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型机器人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创业团看好了娱乐机器人这一赛道,不过创业团队一直苦于不知道如何拓展线下渠道。不过今天接触的机甲时代这个项目却有着先天的渠道优势。
机甲时代团队创始人刘济帆是位90后,但已经是二次创业了。其第一次创业还是他在清华读大四时,与兄弟几个一起创立了真人密室逃脱品牌“水木迷城”,现在在全国已有近30家加盟店,为国内外近百家密室提供游戏方案设计。
不过随着密室逃脱游戏触碰到了天花板,刘济帆把目光转向了有较好前景的娱乐机器人市场,带领团队推出了第一款产品机甲时代。
机甲时代机器人是一款竞技机器人,拥有装甲车型或者蜘蛛机甲两种外形,可以实现移动、射击或者中弹(红外的方式)等功能,可以实现4V4对战。
售卖给线下店的产品往往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不仅包括各型可遥控的机器人、室内定位系统(图像识别的方式)、战场沙盘以及一套可以进行AR特效叠加的计算系统。机器人与计算机通过ZigBee连接传送数据,玩家使用与计算机直连的游戏手柄控制机器人在沙盘中相互攻击,也可以将机器人交由电脑控制自由行动。一旁的屏幕上会显示经过处理的叠加AR特效的战场直播画面,也会显示玩家血量、攻击力等关键信息。
机甲时代正在结合VR技术研发下一代产品,正在尝试在机器人机身上加装全景相机,之后玩家就可以戴着VR眼镜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游戏,玩家也将在获得有实时特效叠加的战场画面。
在面向B端推出线下解决方案的同时,机甲时代正在推动其C端用户产品私人娱乐机器人,这也将是之后公司的主推产品。这种产品将使用智能手机为控制器与计算中心,机器人与手机通过蓝牙连接,玩家使用手机操作机器人。
在第一次创业时积累的许多线下渠道资源沿用至今,机甲时代成立至今半年多时间里,尽管没有在产品宣传推广上花过钱,只是靠已有的渠道对产品进行宣传,感兴趣的商户就会主动联系购买,联系咨询商户里有50%最终会购买。
现在机甲时代已经与一些品牌达成长期渠道合作,在北京已经有三家线下体验店,上海、杭州、长沙、沈阳等地也都设有场地。其部署场景多为商场或VR体验店,玩家群体基本都是青少年。机甲时代的竞技特性在公众场景中会带来围观效应,常常会见到一群玩家在沙盘中杀得难分难解,一旁观众在为他们鼓舞叫好,这往往是线下店渴望的场面。
多渠道资源为项目快速落地变现提供了可能,现在团队每月都能够卖出两套左右的产品,每套产品含有一台主机,八个手柄和八个各类机甲。每套售价两万五千人民币,能够产生稳定收入。
团队之前曾统计过密室逃脱产业的数据,仅就北京而言,有二百余家不同规模密室逃脱店,总营业额规模达六千万左右,利润为两千万左右。如果B端产品以密室逃脱的产业规模类比,市场成熟时规模将会更大。 因为机器人对战是一个有粘性的游戏,将会有长期粉丝。 而对商场里的体验店来说,根据较早的市场营业数据:一个占地15平米的沙盘,按照每人每15分钟,20-30元来收费,月营业额是2-3万,基本一个月即可收回成本。
线下渠道的铺展也为机甲时代之后在C端市场产品竞争中带来品牌积累。刘济帆还希望利用其竞技性,在未来有一定玩家数量前提下,设立竞技赛事获得周边收益。
在盈利模式上,售卖给B端用户是一整套解决方案获得项目收入;在C端上,将与一些代理商合作,也会登入一些电商平台。
目前团队有六个人,技术人员来自清华北航等相关专业,在开发机甲时代机器人、室内定位上颇有余力。团队一直没有拿过融资,现在正在寻求天使轮融资,初步计算需要300万融资,出让10%~15%的股份,融资将用以进行C端产品的量产。
早在2015年美国MegaBots公司和日本水道桥重工两家机器人公司就互相下战书,吆喝着将在2016年进行机器人大战还未开打,就吸引了全世界媒体的报道,并给其带来大笔的众筹。今年7月,ABC制作了一档名为《Battlebots》的节目,并收获了较高收视率。迪拜官方最近也宣布,自明年起要每隔两年举办一次机器人界的奥运会——世界未来体育大会。就在上个月一家创业公司与李连杰联合宣布将举办2017年机器人格斗大赛。这些都证明了玩家或是观众对竞技机器人好奇心。
而在国内做格斗机器人的团队不多,除了机甲时代之外,深圳有一款叫做机甲争霸的格斗机器人,发射的是物理子弹,玩家甚至需要佩戴头盔,但还没做线下推广;另外一款叫做银河战甲机器人,已经实现量产,在某些商场中有体验店,但是产品功能比较单一,只能使用手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