多少生命力?和今天的人们是怎样的关系?

其实我觉得这部影片的创作团队主要是在致力于发现当下的中国人。这也是为什么迈克尔伍德在采访中说,这部片子是要“强调共同的人性”。他还说,杜甫的诗歌对于中国价值观的建构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他们是通过这部纪录片,来观看这个塑造了中国人心性的重要传统资源,也去了解这个传统在当下中国的遗存。

所以这部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是从重庆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高楼窗口拍摄的,镜头推向外面的楼群。解说词说,他希望在当代发现历史的身影,古代诗歌的河流仍然在地下流淌,被今天的人所共享,了解了杜甫,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当下中国人。我觉得,这部片子同时具有一定的对于中国当下进行田野考察的意识。

余雅琴:其实采访里,迈克尔伍德也说过,这部纪录片是关于历史的,关乎中国人的情感的,也是关于当下的身份和文化认同的。这种当下性的确是他们着力想要表现的。我猜迈克尔伍德也一定会赞同你的观点。

王小鲁:那么,问题是当下可以分享的杜甫的精神是什么呢?其实这才是重点。这个纪录片的叙事是明晰的,它是这样讲述的:杜甫少年时遵循儒家思想,“协助皇帝达成共同的利益”。他很有才华,却科举落第,然后就在长安城里和权贵应酬,后来皇帝给了他一些小官职,但是却完全无法融入这个体系。

这时候朝廷日益腐败,杜甫显示了他的批判性,到后来战乱不已,杜甫通过当官辅佐君主的愿望落空了。他逃难到四川,宇文所安讲解说,杜甫在这个时期开始更为关注食物,开始书写日常生活的美,写幽静的江村生活,他自己也种地养鸡。他逐渐忘记了皇上,后来诗风也向李白的风格靠近,到最后在流亡途中病亡。这就是它的主要叙事。

真正的杜甫的生命曲线并不是这样简洁光滑的,这部纪录片这么讲述,其实是符合西方人对于一个伟大诗人的寄望。关于忠君这一块,杜甫的内在思路更复杂。我看到考证说,杜甫的母亲一系和李氏皇族有血缘关系,而且杜甫能四处交游以及在长安混日子,是因为他是官宦世家,他的上四代除了爷爷、著名诗人杜审言都做过县令。

他到成都盖草堂,也都是当地官员帮忙的。后来杜甫沿着长江漂流的时候,在一首七律里面,写自己吃槐花冷面的时候,觉得特别美味,就说如果君王能吃到他的这碗面就好了。也许颠沛流离的生活,只是让他想念皇上的次数减少了。

余雅琴:纪录片的讲述,其实更是今天的中国人所能接受的轮廓:杜甫从寄希望于皇帝,到后来逐渐变得平民化,诗歌精神上逐渐开阔,亲近大自然。如果在一个人逃难的路上,继续强调他如何忠君爱君,其实现在的中国人也会觉得有隔膜。

王小鲁:这样的确和当下的我们更能够交流。比如杜甫的诗歌,我们一般都会喜欢《秋兴》八首,但是宋朝的人认为这八首诗过于哀怨和愤怒了。他们说陶渊明比后来的杜甫更穷,挨的饿也更多,但是他的诗要雍容得多,所以有一段时间是贬低杜甫的。但这部纪录片里面也在赞美《秋兴》八首。

余雅琴:迈克尔伍德最喜欢的杜甫的诗歌之一就是《秋兴》八首。

王小鲁:所以他的处理让西方人以及现代的中国人都更能够感到亲切。包括他称杜甫为英雄,我觉得这一点,今天的中国人领悟起来也没什么难度。这个国外的纪录片团队去研究杜甫作为一个诗人如何去应对这个世界,从中考察中国人文化血统的质地。

我觉得他们发现了杜甫的内在独立性,以及批判性。尤其批判性,这一点我觉得是中西都没有疑问的。杜甫诗歌所体现的批判性,是中国诗人里面空前强烈的。之前的诗人也有批判,但多是借古讽今,或者说现实针对性没有那么具体。但杜甫诗歌里面的批判性特别强而且特别具体,他直接指名道姓地骂当时的宰相和杨贵妃的姐妹,而且在诗里说皇帝的军队比敌军对百姓还残暴,而且奸淫妇女,还有诗说“去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直指当时政治的混乱。

余雅琴:最有名的是“三吏三别”,还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翻译成白话文来看,你会觉得这句诗不比今天的任何一篇批评性报道更温和,这在当时其实是僭越了君臣之道的。

王小鲁:这是一般的理解,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恰好相反,他其实是遵循孟子的君臣之道的。我们今天一般会认为,杜甫在当时其实是一种新儒家,因为他用诗歌实践重申了孟子的儒家学说。孟子说君王和臣下要和谐相处,如果君王不拿人民当人,人们就可以拿它当作仇人。这和我们通常的理解不一样。所以这部影片说,“在某些机缘下,一个人不仅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感情,还能够象征这个文明在道德上的感悟能力。”他的意思是什么呢?他其实还是强调杜甫象征着中国人的某种可能性。

BBC拍杜甫:富有人性的文化脉络

《经济观察报》2020年5月11日 33版

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说法。其实对于我个人来说,经常对当下文人失望,有时候觉得这是文化基因决定的,所以会通过阅读古典文学来看我们的文化血缘到底是怎样的,看看到底古代人是否彻底的对于个体主体性不感兴趣。

我最近在阅读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发现其中的政治意识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他认为天下已成皇室私人产业,这是由于远离了孟子言论。我们读《孟子》还是可以看到一些个人主体性的痕迹。所以不能说中国人在这方面的领悟能力不强,只是在封建时期没有将这些领悟用制度的方式确立起来,然后成为国人坚定的精神底色,这可能与中国人的精神强度有关。

余雅琴:其实迈克尔伍德在很早就来中国,那是1980年代早期,数次往返,所以他能在中国的现代表象之下,知道它潜藏着的传统的脉络。据说他对于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事情也非常了解,当他真的来到中国的时候,当时人们还穿着过去时代的制服。他和中国人交谈,发现我们以为消灭了的传统,其实从来没有消失过,中国传统有一种很坚韧的东西一直延续着。

但是这个传统是什么呢?我觉得这部纪录片讲述的传统,也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和判断。他采访的时候,有人说杜甫的思想就是爱国,这可能对应着杜甫的忠君思想;有人说是对于穷人的爱,这对应的是儒家的仁义思想。但是杜甫的现代性是什么,我觉得迈克尔伍德也并没有给出答案。

王小鲁:对,但是这个纪录片和当下我们的交流任务已经完成了,就是中国存在着一个可以和当今的我们共享的、富有人性的文化脉络,另外我们也明确了存在着一个强烈的批判性传统。这就足够了。

而且这部作品还是体现了纪录片的某种附加值,一种特别真诚的流露,和不那么能够被主体叙事线索所完全包容的东西,这就是摄像机去拍摄那些人物的时候,人物的表情反应让我觉得有一些不舒服。尤其是那些给杜甫雕像献花的小学生,他们看镜头时候的那种惊恐和不自信,以及一些被拍摄的成年人眼神中的躲闪,这其实都是我们所熟悉的东西。

这些镜头剪切进去是一种修辞吗?在安东尼奥尼的《中国》里,那些在墙角后边羞怯地看着摄像机的人群是一种有意识的叙事和修辞,但在这里,我相信更多的是一种偶然性的东西。但这仍然无意中表露出一种中国人内心世界的秘密,而这些和这部纪录片对杜甫精神的发现和讲述,也并非没有任何关系。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BBC拍杜甫:富有人性的文化脉络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图像影音设计相关的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图像影音设计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