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尚未彻底结束,排查发热人员一直是沈阳地铁工作人员的日常。但在青年大街地铁站,早高峰的人们扫码登记入站信息后,无需经过人工测温,直接通过安检、入站上车。这并不是工作人员“偷懒”,而是因为他们有一双智能测温的“眼睛”,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从往来人群中筛查出发热人员,并将数据通过显示器实时显示。
从外观来看,这双“眼睛”长得很像摄像头,其实是一款带有人体测温功能的全自动红外体温监测仪,产自沈阳上博智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博智像)。疫情期间,这款智能测温设备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与人流交叉感染的风险,缓解了高峰时段人流密集场所的排队压力。
36氪辽宁从上博智像了解到,这款测温仪可广泛应用于机场、车站、工厂、商场等人流密集场所。目前,测温仪已由最初的单光黑体人体测温仪升级为双光人体测温仪,后者可以在1-8米范围内进行非接触式测温,每分钟跟踪检测600余人,检测效率更高。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检测功能,升级后的双光人体测温仪还可以识别出人们是否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具并进行提示。
对于上博智像来说,生产人体测温仪这类产品并不是他们的老本行。作为一家以红外热像仪、计算机视觉模块、智能光电载荷、伺服稳像产品研发生产为主的企业,虽然上博智像的热红外成像技术已相当成熟,但此前的产品多面向工业场景。为了研发出适合生活场景的产品,技术团队成员放弃春节假期加班加点赶工,攻克技术难关。企业总经理王继东表示,第一台产品正月初四投入使用后,车间里24小时连轴转一直在生产,产品供不应求。
据了解,上博智像之所以能在抗“疫”关键时刻爆发出“硬核”科技实力,源自于扎实的科技领域技术积累。成立四年以来,企业已成功推出17款智能化产品,广泛应用于森林防火、边防警用、智能交通等领域,以定制化的服务为客户提供专业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是业内成长较快的明星企业。
企业的几位技术骨干均是来自中科院的研究员,曾在多个自动化技术相关的国家重点项目中担任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和技术负责人。核心团队也都是来自科研院所研发一线的科技“老兵”。正是这样一支“少年老成”的团队扎根辽宁,为推动辽宁高新科技产业、智慧产业发展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除了上博智像,疫情期间还有众多辽宁企业发挥科技优势,逆势而上。沈阳迈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赶工40天生产出3200余台高流量湿化仪和医用大无创呼吸机,支援抗“疫”一线;东软医疗紧急研发疫情筛查专用的“方舱CT”送往武汉、北京等地,用于医疗筛查和检测;新松机器人签订了47条平面型口罩生产线、17条N95口罩生产线订单……越是关键时刻,越凸显辽宁企业的科技实力。
随着社会秩序逐渐恢复正常,这些“硬核”科技也将更广泛地走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迎来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