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经授权发布。
2021年2月23日,在经历了长达一年的“空窗期”后,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终于以调换场地的方式在上海召开。正如大家此前预料的那样,“憋”了许久的手机厂商终于再次集结到了一起,展示他们最新的技术成果,或是为即将上市的新品进行宣传预热。
很显然,今年的MWC(或者准确地说MWCS)再次成为了整个通信行业的技术盛宴。不过与两年前大家多是在MWC上为5G造势,歌颂新通信制式的好处不同。如今5G网络已经初步建成,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对于上游的供应商,还是对于手机厂商来说,今年的展示重点都已从单纯的5G网络连接能力,升级到了与5G和未来移动网络环境息息相关的那些周边先进技术上。
比如说,我们今天要讲到的智能手机屏幕设计上的变化,其实就是由5G间接驱动的又一次产业革新。
日前,国内某老牌通讯行业网站刚刚刊发了一篇相当有意思的技术文章。其中指出,如今很多在线视频网站都针对5G时代的网络状况提供了更高清晰度、更好画质的视频资源,但由于许多消费者还没更换5G手机,而是拿着4G手机在这些平台看“4K”和“杜比视界”,结果反而造成了4G网络不堪重负的尴尬局面。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从视频网站的角度来说,我们当然可以讲,如今的高画质在线内容就是为了5G、为了家庭千兆宽带而生,内容方甚至可能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兼容4G、百兆时代的那些“小水管”网络。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反映出了另一个现实,就是当今的绝大多数5G手机,都已经配备了足以充分体现顶级4K HDR画质的出色屏幕。甚至我们可以说,没有用上这些屏幕的设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台足够好的5G手机。
比如说最典型的,就是此前已经在高端市场火了两年的“E3”屏幕材质。作为三星上一代最高端的外售面板技术,E3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具备极高的亮度以及惊人的广色域表现。通常来说,如果大家看到某手机屏幕的激发亮度可以高达1200nit以上,且支持HDR10+(注意不是HDR10)逐帧高动态范围格式,那么十有八九都是E3材质。除此之外,与其他的屏幕方案相比,E3 AMOLED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原生蓝光辐射量就要小很多,这意味着使用了E3材质屏幕的机型即便不开启“防蓝光模式”,也天生就具备更好的护眼效果。
但时至今日,E3早已不是最先进的屏幕方案。2020年12月底,小米11首发了全新的E4 AMOLED屏幕材质。与E3相比,E4首先具备了更高的、可达1500nit的激发亮度,这使得其在阳光下的显示效果更佳,屏幕本身看起来会更通透。与此同时,和E3相比,E4材质的功耗进一步下降,不仅延长了手机的续航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使得2K分辨率与120Hz高刷新率变得更容易实现。
以小米11为例,这款机型就支持超高亮度、超高刷新率,以及超高分辨率的“同开”,这在过去的E3材质屏幕上并不是不能做到,但需要以极高的功耗为代价。而E4材质的出现,显然有助于2021年更多的5G手机实现“高分高刷”共存,并带来更为惊艳的移动观影体验。
话说到这,可能有朋友要问了,那有没有比E4材质更好的手机屏幕方案呢?其实是有的,就是三星此前刚刚在自家顶配旗舰Galaxy S21 Ultra上所使用的M11屏幕材质。
与对外出售的E3和E4不同,M系列屏幕材质历来都只有三星自家旗舰和地位特殊的苹果,才有资格使用的顶级手机显示方案。从目前已知的产品参数来看,Galaxy S21 Ultra上的那块M11屏幕与E4相比,一方面是增加了对10-120Hz可变刷新率的支持,可以在很多场景中更细腻地调节刷新率,来达到更好的省电效果。
另一方面,根据三星显示此前公布的信息显示,M11材质“和其他屏幕方案相比”内部的电子流动速度更快,因此功耗可以再降低约16%。换而言之,它可能是目前将功耗、亮度、色域、色准、刷新率,以及分辨率,都做得最好的智能手机显示技术,甚至没有之一。
2019年,当我们三易生活在巴塞罗那的MWC现场近距离接触当时首批折叠屏机型时,我们发现它们都具备非常明显的折痕。而当时我们与多位业内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之后也意识到,造成折叠屏不耐用的根本原因,在于那时大多数折叠屏面板厚度太厚,因此在反复折叠后就会从屏幕内部发生位移或开裂。
事实上,如果大家还记得当时一些折叠屏机型的设计,就会发现它们普遍都有着非常明显的缺憾。比如说外折式的产品形态,就意味着屏幕厚度不够薄,无法承受大角度的弯折,且更容易损坏;比如说很低的屏幕亮度和分辨率,使得价格昂贵的折叠屏机型在观感上,相比同期旗舰机型反而明显倒退,让更大尺寸的屏幕变得意味不明;又比如说,巨大且暴露在机背处的转轴设计,不仅丑陋,更是直接带来了进水及进灰的风险。
但必须要承认的是,正是因为早期折叠屏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才使得如今的折叠屏设备可以吸取这些经验教训,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好用。
比如说就在2月22日晚间,华为刚刚发布了他们全新的Mate X2折叠屏手机。除了常规的性能与拍照升级外,Mate X2相比于此前的Mate X和Mate Xs,最大的改变就是换用了弯折半径更小的屏幕,实现了柔性屏的内折叠设计。这也就意味着迄今为止市面上全部一线品牌的折叠屏手机,都全面使用了更薄更先进的屏幕结构,从而使得内折成为了当今最主流的折叠屏设计方案。
又比如说,2020年9月初当三星发布Galaxy Z Fold2 5G时,我们惊奇地发现它居然在折叠屏上使用了当时顶级的1200nit高亮度、120Hz可变刷新率广色域方案(应该是当时的M10材质)。换而言之,在这台手机上,折叠屏第一次在显示质量方面达到了同期普通屏幕的水准,也让“大屏”有了更多的实用价值。
当然,除了上述两款已经发布的折叠屏手机外,从目前我们已知的信息来看,2021年很有可能还会迎来更多一线品牌的首款折叠屏机型。它们之中有的或将采用当前最先进的UTG柔性玻璃材料,有的会开创新的抽拉式可变显示面积设计,还有的甚至可能会采用环绕前后机身的折叠屏新方案——折起时手机会是一款前后都有屏幕的宽屏产品,展开后则会变成一整块前置的超长比例大屏。
可以说,更快的网络带来了更高品质的在线内容,而在线内容的丰富,就直接促进了消费者与市场对于高品质显示设备的需求。而强烈的需求本身,又间接为技术的进步和新产品的运用铺平了道路,从而造就了自2019、2020年开始,到如今2021年大为兴盛的智能手机显示技术革新。
当然,客观来说,即便是我们现在所作出的种种推测和分析,也只不过是建立在已有或已知产品上的总结与推测而已。但从长远来看,未来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甚至是智能手表上所采用的屏幕技术,都可能会有远超现在的表现。
比如说能够实现“分区控光”的MiniLED屏幕,可能很快就会成为OLED在高端移动设备领域的新劲敌。
比如说既能实现高刷新率又能兼顾更低功耗的LTPO屏幕,很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就会出现在新机上。
除此之外,由于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将手中的设备用于视频拍摄、剪辑、绘画、音频编辑等内容创作方面的工作,这实际上也促使了手机厂商在显示技术上越来越注重一些专业方面的属性。比如色准、亮度均匀性、屏幕的反射率,这些以往可能从未被考虑过的参数,如今都成为了许多手机厂商在研发和宣传新品时着重的细节。
去年的OPPO Find X2 Pro拥有国内品牌中可能是最专业的屏幕
这是不是一件好事?当然是,因为它既意味着产品品质的提升。同时,更准确、更专业的屏幕本身,也会重塑一部分消费者的“色彩观”,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实际上也给屏厂提出了新的挑战。毕竟不是所有厂商都能生产出如此先进、准确、强大的手机屏幕,而智能手机显示技术的这一“升级”,是否又会造成屏厂的洗牌呢?
但这,似乎就是一件并不需要消费者去担心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