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为了帮助优质企业发声、帮助行业探索者寻找方向、帮助业务需求方进行有效的对接,36氪推出了首个新经济行业“线上”大会——WISE2020新经济领风者大会,其中首场主题大会企业服务峰会于3月31日和4月1日举行。活动邀请了关注企服赛道的知名投资人和行业代表企业,分享最新的行业洞察及解决方案,向市场展示企业服务在商业领域的基础设施功能,并借助社群交流,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有效对接。
在众多赛道中,企业服务一直是投资热点。从长远看,中国有3500万家注册企业,有比美国更广阔的企业服务市场基数和提升空间,而美国的企服市场远比中国成熟,今天美国的企服市场规模大概是中国市场的 10 倍。受到疫情影响,今年的投资节奏不可避免地被放缓,在这种情况下,光速中国通过分析中国的市场特点,找出了几个长期看好的垂直领域。
以下为嘉宾演讲实录,经36氪编辑整理:
高健凯:大家好,我是光速中国助理合伙人高健凯。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看到的一些垂直领域的创业和投资机会,36氪的受众非常广,因此我今天的分享主题也会更广一些,希望对准备创业的准创始人,在创业中的创始人,或是做早期投资的伙伴们,有不同方面的帮助。
首先,我想先谈谈在企业服务领域,第一次想要创业的伙伴常会遇到的一些误区:
第一个误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某些领域已经有我们熟知的巨头盘踞,常常还有人奋勇向前地扑向这些领域。当这些领域已经有巨头公司且做的不错的情况下,我会建议大家绕道而行,不要硬碰硬。举个例子来说,批多多早期绕过传统电商获客方法,选择在阿里比较难触达的微信生态中获客,避免一开始就直接与巨头竞争。
第二个误区,“看着昨天,想着明天”。比如最近看到直播非常火,就觉得直播可能是非常好的创业方向,开始做各种垂直领域的直播。但其实做直播在今天火的人,在昨天和大前天就已经开始布局了,现在再想进去就非常困难了。所以我希望大家能看着明天,想着今天。我们要先看见明天的需求,来想今天应该有哪些领域创业和投资,甚至要更进一步去想,后天还会有哪些新机会。
第三个误区,“几个亿好像很多”。第一次创业时常常会想有几个亿的市场空间已经很不错,但得记得市场中的创业者很多,除非有把握这市场是第一名可以拥有40%-50%以上的市占率的寡头市场,不然分下来的市场空间可能很有限。我建议大家想这件事时,最好是往大的空间去找,找一个几百亿或几千亿的市场,因为一个太小的市场很可能不值得今天在腾讯、阿里、美团、字节等头部互联网公司的同学们离职去创业。然而,小而美也有可能是一个不错的“生意”,小伙伴们在投身创业前,得先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以及是否需要VC的投资。
在这几个误区之后,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选择关注企业服务领域投资机会和创业机会的方法论。总结有以下两个方法:
1、借他山之石;
2、逐己身之玉。
先说说借他山之石,美国的企业服务市场领先中国10-15年,因此美国企业服务市场对中国创业者和投资有不错的借鉴意义,如对标后如发现潜在市场空间够大且在中国没有明显前三名竞争对手的领域,那么这些领域通常是不错的创业或投资机会。
从实际操作方法来看,我们通常在做行业分析的时候,会把几个大领域的美国公司名单找出来,看这几个领域里最大的美国上市公司是哪些?相对应的中国创业公司有哪些?以此来分析这一市场值不值得进入。
另外,我们会也会去把一些高估值但未上市的公司找出来对标,结合关键数字指标来决定在哪些领域值得花时间去深入研究其中的投资机会。我相信这对选择创业方向的伙伴们来说,是最值得化力气的地方,因为如果选错了创业方向,要一直坚持下去,是非常辛苦且痛苦的事情。做完这些对标工作后,我们最近发现有几类市场值得关注,包含:
第一类,国内巨头不是特别在意,但在美国有较大的对标上市公司的新市场,比如AI智能运维和客户体验云(Customer Experience Cloud),这是不错的创业或投资新方向。第二类,被国内企业服务市场长期忽视的新人群,比如设计师、码农、市场营销专员等,过去没有非常好的企业服务产品服务他们,但在美国有不错的对标公司上市或估值较高,也是一个不错的创业和投资方向。
第三类,在国内数字化程度低且互联网巨头不太容易切入的一些垂直领域,在美国也有不错的对标企业服务公司。比如协助药企做数字化转型,工程建筑管理数字化、农业生产管理数字化等这类比较重的,巨头不一定会进,也会是创业者比较好创业机会。
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在有中国特色的大垂直领域找潜在机会,通常会特别关注两方面,一个是不同,一个是变化。
比如行业结构不同,我们分析美国跟中国GDP组成,发现中国GDP虽然只有美国的60%左右,但是某些行业的GDP比美国还要大,比如制造、农业、建筑等行业中国的GDP总量比美国这几个行业的总量更大,再比如零售和金融行业GDP在中国有足够体量且成长的比美国更快很多,像这种比较有中国特色的大垂直领域,会有一些系统性的机会。
另外,中国社会的老龄化速度非常的快,这也是美国社会比较没有遇到的问题,我们预计2035年,每5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位超过65岁的高龄老人,到时相对应的健康花费,或者健康服务都会有很大的机会。
此外,国家在推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过程当中,也会有系统性新机会。自主可控不只是指国产替代,自主可控是指在底层技术和前沿技术领域,中国公司需要有自己的积累,另外,在金融、5G、安全等相关产业的供应商,也会特别强调自主可控的需求。这些是在美国没有,但中国特有的大机会。
综合以上几点来说,我们觉得以下几个领域会有系统性的大机会。第一,制造业在中国是一个4万亿美元的巨大行业,虽然这个行业比较分散,但是如果做得够好,可以分到很大的一杯羹,其中比较好的创业点是用AI和自动化技术做产业数字化升级赋能,比如用AI做瑕疵检测,或用AI和自动化技术做机器替代人工。
第二,零售业在中国是一个1.5万亿美元的大行业,这领域创业要特别注意避开国内巨头的竞争,BAT都已经开始布局零售业,所以在零售领域创业需要特别注意避开和巨头们的直接正面竞争。比较好的机会会是对品牌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等方面,BAT不一定能拿出非常细致的解决方案,这时创业公司就有系统性的机会。
第三,金融行业也是一个万亿的行业,新的国产底层技术,比如AI赋能或国产数据库等,用AI和新技术帮银行体系降本增效,替代人工做异常交易检测也有不少机会。
第四,农业在中国也是一万亿的大市场,其中也有很多AI和自动化相关机会,比如农业种植过程自动化,自动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做栽培,或用AI方式无人水培,用种创新方式根本性的改造中国巨大传统行业。
第五,物流领域的自动驾驶或者是AI赋能调度系统,也是我们常常看到需要本地化解决方案的系统性机会。
第六,需要特别提一下大健康领域,医疗健康在中国也是一万亿以上的市场,而且这是今天的数字,在人口快速老龄化趋势下,中国的大健康行业会成长非常快,这里面我们看到很多用AI赋能的系统性机会,比如AI辅助诊疗、AI影像判断、AI个性化医疗方案等。另外,针对大健康领域,有三个层面的机会我们认为可以特别提出跟大家分享。第一层面,面向用户的新一代医疗和保险相关服务,因为移动端和AI技术出现,促进了诊疗在线化,现在很医生都直接通过手机帮患者提供有效的诊疗判断和开处方药,另外,可通过AI辅助的保险经纪人平台来来提供更个性化的保险方案。第二层面,医疗企业数字化机会,比如医院、药企、诊所和一些B2B的平台都有非常大的机会。第三层面,AI驱动的新药发现和医疗辅助应用也是特别好的机会,具体机会如AI辅助诊疗、AI影像判断、AI个性化医疗方案,之前说过不再赘述。
总体来说,不论是从借鉴美国企业服务市场,还是从寻找有中国特色的大垂直领域着手,我们看到了许多新一代企业服务领域系统性的机会,很高兴今天能提出一些浅见跟大家分享。未来,光速会沉下心来持续深度理解行业,在各企业服务领域做更系统性的投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