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图像影音设计 > 一进一出,4年大赚586亿:孙正义还是孙正义 >

一进一出,4年大赚586亿:孙正义还是孙正义

转载时间:2022.03.24(原文发布时间:2020.09.15)
139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39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ID:China-Venture),作者:冯颖星,36氪经授权发布。

4年运作,一进一出之间,两次创造历史,孙正义豪赚86亿美元(约586亿元),收益率达27.4%。

孙正义“卖卖卖”还在继续。这次,软银手里最值钱的家当也捂不住了。

2020年9月14日早间,软银集团宣布,已同意以400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芯片设计厂商ARM出售给英伟达。靴子即将落地,世界芯片史上最大规模的交易诞生。

2016年,孙正义以314亿美元收购ARM时,已经缔造了世界芯片史上彼时最大的一笔交易。

4年运作,一进一出之间,两次创造历史,孙正义豪赚86亿美元(约586亿元),收益率达27.4%。

更重要的是,这笔交易背后,世界半导体产业的格局彻底颠覆。半导体行业将会诞生另外一个巨无霸企业——英伟达。这家美籍华人黄仁勋创办的全球最火的半导体公司将掌握目前应用极为广泛的ARM架构芯片技术和知识产权,边界再度蔓延。今年7月,英伟达市值已经超过英特尔,成为全球最贵的芯片商。

消息一出,软银集团股价一路上扬,截止9月14日午间,已经上涨21.88%。

交易细节浮出水面

出售ARM的消息最早从8月12日传出,软银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后的第二天,孙正义自己亲口公布。彼时,他表示,关于是否出售ARM的部分或全部股份他还在犹豫,但已经在就该事宜展开谈判。“不过仍有可能进行IPO”,媒体曾报道称,苹果、台积电、富士康、高通都是其潜在交易者。

尘埃落定,最终英伟达摘得这一重要资产。一个月前,面对媒体对于英伟达是否会收购ARM的穷追不舍,黄仁勋还曾回应称“英伟达与ARM合作无间,但尚未提出收购计划。”而今,风向大变。

ARM作为一家芯片IP设计公司,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成功。其旗下的ARM架构占领了移动终端市场份额95%以上,占据当之无愧的霸主地位。有了ARM的加持,英伟达这一CPU领域排名第一的芯片制造商,将彻底开启一个时代。

交易细节上,这场收购将以股票加现金方式的实施,其中股票价值215亿美元,现金为120亿美元,包括在签约时支付20亿美元预付款。如果接下来ARM的运营表现达到协议约定的目标,那么软银还将获得50亿美元额外的现金或者英伟达股票收入。

此外,英伟达还额外拿出自身价值15亿美元的股票,发放给ARM员工。英伟达将保持ARM总部位于英国不变,同时还将投资建立新的办公室用于推动AI研究等工作。

在交易完成后,软银对英伟达股票的持有比例预计低于10%。

软银表示,该交易仍需获得英国、中国、欧盟和美国等国家监管部门的批准。交易约耗时18个月,预计将在2022年3月完成。

软银求变,已出售4.3万亿日元资产

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软银集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重新调整自己的投资战略,同时对外变卖大量的资产。

这次出手的主体ARM是软银在2016年收购的公司。彼时,软银斥资314亿美元,成就了软银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交易。4年运作,一进一出之间,孙正义豪赚86亿。

在英伟达与软银的交易完成之前,软银持有ARM 75%的股份,剩下25%的股份由愿景基金(Vision Fund)持有。孙正义毫不掩饰的表示,出售ARM是希望改善软银财务状况的选择。

不可一世的孙正义已经到了不得不求变的时刻。

2020年5月,软银发布2019年年报前后,由于业绩下滑,业内对于软银的争议几乎到达了顶峰,2019年的经营亏损达1.365万亿日元,这是软银15年来的首次亏损,也是公司成立以来的最严重亏损。

这也使得原本就风云飘摇的软银二期基金募资愈发受阻。于是,孙正义开始启动高达4.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近3000亿元)的大规模资产出售计划。截至8月3日,软银已经出售价值4.3万亿日元的资产,已完成出售4.5万亿日元资产计划的95%。包括出售和质押合并后的全球最大运营商公司之一T-Mobile股权获得的2.4万亿日元现金、出售阿里巴巴股票带来1.6万亿日元、通信子公司股权带来的3000亿日元收入。下一个出售的标的正是ARM股权。

最终,这些变卖为软银迎来了一丝喘息之机。

一进一出,4年大赚586亿:孙正义还是孙正义

(来源:软银财报)

2020年8月11日,软银公布的最新一季度财报已经开始小幅回升,2020年Q1软银净利润为1.2557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9%。孙正义终于扬眉吐气,但要想持续在资本市场获得信心,孙正义压力不言而喻。ARM,也不会是软银出售的最后一笔良性资产。

软银集团拟私有化退市

这在孙正义以往的处事风格中,如此高频率的卖出显然不是其本意。此前,孙正义相信,通过投资并购,软银集团可以成功地用资本手段将各细分领域的领头公司连接。这些公司在一个共同的愿景下组成联合体,一同成长、进化、壮大,发挥协同作用。

也正因此。孙正义认为软银集团由此发明了一种新的企业形态,他创造了很多概念阐述这一理念,如“strategic synergymaking group”、“Cluster of No. 1”,或者更好理解的,“科技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千亿愿景基金也正是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但在投资人接连质疑的2020年,一点点剥离可以换取的短期回报,不得不成为软银的权宜之计。

9月14日又有消息爆出,软银集团因长期业务战略的根本性变化,正在加速私有化收购谈判,这项举措得到美国激进投资机构埃利奥特管理公司(持有软银大量股份、并且要求软银集团做出多项有利于股东权益的调整)和阿布扎比主权财富基金穆巴达拉(Mubadala)的支持。

外媒报道称,软银内部对管理层收购的反对十分强烈。在日本,对于上市公司极为推崇,公司一旦上市,就能获得很高声望。对于日经225指数权重股,软银一经退市,整个日股将引发一系列负面连带反应。

此外,软银集团目前资本估值1150亿美元,严重低于软银集团持有的其他科技公司的股权资产价值,出现了所谓“集团公司资产价值打折”效应,这种现象引发了各方的不满。

也就在软银风雨飘摇的这一年,这个曾与马斯克齐名的梦想家开始屈服。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中,孙正义直表示,“评判公司价值的最佳方法是衡量公司在稳定状态下现金流的倍数。没有所谓的GMV、营收或用户数量的倍数一说,这些都很难证明是正确的。最终还是自由现金流的倍数,再无别的衡量标准。不要炒作,这点我从最近的事情中学到很多。”

行动上,软银也开始越来越着手眼前的事物。上个月,软银豪掷40亿美元,购买亚马逊公司、微软公司等科技巨头的股票。虽然监管文件没有披露软银所持的看涨期权,但消息人士透露,软银此举是押注未来十年这些科技巨头的股价还会上涨,而这些交易目前给软银带来了约40亿美元的浮盈。

关于当前纷纷扰扰的私有化传言,目前软银方拒绝评论。

[免责声明]

资讯标题: 一进一出,4年大赚586亿:孙正义还是孙正义

资讯来源: 36氪官网

36氪企服点评

图像影音设计相关的软件

行业专家共同推荐的软件

限时免费的图像影音设计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