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广州黄埔区政府针对黄埔新区发展规划战略进行公开招标,规划范围除知识城以外的广州市黄埔区行政区域,总面积约306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15平方公里)。
招标公告指出,黄埔区将从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整合资源,建设“黄埔新区”,打造国家级开发区创新城区新标杆。
这个新闻淹没在纷繁的信息中,默默无闻,不管是媒体还是大众都对广州的黄埔新区规划升级无感。
这让我想起了4月杭州发布钱塘新区总面积531.7平方公里的规划,整合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和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引发全网躁动、议论纷纷。
一个来势汹汹,一个日渐沉默,不免让人唏嘘。
广州这几年的彷徨和失落,从其城市规划就可以看出来,东一榔头西一榔头。
而黄埔的建设真可谓是广州失意的这几年里沉淀下来的精华。
这一次,我很想趁此机会来谈谈广州的这个黄埔区。
“黄埔”,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1924年~1930年的黄埔区长洲岛的黄埔军校,毕竟"天下谁不识黄埔”。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座军校培养出了周恩来、陈赓、胡宗南等国共名将,真正地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沉浮。
一个学校,与家国情怀相连,与自由民主同系,唤起知识群体的民族自觉与忧患意识,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理想与现实结合,勇于奋进。
在我心中,除了人才辈出的西南联大,便是黄埔军校了。
时隔将近百年,“山卡拉”的黄埔再一次迎着“广州东进”的利好,站在了高光下。
如果说天河CBD是广州的大脑,那么这几年凭借互联网崛起的黄埔,无疑就是广州未来的心脏了。
当然,现在说“黄埔是广州的心脏”,可能广州的会展中心琶洲和金融城会不服,国家重磅推进的南沙自贸区会不服。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广州这几年彷徨的政治中,反而是规划没有那么重磅、概念没有那么耀眼的黄埔科学城,没有夭折难产,反而是脚踏实地、精耕细作。
这里承接了广州天生具备的务实肯干,保留了足够的张力,低调前行,成为广州这几年来发展最迅猛的区域。
2018年,黄埔GDP为3265亿元,在广州各区中排名第二,增速7.6%,同样排名第二,是仅此于CBD天河区。
黄埔到底做对了什么?
1.定位准确,错位竞争
不同于会展中心琶洲和金融城,都是想着做CBD,分流珠江新城的企业。
而广州的郊区更是炒概念炒房地产的乐土,空有概念,不见落地。
白云新城空有概念,不见落地,却把房价炒到5万靠上;南沙更是守着国家给的红利炒作房地产,集聚了大片投资客。
黄埔科学城一开始就是定位准确,错位竞争——做低密度的科技产业园。
黄埔科学城主打是高科技制造业(阿里、华为、京东等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截流了天河的产业外溢。
2.区府搬迁,甩掉重工业包袱,带动科学城
黄埔很有前瞻性的一点,就是把区政府搬离老黄埔。
以前的黄埔,放眼望去皆是传统重工业,成片成片的石化厂,拖着黄埔停滞不前,后来黄埔将区府搬到科学城附近,甩开了重工业的包袱,也极大地带动了科学城片区的人气。
3.脚踏实地做产业园,提高软性竞争力
占地仅37.47平方公里的黄埔科学城,被认为是最具有“深圳气质”的地方。
科学大道和开创大道两侧,分布了300多家企业研发机构,1000多家高科技企业,全面推进了黄埔港升级改造,发挥交通和区位优势,大力引进新型跨进电商、数字贸易、港航服务,打造“制造+贸易”新典范。
图源:广州房产
还有城市的软性竞争力,PCT国际专利,黄埔占了广州的60%,所以说“黄埔是广州未来的心脏”,真心不过分。
在2018年工业百强区榜,黄浦区排在了全国第二。而排在第一名的是深圳这几年大力扶持的龙岗区。(南山排名第三,因为工业不多,以服务业为主)
在广州彷徨的这几年,黄埔能做出这样的成绩,真心不容易。
4.学习深圳,给“钱”来抢人才
黄埔区定位是广州高技术与新经济第一区,对人才需求量是很大的。黄埔知道干不过市区,要吸引人才来郊区,最好就是学习深圳:用“钱”来抢人才。
黄埔区是广州目前真正落实人才补贴的区:黄埔区企业工作满 1 年的本科生可申请补贴 2 万元,硕士研究生 3 万元,博士生 5 万元。
广州的大学真心不少,可大部分都给旁边的深圳做了嫁衣。就算是留在广州,年轻人也更愿意留在天河市区,而不是郊区,所以黄埔也是拿出了真金白银来吸引大学生,来这里开荒。
虽然不多,但至少诚意满满。
然而,这几年黄埔的建设虽卓有成就,但模式还太粗放。
科学城内的规模集聚和协同发展程度还远远不够,各功能园区之间存在产业分散、功能配置松散、城市配套规划不合理、区域主导能力弱等问题。
所以才会出现文章开头的新闻:黄埔区政府想借助外脑,针对黄埔新区发展规划战略进行公开招标。
在炒概念遍地却没有实际执行的广州,一个区正视到自己的问题,不怕承认自己的局限,敢于去破解现在的困局,解决问题。
这不正是一直以来被大家称赞传颂的广州“务实、肯干”的精神吗?
在黄埔区之前,这样轰轰烈烈发起公开规划招标的是新区,是深圳前海自贸区规划和杭州未来科技城优化规划。
深圳前海是在2010年举办了备受瞩目的规划国际招标。
曾经缔造出纽约高线公园、西雅图中心海岸改造、上海桃浦中央绿地等经典设计作品的美国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提出了以景观都市主义为特色的“前海水城”方案,获得第一名。
(“景观都市主义”:将景观和城市视为整体)
通过这个规划方案,前海依托其优越的景观资源山、海、林、城、岛、港、湾景观资源,再引进五条线性滨水走廊(即西乡河、新圳河、双界河、桂庙渠、铲湾渠五大河流),将周边的城市地区与海岸区域连接起来,形成“三区两带”的空间。
“三区”是桂湾片区、前湾片区、妈湾片区,“两带”是滨海休闲带和综合功能发展带。
前海这种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得到了一片好评。
而阿里巴巴所在的未来科技城规划方案招标,最后也是结合片区分散的产业园现状,贯彻TOD开发理念,通过地下空间互联互通,极大地提升了片区的互连性。
这些城市治理和城市规划的进步,都是非常先进和具有前瞻性的,而不是像国内的某些新区,连个路网都规划不合理,“拉链路,天天拉了开,开了拉。”
我相信,此次黄埔公开招标的城市规划,势必让未来的黄埔站上新台阶,破除目前的产业分散困局,延续自己深耕多年的优势,保持后劲。
这一刻,我们应该为广州感到庆幸的是:在多年的彷徨中,广州还是培育出了黄埔区,一个未来有望成为优秀标杆的新区。
而这个新区本身也够争气,不甘心只是成为“天河的睡城”,吸引产业入驻,吸引人才留下来,把握住了很好的机遇,一点点积攒优势。
黄埔就像一个家庭在衰落,但它本身非常努力上进的孩子,它的一点点进步,未来会托举起整个家庭。
广州发展到今天,有过辉煌,有过失落,但庆幸地是广州更加坚定地东进和南拓。
如果你坚定地看好广州,那么被坚定看好的区域一定是黄埔,因为它现在已经相对成熟,这里有扎实的产业和人口,有足够强劲的购买力。
而争议非常大的南沙,也一样看好,只是时间周期会更长一些。
脚踏实地的黄埔,可能是未来广州保住一线城市地位的最大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