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在「知乎」读到一篇“预测贴”,文中详细剖析了国内某创业公司即将发布新自行车的成本和细节。
由于文中提到了车架、变速和传动这三大自行车的重要组成部件,我决定写个易懂的入门帖来聊聊这当中的“故事”。
先上车架
我曾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一个新车架从设计、开模到量产需要250到300天左右,没经验的创业公司起码得400天。
这是行业目前的现状,作为自行车中最具代表性的组件,车架“彰显”着一辆整车的品质。不夸张的说,其他的元器件都可以找供应链“代劳”,但车架非同小可。
车架的常用材料大致有四种,分别是铝合金、碳纤维、钛合金和钢。这四种材料有着相对简单的分辨优劣方法,拿铝合金和钢举例。
前者根据成分由高到低可分为7075、7005、6069和6061,数字越高代表性能越好。钢材的车架也分为高碳钢与铬钼钢,高碳钢重,强度不及铬钼钢。
也就是说,同样是铝材和钢材,也会因成分的不同存在产品的优劣。了解这些,判断车架就相对容易一些。
举个例子,雷诺725是铬钼钢中比较好的一种材料,从5到8系定位为铬钼钢合金。从7系开始,强度等各项性能大幅提升,853则被誉为铬钼钢中的传奇材料。9系则是不锈钢合金,931和953的新兴不锈钢把钢架的外观和性能提升到了另一个境界。
由于车架的大部分工序主要是手工操作,具备小规模制造的可能性,故在理论上创业公司存在自造车架的能力。不过做的好与做出来是两码事,如果对产品追求极高的品质,创业公司在车架上几乎占不到任何好处。
判断车架的性价比以及根据车架判断整车的优劣有几个参考方式:
通常好的车架具备漂亮的外观设计和人性化的细节以及会用高级的材料控制重量。
切变速
上初中的时候买车,不懂,但一心只想要辆“变速车”。
关注【新出行】后,才知道变速里的门道儿很深。
首先变速分内、外两种。内变速重,传动损耗大,传动比小,优点是几乎无需维护。外变速轻,传动损耗小,传动比大,需要定期维护调较。
日本SHIMANO、美国SRAM、意大利Campagnolo是变速器市场的三强。其中SHIMANO全面覆盖了高中低的品类,几乎可以说是垄断地位。
对创业公司来说,根据整车的品类决定内、外变速再适合不过。
比如内变的特性较适合城市车,外观简洁、无需维护、操作简单,唯独的缺点就是损耗大,不过对应城市通勤影响并不大。
我曾试骑过一辆售价在6万多人民币左右(创业者的日常通勤工具)的城市车,上车前他告诉我:“骑的时候向后倒轮就是变速”。我听着很带劲儿,在均速骑行的前提下稍微一倒轮就能感觉到后轮花鼓的内变速。
我请教了业内前辈,这是SRAM的内二速花鼓。它在骑到一定速度时传动比由1:1变为1:1.35,简单的说你可以理解其为自动档。
值得一提的是,花鼓与中轴等零件对传动效率的影响比较大,好的零件能使骑行的感受更佳。
开始传动
如果说车架是一辆自行车的魂,它一定是感性的,而理性的部分则全部交给了传动系统。
SHIMANO、SRAM、Campagnolo和微转,这是四家提供传动解决方案的公司。前两者在整车领域的地位无人能及,想采购,先排队。
无论对传统车厂还是创业公司,使用这些优质传动系统是提升整车品质的最大砝码。不过现实情况是,供不应求的死循环。
变速器是自行车中专利数多,也是单零件技术含量最高的。由于行业门槛很高,极少有新兴企业加入。由于每年的产能有限并且当年的货可能已经在三年前就签给捷安特、美利达了,所以造成了创业公司几乎拿不到货的现状。
在这种情况下,创业公司会选择与相应组装工厂合作或是先发单速版,积累资源后再推变速版这两种方式解决这个“行业”问题。
如何选车
排除因个人喜好品牌、外型设计、专业程度等主观因素带来的影响,选车是有诀窍的。
造车者会根据需求做整车搭配,在关键部分用到较高标准的零件,其余的为标准件。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已知的车架、变速和传动这三个配置的前提下,你几乎可以就此判定这辆车的优劣。
比如那些能拿到好组件的整车售价会稍贵,而且发货晚,量不多,如果喜欢,首批就得订。而使用一般组件的整车货略多,发货快,价格也会趋于平民化。
最快7月,我们就能看到这两款极具反差的整车发布。
借助车架、变速和传动这三大组件判断整车的价值,要保证它们要在一个平衡点上,定位对应配置高低,简单说是要均衡,任何一个短板都会被人诟病。
基于成本考量就是要做到谨慎,配置体现了品牌的定位的基调。
不得不说的是,车架是主要体现一个整车品牌文化的地方,可以说整车品牌也就只有车架是自己的,所以你要买车?不如先选好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