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到底是不是个小生意?当公众号聚集着越来越多的流量时,总有人抛出这样的疑问,因为问题的答案直接影响着第二个问题:自媒体值不值得投资?可以看见的是,诸如十点读书、毒舌电影、二更这样的公众号都相继获得融资,流量变现方式还有很多,最直接的就是推出产品。
比如专注留学生人群的 INSIGHT CHINA,在经历了杂志、公号、新媒体矩阵三个阶段后,推出了自己的留学背景提升产品,并在今年产生了 600 万人民币营收。在留学这个相对封闭小众的市场,INSIGHT CHINA 的先发优势在哪里呢?
2014 年时,刚刚起步的 INSIGHT CHINA 主营业务还是杂志,一年后,“无心插柳”的公众号反而聚集起 10 万粉丝。创始人之一的薛筠剑告诉 36 氪,起初创始团队的三个人分别掌管着一个公号,从选题、写稿到选图、排版都单独完成,10w+ 也是常有的事情。今年 5 月,一篇《你所受的教育会将你引去百度还是谷歌?》,加上魏则西事件的发酵,把 INSIGHT CHINA 推到了一个小的制高点上:这篇文章产生了 300W 阅读,现在 INSIGHT CHINA 的粉丝数量已经超过 70 万,其中 92% 都是近三年潜在出境留学用户。
36 氪曾经介绍过的北美留学日报也从媒体做起,和 INSIGHT CHINA 不同的是,北美留学生日报的新闻属性更强,今年也开始尝试留学服务、定制出版这样的变现方式。但无论如何,这类公号的共性都是,因为身处相对封闭的圈子,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流量精准。
但二者的不同在于,INSIGHT CHINA 的创始团队非常年轻,接受 36 氪采访薛筠剑还是一个正在经历 GAP YEAR 的 97 年学生。但是团队已经对做内容掌握地游刃有余,薛筠剑侃侃而谈:“很简单,不论做什么内容,都要考虑一个问题:如果我是看这篇文章的用户,我会不会转发?”在做了两年内容后,他们发现几个规律,留学用户想看的东西就三种:各种各样的排名,和睡眠有关的话题(因为 95 后都对“晚睡”这件事感到骄傲)和标杆性人物。
今年起,INSIGHT CHINA 在上海设立了分部,另外签下了 40 个海外兼职作者,准备加大原创力度。因为之前的盈利模式都是广告,他们意识到一个问题:在流量越来越贵的情况下,把这些精准的用户都倒给别人,太浪费了。而留学生群体最需要的三个标准化服务,就是语言培训、留学申请和背景提升,而前二者已经是蓝海市场,背景提升还有市场空间。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INSIGHT CHINA 提供科研科考、名企见习、社会公益、国际游学四个方向的产品。在科研方面,INSIGHT CHINA 和国内很多实验室的教授建立了合作,给学生提供学术研究的机会;实习方面,周末及寒暑假还有很多深入企业内部学习的机会,目前 INSIGHT CHINA 能提供的大大小小的 Program 已经超过 30 个,合作方超过 40 个。
薛筠剑介绍,比如他们最近针对美国总统大选推出了一个项目,在中国筛选并招募了 30 名学生到竞选办公室做志愿者工作,对 INSIGHT CHINA 来说,做背景提升,资源的稀缺性非常重要。另外就是大数据,这方面他们和 36 氪曾经介绍过的 CompetitionX 建立了合作,通过对在美就读本科和研究生的学生简历、LinkedIn、Facebook 等数据的挖掘,给他们定制背景提升计划,客单价在 1-5 万元不等
所以,INSIGHT CHINA 在“流量-产品”中间又加了一层数据,薛筠剑认为,这是他们除了流量之外的第二个优势。他表示,INSIGHT CHINA 未来还想尝试工具型的语培产品和申请服务,最后的目标是切入素质教育市场。
如果单从现在的业务来看,留学生背景提升的市场规模有多大呢?2015 年,中国出国留学生人数为 52.37 万,根据 INSIGHT CHINA 的调查与估算,大约有 60% 的人群有这方面需求,以平均每人付费 2 万元计算,留学生背景提升的市场规模只在 100 亿以内;以平均每人付费 5 万元计算,市场规模也在 151 亿左右。所以除了横向扩充产品类别外,纵向做留学后市场,甚至做人才服务也是 INSIGHT CHINA 未来想做的事情。
INSIGHT CHINA 正在寻求 Pre-A 轮融资,薛筠剑表示这轮融资将用来开发产品、建设渠道、扩充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