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黑暗交通时代已经到来。”有人这样预言。
因为交通问题,人们的生活已受到严重影响,包括拥堵、雾霾、健康等已形成直接危害,这些危害变成可以量化的数字。
根据《中国智能出行2015大数据报告》显示,北京每年因交通拥堵导致的人均成本超过7972元,居全国第一,在高峰期开车出行,每分钟仅能挪动333米。另有数据显示,仅在2016年的上半年,北京拥堵损失分摊到每个人身上已达到5056元。全国400个城市平均拥堵延时指数达到1.58小时,平均时速为24.8km。一个病人要治疗因空气污染等原因造成的疾病,平均需要7500元。
在这些令人咋舌的数据之下,绿色出行,打造健康城市被认为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这是一场关于自行车的革命。”11月17日,在共享单车品牌ofo创立443天的第一场发布会上,CEO戴威认定这场“革命”已经有了发端。
眼下,极符合“最小代价出行”的共享单车风头无两。而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正是当时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戴威。他与几个同学以“共享经济+智能硬件,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为理念,创立ofo。起初,最先在校园中推行,因品牌的单车都被统一刷成黄色,它拥有一个更容易被记住的名字——小黄车。
如今,除了ofo外,更多的共享单车品牌参与到校园与城市的服务中,共享单车更是被投资人最为看好的共享经济项目,单在2016年,该领域就已经完成16起融资,单车供应链不断完善,覆盖城市数量增加,共享单车不仅成为一种出行方式,更是一种态度。
从最早提出无桩共享单车出行解决方案,首创“单车共享”模式,到覆盖全国22个城市的大学校园,ofo终于决定再向前跨一步,发布“城市大共享计划”,戴威宣布,有着校园基因的ofo已经做好准备为城市用户提供服务,真正实现“在城市”。
悬在屋顶的车胎,地面象征着城市马路的黄线,墙面上不同绘画风格的自行车图片,在ofo的办公室中,一切元素都来自于自行车。
“从ofo诞生第一天起,我们就希望,每个看到它的人都知道,我们做的是一件跟自行车有关的事情。”相比同龄人,戴威显得更加沉稳,每回答一个问题前都要略作思考,以最简短的方式作出回答。
这件只与自行车有关的事始于2014年底,北京的五道口。当时,几个就读于北京大学的年轻人决定共同创业“干票大的”。同为骑行爱好者的他们,想把自己的爱好变成创业项目。
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是:在众多繁杂的品牌标识中,如何突出他们的与众不同?这个问题困扰他们很久,直到他们偶然看到一个讲述苹果设计理念的短片,其中有句话点醒了他们:“设计事物必须专注,我们必须清楚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想要使人们感受的什么?”
oco、cfc、oto……在上百次尝试后,他们原本准备随便起个“风火轮”、“骑百客”之类的名字就算了,突然,戴威写下了“ofo”三个字母,无论从形状到发音似乎都与大家的构想完美匹配。
然而,最初的ofo只是一个深度定制化的骑行旅游项目。顺利拿到一笔100万元的天使投资之后,团队只用了8个月,就“成功”花完了所有投资,账面已难以为继,还坚持吗?大家觉得骑行旅游和传统旅行社的业务并无差别,而他们真正想做的事可以改变世界的事儿。
这次失败带来的最大教训是:创业应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ofo开始从校园出发,寻找大学生的真实需求。经过评估,ofo的团队发现大学生用车的最大痛点:丢车易、找车难、用车急。如何解决?戴威和小伙伴们决定在北京开一家“奇葩”的自行车公司。
这家公司将提供便宜、方便的自行车服务。为此,ofo制定了一个共享计划,希望发动北大师生共享代步单车,加装共享硬件,让每个师生都能随时随地使用共享单车。他们发布了两篇文章:《我们有一个梦想,让北大人随时随地有车骑》和《这2000个北大人要干一票大的》号召大家主动分享自己的单车。
也有人禁锢在一种思维中,担心共享可能会带来“骑别人的车,让别人无车可骑”的局面,ofo规避这种风险的方式是至少有上千辆单车加入,再启动这个项目。
这个看似有点理想主义色彩的计划真就实现了。2015年9月7日,共享单车在北大正式启动,1000辆自行车都来自于同学的共享。这次,作为一个经历了几次不同ofo的团队发现,他们找对了方向。
自此,ofo的名字背后有了更贴切的释义——one find one,这也更能体现他们想做的事及使命:随时随地有车骑。
解决了从零到一的痛苦,ofo此后的发展几乎没有过太大的波折,模式也固定下来:用户只需在微信服务号或App输入车牌号,即可获得密码解锁用车,随取随用,随时随地,也可以共享自己的单车到 ofo 共享平台,获得所有 ofo 共享单车的终身免费使用权,ofo称其为:以1换N。
这是ofo与所有后来的共享单车品牌最大的不同:真正的共享。
现在,ofo已进入全国22个城市,200多所高校。这个平台连接了超过19万辆共享单车,300万的注册用户,总的服务出行次数超过了4000万,走过的里程5136.4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1300圈,往返地球到月亮67次,为地球减少碳排放超过2万吨。
全面占领校园场景后,ofo希望这场“共享革命”走进城市,因为城市与校园一堵墙的界限已不那么明显。
在进入城市前,“小黄车”升级到3.0版本,尽管戴威坦言,在实际骑行体验中,用户并不会明显地感觉到这些细节带来的差别,但其实,这次升级了11项技术,包括可调节的车座、实心轮胎、密封中轴、加固的轮圈和轮毂等。
也有用户对ofo的设计提出质疑,譬如为什么“小黄车”不采用看起来更便捷的电子锁?为什么要放弃骑起来感觉更轻松的打气轮胎?
“ofo是行业内开锁成功率最高的公司。”戴威自信地说,ofo的机械锁经历了北京零下十几度的严寒,经历过武汉的洪水……ofo要做的,是用户在需要的时候一定能开锁,目前,只有机械锁可以做到。
比可以成功解锁更重要的是,面前可用的这台自行车有气。为此,再三纠结,ofo还是放弃了骑行感受最舒服的打气轮胎,选择不易爆胎、扎胎的实心轮胎。
除了骑行本身的体验外,ofo也竭力做到其品牌颜色黄色所寓意的“安全”。
在共享单车行业,ofo是第一家给每一个用户购买保险的共享单车品牌。这当然会增加成本,但只要在可控范围内,所有可以提升用户体验的方式,戴威都不惜尝试。
共享的核心+用户体验至上,成就了ofo的独特气质,也正因如此,最近一个针对不同品牌的共享单车进行测评的数据中,对ofo的体验描述只用了三个字:快、能、爽,它分别代表着速度快、能自由调节、舒适感倍儿爽。
它让更多人发现,在一个追求速度的时代,我们仍需要一辆自行车。拯救“11路”的小黄车除了提供便捷外,更让大家发现了骑行的乐趣,小黄车像是从前流行的色彩跳跃的公主车,让人想起路上的一个“大撒把”,或是停车时的“漂移入位”,这是骑车的快感。一位用户在网上这样描述她的骑行体验。
ofo共享几计划刚开始推行时,有关ofo的帖子曾8次登上北大bbs的“十大”,文章主题不外乎“弄死ofo的一万种方法”、“坐等ofo倒闭”等。ofo内部开玩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产品,一种没人理,一种被人骂,ofo宁愿做后者。
毫无疑问,ofo不仅没死,反而活得更好,这是因为它所瞄准的是共享经济。
何为共享?作为“单车共享”最早的提出者,戴威笑称:“‘共享’是共产主义的一种表现。”
近年来,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在全球范围迅速崛起,以Uber、Airbnb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商业平台,极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中国,共享经济从出行领域开始,打车软件的盛行完全颠覆了一个传统行业。此后,从出行到短租、从物品分享到知识分享、从C2C到B2B。一大批的创业者和创新者在这条道路上探索。
虽然同为共享经济,但戴威明白,ofo的“共享”难度值更高,“ 以1换N,不光是使用权的共享,更是所有权的共享,这超越了Uber、Airbnb、滴滴等。”戴威认为,这是更有前景的模式,这也为ofo吸引到更多投资人的关注。
很少夸张地表露自己的情绪戴威,在回忆起创业最兴奋的时刻时,少见地提高音调,加快语速说道:“每次拿到投资都很兴奋。”
他创业以来的重要节点,几乎都与此相关。最近的一次是今年的5月26日,他需要决定到底接受谁的投资,估值更高的,还是能提供更新思路的?那天早晨,戴威没去公司,午饭后,他做出决定,放弃给ofo更高估值的投资机构,直接来到经纬创投,与他们签了协议。
可以看到,戴威在为ofo选择投资人时也慎之又慎,相比估值,他更看重投资人的思路是否能带给ofo新的启示。
一年内,ofo已经获得5轮融资,成为资本的宠儿,这时,“唱衰派”也开始担心,共享单车市场是否只是虚火,单车代步是否是真需求,这个市场真的能盈利么?
无论是产品供应链还是城市的推广,ofo已经找到非常健康的商业模式和现金管理的方式。戴威曾算过一笔账:目前ofo每辆车大概能带来每天5-10元的收入。一辆自行车的成本不到300元,若按照12个月报废来算折旧的话,每天的折旧不到1元。每个运维人员大概负责300辆车,一天薪水100块,平摊到每辆车上,一天的成本也不到1元。所以简单算下来,毛利大概在70-80%左右。
据戴威透露,目前,ofo获得的B轮融资还没花完,已经在超过一半的区域实现盈利,这在行业内绝无仅有。
从大趋势看,戴威对共享单车市场也显得很有信心,“从自行车代步属性来看,它一定是个大众市场。”他的判断基于这样的数字:全世界互联网用户有30多亿人次,会骑自行车的人大概有50亿。
当然,投资人盯准共享单车市场,也有自己的算盘。投资了ofo的滴滴表示:一是,城市出行需求大,大城市交通拥堵一直为人们所诟病,人们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可谓是苦不堪言;二是,分享式绿色出行受拥护,自行车出行不仅能减少城市污染,而且出行模式随时随地开启;三是,单车共享多是B2C模式,更容易实现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能迅速打开用户市场。
可见的是,共享单车市场正在吸引更多创业者和投资者入局,但戴威清醒地看到未来一定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提高效率和建立信任。
戴威认为,从效率的层面看,目前已有的共享经济模式都是在解决效率问题。无论是汽车资源、房屋资源,还是自行车闲置资源的分享,以减少不必要的购买。因此,ofo强调的共享不是一味提供资源,而是希望大家拿出已有资源进行分享,才能更好的解决效率的问题,这也是ofo选择现有模式的原因。
真正的共享,不光是物品的共享,更是精神的共享,这一点,似乎还很难实现,因此,拯救了400米以上短途出行的“小黄车”也不可避免地被人为破坏。在戴威的计划中,信用评价体系是不可或缺的,在他看来,共享经济的实现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论被共享的是自行车、汽车、房子,还是知识。
“要是随时随地有车骑就太好了!”
这是ofo的目标,实现它的前提是“共享”的实现。在公司的微信群里,戴威经常跟员工说:“无共享不ofo。”一切与共享有关的事情,他都鼓励大家去做。
“城市是大校园,校园是小城市。ofo上线的第一天,1000辆车都是北大师生共享的,在城市里我们依然要坚持共享。”不管在哪个骑行场景中,戴威都不忘“共享”这个ofo最独特的基因。
以“共享”的精神切实为城市做些事,正是ofo的目标,它的实现路径是科学增量加盘活存量,而不是一味的投车,这就催生了“城市大共享计划”。
“中国的城市现在有超过3.7亿辆自行车,大家想想,在任何一个城市的角落都可以看到自行车,超过一半是落了灰的僵尸车,占用道路,浪费资源。”如何让大家拿出资源进行共享?戴威所带领的ofo希望减少投入新车,让更多闲置资源加入共享计划。
ofo的方案是:首先在北京、上海进行试点,在一些社区、地铁站建立回收点,老百姓可以把自己的单车共享到ofo的平台,作为回馈,他们将拥有全国范围内ofo共享单车的免费使用权。如果大家共享的车辆比较好,ofo也可能会向客户补贴现金,以鼓励他们为城市所做的贡献。未来,这一模式将在全国进行推广。ofo希望在年底链接超过一百万辆车,全国每日订单达到100万,这一目标已马上要实现。
也有人对此存疑:以ofo一己之力,是否真能撬动3.7亿的自行车存量?
正像刚在校园提出共享时,ofo先自掏腰包,购置了200辆单车,让同学看到,共享一辆车,就可以拥有200辆车的使用权,这才有了第一辆“蓝色山地车”的支持。尽管,在上门取车时,大家不光要给车装车牌、上锁、刷漆,还要给同学们讲解什么是共享计划,但因为那段时间的用户培育,“小黄车”迅速成长起来。
在城市也一样,需要先行投放,再让大家“共享”。戴威认为:“当有一天ofo,当小黄车投到一千万辆或者两千万辆的时候,拐点会出现。”
“城市大共享计划”,除了收个人闲置自行车外,也希望能吸引自行车生产厂商。戴威注意到,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国和出口国,近几年的产量却没有明显增长,“自行车的行业进入了结构调整深化的新常态阶段。”通过“城市大共享计划”,ofo希望更多的自行车生产厂商的产品进入ofo平台。这样做的核心,是希望把所有自行车连接起来,个人的、品牌的,甚至希望未来能与政府的公共服务项目合作。
然而,有野心的不光只ofo一家,每个共享单车品牌都有着几乎相同的目标。于是,行业内外对于未来共享单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有了各种版本的猜想。
对于这个问题,戴威似乎并不那么在意,在他看来,“未来会有更多的共享单车企业进入,大家面临相似的社会现状,不规范的用车,大量小偷偷车。所以在共享单车的行业,合作大于竞争,所有品牌应该联手,让城市出行更加美好。”
美好的标准是什么?资本方对于ofo的要求能够回答这个问题:10年时间,许你一个碧水蓝天。
在实现这个目标之前,戴威强调:“我们没必要谈自己用什么算法、语言、能力,最重要的是通过我们的系统,提高运营效率,让用户真正的实现随时随地有车骑。”戴威从来不给不确定的事情一个看似准确的回答,因此当被问及“未来滴滴是否会为ofo开放一个入口?”、“ofo对平台积累的大数据是否会有进一步的开发?”等问题时,他给出的回答是:一切皆有可能。
戴威唯一坚信的是,一个公司能取得多大的成就,是看它在多长的维度去做战略,ofo看到的绝对不是今天、明天,它不生产自行车,只连接自行车。
ofo希望人们无论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能通过ofo解锁自行车,它会像Google一样影响全世界,戴威从来都认为,这是一个可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