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门资讯> 图像影音设计 > 爱迪生为何拒绝特斯拉,阿法狗如何战胜李世石?背后的原因是一样的 >

爱迪生为何拒绝特斯拉,阿法狗如何战胜李世石?背后的原因是一样的

转载时间:2022.04.28(原文发布时间:2020.02.17)
174
转载作者:36氪企服点评小编
阅读次数:174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混沌大学”(ID:hundun-university),作者:沈拓,36氪经授权发布

无论你是从事怎样的职业,你的职场价值本质上讲,都是由你的作品决定的。比如产品经理,是否打造过爆款;营销工作者,能否做出好的营销文案;老师,则要看是否有精彩的课程。

那么,伟大的作品具有怎样的共性?

伟大来自于“未知的未知”

“伟大的作品都是在未知的未知当中被开创的”。

这个概念来自于一个叫“未知三环”的模型。这个模型告诉我们,在你的知识体系内,存在这样三个圈:

1. 已知的已知

一些知识是你知道的,而且你也很清楚自己知道。比如我作为讲课人的人,我很清楚哪些是我擅长的。

2. 已知的未知

这部分就是那些你不懂,但是你知道自己不懂的部分。还是拿我讲课当例子,我很清楚哪些知识是我没掌握的,我不擅长的。

3. 未知的未知

除了以上两个部分,还有一个巨大的空间,是我不知道的,但是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一部分有多大呢?可能有无限大。

为什么要讲这个模型,因为在商业中,很有优秀的乃至伟大的作品都是瞄准了以上的领域2和领域3。叔本华说过一句话“优秀的人能射中别人射不中的靶子,而天才能射中别人看不到的靶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真正的高手对事情的理解远远超出一般人的理解范畴,他们进入了未知的未知这里领域里了。

有哪些伟大的作品可以认为是处在未知的未知当中?

2016年3月发生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阿法狗战胜了李世石。在对战的第二局,阿法狗走出了人类不可能走出的一手棋,号称“天外飞仙”,阿法狗下到第37手棋,压制了白旗,围棋术语也叫肩冲。

而人类棋手对肩冲的运用对多是四路压三路,而阿法狗走出了五路压四路,这一步棋,在人类看来,黑棋(阿法狗)反而大亏,但后来的局势表明,这一步走的非常精妙。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阿法狗走进了人类的“未知的未知”。

对战三局过后,李世石全败,但是按照约定,还要继续下完第四、五两局。第四局中,黑棋的阿法狗又是遥遥领先,而此时,李世石走出了一步“神之一手”,这一步,用阿法狗研发者的话说,“超出了阿法狗的搜索范围”,换句话讲,进入了电脑的“未知的未知”,反而让阿法狗崩溃了,直接认输。

我们熟悉的SpaceX也是一个“未知的未知”案例。它颠覆了我们人类对航空业的认知:发射的火箭还能收回来。马斯克认为,要实现100万地球居民移民火星的目标,降低火箭发射成本是必需的,但是这个大胆的想法确实走入了普通人“未知的未知”当中。

突破未知之墙

什么叫“未知之墙”?回想我们的未知三环模型,在第二环已知的未知和第三环未知的未知之间,那一道厚重的、难以突破的墙就是未知之墙。不仅我们普通人面临未知之墙的困境,历史上的科学家、哲学家一样有这样的困境。爱迪生,虽然是伟大的科技、商业天才,但是当特斯拉把作品交给他的时候,两分钟内就撕得粉碎。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在去世前最后一次接受采访时说到,对于无知的管理,如果能够写一本著作,大概会成为他的杰作。就连苏格拉底也说,我和别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我知道自己有多么无知。

所以,每个人都存在自己的“未知之墙”。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突破它?

答案在于四个字:本质思考。

究竟什么是本质思考?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根据未知三环模型,我们可以把需求分类,第一种是我们自己知道需求是什么,而且已经被很好的满足了;第二种是我们知道有需求存在,但是没有被很好的满足;第三种是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需求,叫未知的需求。

对于第一种,那些已经被满足的很好的需求,如果你要做,只能通过一般的创新来做的更好,也就是锦上添花。比如买菜,无非是更多的种类,更健康的蔬菜,更快的送达,都是要“better and better”。

对于第二种,已经但是没有被很好满足的需求,我们要寻找替代品和新的替代方式。举例来说,大家认为当前的教育水平不够,所以催生出了很多的创新教育产品,从新东方到好未来,从51talk到英语流利说,英语教育这个赛道,不断涌现出更好的替代品来满足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出行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滴滴、Uber成为了打车难的替代方案。

对于第三种,面向消费者未知的需求,这样的创新往往是开创式甚至革命性的。

以上这三种需求的满足,放在一起看,面向第一种的创新往往是连续性创新,难度小,收益小,这是绝大多数商业的常态: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我会做一些小的改良。而面向第二类的往往是非连续性创新,这类创新难度大,收益大,近几年的互联网行业涌现出了很多这样的创新,比如滴滴打车、抖音和快手、自媒体等等。面向第三种的创新是革命性的创新,它需要突破“未知之墙”。

如何才能做到?

我们首先要改变自己思考的维度。当直线式思考无法走通的时候,尝试别的路径。我们经常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今天的种种需求,古人没有吗?换句话说,需求是不变的,变得只是表达形式。混沌大学有一门课,马东讲述奇葩说为什么能火。他说到,观众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需求,你通过一种文化载体表达出来,这个东西就会火。

著名喜剧表演家陈佩斯,打造过很多的爆款作品,他曾经回答过一个精彩的提问,“人为什么会笑”?陈佩斯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洞见的观点:笑源自优越感。以下是陈佩斯戏剧理论中的一段原文:

笑声起源于人类开始进行大范围的社交和合作的时候,弱势的一方就会把优越感给予对方,以表达合作、服从的意图,强使一方为了合作必须要将优越感表达出来,表示自己接受合作这个表达就是笑。

这是一种深刻的洞察,一种本质的思考。要让人笑,就要给他优越感,所以“笑”这件事,本质上是不平等的,一定是一方受损的,它具有“悲”的内核。回想春晚的小品,你为什么笑?因为你看到了“笨”、“傻”,演员营造了和观众之间的“优越感差”,所以观众就笑了。

为什么要说这样一个和商业看似无关的例子?因为本质是相通的,只有你对用户需求的本质研究到了这样的深度,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你就可以充分运用它,突破自己的“未知之墙”。

另一个例子,人为什么要看影视剧?这是一种怎样的需求?如果深入研究一下,你会发现人有一种天性,从原始人开始就存在了,叫做“深度沉浸”,比如祭祀、看戏曲、看画,这个过程中,人类获得的是安全感与庇护。到了现代,我们沉浸的事舞台剧、电影,甚至VR,看到了这一点,我们来做一个大胆的推演。舞台表演和眼睛的距离大概一百米,电影屏幕可能二十米,电视屏幕不过三米,手机屏幕只有几十厘米,VR可以做到零距离接触处,那下一步呢?很有可能是脑机接口,如果人类追求极致的沉浸式体验,这种猜想是完全有可能的。

总结一下这几个例子,我们在分析一件事的时候,必须要刨根问底,一层层的挖掘事情的本质。通过本质的理解,就可以看到未来的需求,甚至这个需求用户自己都没意识到。“本质思考”和混沌大学的另一个知识点——第一性原理是密切相连的。道德经有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第一性原理告诉我们,做一件事情你要懂得它根本的道理,当参透之后,有了那个“一”,就可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要想学会本质思考和第一性原理的能力,我们要经历熔炉。

熔炉就是认知自己,认知自己的错误。自己有怎样的偏好?怎样的厌恶?比如我自己,我一度认为自己是一个勤奋的人,现在感觉貌似没有那么勤奋,这就是一个模糊的自我。日本著名设计师山本耀司说过,有些东西是看不到的,只有你撞到别的什么东西,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撞上的是什么呢?可能是失败、挫折、竞争对手、高水平的老师,甚至这次疫情的考验。有的企业直接被打回原形,有的企业还能过得很好,为什么?这需要反思。

写在最后

2020年刚刚开始,而且以这样的方式开场。我认为未来的十年可能都是黑天鹅的时代,不确定性非常多。

最后再次用藤泽秀行老人的话和大家共勉:运用本质思考,以“强烈的努力”,穿越“未知之墙”。

36氪企服点评

图像影音设计相关的软件

大厂都在用的图像影音设计软件

限时免费的图像影音设计软件

新锐产品推荐

消息通知
咨询入驻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