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前的九合创投年会上,基于长久以来对新一轮技术变革、生产方式变迁的观察与思考,九合创投提出“智能互联网”概念。认为智能互联网是互联网「连接」作用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的演进形态,其建立在「互联」的基础上,以连接产生的「数据」为核心,通过数据处理输出「智能」价值,指导人与机器的高效决策和资源利用。
一年之后,3月14日九合创投6周年年会上,基于过去一年的经验、观察,结合当前互联网改造生产力、探索生产关系的新变化,提出了“智能互联网2.0”的概念,并做了《智能互联网2.0: 机器赋能走向机器独立,效率经济融合共识经济》的演讲,分享了他们的新研究结果。
我们认为这一研究十分具有借鉴意义和启发价值,也对演讲的内容进行了整理。
以下为演讲的正文。
1. 智能互联网的特征演进:机器赋能走向机器独立
2017年伊始的九合创投年会上,我们基于长久以来对新一轮技术变革、生产方式变迁的观察与思考,提出「智能互联网」概念:
智能互联网是互联网「连接」作用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的演进形态,其建立在「互联」的基础上,以连接产生的「数据」为核心,通过数据处理输出「智能」价值,指导人与机器的高效决策和资源利用。
其中,「连接」是智能互联网的基础,「数据」是智能互联网创造价值的核心。相较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经济,智能互联网的价值链条主要体现为「数据输出决策 — 决策提高效率 — 效率作用于资源集约利用和时间成本」的效率经济形态。
过去的一年,九合见证间或参与着智能互联网不断向前,改造生产力、探索生产关系的历程,同时也注意到一些新的要素变化:
1.1 连接:个体数据对应的机器载体越来越分散
在 2017 年的报告中,我们提到,随着 IOT 的发展、物联网设备对日常生活的渗透,尽管手机目前依然是个体信息往来和数据交互最大的终端,但其唯一的地位在不知不觉瓦解,“智能互联网载体分散并将呈现越来越离散的特征”。
一项来自 BI Intelligence 的调研数据显示(图一),早在2015年,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就已超过智能手机、个人电脑。BI Intelligence 预测,2015年 — 2020年,智能手机、联网电视、个人电脑等数量增幅不大,而物联网设备将呈快速增长趋势,到 2020 年,全球将有 240 亿个物联网设备生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当下流行的联网设备将达 100 亿,届时全球联网设备数量总数将为 340 亿,这意味着保守估计平均每一个人将至少配备有 4 个联网设备。这一预测数据并未包括个体不独自拥有但使用积累了有效数据的大量联网设备。
个体拥有或使用而留下数据的联网设备不断增加,也意味着个体数据对应的机器载体越来越分散,收集到的数据颗粒度越来越丰富完整(图二)。有趣的是人与机器对应关系的变化:在以往以信息为中心的交互场景下,机器(设备)作为连接工具,是人与人的节点网络中信息流动交互的介质;
图二:智能互联网个体数据对应的机器载体越来越分散
而 IOT 网络里,机器(设备)作为节点,与人的对应关系则成为了“个人ID”作为数据钥匙映射机器节点中的子集群(图三)。
图三:信息时代的互联网形态VS智能互联网的网络连接形态
1.2 数据:机器具备基于数据自我复制与进化的能力
日渐密集的 IOT 网络和丰富的传感器,为机器学习收集了充足的数据,IDC 预计,全球数据总量2020年将达到44ZB,中国数据量将达到8060EB,占全球数据总量的18%。
另一方面,机器对数据的使用方式—算法,也不断产生新的突破。 2017年初学术界火热讨论的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对抗生成网络)已在不少工程环境下得到使用;无监督学习在多方面快速取得新进展: Bojanowski 和 Joulin 在ICML17 的论文 《Unsupervised learning by predicting the noise》 中尝试隐含的多元学习;Lopez-Paz 等人发表在 CVPR17 上 的《Discovering causal signals in images》提供了探寻因果关系的新思路;Sukhbaatar 等人的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automatic curricula via asymmetric self-play》通过 Self-Play 让机器学习过程更快…无监督学习在无标签数据或无大量数据的情况下,尝试需找规律理解规则,更趋近人类大脑的学习机理。
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在《基因组:人类自传》一书中,基于基因科学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生命的特征是自我复制(DNA复制和遗传进化),建立秩序,信息是这一过程的动力。如果从这一观点出发类比,机器也在被数据喂养进行着自我复制,复制出适合不同类别数据集的算法,不断调优进化,开始拥有一定生命体的特征;数据是这一过程的动力。
图四:生命体的基本特征VS机器能力
1.3 建立秩序:区块链体系设计凸显机器价值
而通过机器建立秩序,当下火热讨论的区块链正在进行着一场大规模的社会试验。
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雏形和第一个试验品,它的核心是一个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的网络,通过时间戳服务器(Timestamp server)来避免双重支付,基于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保证诚实节点,并带有经济激励机制(incentive)。以太坊则引进了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编程,实现了从比特币作为“全球账本”到以太坊作为“全球计算机”的跨越。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承诺控制着数字资产并包含了合约参与者约定的权利和义务,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执行。简言之,智能合约就是一个机器能够自动执行的合同。
区块链的创新不在于单个技术的突破,而在于其组合形态。区块链是基于密码学、分布式系统、博弈论的一套技术组合。在这个技术组合被不断接纳应用的背后,可以观察到两点有趣的、关于机器价值的共识:
1)机器相较于人类更值得信任(trust-worth)的价值:区块链去中介化、智能合约自动执行,体现了机器在定义和执行规则中不可篡改、公平、公正、无暗箱操作的价值被看重和应用。基于此价值,「Code is the law」的争论和社会试验方兴未艾。
2)智能合约让机器首次拥有了经济价值。通过智能合约,我们不仅可以给一个人的账户地址发送带有经济价值的虚拟货币,也可以给一个没有对应特定人物归属的智能合约的账户地址(机器地址)发送虚拟货币,这是历史上首次,机器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和人一样的、拥有货币持有权的经济价值。
1.4 智能互联网2.0:机器赋能走向机器独立
综上,我们看到智能互联网核心要素的特征演进,都是围绕机器的能力进化、价值发现,机器与人的连接形态和交互方式而展开的。在这里,我们所定义的“机器”(machine),不仅指代由金属、非金属部件组成的装置或智能设备;也包括拥有数据处理能力和节点性质的程序,比如某个基金会的智能合约地址。
1)机器的能力:机器有能力通过数据处理进行自我复制和进化,有能力通过技术组合(比如区块链)建立秩序。
2)机器的价值:区块链的持续被接受,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在组织形态和规则处理中,机器独立公正、遵守规则的价值被进一步挖掘和应用。同时,智能合约让机器首次拥有了与人平等的经济价值。
3)机器与人的网络关系:在信息网络中,单个个体(人)构成了网络的节点,机器作为信息载体,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输和流动,人具有绝对主动性;而在 IOT 网络或区块链网络中,则是机器作为节点,传输和交互数据,而个体(人)则扮演一把类似钥匙的“数据ID”,每个“数据ID”对应网络中的几个机器节点,组成有交集的、或大或小的子网络进行行为交互。
九合认为,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并非独自存在或彼此颠覆的技术形态,他们是智能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连接形态、参与节点、数据收集处理能力等底层要素不断演进的技术成果或社会实验。当机器有能力通过数据处理进行自我复制和进化,机器在某些方面优于人的价值被进一步挖掘并应用到人类活动的秩序建立和确权行为中,其角色也由单纯的赋能工具演变到开始拥有一定独立性、作为与人平行的节点参与到人机互联、万物互联的超级网络中。在区块链的设计构想中,这个超级网络就像是一台巨大的计算机,每个节点都能贡献存储、算力以及数据;个体的数据散落在超级计算机机器节点的子集群里,对应个体的“个人ID”则是数据的钥匙。
因此,我们兴奋地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智能互联网2.0」的拐点,其核心标志是机器赋能开始走向机器独立,不仅给社会生产力带来效率的提升,也开始参与到生产关系的演进中。
2. 智能互联网2.0:效率经济与生产关系再塑造
2.1 协议进化史
智能互联网2.0开启,将经历怎样的发展历程?现有的组织和市场形态会如何演进?我们很难确切地预言未来,但或许可以尝试回溯历史,管中窥豹。
互联网的「连接」上层表现为信息流通、数据传递,底层技术则是连接协议。理解互联网「连接」特征的演进,实质上是理解协议进化史。
不同硬件、操作系统之间的通讯,都需要一种规则,这种规则就称作协议(protocol)。协议中存在各式各样的内容。从电缆的规格到IP地址的选定方法、寻找异步用户的方法、双方建立通讯的顺序,以及web页面显示需要处理的步骤等。像这样把互联网相关的协议集合起来总称为 TCP/IP族(也有说法认为,狭义的 TCP/IP 仅指 TCP 和 IP 这两种协议)。
TCP/IP协议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分层。分别分为以下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链路层用来处理连接网络的硬件部分,包括控制操作系统、硬件设备、
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适配器,即网卡),及光纤,连接器等传输媒介。网络层用来处理在网络上流动的数据包(数据包是网络传输的最小数据单位),该层规定了通过怎样的路径(传输路线)到达对方计算机,并把数据包传送给对方。与对方计算机之间通过多台计算机或网络设备进行传输时,网络层所起的作用就是在众多的选项内选择一条传输路线。IP就属于网络层协议。传输层提供处于网络连接中的两台计算机的数据传输。传输层有两个性质不同的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和 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应用层决定了向用户提供应用服务时通信的活动。TCP/IP 协议族内预存了各类通用的应用服务,比如,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和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HTTP协议也处于应用层。
九合大致梳理了互联网协议发展历程及其标志事件:
1957年
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作为响应,美国国防部(DoD)组建了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开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
1964
RAND公司的Paul Baran发表《On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s》,被视为分组交换技术(Packet switching technology)的雏形。
1965年
MIT林肯实验室的TX-2计算机与位于加州圣莫尼卡的系统开发公司的Q-32计算机通过1200bps的电话专线直接连接(没有使用包交换)。随后APRA又将数据设备公司(DEC)的计算机加入其中,组成了实验网络。
1967年
1967 在美国密西根州Ann Arbor召开的ARPA IPTO PI会议上,Larry Roberts 组织了有关ARPANET设计方案的讨论。
1970年
1970 第一份有关最初的ARPANET主机-主机间通信协议的出版物:C.S. Carr、S. Crocker和V.G. Cerf的 HOST - HOST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n the ARPA Network,发表于AFIPS的SJCC会议论文集上。
1973年
TCP/IP 协议之父 Vinton Cerf 和 Bob Kahn 发表了论文《A Protocol for Packet Network Interconnection》,文中对 TCP 协议的设计作了详细的描述。TCP/IP 协议问世。
1978年
TCP 分解成 TCP 和 IP 两个协议。
1980年
UDP协议在 RFC 768 中首次被提出。
1981年
1981年 Jon Postel 在 RFC791 中定义了IP,Ipv4 可以运行在各种各样的底层网络上,比如端对端的串行数据链路(PPP协议和SLIP协议) ,卫星链路等等。目前被广泛使用的 IPV4 正式诞生。
1989年
Berners-Lee 向 CERN(Conseil Europeen pour la Recherche Nucleaire,欧洲核能研究所)提交了一篇名为《信息管理的一个提议》的文章,文章中提出了www网络的构想,第一个 HTTP 协议诞生。第一个HTTP协议的版本是HTTP 0.9。
1996年
Berners-Lee 向 CERN(Conseil Europeen pour la Recherche Nucleaire,欧洲核能研究所)提交了一篇名为《信息管理的一个提议》的文章,文章中提出了www网络的构想,第一个 HTTP 协议诞生。第一个HTTP协议的版本是HTTP 0.9。
1996年
HTTP 协议的第二个版本 HTTP 1.0 诞生。HTTP 1.0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开始支持客户端通过 POST 方法向 Web 服务器提交数据。从此客户端与Web服务器之间不再只能单向地获取数据,而可以实现交互,因此CGI(Common Gate Interface,通用网关接口)开始流行起来,Web上开始出现留言板、论坛等丰富的应用。
1999年
HTTP协议的第三个版本HTTP 1.1诞生,在RFC2616中被定义。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协议版本。
2009年
比特币诞生,基于点对点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及其协议被重新组合
2013年
Vitalik 发表以太坊初版白皮书,引进智能合约虚拟编程,以太坊诞生
2014年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际文件系统)是一种新的点对点超媒体协议,它的目标是为了补充(甚至是取代)目前统治互联网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它是一种内容可寻址的对等超媒体分发协议,在IPFS网络中的节点将构成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IPFS由 Juan Benet 设计,自 2014 年开始由 Protocol Labs (协议实验室)在开源社区的帮助下发展。
2.2 协议进化史中的两个标志性转折
回溯互联网协议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两个重要的技术及其带来的转折:
1)分组交换技术(Packet switching technology)的发明,代替了最初的链路交换,让连接网络中的设备具有了自动寻址能力,信息能够在各个“IP地址”下自由流通。
2)区块链实现了价值的点对点传输,如同分组交换让信息自由流通,不再预先需要地址才能发送。
另一方面,互联网诞生之初的构想是一个分布式的网络,HTTP将信息发布的成本降到了最低,而互联网早期最迫切的连接需求是人与人的之间信息流动交互及其对应的商业活动,因而过去的二十年,也是 HTTP 协议快速发展统一互联网的黄金时代,互联网也越来越趋向中心化。
但这二十年,随着信息需求的不断充裕甚至产生冗余,HTTP 的一些缺点也开始暴露出来:比如 HTTP 趋于超中心化,当初人们想要建立的是非中心化的Web,可是如今使用的Web却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一些服务器中心;网络通信遭遇DDoS攻击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其次,虽然HTTP降低了发布信息的成本,但它仍然需要大量金钱来运转,而且花费越来越多(在没有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集中由数据中心向外传播信息是非常昂贵的)。再者,由于Web内容是超中心化的,数据中心的运作十分依赖Internet主干网络,尽管已经采用了冗余备份的手段,可是一旦主干网崩溃,或是路由表错乱,依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基于此,类似IPFS这类分布式的、理论上探索更可靠安全解决方案的协议也开始发展起来。
九合难以定论 IPFS 或未来其他新协议是否会替代 HTTP,但可以看到的是推动这一变化背后的底层动因:随着互联网向前发展,单纯以构筑人与人信息流通为主的网络形态已向人机互联、数据流通发展。在这个新的网络中,机器和人是接近平等的,机器节点的价值被进一步凸显并具有了经济能力。人们的核心需求也开始由追求信息的流通转向数据的使用和平权。九合认为,HTTP协议对解决信息效率传播的重要性不会轻易被颠覆,但同时,一个能够凸显节点价值、追求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最佳解决方案的连接协议也是智能互联网形态所追求的。
2.3 效率经济与生产关系再塑造
在智能互联网概念中,我们提到:
相较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经济,智能互联网的价值链条主要体现为「数据输出决策 — 决策提高效率 — 效率作用于资源利用和时间成本」的效率经济形态。
在这里,效率经济的核心是机器带来的时间成本和资源节约所产生的经济价值。
而区块链如上面所提到的,搭建了一个价值网络,让机器节点也具有了经济价值。并且,在区块链的网络形态中,生产关系链条实现了再塑造,更接近“one for all , all for one”的社区形态。在以往的生产关系链条中,用户与公司是单纯的甚至接近对立的买卖关系,产品是其中的经济交换介质。但在区块链塑造的token体系里,用户与公司成为了共同的生产参与者与利润分享者,“token”才是其中的价值传输媒介,产品只是价值流通中的一个环节。
举个例子,Uber 原有的商业模式是作为共享出行的中介平台,集中调度车辆匹配用户,其核心产品为用车调度服务,用户付出金钱或可用金钱衡量的服务购买其用车调度产品,得到服务或收入。在这里,用户和公司方是单向的买卖关系。但如果 uber 发行 token 、制定规则,车主用户和用车用户通过 token 交换服务,如果 token 同时还分享平台的成长利润,用户还能享受 token 的升职空间,在这里,用户和公司通过token作为连接中介,不再只是单纯的买卖关系,而一同参与到公司的成长历程;同时,还去掉了中介运营、清算的成本,从而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九合认为,在这个新的价值网络中,效率经济作用于单个节点( 机器)的生产能力,节点的互联互通、对数据的高效处理,促进了新的价值分配的技术组合的产生;而区块链对生产关系的再塑造,实现的是真正的众包、众智,促进节点的参与能力和数据贡献,从而反哺节点的生产力提升。