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要是真的有鬼,怎么会允许我这种完美到反自然的人存在呢?”
“你现在一定是在想,这个男人真是该死的有魅力,越看越喜欢。”
这不是出现在十年前霸道总裁言情小说里的对白,也不是出现在去年火爆的“赘婿龙王式”尬剧里的台词,而是半个月前新上线的一款乙女游戏中,热门角色“查理苏”的惯用句式。
6月24日,让玩家期待近一年的《光与夜之恋》终于开启了公测。这是腾讯自研的首款乙女游戏,由腾讯旗下四大工作室之一的北极光工作室出品,全渠道预约人数突破了200万,游戏上线首日便登顶了App Store免费榜,并位列畅销榜第14名。
《光与夜之恋》
热度居高不下,但吐槽也火力不减。游戏中多位角色的霸道总裁式发言被频频送上热搜,甚至被批评为职场PUA。同时,其人物设定和核心玩法与四年前上线的国内乙女手游开山之作《恋与制作人》也极为相似,不由得引发了玩家对于国产乙女游戏原地踏步的质疑。
尽管剧情一言难尽,但也不得不承认其在美术和制作上堪称精美。截至毒眸发稿前,该游戏在TapTap上的评分为7.2分,其好评主要集中于“画面优良”和“音效很棒”两个标签上。
在毒眸看来,“硬件强,软件弱”是当下国产乙女游戏的通病,在《恋与制作人》之后,这种仍欠一把火候的状态,恰恰是集体困境的一个缩影。
“我目前已经集齐常规卡全图鉴了。”
“常规卡全图鉴”指的是集齐五位男主角在氪金池里的所有卡牌。在《光与夜之恋》里,常规卡的总数是102,阿翊集齐它们仅用了四天。在这款游戏里,她已经充值了上万元。
《光与夜之恋》公测至今还不到一个月,已经有一大批玩家开始沉迷于每天做任务,氪金抽卡,俨然成为死忠粉。她们一边细数这款游戏的种种缺点,一边打开游戏,再花费几个小时升级。
作为腾讯出品的乙女游戏,《光与夜之恋》的“硬件”得到很好的保障,靠硬件支撑的部分也成为大部分玩家入坑的理由:
其一:“纸片人男友”最重要的优势就是颜值突出,因此,游戏里精良的卡牌设计界面和人物立绘,能够促使玩家不断抽卡。除此之外,《光与夜之恋》还给高星卡牌设置了“二段光影”,即另一种卡面,提供了多重新鲜感。
《 光与夜之恋》部分卡面展示
其二:在剧情发展过程中,女主角的表情会根据对话内容作出相应的变化,这种2DLive特效增强了对话的动态效果。
其三:在声优设置上,不仅有阿杰、吴磊这样粉丝基础庞大的老牌声优,还加入了岸尾大辅、森川智之等知名的日本CV。
在乙女游戏里,一切都是虚拟的,而声优则是链接虚拟和现实的交点。对很多玩家而言,声优甚至会影响到她们对角色的喜好程度。
“声音是唯一能和纸片人产生实质接触的部分,所以我会很看重声优,如果配音的是我喜欢的声优,我就会对这个角色有先天的好感。”玩家阿翊告诉毒眸,她入坑《未定事件薄》,正是因为杨天翔参与了配音,她在《光与夜之恋》里最喜欢的角色,则杨天翔的“师父”阿杰配音的“萧逸”一角。
《光与夜之恋》配音及作曲团队
对大部分乙女游戏玩家来说,即使并不是某位声优的粉丝,声音仍然在游戏体验里占到很大比例。
声优也是造成乙女游戏声优“同质化”的原因之一。诸如阿杰、赵路这类知名声优由于具有先天的粉丝基础,因此他们也会成为乙女游戏的首选。比如赵路就曾在四款乙女游戏中为不同性格的角色配音。
众口难调,即使有老牌声优,仍然有多位玩家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光与夜之恋》里配音的不满,对于“陆沉”一角的配音,在她们看来,声音好听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有“对话感”,而不是简单的台词朗读。
《光与夜之恋》争议较大的是人设和剧情,也就是所谓“软件”部分。
在可攻略的五位男主角里,目前最出圈的是出场顺序排在第四位的“未婚夫查理苏”。他像是从20年前的青春小说穿越而来的霸道总裁,诸如“这脸,这身材,这智慧的大脑,哪里让你不满意了?”的台词,和早前流行的直男语录“头像是我,不满意?”十分相似,再配上他突出的颜值,产生了具有反差感的喜剧效果。
玩家自制的“查理苏”表情包
但除了查理苏之外,其他四位男主角则显得有些平庸。“人设实在是太杂揉了,所有你能想到的这几年的流行元素都在这几个人身上了,”玩家鹤鹤吐槽道,“比如说腹黑、毒舌、总裁、兽耳、青梅竹马……这些都有,这就导致每个人都不够有特色,而且很容易跟同类型的其他角色产生联想。”
“人设撞车”的问题的确存在。比如每个乙女游戏里一定有一个年下小奶狗设定的“青梅竹马”和一个不苟言笑的霸道总裁。《光与夜之恋》里“萧逸”的人设也被认为和《恋与制作人》里的“白起”十分接近。鹤鹤认为,当一款乙女游戏的男主角人设是可被替代的时候,这款游戏也就可被替代了。
不仅仅是“撞车”,更让玩家不爽的是人设似乎不太讨喜。比如在《光与夜之恋》里被吐槽最多的角色“齐司礼”,他作为女主角的上司,经常对女主角进行毫不留情地指责。微博上,有玩家评价“齐司礼”是“职场PUA”,这条微博的转发超过7000次,有很多人表示,“但凡有过工作经验的人,都不会想和这种人恋爱。”
虽然“齐司礼”仍然获得了很多玩家的喜爱,但在鹤鹤看来,这是个“众口难调”的工作,最重要的还是把握分寸:“游戏策划者应该是想塑造一个腹黑毒舌的狐狸人设,但问题是到什么程度是毒舌,什么程度是嘴贱甚至人身攻击,这个度没有把握好。尤其是上司的身份本来就很敏感。”
除了烦一个不够收敛的男上司,玩家也嫌弃女主角的质感。根据《光与夜之恋》的设定,女主角是一位初出茅庐的设计师,虽然也拥有恋爱之外的职业成长线。但从目前更新的八章看来,女主的职业成长轨迹并不清晰,也没有太多个人特色。
相比之下,《未定事件簿》在女主角身上花费的功夫更多。女主角在故事里不是柔弱的、需要别人保护的“小白花”,而是自身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律师,和四位男主处于平等地位,各司其职,还会出现保护男主的桥段。这种在乙女游戏里较为少见的人设,是很多玩家入坑的原因。
不过,和国产剧中刮起的女性主义风潮不同的是,并非所有人都期望在乙女游戏里看到“独立女性”。
如果说国产剧的女性角色给观众提供的是“模范”,那么乙女游戏里的女性角色更像是玩家的内心投射。
基于此,需要打造出能够最大程度适配更多女性的人设,来加强玩家的沉浸感和代入感。玩家小王就认为,《未定事件薄》的女主虽然很强,但是太有个性了,人设搭建也过于仔细,甚至精确到喜好。这会让她觉得是“在看别人谈恋爱”,“如果是这样,我为什么不去看甜宠剧呢?”
玩家对于视角的讨论
人设以外,剧情同样是《光与夜之恋》被吐槽的重灾区。除了故事主线不够清晰之外,整体设置也和《恋与制作人》十分相近,都是在日常生活之外,加入了超能力的暗线。
在《光与夜之恋》里,几位男主分属不同种族,根据目前的走向来看,女主角是能够改变世界格局的关键人物。对此,有玩家吐槽:“我只想谈恋爱,不想拯救世界。”
此外,剧情缺乏合理性,也会影响玩家的沉浸感。《光与夜之恋》里设置了与五位男主分别约会的支线剧情,根据玩家的选项不同,会导向不同的结局。
在大部分日本乙女游戏里,恋爱支线的自由度偏高,玩家依据个人风格选择即可。但在《光与夜之恋》里,选项有“正确和错误”的分别,只有正确的选项才能解锁卡牌剧情,如果“选错了”,会导向“Normal”,结局大都比较敷衍。阿翊认为,这是游戏制作方的偷懒行为,“比如说,如果你选择‘生气跑开’,男主就会真的走掉,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 光与夜之恋》约会界面
在一款日本的乙女游戏《无法触碰的掌心》里,会有“请选择最符合自己心情的答案,不能只想受男性欢迎,而说违背自己心意的话哦!”的提示,而在《光与夜之恋》里,玩家需要跳出自我感受,站在第三方视角去评判哪个选项才能导向更好的结局。
《无法触碰的掌心 》
另外,在游戏设置上,虽然整体架构较为完整,也不乏音游关卡等小惊喜,但整体还是缺乏亮点,且基本沿袭了《恋与制作人》的结构。
乙女游戏里的战斗环节,也被认为“没有必要”,这不是只存在于《光与夜之恋》的问题。小王就告诉毒眸,她卸载《时空中的绘旅人》,就是因为战斗动画时间太长,又不能跳过。“这几个乙女游戏里,只有《恋与制作人》可以直接刷关,这是它现在还停留在我手机里的原因。”
苏苏的吐槽则更为直接:“《恋与制作人》里,因为女主角是制片人,她需要通过战斗来获取某些道具,完成职场晋升,还有点道理。《光与夜之恋》的战斗环节做得更差,我完全不知道我在为了什么而战。”
《光与夜之恋》的热度虽不能超越《恋与制作人》当年的火爆,却是国产乙女游戏成熟期的后继之作,而后继之后,不断有跟随者或踢馆者接踵而至。
国产乙女游戏2017年才正式起步,不同的是,日本乙女游戏的历史已经超过二十年。
业内公认乙女游戏的鼻祖是《安琪莉可》,来自光荣株式会社(KOEI),发行于1994年9月23日。
乙女游戏《安琪莉可》
这是该公司首次推出女性向游戏,由创始人之一襟川惠子组建的全女性团队制作。同时,KOEI还成立了名为“NeoRomance”的乙女游戏品牌。
《安琪莉可》后劲十足,不仅开发了动漫、广播剧等多种衍生形态,还在1997-1999年接连推出《安琪莉可2》《安琪莉可二重奏》《天空的镇魂歌》三部续作,覆盖了包括任天堂、索尼等各大游戏平台。
2000年,在《安琪莉可》继续推出续作的同时,KOEI又发行了名为《遥远时空中》的乙女游戏,一经发行销量就超过五万,成为当时日本乙女游戏的销量冠军。至此,KOEI形成了对日本乙女游戏市场近乎垄断的统治。
《遥远时空中》的销量纪录在2002年被《心跳回忆女生版》打破。后者脱胎于科乐美公司1994年出品的GalGame《心跳回忆》。此后几年内,包括QR社、OTOMATE等日本知名游戏公司纷纷入局乙女游戏赛道,日本乙女游戏市场进入多元混战的局面。
2014年前后,随着移动游戏市场规模的扩张,原有的知名乙女游戏IP都需要进行从主机端到移动端的移植,另外,类似《安琪莉可》《心跳回忆》等日乙超级IP仍在不断出台续作,且销量持续领先,这禁锢了日乙的发展空间,也使日乙的发展逐渐进入平缓期。
与此同时,在国内,橙光游戏出现了。在橙光上最先走红的是《逆袭之星途闪耀》,在这款AVG游戏(文字冒险游戏)里,玩家可以对所有男性角色进行攻略,并且通过选择导向不同的结局。这与乙女游戏的设定十分接近。巧合的是,和1994年的《安琪莉可》一样,《逆袭之星途闪耀》也没有配音。
此后几年内,国产乙女游戏一部分是由日乙汉化而来,并由我国公司代理运营,比如2015年推出的《梦王国与沉睡的100王子》,由bilibili游戏代运营。另一部分则是由国内规模较小的游戏公司自主开发。如《梦回南朝》《恋世界》等。但由于体量较小,都没有形成大的水花。
直到2017年12月,《恋与制作人》的出现,才真正标志着成熟的乙女游戏在我国落地。《恋与制作人》一经发行,便迅速占领了女性玩家市场,更一度超越《王者荣耀》登上了AppStore免费游戏榜第二的位置。
《恋与制作人》的火热,让更多游戏厂商看到了乙女游戏的潜力。从2020年开始,随着米哈游、腾讯、网易等大厂的入局,乙女游戏的市场格局在逐渐重构。这一年,也被称之为国产乙女游戏的“战国元年”。
乙女游戏之所以在2020年扎堆出现,原因不难猜测,游戏厂商们大致是从2017年底《恋与制作人》火热之后开始决定入局,通过大约两年的研发和测试周期,于是在2020年迎来一波新的高潮。
根据毒眸的不完全统计,2020年上线的乙女游戏超过7部,包括米哈游推出的《未定事件簿》,网易推出的《时空中的绘旅人》,朝夕光年推出的《灵猫传》等等。
其中,网易推出的《遇见逆水寒》属于跑得比较快的“特例”,因为是《逆水寒》端游的衍生品,该游戏在2019年6月就先行上线。值得一提的是,《遇见逆水寒》同时集合了乙女向游戏和Galgame两种玩法,玩家可以自选初始性别。不过根据活动投票数据,男女玩家的比例是1:2.6,且根据官方宣传形势来看,整体还是向乙女向倾斜。
《遇见逆水寒》
虽然数量开始增加,但从游戏厂商对旗下乙女游戏的重视程度来看,这似乎还不是一个值得投入过多的赛道。《遇见逆水寒》就发生过男主角改名事件,去年年初,由于和温瑞案原作《逆水寒》的版权合同到期未续,男主“方应看”改名为“方承意”,导致众多玩家弃坑。《未定事件簿》推出超过一年,剧情只更新到第三章。
另外,前述《光与夜之恋》的种种问题,在这些游戏当中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比如剧情撞车、人设重复、玩法单一等等。
相比于已经蓬勃发展几十年的日乙市场,国产乙女游戏似乎还没有“打开格局”。有《恋与制作人》珠玉在前,后来者们似乎更倾向于选择被市场验证过的、较为安全的模式。但安全往往也意味着平庸。
靠腾讯“钞能力”顶起来的《光与夜之恋》显示出乙女游戏的同质化困境,那么,游戏厂商们一定会问,这个赛道还有得玩吗?
实际上,乙女游戏只是女性向游戏下的一大分支,偏重于恋爱情节。
据中信证券女性向游戏研究报告显示,女性向游戏有七大细分品类,除了乙女恋爱之外还有拟真养宠、女尊成长、休闲换装RPG等等类型。
报告指出,2021年预计中国女性向手游市场规模为712亿人民币,相较于《恋与制作人》诞生的2017年,增长了126%。用户规模预计将达到3.4亿人,相较于2017年增长了56%。女性向游戏的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市场火热的背后,是《恋与制作人》搅动的一池春水。据该报告统计,自2017年12月《恋与制作人》上线后,2018-2019年布局女性向游戏的厂商增长到80家,推出恋爱类新游38款。
但井喷却并没能带来精品爆款,2018-2019年女性向市场规模不断收缩,直至2019年Q3《闪耀暖暖》和《食物语》上线,女性向游戏市场规模才重新回升。
难出精品的原因有二。首先,女性向游戏本身的特质决定了其难寻差异,同质化较为严重。一名关注女性向游戏的分析师告诉毒眸,女性玩家对女性向游戏的玩法诉求不高,更多是社交诉求。
这就导致了女性向游戏难以和其他品类的游戏一样通过更多样化的玩法来进行创新,而只能在剧情、设定等内容上创新。但从前文中的核心玩家给毒眸的反馈来看,目前大部分乙女游戏能覆盖的男生人设已然穷尽,想要在大面上与前人做出极大的差异化并不容易,更多的努力只能集中于深耕细节。
但据有饭研究报道,目前大多数游戏公司中有技术和资本实力的开发团队均以男性为主。在这样的团队主导下,想要将乙女游戏中女性玩家敏感、柔软的地带照顾周全,实难达成。
其次是头部厂商的马太效应严重。女性用户在某项游戏产品的聚焦使得她们不会将自身的注意力过多地分散到其他游戏上,与常常尝试新游的硬核玩家不同,某一款游戏就能满足许多女性向游戏用户的需求。
据多家三方数据平台2020年数据显示,在新品买量高峰期过后,能在当年排进下载和收入榜前30的,还是以叠纸游戏的《恋与制作人》、《奇迹暖暖》和友谊时光的《熹妃Q传》、《浮生为卿歌》为主。
这两大厂商也是借着女性向游戏风口一同崛起的突出代表,占据着该赛道的头部位置。而从IP开发的角度而言,也只有头部厂商的头部作品做出了更多的探索。
比如本就诞生于网络小说IP的《熹妃Q传》,其前作为2015年上线的《熹妃传》,属于将同一部网络小说IP孵化成了两款风格不一的女性向游戏。而《恋与制作人》最早是原创IP,如今已经改编出动画作品,影视剧作品也正在筹备当中,在线下场景也推出了沉浸式体验展和音乐会等形式,进一步开发IP的商业潜力。
图片来源:@恋与制作人动画 官方微博
但随着2020年米哈游、网易、腾讯等大厂的入局,乙女游戏赛道的格局发生了改变。几个大厂推出的新作TapTap评分均在7.2分之上,质量上乘。而《恋与制作人》上线已近4年,热度大不如前。据App Annie数据显示,《恋与制作人》(后更名为《恋与制作人第二季》)7月13日在App Store的下载排名为437名,畅销排名为79名。
尽管入局者众,但单一的乙女游戏赛道仍不被看好。分析师告诉毒眸(ID:DomoreDumou),乙女游戏是一个细分品类,哪怕在它的发源地日本也不算是一个大品类,市场前景说不上广阔。
叠纸游戏团队也曾在采访中表示,“目前男性和女性都在放宽自身对于游戏的接受程度,早已经不存在哪种性别一定偏好或者不偏好哪类游戏的现象了。”比如最近火爆的《摩尔庄园》和去年大火的《江南百景图》,都极受女性玩家喜爱。
在玩法与内容都难有质的突破的情况下,或许向更泛化的游戏品类进发是更顺应用户使用习惯的选择。毕竟,从个性到声音到行动,来回来去都是这几个相似的男人,连恋爱都需要新鲜感,何况“假想恋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毒眸”(ID:DomoreDumou),36氪经授权发布。
作者|张嘉琦 刘南豆
编辑|李凤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